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仪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仪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仪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仪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彭志群审题人:陈坤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023年1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
A. 甲、乙之间B. 乙、丙之间C. 丙、丁之间D. 丁、甲之间
2. 从2022年冬至日至大寒,地球公转速度( )
A. 先变慢再变快B. 先变快再变慢C. 一直变快D. 一直变慢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乙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应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丁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应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再根据公转方向判断,甲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丙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2023年1月20日,处在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即图中丁与甲之间,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题详解】
从2022年冬至日(12月22日)至大寒(1月20日),中间经过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的日期),在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因此从冬至日至大寒,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公转时,离太阳最近时(近日点)是1月初,离太阳最远时(远日点)是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大致平均大约每日向东推进1°。位于近日点时公转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快,位于远日点时公转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慢。
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手机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王先生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上午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上午8时。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岛的经度可能为( )
A. 160°WB. 160°EC. 80°WD. 40°E
4. 此时,全球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的范围之比约为( )
A. 1:2B. 1:1C. 2:1D. 1:3
5. 下列关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B. 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
C. 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早一天D. 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答案】3. B 4. B 5. B
【解析】
【3题详解】
当北京时间(王先生手机上的时间)为8:00时,即东八区区时为8:00,当地报时(应为当地区时)为11:00,则当地所在时区应在东八区以东三个时区,即东十一区。160°W 位于西十一区,160°E位于东十一区,80°W位于西五区,40°E位于东三区,因此该岛的经度可能为160°E,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4题详解】
此时为北京时间(东八区)8:00,则此时中时区为0:00,从中时区开始向东至东十二区为新的一天范围,占12.5个时区,中时区以西至西十二区为旧的一天范围,占11.5个时区,两天的范围之比约等于1:1,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5题详解】
日界线的东侧为西十二区,是世界上最迟的地方,日界线的西侧是东十二区,是世界上最早的地方,因此东侧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AC错误,B正确;日界线大致以180°经线为准,180°经线以东为西经度,180°经线以西为东经度,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变更线:一条是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基础,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或整0时所在时区的西边界经线),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的范围,0时经线以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的范围。
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某年9月22日(秋分日)在我国新疆某地(41°N,88°E)拍摄的某驼队在沙丘上行走时的日落景观图(驼队在沙丘上行走的方向与摄影师和太阳的连线垂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为( )
A. 16时B. 18时C. 20时D. 22时
7. 若此时该驼队正行走在一个新月形沙丘上,则其大致位置及行进方向是下图中的( )
A. 甲B. 乙C. 丙D. 丁
8. 若该日正午时分,该驼队行走在此沙丘上,则驼影相比骆驼实际身高( )
A. 更短B. 更长C. 一样长D. 先长后短
【答案】6 C 7. B 8. A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秋分日该地日落地方时是18时。驼队所在位置为(41°N,88°E),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故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约两小时,所以北京时间大约为20时,C项正确。排除ABD,故选C。
【7题详解】
9月22日,此地日落方向为正西方向,可以判断驼队前进方向是正北方向。根据图中指向标,甲朝向西南方向,乙朝向正北方向,丙朝向东南方向,丁朝向西北方向,B项正确。排除ACD,故选B。
【8题详解】
该地纬度为41°N,9月22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9°,大于45°,因此该驼队行走在此沙丘上,驼影比骆驼实际身高要短,A项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本题给了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景观图及相关文字材料,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景观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运用地球运动的原理,分析日影长短、方位等问题。
