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天体的是,厚厚的大气层会使巨蟹座55e,祝融号火星车脱离的天体系统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王亚东 审题人:王后才
考试时间:2024年10月9日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6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2021年7月18日、19日黎明,天空上演了“众星捧月”的天文奇观(肉眼可见的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依次排列在月球周围)。由于天文学家对这一奇观作了预测,许多天文爱好者大饱了眼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 )
A.金星和火星B.土星和金星C.木星和土星D.火星和木星
2.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
A.金星和火星B.土星和金星C.木星和土星D.火星和木星
3.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①地球 ②河外星系 ③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⑤陨石⑥流星体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⑥
2024年5月某期刊发表的一篇论文称,距地球约41光年、被称作“超级地球”的岩质行星巨蟹座55e,可能拥有厚厚的大气层。巨蟹座55e半径是地球的2倍,质量是地球的8.8倍,围绕一颗质量小于太阳的恒星运转。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天体中与巨蟹座55e属于同一类的是( )
A.太阳B.月球C.彗星D.火星
5.巨蟹座55e与地球共同所在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 )
A.中心与地球相距约1.5亿千米 B.直径约10万光年
C.是地月系 D.主要由行星组成
6.厚厚的大气层会使巨蟹座55e( )
A.表面昼夜温差较小 B.陨石数量增加
C.地势起伏较大 D.表面昼夜温差较大
“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2017年8月22日,FAST发现了第一颗距离地球1.5万光年的脉冲星,截止到2023年3月已发现超过740余颗新脉冲星。如图为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喀斯特地区大窝凼的“中国天眼”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通过“中国天眼”观测到的第一颗脉冲星最可能位于( )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8.最有可能干扰“中国天眼”搜索宇宙天体射电波的是( )
A.温度变化B.太阳辐射C.流星现象D.太阳活动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的着陆巡视器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随后不久成功释放“祝融号”火星车。为了应对火星冬季的沙尘天气,“祝融号”火星车于2022年5月18日转入休眠模式。下图示意“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的着陆点和“祝融号”火星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影响“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着陆点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①光照 ②矿产 ③水源 ④地势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10.祝融号火星车脱离的天体系统是( )
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11.与地球相比,火星上不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原因可能有(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③火星表面温度高 ④没有液态水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B.太阳辐射能量中只有一小部分到达地球,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加
D.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能源
13.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图),充分利用部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完成下面小题。
14.屋顶光伏发电与其他光伏发电相比的优势是( )
A.光照充足B.节约土地C.资金、技术力量雄厚D.清洁无污染
15.对光伏扶贫项目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
A.地质条件.B.水文条件C.天气条件D.土壤条件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能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年太阳辐射能最贫乏地区的成因主要是该地( )
①盆地地形,空气中水汽多且不易扩散 ②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
③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④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7.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若你推销太阳能热水器,应选择的城市是( )
A.北京、海口、贵阳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北京D.福州、广州、成都
2013年6月13日,中国“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在距地面约370千米的轨道成功对接后高速运行,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完成下面小题。
18.“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
A.金星、木星B.水星、金星
C.火星、木星D.金星、火星
19.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
A.温度相对较低 B.不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通信
C.出现在太阳内部 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记录显示:2017年9月6日晚,太阳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如下图)。专家表示2019-2020年是太阳活动极小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闪焰”主要发生在( )
A.光球层B.色球层
C.日冕层D.太阳内部
21.上一个太阳活动低谷年段约是( )
A.2002-2003年B.2005-2006年C.2008-2009年D.2011-2012年
