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第1页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第2页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语言大师。在中国语文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变革过程中,鲁迅的文学语言起到了桥梁和示范作用,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意义。他极其重视中国语文的新生,把语言文字改革提高到了关系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他呼吁现代人要将自己的思想直白、真实地表达出来,以打破旧中国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他字斟句酌,炉火纯青,把文字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他还是文体创造的先锋:不仅创造了杂文这种新型的散文体裁,而且他的小说几乎每篇都有新的形式和格局,从不重复自己。因此,鲁迅的不少代表作成为大、中、小学的传统教材,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经典作品的审美意义和认识意义是恒定的,而其现实意义却是流动的,具有跨越时空的巨大潜能。重读鲁迅文本,应该回应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迫切回题,使其在时代发展和民族复兴过程中不断彰显出思想和艺术的魅力。只有这样做,才能使鲁迅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鲁迅曾将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作为自己的创作宗旨,以拯救中华民族的灵魂为急务。他在广泛剖析国民性负面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最需要灌输的道德观念是“诚与爱”。这种对“最理想的人性”的呼唤不仅在当时具有普适意义,而且同样切中当今时弊。因为现代社会既需要市场经济的物质支撑,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要素的价值支撑。如果缺少了“诚”与“爱”,市场经济就会出现信用污染,而这种污染比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对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大家都有切身感受。
    对于塑造新型的民族性格,鲁迅提出了他的正面主张。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鲁迅明确提出了三点:一、耐劳作的体力;二、纯洁高尚的道德;三、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这其实就指明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没有健全的体魄就无法承受工作的重负,这就是所谓“健康第一”。现代社会又是一个知识更新、信息爆炸的社会,没有容纳新潮流的精神,就会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最终成为时代的落伍者。道德追求也就是应有的信仰追求、理想追求。现代社会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双轨并行的社会,法律是不能触碰的立身行事的底线,道德是一种没有上限的人格追求。“纯洁高尚”是一种境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非每个人都能通达。但是,《诗经》中有一句诗说得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对“纯洁高尚的道德”有一种景仰之情、向往之心,这也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崇高目标。
    我们肯定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但必须看到鲁迅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性,它不可能回应并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一切具体问题。阅读鲁迅作品最大的现实功效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三个字:“学做人!”鲁迅是中国底层民众的忠实代言人,他的一生是为现代中国人的生存、温饱和发展而呐喊的一生,他的“道德准则”是“损已利人”,“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的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以为快活”,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无疑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鲁迅又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娴熟地掌握和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他对于革命、权力、人道、暴力等复杂难解的问题都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郁达夫说:“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经把握了古今与未来。”所以,读鲁迅的书,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学习鲁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像他那样生活,像他那样做人。我想这也就是阅读鲁迅经典最大的现实意义。
    (选自陈漱渝《我们今天何以要阅读鲁迅?》,有删改)
    材料二:
    鲁迅一生耗费精力最大的,便是探寻什么是理想的人性、国民劣根性的根源何在之类的问题。他的小说与杂文最动人心魄的地方,便在这里。近几年,当人们直面现代化与传统的时候,国民性问题作为一个未完成的课题,便自然地在艺术领域中被再次呈现出来。