丹霞地貌是一种以陆相红层为物质基础,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地貌类型。近年来,在陕北地区发现了大量连片分布的丹霞地貌,由陕北高原黄土盖层之下埋藏的巨厚红层发育而成。其中陕西省靖边县龙州镇有一大片特殊的丹霞地貌,因其岩石纹理形似波浪,被称为“波浪式丹霞”(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对该地“波浪式丹霞”的形成后期影响力最小的外力作用是( )
A. 冰川侵蚀B. 流水侵蚀C. 冻融风化D. 温差风化
10. 陕北高原“波浪式丹霞”的形成过程大致是( )
A. 陆相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黄土堆积
B. 陆相沉积—黄土堆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 黄土堆积—地壳下沉—陆相沉积—风化侵蚀
D. 风化侵蚀—地壳下沉—陆相沉积—黄土堆积
【答案】9. A 10. B
【解析】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波浪式丹霞”所在位置为陕西靖边县龙州镇,该地区为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强烈,B不符合题意;陕北高原地区冬春季节有积雪覆盖,易受冻融风化影响,C不符合题意;陕北高原地区,气候昼夜温差较大,易受温差风化影响,D不符合题意;材料指出该地区丹霞地貌由陕北高原黄土盖层之下埋藏的巨厚红层发育而成,故其形成后期受冰川侵蚀影响最小,A符合题意。故选A。
【10题详解】
材料显示“黄土盖层之下埋藏巨厚红层”,说明先有陆相沉积形成红层,后有黄土堆积,之后地壳抬升,接受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因此陕北高原“波浪式丹霞”的形成过程大致是陆相沉积—黄土堆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B正确,C错误;丹霞地貌为地壳抬升出露侵蚀而成,地势较高,此后不易发生堆积,A、D错误。故选B。
【点睛】引起地表形态变化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某地质考察队在某山区考察时,在冰缘区的陡崖坡脚地带发现了大量“倒石堆” (堆积在岩壁下方的石块碎屑物,粒径上部小下部大),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据材料推测,与倒石堆地貌形成直接相关的地质灾害是( )
A. 地震B. 崩塌C. 泥石流D. 滑坡
12. 高山冰缘环境发育倒石堆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 冰川堆积B. 流水堆积C. 风力侵蚀D. 冻融风化
13. 该地质考察队考察的山区可能是( )
A. 秦岭B. 南岭C. 天山D. 阴山
【答案】11. B 12. D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倒石堆以上岩壁陡峭,大量松散岩屑崩塌堆积,直接形成倒石堆,B正确;地震容易导致崩塌,进而形成倒石堆,但不是直接相关的地质灾害,不符合题意,A错误;若发生泥石流,碎屑堆积物会顺坡而下到达谷底,不符合题意,C错误;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整体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与倒石堆不符,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高山冰川边缘冻融作用显著,风化作用强烈,岩体易崩解破裂,堆积形成倒石堆,D正确;冰川作用堆积物大小混杂,不符合材料中堆积物粒径上部小下部大的形态,A错误;风力侵蚀和流水堆积作用不会形成倒石堆,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该山区倒石堆发育在冰缘区的陡崖坡脚地带,可知该山区海拔较高,有冰川发育,秦岭、南岭、阴山海拔不够高,无冰川发育,ABD错误。故选C。
【点睛】倒石堆地貌是一种由于某种地质力学作用而形成的地貌类型。它们通常是由岩石块状物堆积而成,形成了独特的地形特征。倒石堆地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丰富的形态和功能,对于了解地质演化和地质灾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著名旅游景点“蓝窗”分布在该国戈佐岛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形成“蓝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
A. 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B. 地壳抬升、沉积、海水侵蚀
C. 海水侵蚀、沉积、地壳抬升D. 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沉积
15. “蓝窗”坍塌的首要原因是( )
A. 风化作用B. 风力侵蚀C. 海浪侵蚀D. 人类活动
【答案】14. A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而石灰岩属于浅海沉积岩,所以景点“蓝窗”基岩石灰岩形成的地质作用首先为沉积;“低丘”说明地壳抬升,石灰岩出露;“蓝窗”位于岛屿的东北角,海水作用比较广泛,受海浪侵蚀作用明显,因此形成“蓝窗”景观的地质作用依次为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蓝窗”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岛屿,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海浪较大,海水侵蚀作用较强,破坏最强,据此可推测“蓝窗”坍塌的首要原因最可能是海浪侵蚀,C正确;相比于海浪侵蚀作用,风化作用、风力侵蚀的影响较弱,AB错误;作为景观,人类重在保护,不会去主动破坏,D错误。故选C。
【点睛】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取决于地域的特定环境和条件。不同地区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貌特征也有所不同。以下是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对应的地貌特征: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形成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这些地区常见沙丘、风蚀沟谷、风蚀城堡等地貌。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形成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这些地区常见河流峡谷、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地貌。
高山地区:冰川作用为主,形成冰川侵蚀地貌和冰川沉积地貌。这些地区常见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沿海地区:海浪作用为主,形成海蚀地貌和沙滩。这些地区常见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平台、沙滩等地貌。
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大江大河的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最先形成的是( )
A. 一级阶地B. 二级阶地C. 三级阶地D. 河漫滩
17. 在某一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的方向是( )
A. 水平张裂B. 保持稳定C. 垂直下沉D. 垂直上升