22.太阳活动极小期( )
A.极地附近出现极昼的范围会减小B.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较少
C.地球上接受的太阳辐射显著减少D.频繁地出现“磁暴”现象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2022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之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运及整个东部地区,而这是因为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材料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24.该“喷嚏”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短波通讯中断 B.产生极光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25.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潮汐现象是由于太阳活动引起的
B.与天气和气候无关
C.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发生磁暴、极光现象
D.耀斑爆发时,对地面无线短波通讯有利
地质历史上的元古宙(距今25亿年—5.41亿年)时期,低等原核生物——蓝细菌大爆发。蓝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可以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增多,蓝细菌需要移动到表层来寻找光源进行代谢。这样,沉积物一层层地堆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图示意在安徽宿州发现的元古宙的叠层石。完成下面小题。
26.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下列生物出现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鱼类-哺乳动物-恐龙B.原核生物-三叶虫-鱼类-两栖动物
C.原核生物-无脊椎动物-鸟类-恐龙D.原核生物-三叶虫-恐龙-两栖动物
27.下列地质事件中,与叠层石的形成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
A.三叶虫空前繁盛 B.联合古陆解体 C.被子植物出现 D.重要的成矿期
28.科学家能通过研究叠层石或其他地层化石,来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是因为( )
A.不同演化阶段由于沉积环境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地层
B.不同时代的地层一定不会出现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C.一个地方的地层自上而下按照时间排序越来越新
D.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的生物化石
左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质历史时期的五个地质年代(图中数字代表距今时间。单位:亿年),右图中a、b、c、d代表不同地层。完成下面小题。
29.在地球的演化史中恐龙绝迹于( )
A.①末期B.②末期C.③末期D.④末期
30.右图中不同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a—②B.b—③C.c—④D.d—⑤
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1.与A岩层相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 ( )
A.较早B.较晚C.相同D.无法判断
32.D地层中生物兴盛的地质年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
A.炎热干旱B.寒冷干燥C.热带海域D.森林密布
33.B地层中生物兴盛的植物最可能是( )
A.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34.(18分)图甲为太阳系模式图,图乙为太阳系“生命可居住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表示地球的是 (填字母),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一颗恒星是 (填名称)。(4分)
(2)图甲中所示的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4分)
(3)指出图乙中“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4分)
(4)除图乙所示因素外,请说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6分)
35.(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左图示意某天文台卫星捕捉到的一张太阳的照片,照片中太阳看起来像一张歪着脑袋的“笑脸”,右图示意某时段内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关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白色“鼻子”代表的太阳活动及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位置。(4分)
(2)根据右图说出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的关系。(4分)
(3)指出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表现。(8分)
高一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1.A 2.C 3.D
【解析】1.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与地球相邻的是金星和火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为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其中木星和土星属于巨行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地球、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流星体都属于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属于天体,①④⑥正确;河外星系属于天体系统,②错误;天空中飞行的飞机、陨石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③⑤错误。①④⑥正确,故选D。
4.D 5.B 6.A
【解析】4.由材料可知,巨蟹座55e是绕恒星运转的岩质行星,因此与巨蟹座55e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火星,D正确。太阳属于恒星,月球属于卫星,ABC错误,故选D。
5.由材料可知,巨蟹座55e距离地球41光年,且围绕一颗质量小于太阳的恒星运转,因此其与地球共同所在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银河系,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B正确,C错误。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A错误。银河系由1000多亿颗恒星等组成,D错误。故选B。
