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默写古今诗文。
(1)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2) 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峨眉山月半轮秋, 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 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遥怜故园菊, 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油蛉在这里低唱, _______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8)“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__________。(朱自清《春》)
(9)《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0)《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江面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双腿tān huàn________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2)轻捷地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yún xiā________里去了。
(3)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________,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4)回想此前和此后jié rán bù tóng________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道题难住了我,老师指导下,我才忽然恍然大悟。
B. 我呆呆地望着这如火的夕阳,一种感慨油然而生。
C. 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不要惊醒他。
D. 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反对“不求甚解”,着力解决“不学习”的问题。
4. 下列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名想邀请张老师参加班级活动,他说:“张老师,同学们都希望您能来,也都希望能听到您的拙见。”
B. 小名同学帮小茗同学向班主任王老师请假,他说:“王老师,小茗的家父生病了,他让我跟您请个假。”
C. 在小名家乔迁新居酒席上,小名爸爸说:“各位高朋光临寒舍,是我们全家莫大的荣幸,在此深表感谢!”
D. 许多同学围着表现出色的小名同学,让他介绍经验,小名说:“请你们先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
综合性学习(共10分)
5. 七年级(1)班正在举行以“交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请你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个具体活动项目。
活动项目一:畅谈交友之道
活动项目二:___________
活动项目三:___________
(2)任务二:下列选项与交友无关的典故是( )
A 管鲍之交B. 琴瑟和鸣C. 割席断交D. 高山流水
(3)任务三:关于“朋友”,我们有话要说,请参照示例,再仿写一个句子。
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根据《朝花夕拾》的内容,请完成下面两题:
(1)《朝花夕拾》中鲁迅也写了一位朋友,并且以他的名字作为文章的题目,这个朋友是___________。
(2)《朝花夕拾》中,除了《二十四孝图》外,鲁迅先生还提到三本印象深刻的书,分别是《____》、《天演论》和《山海经》。这三本书分别出自篇目《五猖会》、《____》和《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刘向《战国策》)
(注)①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
7.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3)去后乃至
8. 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一项是( )
A. 吾日三省吾身/君与家君期日中
B. 乃往,身自罢之/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C. 天又雨,公将焉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 回也不改其乐/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0. 请用“/”给【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11.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了【甲】【乙】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②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③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着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④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2.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有的浓,有的淡”中“浓”的意思是:( )
A. 气味或味道很重。
B. 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
C. 这里指颜色深。
D. 深厚,不淡薄
13. 选文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该怎样理解?
14. 选文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所列的“菜花、桑树和鱼塘”三种事物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三)(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的后院
①在离我们村不到半里路的田野附近,有一个地名“谢家桥”。桥,只是一座小石桥,两块长条方石,搭在溪沟上,长不足一米,一步就可走过。这片田野,有了这个小石桥,也有了姓名——“谢家桥”。
②那时,谢家桥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家里谁头痛发烧了,大人就喊我们,娃们,去吧,到谢家桥溪沟边采些灯芯草、麦冬,熬点汤药喝;放学了我和小伙伴到谢家桥边的田埂采猪草,也在溪流里放纸船;三四月里,谢家桥一带的数百亩油菜花开了,金黄一大片看不到边。我们在金色的海洋里钻进钻出捉迷藏,蜜蜂满身披黄,我们也满身披黄,只是我们不会酿蜜,我们酿造单纯的快乐。
③逢年过节,是走亲访友的时候,我们到谢家桥迎接上门的亲戚,亲戚们离开时,我们随大人送行,也是送到谢家桥。常言说,送客送到村口上,送送到大路上,送客送到桥头上,这才算合礼数,有情义。那时就想,要是没这个谢家桥,我们送亲戚该送到哪里才合适呢?村头?我们家本就在村头,那等于没送。送到大路上?公路离我们村有三四里路,再说,亲戚住在与公路相反的方向。多亏了这小小的谢家桥,不说别的,就说迎客送客,让我们有了一个温暖的地点,一个有情有礼的地点。
④这里为什么叫“谢家桥”呢?
