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新国道G219是中国唯一一条超过一万公里的国道,覆盖新疆至广西所有边境地区,是联通我国西部边境线、海陆丝绸之路的主动脉。由于纬度跨越大、途经地理单元复杂,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多样的文化给自驾游爱好者带来了巨大体验感和挑战性。下图为某自驾游爱好者在219国道沿线拍摄的部分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 照片和拍摄路段对应的是( )
    A. ②-IB. ①-Ⅱ
    C. ④-ⅢD. ③-Ⅳ
    2. I路段为了保护公路而采取的合理的工程措施( )
    A. 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B. 封沙育草,减少动物活动
    C. 建立沙障,扎设草方格D. 挖沟固坡,防治水土流失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I表示新疆段、Ⅱ表示西藏段、Ⅲ表示云南段(横断山区) ,IV表示广西段(桂林山水)。右图照片①荒漠地区,和I对应;②喀斯特地貌,和IV对应;③高原雪峰,和Ⅱ对应;④峡谷地区,和Ⅲ对应。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图中I表示新疆段,沙漠广布,风沙灾害严重。减少风沙对公路淤积的合理工程措施是建沙障和扎设草方格沙障,C正确;该地气候干旱,公路周围为沙漠,植树种草和营造防护林不易成活,且植被耗水量大,可能加剧当地水资源不足的问题,AB错误;该地水土流失不严重,D错误。故选C。
    【点睛】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风力侵蚀地貌、风力堆积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冰川侵蚀地貌、冰川堆积地貌、海浪侵蚀地貌、海浪堆积地貌。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地形区。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土保持不是简单挖几个坑种几棵树,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25.4米B. 45.4米
    C. 55.4米D. 65.4米
    4.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处位置坡度最大的是( )
    A. 甲B. 乙
    C. 丙D. 丁
    5. 总书记的话蕴含的地理原理是( )
    A. 植被要与地理环境相适应B. 不同植被的经济效益不同
    C. 植被具有不同的景观特点D. 植树造林是治沙唯一办法
    【答案】3. B 4. D 5. A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等高距为10米,丙地的海拔是840米,乙地的海拔是885.4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85.4-840=45.4(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据图可知,四处中,丁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D正确,ABC错。故选D。
    【5题详解】
    材料“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体现了要因地制宜,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植被,A正确;与植被经济效益、植被景观无关,BC错误;治理黄土高原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等,不仅仅有植树造林,D错。故选A。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和。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一个面积不断增长的沙岛。下图为崇明岛东滩大堤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由图中大堤位置变化可知1949~1998年( )
    A. 崇明岛东滩堆积明显B. 长江水流速度加快
    C. 长江泥沙量一直减少D. 海水倒灌现象频发
    7. 崇明岛定位为生态岛,适宜重点发展的产业有( )
    ①花卉园艺业②小麦种植业③现代服务业④观光旅游业⑤港口运输业
    A. ①③⑤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④⑤
    【答案】6. A 7. C
    【解析】
    【6题详解】
    由材料和图可知,崇明岛东滩的大堤不断向东移动,说明崇明岛东滩不断发生堆积,造成大堤不断东移,A正确;长江水流速度加快、长江泥沙量一直减少、海水倒灌现象频发可能导致崇明岛面积减小,由图可知,崇明岛面积在增加,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崇明岛定位为生态岛,适宜重点发展的产业应具备收益高,污染小的特点,花卉园艺业、现代服务业、观光旅游业具备这些特征,①③④正确;小麦种植业效益低,港口运输业污染较大,②⑤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
    A. 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B.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
    C. 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D. 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
    9. 图中众多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是( )
    A. 地下水B. 海水C. 河流水D. 雨水
    10. 图中新月形沙丘( )
    A. 缓坡大致朝向东方B. 1-4月移动速度快C. 陡坡风力大于缓坡D. 缓坡降水多于陡坡
    【答案】8. D 9. D 10. A
    【解析】
    【8题详解】