【答案】16. C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上升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说明其形成的年代越老。据图可知,三级阶地离河谷最远,地势最高,说明其形成最早,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阶地在河流不断下切和地壳不断抬升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故不同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的运动方向是垂直上升;但在每一级阶地形成时,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此时地壳保持稳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宽广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宽广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滩,河床只占小部分。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上升运动的影响下,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和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16:10,日本能登半岛(如图)发生7.4级地震。地震发生时,能登半岛周边由于地块抬升,导致小部分海域转变为陆地。完成下面小题。
18. 引发此次地震的地质作用是( )
A. 岩浆活动B. 变质作用C. 地壳运动D. 外力作用
19. 能登半岛周边的地质构造为( )
A. 背斜构造B. 向斜构造C. 断层构造D. 节理构造
20. 当地政府在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可利用( )
①RS监测灾区气象要素②GPS模拟灾害动态过程
③GIS评估道路受损情况④GNSS快速识别灾害范围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18. C 19. C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地震的发生,以及地块的抬升主要与地壳运动有关,与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能登半岛周边由于地块拾升,导致小部分海域转变为陆地,结合所学知识,断层构造是岩层断裂,其两侧发生相对运动的产物,故判断该处的地质构造是断层构造,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背斜构造是指岩层发生折曲时,其形状向上凸起的岩层;向斜构造通常位于地壳的褶皱地带,其特点是岩层在中央向下弯曲,而两翼则向上倾斜;节理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材料“地块抬升”与背斜构造、向斜构造和节理构造的特点不符,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遥感技术(RS)能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故RS可获取震区气象要素,①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BDS、GPS)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授时、测速,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无法模拟灾害动态过程,②错误;地理信息系统(GIS)有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评估道路受损情况,③正确;GNSS可确定具体位置,但不能确定受灾范围,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3S各自功能:RS:地理信息的获取;GIS: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GNSS: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据报道,当地时间2024年7月7日,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的埃特纳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喷发物形成蘑菇状云雾在空中飘散。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引起埃特纳火山喷发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张裂B. 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张裂
C. 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D. 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22. 火山喷发后埃特纳白天温度降低是因为( )
A. ①减弱B. ②减弱C. ③增强D. ④增强
23. 埃特纳火山喷发后昼夜温差会缩小,主要是因为( )
A. 太阳辐射增强B. 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C. 地面辐射增强D. 大气的削弱作用减弱
【答案】21. D 22. D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埃特纳火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题详解】
①代表太阳辐射、②代表地面辐射、③代表大气逆辐射、④代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量的火山喷发形成的蘑菇状云雾在空中飘散会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④增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③减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气温降低,大气逆辐射③减弱,D正确,BC错误;图中①可以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则火山喷发对①没有明显影响,A错误。故选D。
【23题详解】
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云雾在空中飘散,云雾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会增加大气逆辐射作用,导致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昼夜温差缩小,B正确;由于火山灰会明显削弱太阳辐射,不可能使太阳辐射增强,A错误;火山喷发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加,地面获得的能量减少,从而导致地面辐射减弱,CD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和大气对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通过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下列不正确是( )
A. 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②的B. 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不相同
C. 在所有数字中⑤形成最晚D. 岩层⑥形成时间早于断层①
25. 下列有关图中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B. 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 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
D. d地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供开发