⑤后来我才知道,小石桥不远的那户人家姓谢,祖上是旧时乡间秀才,酷爱读经吟诗,还开办私塾,收徒传道。虽非大户望族,却肯济世助人,行善无数,修大小石桥、木桥数十座,方便众人,从不留名刻姓。百姓为了感念谢家恩德,就将他家附近这原本无名的小石桥叫作“谢家桥”。
⑥谢家一直单家独户住在谢家桥附近的原野。每一次路过,都要望一眼那座朴素安静的房子,青瓦,白墙,房前屋后栽着椿树、榆树、柳树,山墙旁一丛青翠的竹子于微风里静静摇曳,摇出了一种田园幽思。偶尔有狗叫,也似乎比别处的狗叫声显得温和。春日,菜园里,篱笆前,绿树间,杏花、桃花、李花,一起开了,红白掩映于青,让人眼睛一亮,心境缤纷。
⑦前些年,我回老家,那座房子也不见了,那条溪流没了,桥也没了。我问村里的年轻人,谢家桥那家人搬哪里去了,年轻人反问,哪里是谢家桥?我们这里没有谢家桥。
⑧谢家桥,谢家桥,世上从此再没有这个地方了吗?
⑨可是,我心里有个谢家桥。我还记得那清清溪流,那小小石桥。
⑩上了多年的学,究竟坐过多少教室,大都淡忘了,有的仅记得模糊的轮廓。那些教室都是有恩于我们的。从最简单的“人”字怎么写,到怎么做人;从“小儿科”的1加1,到高深的数理化;从雾是怎么形成的,到宇宙是如何演化的……这一切,都与教室有关。
⑪在那一面面黑板上,我们曾留下多少专注的眼神和纯真的笔画。黑板黝黑的背景里,划过多少知识的闪电和思想的晨曦,照亮了我们生命的原野,引导我们叩问人生的理想。
⑫在那一张张课桌上,我们曾虔敬地写下某句格言;与女同学同桌就在桌子中间画一条分界线,那该是世上最羞涩的“国境线”了;在抽屉里藏一本反复阅读,并在空白处写下感想的心爱的书,后来不知被哪个同学借走了。我真希望那本留下我的字迹,后来又留下你的字迹的书,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们一起辩认青春的手迹。
⑬那一扇扇窗子呢?那时,我和我的同学们,曾次次从课堂和书本里抬起眼睛,眺望窗外的原野,窗外的青山,窗外的天空,然后,目光返回课堂和书本,然后,又投向窗外,投向纷繁的未知世界。就这样,目光一次次往返,一次次俯仰,我们的目光和心境渐渐变了,变得丰富、深情,充满渴慕。
⑭此刻,我逆着时光的列车,走进记忆的后院轻轻地来到昔年的教室,找到了青春的座位,然后谦恭地坐下来,静静地望向写满板书的黑板,静静地翻开一本书。很快,来自苍穹的一道道光线,透过窗玻璃洒下来,大片大片地洒下来,照亮少年青涩的脸,照亮书上那些充满深意的文字。然后,我静静地仰起头未,望向窗外。窗外,正有一只鸟在风里鸣叫着飞过。
(作者:李汉荣 选文有删改)
15. “谢家桥”和上学时的“教室”,能成为我记忆的后院,在于它们给我带来的美好。请任选其一,概括出它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16. 文中大量的景物描写,让作者记忆中的后院更加令人神往。比如第⑥段,请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17. 本文语言富有趣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请从修辞的角度试赏析语句。
我们在金色的海洋里钻进钻出捉迷藏,蜜蜂满身披黄,我们也满身披黄,只是我们不会酿宝,我们酿造单纯的快乐。
18. 李汉荣《记忆的后院》让我们想到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分别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谈谈两位作者希望作为读者的你能感受到什么。
三、作文(50分)
19. 按要求作文。
生活,其实比我们看到的要更有意思。走进自然,你会看到一朵花的别样绽放,更能听到生命的低吟浅唱;走进人群,你能看到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更能看到世间百态……面对生活,我们往往浅尝辄止。但,只要我们深入走进去,就会发现,那里的世界更有意思。
请以“走进______,更有意思”为题,在横线上补充合适的词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2)作文不少于600字。
答案
1.①不亦说乎 ②秋风萧瑟 ③影入平羌江水流 ④回乐烽前沙似雪 ⑤岐王宅里寻常见 ⑥应傍战场开 ⑦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⑧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⑨学而不思则罔 ⑩思而不学则殆 ⑪潮平两岸阔 ⑫风正一帆悬
2. ①瘫痪 ②云霄 ③人迹罕至 ④截然不同
3.A
4.C
5.(1)①诵读交友名言 ②讲述交友故事
(2)B
(3)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6.(1)范爱农 (2)①鉴略 ②琐记 ③阿长与
7. (1)约定 (2)舍弃 (3)到
8. (1)不是人啊!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2)(陈太丘的)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
9. D
10.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本句句意为:我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去打猎。虽然现在很快乐,(我)难道可以不遵守约定吗?“吾与虞人期猎”是事件的起因,所以第一处应在“猎”后断开,“虽乐”表述了现在喝酒很开心的事实)
