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须用0,诗文填空,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本试题卷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和姓名;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题卷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题卷包括三道大题,23道小题,共8页。如缺页、印刷不清,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隔膜(mó)渺芒(màng)嗤笑(cī)前仆后继(pū)
B.宿营(sù)冠冕(guàn)炊烟(chuī)腐草为莹(yíng)
C.拜谒(yè)豢养(huàn)褴褛(lǚ)根深蒂固(dì)
D.拮据(jū)掺杂(chān)中伤(zhōng)言不及意(yì)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贺炜解说词里的阿根廷队,_________上了地中海的色彩,欧罗巴的风,充满了西绪福斯式的悲情,它们留住了南美球队最后的火种。这也让人想到他点评阿根廷队的另一句话:“探戈舞曲当中_________的悲情气质和阿根廷的气质真是有些暗合,_________就像宿命一样。不过阿根廷人永远是无休止地朝着心中所爱前进,不断地自我革新,以求更接近自己的目标。这本身就很让人_________,不是吗?”
A.涂与日俱增挥之不去沉迷
B.染与日俱增不可磨灭沉迷
C.染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着迷
D.涂与生俱来不可磨灭着迷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蓝莓的名称来源于英文blueberry,意思是蓝色的浆果,属于多年生杜鹃花科越橘属落叶或常绿灌木。因为蓝莓具有较高的保健营养价值,所以迅速风靡世界。蓝莓可称为浆果中的极品,除了可以鲜食以外,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及良好的营养保健功能,是食品、饮料、医药等新兴原料。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包括绿茶等十大健康食品中,蓝莓是唯一入选的水果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将蓝莓列为“健康水果”。美国《时代》周刊称,“蓝莓可能比其他任何一种水果或蔬菜含有抗氧化物都要多”,被称为“黄金水果”。
A.“浆果”是名词,“除了”是介词,“药用价值”“含有抗氧化物”都是偏正短语。
B.“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将蓝莓列为‘健康水果’。”这个句子中,“也”作状语。
C.“因为蓝莓具有较高的保健营养价值,所以迅速风靡世界。”一句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D.选文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入选”一词删去。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B.《红岩》中,小振中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吃发霉的米饭,导致大头细身、面黄肌瘦,被狱友们称为“小萝卜头”。
C.出于生活的需要,鲁滨逊开始制作陶器。费了差不多两个月的劳力,他终于做成了两只难看的大瓦器以及一些小型器皿。
D.乐观、纯朴的小茨冈常在去市场购物时偷东西替外祖父省钱,最后因背十字架惨死,他的死和残暴的外祖父有直接关系。
5.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5分)
(1)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题。(3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①,胡骑猎清秋②。汉家组练③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④,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⑤。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⑥。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⑦。
【注释】①塞尘起:边疆发生了战事。②胡骑猎清秋:古代北方的敌人经常于秋高马肥之时南犯。③组练:组甲练袍,指装备精良的军队。④投鞭飞渡:用投鞭断流事。此喻金主完颜亮南侵时的嚣张气焰,并暗示其最终败绩。⑤“忆昔”二句:指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完颜亮南侵失败为其部下所杀事。髇(xiā),古响箭。佛狸(bì lí),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者。⑥“季子”二句:指自己如季子年少时一样有一股锐气,寻求建立功业,四处奔波貂裘积满灰尘,颜色变黑。季子,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⑦“莫射”二句:感叹朝廷偃武修文,做军事工作没有出路。