【答案】24. C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地层②出现了错位,说明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②,A正确,不符合题意。③为变质岩,受变质作用形成,④为岩浆岩,是岩浆上升冷凝作用形成,因此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不同,B正确,不符合题意。⑤的形成时间比④③②⑥晚,但是①与⑤的形成时间比较,根据已知信息,无法判断,C不正确,符合题意。岩层⑥出现断裂,且出现相对下降,所以岩层⑥形成时间早于断层①,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向斜才是良好的储水构造,A错误;b地为喷出型岩浆岩,而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B错误;c地为断层,不稳定且漏水,不适宜建坝蓄水,C错误;d地为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溶洞,地表水贫乏,地下水丰富,可供开发,D正确。故选D。
【点睛】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向斜才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26.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较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推测尖顶山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 岩浆喷出——冷却凝固——流水侵蚀B.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
C.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D. 变质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岩浆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台地)。台地经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平顶山和尖顶山,所以尖顶山形成的地质过程是岩浆喷出—冷却凝固—流水侵蚀,A正确;玄武岩为岩浆岩中的喷出岩,不是岩浆侵入,B错误;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CD错误。故选A。
【点睛】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和地震等。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下列关于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③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④三角洲前缘河流搬运能力强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②③
28. 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流量稳定B. 河道较浅C. 河流不易改道D. 主要由地下水补给
【答案】27. D 28. B
【解析】
【分析】
【27题详解】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①错误、③正确。三角洲前缘,地势落差小,河流流速慢,河流搬运能力弱,沉积物颗粒较小,②正确、④错误。故选D。
【28题详解】
图中显示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前缘,而此部位地势较低平,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河道较浅。辫状河流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多次改道。辩状河流水源主要来自上游河流,流量受上游河流影响,从材料中无法得知流量情况。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扇三角洲是指由冲积扇(包括旱地扇和湿地扇)作为物源,在活动的扇体与稳定水体交界地带沉积的沿岸沉积体系。这个沉积体系可以部分或全部沉没于水下,它们代表含有大量沉积载荷的冲积扇与海或湖相互作用的产物。
过去,我国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用最短距离的路线(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过去,我国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原因是( )
A. 经过更多山村,方便居民出行B. 增加线路长度,发展生态旅游
C. 降低线路坡度,提高通行安全系数D. 增加山区线路密度,发展交通
30. 现在在山区修建的高速公路不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是( )
①经济实力增强②汽车性能改善③科技水平提高④投资减少
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答案】29. C 30. A
【解析】
【分析】
【29题详解】
过去,由于受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限制,我国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主要是为了降低线路坡度,提高通行安全系数。C项正确,经过更多山村,需要增加线路长度和密度,而不是改变线路形状,A错误。如果是为了经过更多山村,增加线路长度会提高筑路成本,发展生态旅游没必要增加线路长度,B错误,之字形线路不代表线路密度增大,D错误。。
【30题详解】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山区修建的高速公路越来越少呈“之”字形,而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用最短距离的路线,以提升通行效率、节约通行时间。A项正确。高速公路不再呈“之字形”是增加了投资,汽车性能应该在爬弯道的时候体现的更显著,而不是走直道,故②④错误。
【点睛】交通线路的建设,经济因素是决定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技术水平是保障因素。
二、综合题
31. 下图中纵横相交线分别为经线和纬线,两斜交线为展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拔相同的情况下,图中各点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的分别是____与____、____与____。
(2)若A点为黑夜,则该图反映的是____(节气)的日照状况,且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经纬度坐标),北京时间是(不需填日期)____,.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____。
(3)某日ACE三点同时看到日出,则该日图中各点中发现太阳从其正东方升起的有____。
(4)某飞机从C地飞往D地,途中飞机上的乘客发现太阳始终处在地平线上不升也不落,则整个飞行历时约____小时。
【答案】(1) ①. C ②. D ③. A ④. B
(2) ①. 冬至 ②. (0°, 23°26'S) ③. 20:00 ④. 全球 (3)ABCDE (4)6
【解析】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为材料,涉及地球运动和太阳光照图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同一纬度和关于赤道对称两纬度线速度相同。读图可知,图中各点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的分别是C与D,A与B。
【小问2详解】