    由材料“‘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结合图形可知,沿岸地区为暖流,A错误;该地区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B错误;当地受赤道低压控制及湿润的信风交替控制,降水量大,空气湿度大,地表起沙较少,且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不是侵蚀地貌,C错误;读图,千湖沙漠位于河流入海口,东南信风将河口沉积的泥沙吹向陆地,形成沙丘,D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由材料“湖泊水位的季节变化明显”可知,湖泊主要依靠降水补给,雨季短期而大量的降雨在沙丘沟谷之间汇集形成湖泊,干季来临时,因为靠近赤道蒸发强烈,湖泊渐渐萎缩消失,D正确;地下水、海水补给相对稳定,季节变化不明显,AB错误;由材料“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说明沙丘分布范围很广,并非沿河流分布,且景观图片中没有河流补给湖泊的信息,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由第一题可知,沙丘的形成受海风影响,其缓坡为迎风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为偏东风,缓坡朝向东方,A正确 ;1-4月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大,风力弱,沙丘移动速度慢,B错误;沙缓坡为迎风坡,风力大,陡坡为背风坡,风力弱,C错误;该地区以对流雨为主,缓坡的降水与陡坡的降水差异小,沙丘海拔低,对湿润气流(东南信风)抬升作用弱,对降水影响小,D错误。故选A。
    【点睛】沙丘的形成首先考虑沙源问题,干旱地区一般为风力作用下的就地起沙,湿润地区的沙源一般是河床、湖床、海岸等地的泥沙。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基上种桑树、甘蔗等,塘里养鱼,基塘互相促进。但珠江三角洲快速的城镇化对延续千年的基塘农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农业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从传统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等变成了杂基鱼塘,基上改种蔬菜、花卉、水果等。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完成下面小题。
    11. 形成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系统的主要原因有( )
    A. 地势低洼B. 气候炎热
    C. 土壤肥沃D. 植被茂盛
    12. 影响珠江三角洲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候B. 降水
    C. 交通D. 市场
    13.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B. 工业化迅速推进
    C.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D. 城市建设用地扩大
    【答案】11. A 12. D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低洼处易积水,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人们依据当地地势,在低洼地挖塘养鱼,塘基上种植桑树、甘蔗等,形成基塘农业,这种农业系统的主要原因是地势低洼,A正确;气候和土壤不是该农业系统形成的主导因素,BC错误;基塘农业的形成与植被是否茂盛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市场最终决定了农业的生产的类型和规模,该地的农业结构从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农产品向蔬菜、花卉、水果等方向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区域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市场对蔬菜、花卉、水果的需求增大,且种植蔬菜、花卉、水果等经济效益更高,从而促使了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D正确。而气候、降水、交通等均不是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因素,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通过吸引外资,推动工业化快速发展,工业化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城市,从而推动了城市化发展,B正确;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是促进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城镇化加快的关键在于人口向城市迁移,与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关系不大,C错误;城市建设用地扩大是城镇化的结果,不是原因,D错误。故选B。
    【点睛】在城市郊区,受城市市场需求的影响,多发展花卉、蔬菜、蛋禽、乳制品等农产品,一方面,这些农产品易变质,不易长距离运输;另一方面,城市郊区土地面积有限,发展该类城郊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区域。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上海是长江经济带的“领头雁”,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升上海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是( )
    ①深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限制对外开放水平
    ③借助发达交通网络,增强东中西经贸往来
    ④提升环境治理效能,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15. 有利于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 全流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高技术产业
    B. 成渝钢铁工业全部迁至武汉,保护上游水质
    C. 在长江上游兴建水土保持林,推进生态建设
    D. 下游经济圈推进防护林建设,防治洪涝灾害
    【答案】14. B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通过深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将上海部分产业外迁,能够提升上海高质量发展水平,①正确;限制对外开放水平不利于经济发展,②错误;借助发达交通网络,增强东中西经贸往来,加强区际之间的联系,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③正确;提升环境治理效能,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有利于上海高质量发展,④正确。故选B。
    15题详解】