    读一读各式的新乡土小说、民风民俗色彩十分浓郁的地域小说,都有类似的思路。贾平凹、刘恒、陈忠实、陈建功诸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时常流露着对国人灵魂凝视时的无奈。印象较深的,是王蒙的《活动变人形》。那大气磅礴的文化拷问,对中国人心理性格的勾勒,让人感受到鲁迅杂文中的冷峻。王蒙试图写出中国儿女的魂魄来,当他无情地剥脱着人性的外衣时,他是不是也进入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境地?还有贾平凹,他对鲁迅研究论著的热心和关注,绝不亚于一些学者。在灵魂的深处,他或许更喜爱鲁迅吧!读一读他近年的小说,在古雅的氛围与中原古风的韵致里,是不是也有鲁迅乡土小说式的惨烈?当他陷入中年人的绝望时,我从其灰色的目光中,似乎也感受到一丝鲁迅的忧郁。
    这类文化色调浓郁的审美凝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未间断过。张炜、张承志等个性色彩十分浓厚的人,何尝不也有着这类思路?“写出民族的灵魂来”,几乎成了一代人的信条。我从20世纪末众多文人相似的精神走向中,看到了“未完成的鲁迅”在当代的意义。
    鲁迅的价值不仅显示在他的同时代里,更重要的是在后来岁月中的不朽的延续。中国要进入现代文明,欲解决人的现代化的问题,首先便是人的灵魂要更新。鲁迅最早看到了这一障碍。没有任何一个人,像他那样深刻、那样猛烈地揭示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然而这样的声音在古老的中国,显得那样弱小。当代有良知的作家,几乎都意识到了鲁迅精神在当代的价值。当无数个为解决国民性问题而奋斗的诗人、小说家艰难地在文化之旅中攀登的时候,我常常被这一代久未泯灭的良知所打动。
    (选自孙郁《在鲁迅的余影里》,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的不少代表作成为大、中、小学的传统教材是因为其文学语言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能力。
    B.鲁迅认为最理想的人性包含诚与爱,诚与爱不仅在鲁迅时代缺乏,即便在今天也是稀缺品质。
    C.鲁迅被认为是首屈一指的语言大师,因为鲁迅的文学语言在历史变革中起到了桥梁和示范作用。
    D.王蒙、贾平凹等人的作品中再次呈现了鲁迅小说与杂文最动人心魄的问题—国民性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阅读鲁迅作品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而是获取精神上的资源。
    B.鲁迅作品能成为经典作品是因为其恒定的审美意义、认识意义以及流动的现实意义。
    C.鲁迅塑造新型民族性格的三点主张,契合今天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具有先进性。
    D.国民性的问题经由鲁迅作品引发人们思考,又经由当代有良知的作家得以深入探讨。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说: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B.鲁迅指出: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
    C.鲁迅的《一件小事》启迪人们要看到车夫一类底层人的爱心与担当,以此反省所谓知识分子的自私与渺小。
    D.鲁迅的《拿来主义》从送去主义写起,先破后立,在嬉笑怒骂、妙趣横生中抨击时弊,显示高超的批判艺术。
    4.同样谈到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5.班级举行“《祝福》读后谈”活动,请结合材料谈谈学习这篇小说的现实意义。(6分y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文本一:
    砸缸的人
    申平
    哐啷!一声响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来的,不仅是水,还有千古流传的故事。砸缸少年一举成名。
    多少年以后,那位少年已进入老年。在当年被称为西京的洛阳城里,在一处简陋的宅院前,他,又站在了一口缸前。
    这是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着他,同意人家安放在这里的。安放者什么也没说,只留下一张“门状(名片)”就走了。“门状”上的字也很简单:翰林学士王拱辰。
    王拱辰,他当然知道。这人在仁宗皇帝时代和自己先后中进士,并因在殿试时勇敢说出考试题目他以前曾经做过,被赐“诚信状元”称号。后来曾出使契丹,以学识阻止战争。在神宗皇帝时代,他也和自己一样,因反对变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挤。
    上午,王拱辰登门拜访,老管家也曾通报。那时候,他在地下室里正文思泉涌。听到王拱辰的名字,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拒见了。一是他的确没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现在的王拱辰已经不是过去的王拱辰了。听说他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一直在修建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三层楼高,巍峨壮丽。不怪人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现在,司马光绕着那口大缸,驴拉磨一样转了几圈,又伸手去撕被金纸包得紧紧的缸口。但是那金纸很厚,还在缸沿儿上箍了一道铜丝,把金纸绷得鼓面一样紧,人手根本抓不住。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
    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你去,给我找一块石头来!或者,是一把锤子。他转头对老管家下达了命令。
    但是老管家却没有动,他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说:君实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给你送来口风水缸,你要砸……不好吧?
    不好?有什么不好?他鼓起眼睛问老管家。
    这个是聚财的,老管家说,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
    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说,我也得知道这缸里装的是啥呀!