读图并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若A点为黑夜,则该图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是极夜,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图示180°经线是夜半球平分的经线,即午夜0时,则0°经线是正午时刻,故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位于(0°,23°26'S);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根据时间的计算公式可知,此时北京时间是20:00,因180°经线是0时,除东十一区外全球处于同一天,与北京都在同一天内。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轨迹。由题干信息可知,若某日A、C、E三点同时看到日出,则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日出东方,故该日图中各点中发现太阳从其正东方升起的有ABCDE。
【小问4详解】
读图并根据题干信息可知,C、D都在赤道上,CD间经度相差90°,时差是6小时。
3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左图为黄河冲积扇局部分布图,商丘古城即坐落于此。右图为左图中洛阳北至商丘一线冲积扇剖面图
(1)简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2)该区域古城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分析河流冲积平原为古城的建立提供的有利条件。
【答案】(1)在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水中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可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或农业发达),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黄河冲积扇以及冲积扇剖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黄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在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河水的搬运能力较强,水中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河道变得开阔,河水水流速度降低,河水的搬运能力下降,所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
【小问2详解】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利于人类居住与耕作;自然资源丰富,如林、渔、矿等;交通便利,如交通线附近、交通线交汇处、沿海港口等。河流冲积平原,靠近河流且地下水水位较高,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冲积扇平原靠近河道,河流可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便于耕作,农产品丰富;冲积平原靠近河流,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水产品等。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说明P地区AB与CD河段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
(3)分析P地区从C地到湖沼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岩层发生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形成断层;两侧岩块上升形成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中间岩块下降形成狭长的谷地;黄河流经谷地,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形成宁夏平原。
(2)特点:AB河段所在地区等高线向高处凸出;CD河段所在地区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原因: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AB河段所在地区为地势较低的谷地;河流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CD河段所在地区为地势中间高两侧低的冲积扇。
(3)变化: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原因:P地区从C地到湖沼,地势趋于平坦;河流流速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P地区等高线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流水堆积地貌、等高线判读、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地质历史时期岩层发生垂直方向上的位移,产生断层,两侧岩块上升形成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中间岩块下降形成狭长的谷地,谷地是宁夏平原形成的地质基础,黄河含沙量大,流经谷地时流速减慢,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形成宁夏平原。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P地区的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AB河段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向河流上游弯曲),说明其所在地区地势较低,AB河段地处河流上游,流速较快,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河床较深;CD河段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向河流下游弯曲),说明其所在地区地势较高,因为CD河段地处河流下游流速缓慢,以沉积作用为主,容易形成地上河,导致河床较高。
【小问3详解】
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河流的搬运能力密切相关。从河流的上游到下游流速、水量不同,导致河流的搬运能力不同,河流流速慢搬运能力下降,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导致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不同。上游流速快河流搬运能力强,下游流速慢搬运能力弱,于是上游沉积物大,下游沉积物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平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平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平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2024~2025学年9月四川南充仪陇县四川省仪陇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试卷(原题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地理2024~2025学年9月四川南充仪陇县四川省仪陇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试卷解析版pdf、地理2024~2025学年9月四川南充仪陇县四川省仪陇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试卷原题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