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3.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1-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小题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15小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元素符号表示氟元素的是
A. HeB. FC. PD. N
【答案】B
【解析】
【详解】A、He表示氦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F表示氟元素,故选项符合题意;
C、P表示磷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N表示氮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移走蒸发皿
C. 连接仪器D. 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C
【解析】
【详解】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不能用手拿蒸发皿,防止烫伤,引用坩埚钳夹取,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连接仪器时,先将玻璃管润湿,再慢慢旋转插入胶皮管中,该选项操作正确;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C。
3.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 氮气B. 氧气C. 水蒸气D. 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故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故选A。
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B. 灯泡发光C. 矿石粉碎D. 食物腐烂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 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了零碳甲醇。制备甲醇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的化学式为
A. B. CC. CO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6个氢原子,反应后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O2;
故选:D
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石墨作电极B.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C. 乙醇作燃料D.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A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乙醇作燃料,是利用了乙醇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能与酸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物质——乙硫醇(化学式为),以便煤气泄漏时人们易于察觉。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无机化合物
B. 由碳、氢、硫三个元素组成
C. 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D. 由碳、氢、硫三种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C2H5SH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结合化学式可知,乙硫醇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结合化学式可知,乙硫醇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6,该选项说法正确;
D、乙硫醇是由分子构成,乙硫醇分子是由碳、氢、硫三种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8. 善于观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B.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显著升高
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D.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选项正确;
B、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选项错误;
C、铁在氧气中燃焼,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氧气)与负极(氢气)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选项错误。
故选:A。
9.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干冰升华,体积变大——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D.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于分子是运动的,花香的分子通过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说法正确;
C、干冰升华,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不是体积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0. 下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化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因为会反应放出氨气,损失肥效;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选项正确;
B、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烟尘(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使用无铅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选项正确;
C、钛合金与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用作电光源;选项正确;
D、涂油可以有效隔绝氧气,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汽油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可以溶解在汽油中;选项错误;
故选:D。
1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够导电,所以溶液一定能够导电
B. 点燃甲烷之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
C. 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所以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均含自由移动离子,故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够导电,但是不是所有溶液都能导电,如蔗糖溶液中不含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不能导电,不符合题意;
B、甲烷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之前需要验纯,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符合题意;
C、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但是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如氧气转化为臭氧,反应物只有一种,但是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是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还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锌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亚铁
B. 若滤渣中的成分能被磁铁吸引,则滤渣中一定含有两种金属
C. 若向滤液中加入锌片,有固体析出,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
D. 将所得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可能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铁>银,则铁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但不能和硝酸锌反应。
【详解】A、若滤液呈浅绿色,但由于不确定硝酸银是否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若滤渣中的成分能被磁铁吸引,则说明铁过量,则滤渣中含有银和铁,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锌能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锌,则向滤液中加入锌片,一定有固体析出,则不能说明滤液中是否含有硝酸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于,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则所得滤渣的质量比所加铁粉质量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3.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A. 高温煅烧碳酸钙
B.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不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反应前氧元素存在于固体碳酸钙中,反应后氧元素存在于固体氧化钙和气体二氧化碳中,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氧元素质量逐渐减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B、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故溶液的质量不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D、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由于镁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盐的质量也不同,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14. 下列实验方案及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B
【解析】
【详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分别取等量的样品,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的浮渣,是硬水,故A正确;
B.纯铜片是纯金属,黄铜片是合金,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的划痕更深,可以鉴别纯金属和合金,故B正确;