    长江上游地势起伏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兴建水土保持林,推进生态建设,有利于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C正确;应该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不可能全域推进高技术产业,A错误;将成渝钢铁工业全部迁至武汉,不利于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B错误;长江下游经济圈位于平原地区,应规划蓄洪排洪工程防治洪涝灾害,而不是推进防护林建设,D错误。故选C。
    【点睛】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咖啡原产于非洲,现在我国云南、四川、海南、福建和台湾等地均有种植,97%以上种植面积集中于云南。2021年云南省提出相关发展规划,要将云南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精品咖啡生产基地。下表为云南咖啡产业“十四五”分年度目标任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云南成为我国咖啡主产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B. 气候C. 土壤D. 市场
    17. 对云南咖啡产业综合产值提高贡献最大的环节是( )
    A. 种植B. 加工C. 仓储D. 销售
    18. 云南建设精品咖啡生产基地,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标准化基地建设 ②提升加工能力 ③扩大种植面积 ④全面更换优良品种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6. B 17. D 18. A
    【解析】
    【16题详解】
    咖啡原产于非洲,咖啡生长需要充足的热量和降水,云南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B正确;云南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利于咖啡生长,但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土壤、市场都会影响咖啡生产,都不是影响云南咖啡生产的主要因素,C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据表格可知,批发零售销售额从2020年的221.8到2025年预计的380,增长最多,贡献最大,D正确;种植面积变化小,A错误;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从2020年的68.1到2025年预计的185,虽然有增长,但少于销售,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仓储,无法判断,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云南建设精品咖啡生产基地可以建设标准化基地,推动咖啡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①正确;提升加工能力,进行精细加工,打造优势品牌,②正确;97%以上种植面积集中于云南,无需再扩大种植面积,③错误;研发优良品种进行试验,而不是全面更换优良品种,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市场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水源、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土壤、地形,发展比较稳定。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方式,发展比较快;市场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农产品消费状况等,发展比较快。
    研究显示,格陵兰岛冰原正在经历不可逆转的变化。下图示意1992年、2002年、2007年融化的格陵兰冰原,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减缓格陵兰岛冰川面积变化的是( )
    A. 木材加工业B. 风能发电业
    C. 石油化工业D. 远洋捕捞业
    20. 如果未来格陵兰岛冰川面积变化与1992-2007年变化趋势一致,可能带来的影响( )
    A. 北极地区植物生长范围扩大B. 北冰洋的通航时间变短
    C. 北极地区苔原景观长势变差D. 岛屿附近港口条件变差
    【答案】19. B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减缓格陵兰岛冰川面积变化的是风能发电业,风能发电业属于清洁无污染的产业,可以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减缓格陵兰岛冰川面积缩小的步伐,B正确。木材加工业会砍伐更多的森林,石油化工业会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加快全球气候变暖,AC错误;远洋捕捞业跟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如果未来格陵兰岛冰川面积变化与1992-2007年变化趋势一致,即是面积继续缩小,全球气候继续变暖,气温升高,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北极地区冰川融化更多,植物生长范围扩大,A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的通航时间变长,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苔原景观长势更好,C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岛屿附近港口结冰期缩短,港口条件变优,D错误;故选A。
    【点睛】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洼地区被淹没。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渭河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又称关中平原。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下图为渭河平原示意图。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分析渭河平原自古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3)分析秦岭对渭河平原地区气候的影响。
    【答案】(1)北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南部为山地;南北高、中间低。
    (2)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便于耕作;土壤深厚肥沃;临近渭河,灌溉便利。