    人家说了,十日后方可打开,否则就不灵验了。
    以下几天,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以前他总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到他那间地下室里去编修《资治通鉴》,可以说是心无旁骛。但是现在,那口缸却不断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
    而且,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
    后来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札,才知道自从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辅佐朝政,人们疯传,他即将奉旨进京去当宰相了。
    怪不得……
    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悲伤之中的司马光让老管家把所有的礼品财物都登记造册,一点不动,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五亩地典当了,开始为夫人准备后事。
    出殡那天,路两边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的口号来。
    司马光分明感觉到,正有一口无形的大缸,铺天盖地向他的头上扣过来。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门口那口缸还要神秘,还要危险。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直搞得满腹经纶的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他知道,他必须马上砸缸了。
    但是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个铁器,或者找一块石头,根本就找不到。老管家,还有他的养子司马康,早已带人坚壁清野了。
    砸个缸,居然这么难,不然……不行!这缸非砸不可。否则,我这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
    凌晨,天刚微亮,官道上就有一个老者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后,他怀抱一块石头,一步步走回自家门前,他气喘喘地把石头举起来,对着那口大缸用力砸去。
    砰!第一下,竟然没有砸破。石头反弹,险些砸到他。啊,这缸难道真是铁缸?
    管他!再砸!哐哪,缸破了……
    天亮了,许多人聚在司马宅前看热闹。但见那口大缸里流出来的,果然是黄白细软之物。残缺的缸上还摆着一份礼单,写着一行大字: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
    文本二: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幸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摘自《宋史》)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三段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跨越时间将今昔连接起来,引出了主要人物“司马光”和核心事件“砸缸”。
    B.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因为他预感到这口“缸”将会给他带来麻烦.
    C.两次砸缸,都是世间佳话,反映了同一人物不同角度的性格形象,充分展现了司马光人性的光辉。
    D.背着司马光接收大缸,还说砸缸会破坏风水以阻止他砸缸,相对于司马光,管家是个更懂得官场规则的人。
    7.关于文本一中的王拱辰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送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而且只留下名帖什么也不说,王拱辰初次出现就带有神秘色彩。
    B.交代王拱辰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修建豪宅,与他重视品行气节的过往形成了对比,也为后面情节作铺垫。
    C.中进士、殿试、出使,王拱辰这些经历让人敬佩,包括和司马光一样被排挤,都为这口大缸出现铺垫了背景。
    D.结尾彰显了主题,照应了前文司马光让管家把礼品登记造册的情节,将王拱辰陷害司马光的险恶用心推至幕前。
    8.黑格尔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司马光两次“砸缸”展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请结合作品分析,文本一中“缸”的深层含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9—14题。
    孔子闲居,曾参侍。孔子曰:“参乎,今之君子,唯士与大夫之言可闻也。至于君子之言者,希也。於乎!吾以王言之,其不出户牖而化天下。”
    曾子起,下席而对曰:“敢问何谓王之言?”孔子不应。曾子曰:“侍夫子之闲也难,是以敢问。”孔子又不应。曾子肃然而惧,抠衣而退,负席而立。
    有顷,孔子叹息顾谓曾子曰参汝可语明王之道与?
    曾子曰:“非敢以为足也,请因所闻而学焉。”
    子曰:“居,吾语汝!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虽有国之良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是故,昔者明王内修七教,外行三至。七教修,然后可以守;三至行,然后可以征。明王之道,其守也,则必折冲千里之外;其征也,则必还师衽席之上。故曰内修七教而上不劳,外行三至而财不费。此之谓明王之道也。”
    曾子曰:“不劳不费之谓明王,可得闻乎?”
    孔子曰:“昔者帝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如此,何上之劳乎?政之不平君之患也;令之不行;臣之罪也。若乃十一而税,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入山泽以其时而无征,关讥市酆皆不收赋,此则生财之路,而明王节之,何财之费乎?”
    曾子曰:“敢问何谓七教?”
    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
    曾子曰:“敢问何谓三至?”
