

学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学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月球所在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小行星带位于,关于八大行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图示太阳活动最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窦丽朋满分:100分使用时间:2024.10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宇宙中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天体。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①地球②河外星系③天空中的白云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⑤地球上的陨石⑥流星体⑦准备发射的人造卫星⑧在太空运行的“天宫一号”
A.①④⑥⑦B.①②④⑧C.②③⑤⑦D.①④⑥⑧
2.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背面可达﹣183℃的低温,阳光直射又可达127℃的高温,温差十分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紫外线和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⑤地球表面2/3-以上为水面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⑤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展开月球背面的探测,开启中国探月工程新旅程。据此完成3~4题。
3.月球所在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4.可能对“嫦娥四号”向地球表面传送的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
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月球引力D.地球运动
右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小行星带位于( )
A.②与③轨道之间B.③与④轨道之间C.④与⑤轨道之间D.不在图示范围内
6.关于八大行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面温度高于②,公转周期大于②B.④和⑤为巨行星
C.③表面温度高于⑥,公转周期小于⑥D.③④⑤为远日行星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广。据此完成7~8题。
7.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A.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即太阳辐射
B.太阳能量来源于强劲的太阳风
C.太阳辐射能量巨大,是目前人们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唯一能源
D.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上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比其他行星多
8.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 )
①煤 ②石油 ③水能 ④核能 ⑤风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9.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 )
A.太阳灶B.太阳能热水器C.太阳能发电D.煤炭
右图为某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示太阳活动最可能是( )
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
11.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
A.使地球上生物大面积死亡B.使两极地区升温幅度加剧
C.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D.使地球上太阳能电板不能正常蓄电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右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在①层中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13.如图中的X处为( )
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4年5月20日13时10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州阿什市(北纬40.28度,东经77.05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据此,完成14-15题。
14.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一圈层( )
A.水圈B.岩石圈C.下地幔D.地核
15.地震发生时,正在床上的小明的感觉是(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只上下颠簸D.只左右摇晃
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完成16-17题。
16.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连续但不规则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由坚硬岩石组成
17.关于图示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
C.③圈层单独占空间D.都属地球外部圈层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据此回答18~20题。
18.原始鱼类出现在( )
A.元古代B.古生代中期C.古生代后期D.中生代中期
19.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
A.古生代地层B.元古代地层C.中生代地层D.新生代地层
20.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
A.原始鱼类B.古老的两栖类
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D.蕨类植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1.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8分,每空2分)
(1)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D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___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____性。
(3)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行星。
(4)图中虚线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运行轨道,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1986年,它的周期是7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__________________年。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
22.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4分,每空2分)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B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A+B+C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___,C+D+E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是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
(3)地震波在F以下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如太阳能路灯。低碳经济已悄然融入百姓生活。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4分)
(2)纬度相近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何差异?分析其原因。(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