C.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溶解之后,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可以得到二氧化锰,再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式得到氯化钾,故C错误;
D.稀盐酸与硫酸钠不反应,故无法除去硫酸钠,可以用适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故D错误;
故选AB。
15. 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小组同学取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并得到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
B.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小于
C. 该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和碳酸钾组成
D. 若该白色粉末中只含两种物质,则该白色粉末的组成最多有两种情况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最终溶液无色,则说明其中一定不含硫酸铜,该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则生成4.4g二氧化碳时,分别需要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的质量为10.6g、8.4g、13.8g,白色粉末为10.6g,则白色粉末中可能只含碳酸钠,也可能含有碳酸氢钠和碳酸钾,或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钾,或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或碳酸氢钠、碳酸钾和氯化钠,或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和氯化钠,若只含碳酸钠,则需要氯化氢的质量为7.3g,若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氢钠时,则所需氯化氢的质量为小于7.3g,则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大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结合前面分析可知,生成4.4g二氧化碳时,所需要的碳酸钠为10.6g,碳酸钾的质量大于10.6g,则该白色粉末不可能为碳酸钠、氯化钠和碳酸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若该白色粉末中只含两种物质,可能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钾,也可能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则最多有两种情况,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6. 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2个氖原子________。
(2)3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
(3)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答案】(1)
(2)
(3)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子符号可以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氦原子可表示为:2He;
【小问2详解】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过氧化氢分子可表示为:3H2O2;
【小问3详解】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化合物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17. 时值端午,粽叶飘香。暖暖一家去郊外踏青,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帮助暖暖解释她发现的一些问题。
(1)妈妈准备的餐具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
A. 竹制筷子B. 不锈钢餐刀C. 玻璃水杯D. 纸质餐盘
(2)暖暖发现妈妈携带物品时用的都是布袋,而没有用塑料袋,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该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是________。
(3)一家人一起品尝了粽子,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所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
(4)暖暖戴的防晒帽的标签上写着“面料:纯棉”,纯棉属于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相比较,这种纤维的优点是________。
(5)郊游结束后,暖暖和妈妈将铁质罐头盒、铝质饮料罐送入可回收垃圾箱中。回收这些金属制品的意义是________。
【答案】(1)B (2) ①. 白色污染 ②. 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答一点即可,合理即可)
(3)糖类 (4)吸水性好;透气性好(答一点即可,合理即可)
(5)节约成本;节约金属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答一点即可,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A、竹制筷子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餐刀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符合题意;
C、玻璃水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纸质餐盘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小问2详解】
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暖暖发现妈妈携带物品时用的都是布袋,而没有用塑料袋,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白色污染;白色污染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小问3详解】
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小问4详解】
纯棉属于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相比较,这种纤维的优点是吸水性、透气性好;
【小问5详解】
回收这些金属制品的意义是:节约成本;节约金属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8.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图一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一可知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科学家发现,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图二是其中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答案】(1) ①. 常量 ②. ③. 失去
(2) ①. ②. 置换
【解析】
【小问1详解】
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由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最下边的数字表示的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即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由钙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故填:常量;40.08;失去;
【小问2详解】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碳与氨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生成氮气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
19.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时,将丙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4)将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 溶解度:丙>乙=甲B. 溶剂质量:甲>乙>丙
C. 溶液质量:丙>乙>甲D. 溶质质量分数:丙>乙=甲
【答案】(1)时,乙、丙溶解度相等,均为
(2)蒸发结晶 (3)70 (4)AC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P点时乙、丙溶解度相交,则表示t2℃,乙、丙溶解度相等,均为40g。
【小问2详解】
甲、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则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小问3详解】
t2℃,丙的溶解度为40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可溶解丙的质量为,则将25g丙加入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0g+50g=70g。
【小问4详解】
A、由图可知,t1℃,溶解度丙>乙=甲,该选项叙述正确;
B、降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t3℃,溶解度甲>乙>丙,则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丙>乙>甲,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C、降温过程中,甲、乙溶解度减小,且甲溶解度变化较大,则析出晶体:甲>乙,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则溶液质量:丙>乙>甲,该选项叙述正确;
D、降温后,t1℃,溶解度:甲=乙,且降温后甲仍为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甲=乙,降温后,丙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仍和降温前相同,t3℃丙的溶解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试卷(原题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学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真题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化学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真题化学真题原题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真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真题,文件包含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docx、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真题空白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