    孔子曰:“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士悦,至乐无声而天下民和。明王笃行三至,故天下之君可得而知,天下之士可得而臣,天下之民可得而用。”
    (节选自《孔子家语》)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孔子A叹息B顾C谓D曾子E曰F参G汝H可I语J明王K之L道M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这里指有修养的人,“君子”一词广泛见于儒家典籍,如《论语》“君子喻于义”等。
    B.户牖,门窗,与《老子》“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中的“户牖”意思相同。
    C.因,这里指通过,与《论语》“因之以饥馑”、《庄子》“因其固然”的“因”意思都相同。
    D.悌,敬爱兄长,“孝悌”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儒家重“孝悌”,如“申之以孝悌之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闲居时与弟子曾参对话,谈论了成就王业、教化天下的道理,指出过去圣明的君主能“内修七教,外行三至”。
    B.曾参主动向老师孔子请教问题,谦虚有礼。孔子两次“不应”,随后主动与他交谈,正是因为被他的虚心好学打动。
    C.“七教”是治民的根本。执政者做到敬老、尊齿、乐施、亲贤、好德、恶贪、廉让,百姓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和教化。
    D.“三至”体现孔子的“礼”“乐”思想。圣明的君主努力做到“三至”,天下之士就会臣服,天下之民就能为其所用。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4分)
    (2)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4分)
    14.请简要阐述“不劳不费”的具体内涵。(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军中乐
    刘克庄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
    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
    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面”“深深”见出将军防范措施无懈可击,赞扬将军机警能干。,
    B.前八句写将军的日常生活,其醉生梦死、豪奢无度的情景表露无遗。
    C.全诗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语言近似口语,精警凝练而又平易自然。
    D.诗人把强烈的爱憎之情融入了形象的表述之中,全诗不着一字评论。
    16.诗歌在表达情感上与“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2)在《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核能科学家王大中当年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就成了屏蔽试验反应堆设计建造者之一。当时中国①_______________,科研条件艰苦,生活设施落后,且各国都对反应堆的研究保密,没有资料可以借鉴。他们从零起步,②_______________,历经6年,建成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攻克关键技术不可能③_______________。”王大中说。
    2021年,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核电技术要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40多年前王大中就认定了发展方向,这也显示出他的④_______________,“他的这种战略眼光有时候近乎神奇。”张作义如此形容他的恩师。
    回首来路,王大中感慨,科研如登山,过程往往充满着困难、挫折和风险;克服困难需要什么?需要悟性、勇气和韧性。面向未来,86岁的他初心不变:“科技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一日三餐能量占比为3:4:3,说明晚餐和早餐、午餐样重要。研究表明,长期不吃晚餐,体内的胆汁、胃酸同样会分泌,但胃里 ① 。长此以往,胆汁、胃酸会出现逆流,伤害胃黏膜;而且人体会根据进食情况进行自动调控,到了晚餐时间,身体长期处于空腹状态,会加强胃肠对早餐和中餐食物的吸收率,降低基础代谢率,使更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② ?第一,晚餐吃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三餐模式为:早餐营养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晚餐长期吃得太好、太饱,会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加重人体胰岛负担,诱发糖尿病;还会迫使人体消化系统持续工作,让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容易造成失眠多梦,进而引发神经衰弱。第二, ③ 。晚餐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7点,尽量不超过8点。有研究显示,同等分量的晚餐,进食较晚的人,体内的血糖水平较高,而且燃烧的脂肪也较少,这种影响在糖尿病人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21.下列句子中的“分量”和“同等分量的晚餐”中的“分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彼此对看着,一齐微笑,神气和默默中的领悟,都比言语更有分量。
    B.弟少时不知分量,自谓尚可琢磨;岂知家遭消索,数年来更比瓦砾犹贱。
    C.任公写了几本如《清代学术思潮史》等有分量的书。
    D.二十年前,乡下人上场决斗时,尚有手携着手,用分量同等的刀相砍的公平习惯。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但现在有不少人认为,利他与利已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我,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五两句通过思妇对灵鹊的期待,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