6.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江城子》中词人用“左牵黄、右擎苍”的行为显示自己的勇猛,用“锦帽貂裘”的装束表现出自己仍具有“少年狂态”。
B.《水调歌头》上片“抚今”,下片“追昔”,有力表现出词人失意和对时政不满而更多无奈气愤的心情,个中酸楚愤激,耐人寻味。
C.两首词均用字考究,《江城子》中的“卷”字写出了出猎场面的浩大;《水调歌头》中的“组练十万”“列舰”“层楼”写出了宋军阵容严整盛大。
D.《江城子》中词人以孙权自比,展现了为回报人们倾城而出的盛情,要亲自挽弓射虎的英勇形象;《水调歌头》中词人以苏秦自拟,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少年锐进之气。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①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②,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然耳目股肱③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傥④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治国之大害也。”
(选自唐 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
【注释】①弥:更加。②兢慎:兢兢业业,小心谨慎。③股肱(gōng):大腿和上臂、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④傥(tǎng):同“倘”。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病人觉愈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B.弥须将护公将驰之(《曹刿论战》)
C.故日慎一日先帝知臣谨慎(《出师表》)
D.既义均一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太宗谓侍臣曰:“治国与养病无异也。”
(2)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
9.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倘 君 臣 相 疑 不 能 备 尽 肝 膈 实 为 治 国 之 大 害 也
10.【甲】【乙】两文都谈到了治国的方略,但又各有不同,请分别从君王的角度加以概括。(4分)
(三)阅读选文,完成11~12题。(5分)
【走进《簪花仕女》的舞蹈】
11月20日晚,沈阳歌舞团创排的以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簪花仕女图》为蓝本的古典舞《簪花仕女》亮相央视综合频道《诗画中国》栏目。
《簪花仕女》采用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让观众跟随展卷人、辽博副馆长董宝厚的视角,用汉唐舞还原画作中的人物,在诗、舞、乐合一的氛围中展开叙述,对话国宝,让画中人物跃出纸面,展现了以大唐的生动气韵。节目开播后引发热议,观众在充分领略中国服饰文化、礼仪之美的同时,也对拥有众多珍稀书画藏品的辽宁产生了浓厚兴趣。
徐行的风雅、广袖的舒展、眼波的流转,瞬间展开春意盎然的千年画卷。舞蹈中,演员翩翩起舞,轻盈如飞、柔美舒畅,如唐代仕女们在幽静的庭院中捕蝶、赏花,若有所思,《簪花仕女图》里描绘的情形展示得活灵活现,观众在感受雍容自信大唐气度的过程中,仿佛被带回到那个大唐盛世。
【了解《簪花仕女图》的渊源】
《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中描绘了五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全图六个人物的主次、远近安排巧妙,景物衬托少而精。两只小狗、一只白鹤、一株辛夷花使原本显得孤立的人物产生了左右呼应、前后联系的关系。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使人物形象显得丰腴而华贵。而用笔和线条却细劲有神,流动多姿。浓丽的设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较好地表现了贵族妇女细腻柔嫩的肌肤和丝织物的纹饰。
《簪花仕女图》是周昉贵族人物画风格的代表。同时也体现出贵族仕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生活情态。
【探寻《簪花仕女》的诞生】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除了《簪花仕女图》,还有《虢国夫人游春图》《万岁通天帖》《仲尼梦奠帖》等享誉中外的传世唐代书画,为何选择以《簪花仕女图》为创作背景,通过舞蹈让文物“活”起来?沈阳歌舞团团长窦强说,经过与有关专家多次研讨决定,认为《簪花仕女图》艺术表现力更强、更富于挑战性,更能舞出唐代仕女的优雅与自信,更能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如何回望历史,与千年前的辉煌盛世深情回眸、深沉对话?窦强说,《簪花仕女》从多个角度对《簪花仕女图》画作进行了高度还原。演员的服装是根据《簪花仕女图》的高清扫描图,进行颜色和图案的细致比对后进行的还原;《簪花仕女图》中的“标志物”为五位贵妇头顶的芍药、荷花等五种硕大的簪花,造型师据此用绢手工制作了五种簪花,力求每一片花瓣、花叶都还原画作。除了朱红色的股装、高耸的云鬓和硕大的簪花,舞蹈还高度还原了《簪花仕女图》中的扮相。画作中仕女们都是斜刺向上的“蛾翅眉”,为了还原这个小细节,演员需要刮掉眉毛重新造型,为此她们刮掉了自己心爱的眉毛。