6.结合材料可知,巨蟹座55e可能拥有厚厚的大气层,大气层白天能够削弱来自恒星的辐射,晚上具有保温作用,能使巨蟹座55e表面的昼夜温差较小,A正确。大气层能够阻挡部分小天体,减少到达巨蟹座55e表面的陨石数量,B错误。地势起伏、海洋面积与大气层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
7.C 8.D
【解析】7.太阳系直径约0.003光年,银河系直径10万光年,第一颗距离地球1.5万光年的脉冲星应该属于银河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同一级别,不属于银河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爆发时,会干扰电离层和磁场,最有可能干扰超级天眼搜索宇宙无线电信号,D正确;温度变化、太阳辐射以及流星现象对宇宙无线信号的搜索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
9.A 10.D 11.D
【解析】9.读图可知,“天问一号”着陆点位于火星北半球低纬度、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带。考虑到火星车是依靠太阳能工作的,纬度低,太阳光照时间更长,光照充足,有利于火星车运行,①正确,地势平坦能确保巡视器安全着陆,④正确;在选择着陆点时并不清楚火星的矿产分布,另外火星车运行不需要水源,②③错误。故选A。
10.结合所学知识,祝融号火星车进入火星轨道,脱离了地月系,D正确;仍处于太阳系、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排除ABC。故选D。
11.生命存在需要适宜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与目前的火星相比,地球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主要条件是地球存在液态的水、适宜的温度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火星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其次是氮、氩,只有极少量的氧和水蒸气,不适宜生物呼吸,①正确;火星有昼夜更替,②错误;火星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低,③错误;火星没有液态水,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组合正确,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C 13.D
【解析】12.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A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辐射到达地表需经过地球大气层的削弱作用,且地球体积小,只有一小部分到达地表,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B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水能、风能等都来自太阳辐射,D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是不均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C描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13.赛车利用的是电能,无论是火电、水电,其最终来源都是太阳辐射,A不符合题意;煤球炉利用的是煤炭,是地质时期保留在植物体内的太阳能,B不符合题意;太阳能电池直接利用太阳辐射,C不符合题意;羊八井地热发电站的热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出来的能量,D符合题意。故选D。
14.B 15.C
【解析】14.屋顶光伏发电是在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因此主要优势是可以节约土地,B正确;光照充足以及清洁无污染没有突出“屋顶”这一关键条件,AD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屋顶光伏发电是在贫困地区推行,其资金和技术力量并不雄厚,C错误。故选B。
由于该扶贫项目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因此太阳能资源的丰欠程度是影响该项目实施效果的最大因素,太阳能的多少与气候条件有关,C正确;地质、水文条件、土壤条件对太阳能资源的丰欠程度影响不大,ABD错误。故选C。
16.B 17.C
【解析】16.如图所示,图中年太阳辐射能最贫乏地区为四川盆地,其原因是盆地地形,利于汇聚水汽,空气中水汽多且不易扩散,①正确;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太阳能资源丰富,②错误;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③正确;该地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太阳能热水器营销市场则主要投向太阳辐射量丰富的地区。由图可知,昆明、兰州、郑州年太阳辐射量均较丰富,而贵阳、重庆、成都等城市均较低,可知营销最合理的城市组别应为昆明、兰州、郑州,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B 19.A
【解析】18.木星不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不存在凌日现象,A错误;水星和金星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会产生凌日现象,B正确;火星和木星的公转轨道均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外,不存在凌日现象,C错误;火星不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不存在凌日现象,D错误。故选B。
19.黑子其实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光球其他区域低,才在明亮的光球背景衬托下显得黑,A正确;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B错误;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光球层,C错误;太阳活动平均以11年为周期,D错误。故选A。
20.B 21.C 22.B
【解析】20.太阳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图中“闪焰”是太阳外部大气层突然发亮的现象,是耀斑爆发,耀斑主要发生在色球层,而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太阳内部活动无法观测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2019—2020年是太阳活动极小期,因此上一次太阳活动低谷年段应该是11年前,即2008—2009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极昼与地球公转有关,与太阳活动无关,A错误;在太阳活动极小期太阳活动较弱,因此太阳黑子和耀斑也较少,B正确;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C错误;太阳活动极小期,磁场受到干扰少,出现“磁暴”现象的几率会减小,D错误。故选B。
23.A 24.D 25.C
