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依据逻辑推理,对实验进行了理想化处理,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里采用了理想实验法
C.亚里士多德在研究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规律时,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拓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D.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2.伽利略在对力和运动的研究中,构想了理想实验,其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
A. 把猜想和假说结合在起来
B. 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
C. 把提出问题与猜想结合起来
D. 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3.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很大,它的加速度可能很大
B. 速度变化量为正方向,加速度为负方向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4. 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撤去,物体又滑行一段距离停下。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0~3s内,拉力做功比摩擦力做功多
B. 在0~2s内,摩擦力做功比拉力做功多
C. 在0~2s内,合外力做负功
D. 在0~3s内,合外力做功为零
5. 人用绳子通过光滑定滑轮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人以速度v竖直向下匀速拉绳使质量为m的物体A上升高度h后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此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此时物体A的速度为
B. 此时物体A的速度为vcsθ
C. 该过程中绳对物体A做的功为mgh+
D. 该过程中绳对物体A做的功为mgh+
6.某列车离开车站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前1s内的位移为10m,前2s内的位移为25m,则前4秒内的位移为( )
A. 40m B. 45m C. 50m D. 70m
7.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合力沿OO′方向,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
A. Fcsθ B. F•sinθ C. Ftgθ D. Fctgθ
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宣纸,宣纸的左侧压有一镇纸,写字过程中宣纸保持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镇纸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宣纸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自左向右行笔写一横过程中,镇纸不受摩擦力作用
C.自左向右行笔写一横过程中,桌面给宣纸的摩擦力向右
D.竖直提起毛笔悬空时,增大握笔的力度可以增大手和笔之间的摩擦力
二、多选题(共2题,共10分)
9. 质量m=1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所受水平外力F与运动距离x的关系如图所示,对图示的全过程进行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外力做的功为8J
B. 物体在x=4m处时加速度大小为1m/s2
C. 物体运动到x=3m处时速度为6m/s
D. 物体运动到x=5m处时,外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25W
10. 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导航系统第41颗卫星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49颗卫星为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约为4.2×107m,运行周期都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24h。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成一定夹角,如图所示。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题中数据可估算出地球的质量
B. 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 第41颗卫星可能经过北京上空
D. 第49颗卫星一天2次经过赤道正上方同一位置
三、实验题(共2题,共12.0分)
11.(6分)位移传感器经常用在力学实验中,并且可以很好地与计算机结合,快速解决普通方法难于测量的问题。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题图乙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由图乙,知0.6s时木块的速度v= m/s,木块加速度a= m/s2;
(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一个物理量可以是 。
12.(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装有砝码的盘用绕过滑轮的细线牵引小车,盘和砝码的重力可当作牵引力。小车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可以由打点纸带测出,以小车为研究对象,改变砝码质量,便可探究牵引力所做的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
①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需要补偿小车受到阻力的影响
B.该实验装置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C.需要通过调节定滑轮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D.需要满足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②如图2所示是两条纸带,实验时打出的应是第_____条(填写“Ⅰ”或“Ⅱ”)纸带;
③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的W-v2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据此图象_____(填“能”或“不能”)求出小车的质量。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3.(10分)某货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现在由于前方道路施工需要紧急刹车。已知货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从刹车起开始计时,求:
(1)货车在2s末的速度大小;
(2)经过6s货车所通过的位移大小;
(3)货车在整个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14.(12分)如图所示,重力为G1=10N、G2=30N的木块悬挂在绳PC和PB的结点上,PB水平,G2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PA偏离竖直方向30°,系统处于静止。求:
(1)PA、PB绳中的拉力大小;
(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
15. (16分)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竖直球筒中静置着一个羽毛球(视为质点),初始时用手握住球筒,在空中静止。某时刻开始用手带动球筒竖直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记作a),持续时间t后忽然停止,球筒速度立刻变为0并保持静止。已知羽毛球质量为m,球与筒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为。羽毛球离筒的上、下端距离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球筒离地足够高,全过程筒身始终竖直。
(1)若,求刚开始运动时羽毛球对筒的摩擦力;
(2)若,要使羽毛球离开球筒,求t的最小值;
(3)若羽毛球速度变为0时仍未离开球筒,则球筒继续向下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持续时间t后再忽然停止…,重复上述过程直到羽毛球离开球筒
①若从初始状态到球从上端离开球筒,球筒一共加速3次,求d1取值范围(用a,g,t表示);
②若球筒只加速一次,只要t取适当值,球总能从下端离开,求a的取值范围。(用g,,表示)
试卷答案
1.【答案】C
2.【答案】B
【解析】伽利略构想了理想斜面实验,用逻辑推理否定了亚里斯多德的理论,实验和逻辑推论有机结合起来.
解:伽利略在对力和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设想了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亚里斯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理论,将实际实验现象合理外推,开创了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答案】A
【解析】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与速度的变化量及所用的时间有关,由此即可得知各选项的正误.