如何尽显仕女窈窕婀娜之态,赋予作品鲜明夺目的美感?她说,之前她们有的跳芭蕾,有的跳民族舞,汉唐舞的发力方式和其他舞蹈不同,头上的发髻约3.5公斤重,要在舞中“倾倒”、在“倾倒”中舞蹈,这些都需要很好的控制力。
1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簪花仕女》采用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在诗、舞、乐合一的氛围中展开叙述,让画中人物跃出纸面,展现大唐的生动气韵。
B.《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画中描绘了五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夏秋之交赏花游园。
C.画作中贵族妇女细腻柔嫩的肌肤和丝织物的纹饰,主要通过浓丽的设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来表现。
D.选择以《簪花仕女图》为创作背景,是因其艺术表现力更强、更富于挑战性,更能舞出唐代仕女的优雅与自信,更能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12.请结合【探寻《簪花仕女》的诞生】的内容,概括舞蹈《簪花仕女》从哪些方面对《簪花仕女图》画作进行了高度还原?(3分)
(四)阅读选文,完成13~18题。(20分)
必须跨过这道坎
晓印
①放假期间,倘若有空闲的时间,总是要跟着我的美术老师去偏远的山间写生。景区的环境自是如瑶池仙境,让人流连忘返,而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倒只有我们那暂时栖身的农家门厅前,一道高高垒起的门坎儿。
②我的老师喜欢未被开发未经人工雕琢的环境,他要的是那种自然质朴的景。而在那种地方我们所能居住的农家,都只有老旧破败的门庭,和高低不同的门坎儿。
③几年前刚开始出去写生时,我常会被那垒至小腿肚的门坎绊倒,往往是走进一扇门,毫无预警地就栽了一跟头,结结实实地给八仙桌上的菩萨磕了个大头,心里着实恼怒。在吃了不少闷亏后我终于学聪明了,但凡见着高度超过两米、厚度超过十公分的房门,就会下意识地做高抬腿动作,高门坎终于可以轻松跨越了。
④后来我才明白个中玄妙,原来在这僻远的山区,民俗守旧落后,思想封建保守。而那门坎儿的高度是与这一家在当地的地位划上等号的。门坎儿越高,它所象征的地位就越高。我当时心里乐呵,敢情我住宿的便是那村上“高干”人物的家。
⑤于是开始留心那些门坎儿,留心起这闭塞的村落。
⑥七月里的天气,山里虽说暑气不重,却也依旧燥得让人发闷。我们开始从早晨五点,画到上午九点左右。山里不时有人踱过,偶尔回头瞧上两眼,又像是怕惊扰了我们,缩在一旁不敢吱声。有过来对话的,只是一些山里头的孩子,十来岁光景、却不上学,满山遍野地乱跑,看见人画画便围上来,开始怯怯地不作响,尔后有胆大的孩子问了句“画的是否是远处那个金色草垛”?我答是,他们渐渐多话起来,问我这画什么价钱,我抚额失笑、告诉他们这只是习作,不卖钱。
⑦一个小孩问能否送她,我点头,把画取上,让她等画风干后再拿走。期间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上课,一群孩子都是坦然地说家里穷,或是祖辈没有读书人,说着从父母亲那里听来的读书无用的理论。忽然地,我就想起那座高垒的门坎儿和里面昏暗的厅,仿佛被门隔绝了千百世的光阴。
⑧画干了,却被风吹上了许多细密的尘,涩涩地嵌进粉质的纸里,小孩也不嫌弃,像得了宝贝似的捧了去。我开始觉得这景并非那么心适怡然。
⑨回家时,房东阿婆来牵我的手,我搀着她跨过那堵门坎,她颤抖地扶着我,吃力地迈出来,她说下次再来,夹着浓重的乡音,我点头,盯着她的小脚。车渐行渐远。
⑩我回头,看倚在门边的阿婆。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我在心里暗下决心,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跨过这道坎。
⑪前面的路虽然仍然坑坑洼洼,但阳光照射在上面,竟也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选自《今日云龙》,有删改)
13.阅读选文第③~④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14.选文第⑧段中“我”为什么“开始觉得这景并非那么心适怡然”?(4分)
15.如何理解第⑩段画线句“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的含义?(2分)
16.请说说选文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的妙处。(4分)
17.选文第⑪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下列语句中没有表现出小山村贫穷落后的一项是( )(3分)
A.那里如瑶池仙境般未被开发,景色自然质朴,特别美丽,适合写生。
B.有过来对话的,只是一些山里头的孩子,十来岁光景,却不上学,满山遍野地乱跑。
C.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上课,一群孩子都是坦然地说家里穷,或是祖辈没有读书人,说着从父母亲那里听来的读书无用的理论。
D.在这僻远的山区,农家门坎儿的高度是与这一家在当地的地位划上等号的。
(五)阅读选文,完成19~22题。(13分)