【解析】23.由材料分析可知,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导致美国南部城市都可以看到极光,且导致大面积的停电,持续时间仅一分半钟,说明太阳活动非常激烈,而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太阳耀斑爆发。因此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可能是太阳耀斑爆发,A正确;太阳目前处在青状年期,不会爆炸,如果是太阳爆炸,地球则会瞬间毁灭,不只是停电而已,排除B;太阳辐射增强或减弱,不会导致极光和停电,排除CD。故选A。
24.根据上一题可知,该“喷嚏”为耀斑,耀斑强烈爆发,抛射出的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影响短波通讯,甚至导致中断,A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耀斑强烈爆发,产生极光的面积巨大,甚至美国南部城市都可见到,B不符合题意;耀班爆发抛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干扰地球磁场,导致指南针失灵,C不符合题意;地球公转速度主要受日地引力变化影响,太阳活动对其影响不明显,D符合题意。故选D。
25.联系已学可知,潮汐现象主要是受日地月引力的影响形成的,A错误;研究发生,地球上的旱涝灾害和太阳黑子增多有关,B错误;太阳活动强烈时,抛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明方向,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C正确;耀斑爆发时,抛射出的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影响短波通讯,甚至导致中断,D错误。故选C。
26.B 27.D 28.A
【解析】26.冥古宙时期,地球上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迹象;太古宙时期,出现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元古宙时期,蓝细菌大爆发,生物进一步发展,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早古生代早期,海洋面积远大于现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温暖的海水中出现了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中期:随海洋面积缩小,一些鱼类进化成适应陆地生存的两栖类;晚期:气候变得干旱,水源稀少,一些两栖类进化成更适应干燥环境的爬行动物。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大繁盛。因此又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综上所述,B对,排除ACD。故选B。
27.结合上题分析,叠层石形成于元古宙(前寒武纪包括了冥古宙、元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之后依次是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A错;联合古陆在中生代开始解体,B错;被子植物出现在中生代未,在新生代最为繁盛,C错;前寒武纪是重要成矿区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D对。故选D。
28.不同演化阶段由于沉积环境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地层,A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但由于海陆变迁,不同时代的地层可能会出现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B错;一个地方的地层自上而下按照时间排序越来越旧,C错;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D错。故选A。
29.D 30.C
【解析】29.读图可知,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质历史时期的五个地质年代(图中数字代表距今时间。单位:亿年),①代表的是太古代;②代表的是元古代;③代表的是古生代;④代表的是中生代;⑤代表的是新生代。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恐龙,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所以在地球的演化史中恐龙绝迹于中生代末期,即④末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0.三叶虫是早古生代的动物,a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③,A错误;b地层位于a地层下面,形成地质年代可能早于③,B错误;裸子植物在中生代空前繁盛,c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④,C正确;大羽羊齿是古生代的陆生植物,d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③,D错误。故选C。
31.B 32.D 33.A
【解析】31.A岩层有三叶虫化石,形成时间最早,形成于古生代;Y岩层出现鸟类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形成于中生代,形成时间晚于A岩层。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2.D岩层出现植物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说明森林茂密,陆地面积扩大,地理环境不太可能是热带海域,D对,C错;炎热干旱和寒冷干燥,不可能出现恐龙繁盛,此时应该茂密森林才有利于大型动物出现,AB错。故选D。
33.A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应是早古生代,B层位于A层上部,形成较A层晚,且B层含有鱼类化石,应为晚古生代。结合所学知识,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A对;藻类植物在前寒武纪时期较为繁盛,B错;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C错;新生代被子植物繁盛,D错。故选A。
34.(1) C(2分) 太阳(2分)
(2) 2(2分) 太阳系(2分)
(3)主要影响因素:温度条件(2分)。理由:“生命可居住带”与太阳的距离适中(2分)。
(4)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地球上有液态水(任答三点给6分)。
35.(1)太阳活动:太阳耀斑(2分)。位置:色球层(2分)
(2)太阳活动强烈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高;太阳活动较弱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低(2分);二者总体呈正相关性(2分)。
(3)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2分);两极地区出现极光(2分);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2分),指南针无法使用,信鸽迷航;可能导致气候异常(2分)等。
相关试卷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2024级高一9月月考地理docx、高一9月月考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