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五校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五校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火星与地球数据比较(均以地球为1)。完成下面小题。
1. 相对于地球,火星( )
A. 公转速度更快B. 更易遭陨石袭击
C. 距离太阳更近D. 昼夜温差更小
2. 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体积和密度较大B. 自转周期较长
C. 表面温度太高D. 没有液态水
北京时间2023年4月22日凌晨2点,太阳和日球层观测台(SOHO卫星)监测到一次伴随M1.7级太阳耀斑的全晕日冕物质抛射(简称CME),并引发了持续12小时的大地磁暴,这是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以来最强的大地磁暴。完成下面小题。
3. 材料中提到的太阳活动依次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
A. 光球层、色球层B. 色球层、日冕层
C. 日冕层、光球层D. 色球层辐射区
4. 此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还有( )
A. 欧洲、北美的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B. 太阳辐射增强,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C. 地球磁场受到扰动,无线电长波通讯中断
D. 大气运动受干扰,太阳风增强
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下图为我国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甲地最可能为( )
A. 哈尔滨B. 呼和浩特
C. 拉萨D. 重庆
6. 影响北京和哈密日照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拔B. 昼夜长短
C. 天气状况D. 植被类型
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地质时期(冥古宙-显生宙),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 海陆变迁B. 频繁的火山爆发C. 生物的呼吸作用D. 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8. 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A. 海生藻B. 裸子植物C. 被子植物D. 蕨类植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朝诗人李白的《将进酒》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具有教育意义,也有其科学性。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对于诗句中的“天”的厚度理解正确的是( )
A. 夏季大于冬季B. 西安大于昆明
C. 终年不变D. 全国一样
10. 诗句中的“天”以上连接的大气层( )
A. 能见度高B. 大气对流很强
C含有电离层D. 上冷下暖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8月8日13时37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地区的海岛上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60km,下图为新几内亚岛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A. 地核B. 地壳
C. 上地幔D. 下地幔
12. 当地地震易引发的海洋灾害是( )
A. 海啸B. 波浪
C. 风暴潮D. 潮汐
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国家宇航局科学家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表明,随雪花从天而降的黑碳对青藏高原冰川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黑碳主要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对可见光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面关于大气受热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
②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③大气辐射是地面增温的根本热源
④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14. 随雪花从天而降的黑碳对青藏高原冰川的影响及原因是( )
A. 加速冰川消融,吸收a强B. 加速冰川累积,反射b强
C. 加速冰川消融,吸收c强D. 加速冰川累积,反射d强
月牙泉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城南,四周沙漠环抱。左图为月牙泉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夏季某日月牙泉与周边沙漠近地面气温日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日气温日变化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 )
A. 昼长夜短B. 湖泊较小C. 纬度较高D. 保温较强
16. 该日0时甲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 西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东北风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为8月某日我国鄱阳湖湖口站和进贤站南北方向风速与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曲线图(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与湖口站相比,进贤站( )
A. 陆风转湖风提前B. 湖风转陆风提前C. 湖陆风转换均提前D. 湖陆风转换均推迟
18. 湖口站风速比进贤站稍大,其主要原因是( )
A. 湖口站距湖岸线较近B. 湖口站纬度较高C. 湖口站海拔较高D. 湖口站地表裸露严重
2021年7月27日,受台风“烟花”外围影响,连云港市普降暴雨,市区路面多处积水,内涝严重。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Ⅰ、Ⅱ、Ⅲ表示水循环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台风“烟花”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
A. Ⅰ、ⅡB. Ⅱ、ⅢC. Ⅰ、ⅢD. Ⅰ、Ⅱ、Ⅲ
20. 造成这次连云港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变暖导致蒸发环节增强B. 排水设施不足导致地表径流环节受阻
C. 地面硬化导致下渗环节增强D. 绿地面积减少导致植物蒸腾环节减弱
污水地表漫流处理系统(如下图)是一种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渗透性低、具有一定坡度、生长牧草或经选择的其他作物的土地表面,使污水在沿坡面及薄层缓慢流动过程中不断被净化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完成下面小题。
21. 该处理系统投配的污水经系统处理后,主要( )
A. 下渗转变为地下水B. 蒸腾成为大气水
C. 蒸发成大气水D. 汇集成地表径流
22. 污水地表漫流处理系统地面坡度系数要在2%-8%之间,原因是( )
A. 保证地表污水尽可能下渗,增加污水处理效果
B. 有效控制污水在地表的流速,利于污水净化
C. 保证污水净化后汇流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D. 避免表层植被被污水浸泡,减少土壤污染
南海沿岸上升流的发生大都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属季节性上升流。南海地区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图为南海上升流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南海上升流最显著的季节为( )
A. 春季B. 夏季
C. 秋季D. 冬季
24. 与周围海域相比,上升流区表层( )
①海水温度偏低②海面高度偏高
③营养盐含量高④海水密度偏低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下图为渤海海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渤海湾的海冰是北半球最靠南的海冰,其原因有()
①海水较浅②冬季风影响大③纬度高,气温低④入海径流量大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26. 研究者预测,未来渤海海冰的流冰比例会提高,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B. 盐度升高难结冰C. 海冰开采增多D. 沿岸洋流增强
依据河口地区海水涨潮平均流量与河流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之比,将河口附近盐淡水混合强度由弱到强分为三种类型:A型≤4、4≤B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湿封市五县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pdf含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四地2023_2024高三地理上学期四校10月联考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3km—9,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左图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2023_2024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联考试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