①明代金溪胡九韶,家境贫困,他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什么?”胡九韶知足,所以感到幸福。因此可以这样说,懂得满足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②懂得满足,能让人常乐。“知足者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托尔斯泰写过一个故事:一个农夫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获甚微。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不停地往前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归其所有。于是,农夫兴奋地往前跑去。他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眼前的大片土地,又拼命地往前跑……可是,终因无法满足的贪婪,心衰力竭,倒地而亡。欲望使他失去了一切。人活着,当然要努力奋斗往前走,但也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往回跑”。“知足者常乐”,就是要懂得取舍,舍得放弃,知道适可而止。不然,就会迷失方向,走向绝处。懂得满足,让人常乐,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大境界。
③懂得满足,能让人向善向美。满足是人间向善的通道,它可以使人们相互理解和信任;满足同时又是一把金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锈锁;满足还是人类感情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使人们消除偏见,求同存异。满足能驱散心头的欲望和贪婪,融化眉宇的忧伤,容下人言的荆棘,唤回迷失的良知,敲响沉睡的爱心。
④因此,要懂得满足,学会满足。首先要“长养浩然气”。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因为不懂得满足,贪腐无度,最后成为阶下囚。因此,懂得滿足的关键是任何时候都能抵住各种诱惑,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养浩然之气。其次要学会珍惜,比如,拥有自由就应该知足,享受清闲就应该安乐。人要懂得惜福,否则再多名利也只是枷锁。如果你不珍惜现有的一切,那么纵使让你拥有全世界,你也不会幸福。学会满足,还要懂得感恩。许多时候,我们不知感恩,却对生前身后的期待颇多。有时候埋怨父母没有把自己生养在富贵之家,不知道还有人挣扎在贫穷边缘,生活温饱都保障不了。所以,学会满足,懂得如何做,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⑤但是,满足不是满足现状,不是不思进取,不是放弃追求,不是消极衰退。它看似保守,却蕴藏着积蓄待发的力量;它看似退却,却无形中扩大着心灵的外延。满足别人,使自己大度;满足自己,将使自己豁达。
⑥憧憬满足是人的本能,懂得满足才是人的境界。因此,我们要能怀一颗平常善良之心、淡泊名利,对他人宽容,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寒不改绿叶,暖不争花红,富不行无义,贪不起负心,这何尝不是满足的一种更高的境界!
(选自《意林》,有删改)
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0.概括选文第①段事例的主要内容,并说说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4分)
21.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托尔斯泰所写的农夫的故事,揭示了“要懂得取舍、舍得放弃,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
B.懂得满足,能让人向善向美。满足可以使人们相互理解和信任,也可以消除人们的偏见。
C.要懂得满足,学会满足,首先要“长养浩然气”,其次要学会珍惜,还要懂得感恩。
D.满足看似保守,却蕴藏着积蓄待发的力量。满足别人,使自己豁达;满足自己、将使自己大度。
三、写作(50分)
23.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_____________,是治愈一切的良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以及班级名称;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我们在坐车时,常常会听到导航的提示语:您已偏航,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请在合适的位置调头。生活中,你是否也需要这样的“导航”?请结合自身经历,写出你的思考与感悟,力争给他人以启迪。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以及班级名称;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事件
门坎绊倒
B
住宿“高干”
感受
A
顿悟
高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有解析).docx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