    (3)秦岭呈东西走向,夏季阻挡东南季风北上,使渭河平原降水减少;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遇到秦岭阻挡,在渭河平原一侧堆积,使渭河平原气温降低。
    【解析】
    【分析】本题以渭河平原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农业区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北部地势较高,但等高线较稀疏,为高原(黄土高原)。中部地形平坦,为渭河平原。南部等高线密集,为山地(秦岭),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小问2详解】
    该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主要分析即可。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平原地形,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便于耕作;河流沉积作用明显,土壤深厚肥沃;临近渭河,灌溉便利,水源较充足。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秦岭走向为东西走向,夏季东南风被秦岭阻挡,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冬季盛行西北风,北方的冷空气受到秦岭的阻挡,在渭河平原一侧堆积,使渭河平原气温降低。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荷兰人口约1780万人,经济发达。但该国也是一个低地国家,一半国土海拔低于1米,很多地方甚至低于海平面。荷兰西北部的须德海原来是一个深入内陆的海湾,1932年,荷兰筑起长32.5千米、顶部宽近90米、高出海平面7米的拦海大堤,并通过庞大的排水系统排咸纳淡,使原先与北海相通的须德海成为荷兰最大的淡水湖——艾瑟尔湖。荷兰在湖泊周边继续排水新造陆地,并在其上建设垦区和城镇(下图)
    (1)依据当地的环境特征,说明当时修建拦海大坝的主要目的。
    (2)简述须德海演变成淡水湖的过程。
    (3)有人说填海造陆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荷兰是否应大规模围海造田”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荷兰西北部地势低洼,易受海水侵袭,形成严重的洪涝灾害,修建堤坝可阻拦海水,使土地免遭水淹;国土面积狭小,人多地少,修建拦海大坝有利于填海造陆。
    (2)修建大坝使海湾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大坝阻挡和减少了进入海湾的海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出湖泊中盐度较高的海水;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陆地淡水大量汇入湖区,降低湖泊盐度。
    (3)赞同。理由:荷兰地狭人稠, 围海造田能增加土地面积;国土地势低平,造陆可减少海水侵蚀;发达国家,资金技术雄厚。不赞同。理由:破环海陆自然生态系统;可能产生更大的损;造陆与维护成本高。
    【解析】
    【分析】本题以荷兰修建拦海大坝为背景材料,考查填海造陆、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小问1详解】
    据图和材料,荷兰西北部的须德海原来是一个深入内陆的海湾,地势低洼。低洼的地势受海水入侵严重,修建拦海大坝可阻挡海水侵袭,使其免遭海水淹没,荷兰国土面积狭小,地狭人稠,填海造陆可缓解此局面,故修建拦海大坝利于填海造陆,增加陆地面积。
    【小问2详解】
    据图和材料可知,由于大坝的修建,使得须德海与大西洋隔开,形成内陆湖泊,大坝阻挡了大西洋海水进入须德海,同时须德海盐度较高的海水通过排水系统进入大西洋,大量陆地淡水又流入须德海,再加上该地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丰富,加快了须德海由咸变淡的进程。
    【小问3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赞同,结合荷兰的实际情况可知,荷兰国土面积十分狭小,故围海造田能够增加土地面积,缓解土地面积紧张的现状;荷兰由于地势低平,容易遭受海水侵蚀,填海造陆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海水侵蚀;且荷兰为发达国家,资金充足,技术雄厚,由围海造田的实力。不赞同,填海造陆导致海岸发生改变,原有的沿岸湿地面积减少,会直接损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进- 一步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小,影响河流入海,加速泥沙淤积,可能产生更大的损失;且填海造陆的成本及后期的维护成本过高,投资太大。年份
    面积
    (万
    亩)
    产量
    (万
    吨)
    综合产值 (亿元)
    总值
    其中
    农业产值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
    批发零售销售额
    2020年
    149.7
    13.1
    311.4
    21.5
    68.1
    221.8
    2021年
    150
    13.5
    350
    23
    77
    250
    2022年
    14
    400
    25
    95
    280
    2023年
    14.5
    450
    27
    113
    310
    2024年
    15
    520
    30
    150
    340
    2025年
    15
    600
    35
    185
    380

    相关试卷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地理: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地理,文件包含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地理试题docx、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地理试题pdf、地理答案docx、地理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地理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地理试题(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伊塞克湖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伊塞克湖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