11. ①共同的主题:为人一定要讲诚信。②感受:与人交往,“信用”和“礼貌”尤其重要,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
【参考译文】
【乙】
魏文侯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定好去打猎。那天,(魏文侯和大臣们在宫中)喝酒喝的很开心,天下起了雨。魏文侯将要出去。大臣们说:“今天喝酒这么快乐,天又下大雨,大王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去打猎。虽然现在很快乐,(我)难道可以不遵守约定吗?”魏文侯于是前往(约定的地方),亲自取消了这次活动。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12.C
13. ①这句是景物描写,勾画出一幅典型的田园风景,清新明丽。②这些风景是从母亲眼里“望”出来的,意味深长。③这是她改变主意的原因:她听从了孙儿的意见,赞同了孙儿的选择,因为“小路有意思”。④其实是在她看来,满足孙儿的愿望,自己才是高兴的,表现了她对孙儿的爱。
14. 不能调换。这三者的顺序与上文一致,都是由近到远,因此不能调换。
15. 示例一:“谢家桥”:①在溪沟边采草药、采猪草、放纸船、百亩油菜花里捉迷藏的快乐;②成为我们迎客送客,有情有礼的地方;③“谢家桥”名字的由来,蕴含着谢家人济世助人、行善无数的可贵品质。
示例二:“教室”:①带给了“我”丰富的知识;②关于成长和友谊的点滴;③使我们的目光和心境变得丰富、深情,充满渴慕。
16. ①写出了谢家周围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②渲染朴素幽静的氛围;③烘托了谢家人善良朴质的品质。
17. 连用两个“满身披黄”,写出了孩子们捉迷藏时的快乐,充满童趣;将蜜蜂的“酿蜜”和孩子们“酿造快乐”进行类比(答“运用比喻”亦可),语言清新、活泼,充满诗意。
18. 《记忆的后院》通过回忆谢家桥和上学时教室中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童年故乡生活和教室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美好生活,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作者希望读者能够感受童年的快乐及学习生活的美好。
19.例文:
走进志愿者的世界,更有意思
我的爸妈是“老志愿者”了,经常利用双休日去敬老院做志愿者。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对我说:“孩子,你愿意跟我们一起去敬老院吗?”
闻听此言,我当时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一样,因为从爸妈平时的谈话中,我知道他们在敬老院干的活很脏、很累,有时还会有老人莫名其妙地给他们气受,去敬老院能有什么意思?
爸爸说:“我就知道你怕干活,说不定还害怕那里的爷爷奶奶。其实那里的爷爷奶奶都很可爱,再说了,做志愿者不一定非得干活,给他们表演表演节目,陪他们说说话,也是献爱心。”
妈妈说:“你如果今天跟我们去,下个周末就带你去海滨游乐场玩。”禁不住爸妈的软硬兼施,我勉强点头答应。
来到敬老院后,爸妈和其他志愿者帮助爷爷奶奶们打扫房间,拆洗被褥,我则在敬老院“闲逛”。院里的爷爷奶奶们见来了一个小男孩,非常高兴,纷纷和我打招呼。我一开始还比较拘谨,后来见爷爷奶奶们都很慈祥,就恢复了好动的天性,给爷爷奶奶们讲笑话,表演“孙悟空”“猪八戒”的招牌动作,还唱了好几段京剧,赢得一阵阵掌声。有个爷爷还把好吃的东西拿来送给我,陈奶奶还说要认我当干孙子。
在当天的志愿活动小结会上,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说他们非常开心,希望我这个“开心果”能经常来。张爷爷还兴奋地说:“这孩子艺术天赋不错,以后再来,我可以教他吹笛子。”张爷爷以前是音乐教师,儿子定居在国外。
想不到,半天敬老院生活竟然这么有意思。
后来,我就经常跟爸妈去敬老院,除了给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外,我也开始帮着干一些活,虽然很累,但看到爷爷奶奶们绽放的笑容,我的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
再后来,其他一些志愿者也开始把自家孩子带过来,我们的小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除了经常去敬老院做志愿者外,我们还开展过“保护家乡母亲河环保行动”“创建文明城市,请向我看齐”等许多小志愿者行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锻炼了我们的心智。在张爷爷的精心指导下,我的笛子演奏水平提升得非常快,还在学校举行的才艺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回首近三年来的志愿者之路,我觉得这段生活经历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感谢父母带领我走进志愿者的世界!我想,今后不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志愿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博雅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古诗文,用一句话概况材料二的主要内容,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