解:A、根据a=知加速度为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可能很大,故A正确;
B、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总是相同,因此物体速度变化量为正,则加速度也为正,故B错误;
C、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时刻,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物体的加速度很大,代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很大,但并不代表物体的速度很大,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解析】对全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式,可分析拉力和摩擦力做功关系;在0~2s内,分析动能的变化情况,由动能定理分析摩擦力和拉力做功关系;根据动能的变化量分析合外力做功大小。
解:AD、在0~3s内,物体动能变化量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功为零,则拉力做功与摩擦力做功数值相等,故A错误,D正确;
CD、在0~2s内,动能增加,合外力做正功,则摩擦力做功比拉力做功少,故BC错误。
故选:D。
5.【答案】D
【解析】将A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A的实际运动的速度,再根据动能定理求出人对A做的功。
解:AB、将A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如图所示,拉绳子的速度等于A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实际速度vA=,故AB错误;
CD、在A上升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h+W=,即绳对A做的功为:W=mgh+,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设某时刻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初速度和加速度,再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前4秒内的位移。
解:设某时刻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根据位移-时间公式,
可知前1s内的位移为:x1=v0t1+
前2s内的位移为:x2=v0t2+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v0=7.5m/s,a=5m/s2,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x4=v0t4+
代入数据前4秒内的位移为:x4=70m,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AC
【解析】根据F-x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可以得到外力做的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根据动能定理得到物体运动到x=3m处的速度;先根据动能定理得到物体在5m处的速度,然后根据公式P=Fv得到外力做功的功率。
解:A、F-x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力F做的功,所以整个过程中,外力做功为W=6×3J-5×2J=8J,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物体在x=4m处时所受外力大小为F=5N,则此时物体加速度大小为,故B错误;
C、物体运动到x=3m处时,物体所受外力F=6N,设物体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故C正确;
D、物体运动到x=5m处时,物体所受外力大小为F=5N,设物体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则外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Fv′=5×4W=20W,故D错误。
故选:AC。
10.【答案】ABD
【解析】卫星绕着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计算过程中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质量约去,由此分析;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贴近地面的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分析线速度大小;
同步卫星轨道平面一定在赤道平面上;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倾角不为零,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由此分析相遇情况。
解:A、已知卫星的轨道半径r和周期T,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mr,解得M=,故A正确;
B、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贴近地面的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解得:v=,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都大于地球的半径,所以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B正确;
B、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必须在赤道平面上,北京不在赤道上,所以同步卫星不能定位在北京正上空,故C错误;
D、倾斜同步卫星若某时刻经过赤道正上方某位置,经过半个周期,恰好地球也转了半个周期,因此又会经过赤道上方的同一位置,故该卫星在一个周期内有2次经过赤道上同一位置,故D正确。
故选:ABD。
11.【答案】11. 0.4 斜面倾角θ或A点高度
【详解】(1)[1]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得0.6s末的速度为
[2]0.3s末的速度为
则木块的加速度为
(2)[3]选取木块为研究对象,木块沿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所以要测定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出斜面倾角θ(或A点高度)。
12.【答案】(1)ACD;(2)II;(3)能;
【解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分析。
(2)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逐渐增大,据此分析。
(3)根据动能定理,结合图象分析。
解:(1)A、题中需要将盘和砝码的重力可当作牵引力,所以首先需要补偿小车受到阻力的影响,即抬高长木板右端,小车在不接盘和砝码的情况下,轻推小车,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小车所受阻力等大反向,故A正确;
D、挂上盘与砝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T=m'a
对小车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ma
两式相比解得绳子拉力:T==
当满足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即T=m'g,盘和砝码的重力可当作牵引力,故D正确;
B、实验过程中摩擦阻力无法消除,本实验装置无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故B错误;
C、细线与长木板平行需要平行,保证绳子的拉力与小车运动方向一致,这样盘和砝码的重力可完全当作牵引力,故C正确。
故选:ACD。
(2)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逐渐增大,打出的点迹间距逐渐增大,纸带I后面的点迹间距保持不变,所以实验打出的纸带是第II条。
(3)根据动能定理可知:W=,图象的斜率为,据W-v2图象求出小车的质量。
故答案为:(1)ACD;(2)Ⅱ;(3)能。
13.【解析】(1)货车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货车匀减速运动的时间,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得2s末的速度;
(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刹车后6s内的位移即可。
(3)平均速度=。
解:(1)由题意知,货车刹车所用的时间为:t0===5s
则货车在2s末的速度为:v=v0+at=20m/s-4×2m/s=12m/s。
(2)因为6s>5s,所以货车在5s末已经停止运动,则货车经过6s后的位移为x==m=50m。
(3)货车在整个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m/s=10m/s。
答:(1)货车在2s末的速度大小为12m/s;
(2)经过6s货车所通过的位移大小为50m;
(3)货车在整个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14.【答案】14.(1),;(2)
【详解】(1) 以结点P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共点力平衡可知
,
可得PA绳中的张力为
PB绳中的张力为
(2) 以木块G2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知沿斜面方向有
垂直斜面方向有
解得
f=20 N,N=N
根据f=μN,得动摩擦因数至少为
μ=
15.【答案】【答案】(1)2.3mg,方向竖直向上;(2);(3)①,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临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度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docx、20242025学年度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pdf、20242025学年度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docx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皖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2025届第一次月考-物理答案docx、2025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解析版)_create,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