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x(x+1)+ax=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值为( )
A.B.1C.D.
2、(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有公共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如果和是对顶角,那么D.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对顶角
3、(4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4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c可能的取值为( )
A.﹣5B.﹣2C.0D.﹣8
4、(4分)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B.C.D.
5、(4分)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O=∠CDOB.∠BAD=∠BCD
C.AB=CDD.AC⊥BD
6、(4分)下列根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B.C.D.
7、(4分)如图,在中,已知,,,则的长为( )
A.4B.5C.6D.7
8、(4分)将直线沿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将二次函数化成的形式,则__________.
10、(4分)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对角线交于点,点是边的中点,已知,则______.
11、(4分)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
12、(4分)如图,在菱形中,,点是边的中点,是对角线上的一个动点,若,则的最小值是_____.
13、(4分)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处若,则为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直线y=x+m与x轴交于点A(-3,0),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并与直线y=x+m相交于点D,
(1)点D的坐标为 ;
(2)求四边形AOCD的面积;
(3)若点P为x轴上一动点,当PD+PC的值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15、(8分)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求证:BE=DF.
16、(8分)某校八(3)班全体同学参加植树苗活动,下面是今年3月份该班同学植树苗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和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
请根据以上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班同学共________人,植树苗3株的人数为________人;
(2)该班同学植树苗株数的中位数是________;
(3)小明用以下方法计算该班同学平均植树苗的株数是:(株),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小明的计算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17、(10分)如图1,矩形顶点的坐标为,定点的坐标为.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轴的正方向匀速运动,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轴的负方向匀速运动,两点同时运动,相遇时停止.在运动过程中,以为斜边在轴上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设运动时间为秒,和矩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关于的函数如图2所示(其中,,时,函数的解析式不同).
当 时,的边经过点;
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的取值范围.
18、(10分)某公司与销售人员签订了这样的工资合同:工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本工资,每人每月3000元;另一部分是按月销售量确定的奖励工资,每销售一件产品,奖励工资10元.设某销售员销售产品x件,他应得工资记为y元.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该销售员的工资为4100元,他这个月销售了多少件产品?
(3)要使每月工资超过4500元,该月的销售量应当超过多少件?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若关于x的方程无解,则m= .
20、(4分)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则的度数是__________.
21、(4分)一组数据3,4,x,6,7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______.
22、(4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是中国古代文化符号的太极图,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圆心中心对称.在圆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黑色部分的概率是__.
23、(4分)如图,已知函数y=3x+b和y=ax﹣3的图象交于点P(﹣2,﹣5),则根据图象可得不等式3x+b>ax﹣3的解集是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在平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点
(1)求点P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点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若,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25、(10分)一个容器盛满纯药液,第一次倒出一部分纯药液后,用水加满;第二次又倒出同样多的药液,若此时容器内剩下的纯药液是,则每次倒出的液体是多少?
26、(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0)图象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D,其中A点坐标为(﹣2,3).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若将点C沿y轴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至点F,连接AF、BF,求△ABF的面积.
(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分析】整理成一般式后,根据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得△=0,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
【详解】x(x+1)+ax=0,
x2+(a+1)x=0,
由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得△=(a+1)2-4×1×0=0,
解得:a1=a2=-1,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
(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0⇔方程没有实数根.
2、C
【解析】
本题考查对顶角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由此逐一判断.
【详解】
A、对顶角是有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相等只是其性质,错误;
B、对顶角应该是有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错误;
C、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符合对顶角的定义,正确.
D、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有对顶角、邻补角,错误;
故选C.
要根据对顶角的定义来判断,这是需要熟记的内容.
3、C
【解析】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2﹣4ac)可以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即△>1.
【详解】
解:依题意,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
△=b2﹣4ac=42+8c>1,得c>﹣2
根据选项,只有C选项符合,
故选:C.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2-4ac)可以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根的判别式 有如下关系:①当△>1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当△=1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1 时,方程无实数根,但有2个共轭复根.上述结论反过来也成立.
4、D
【解析】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
解:A、,故此选项错误;
B、,故此选项错误;
C、,故此选项错误;
D、,正确.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5、D
【解析】
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AB∥CD,∠BAD=∠BCD,
∴ ∠ABO=∠CDO.所以A、B、C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注意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6、C
【解析】
【分析】判定一个二次根式是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就是逐个检查最简二次根式中的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也不含能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
【详解】A. ,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B. ,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C. ,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
D. ,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规律总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7、B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
由勾股定理得:AB=.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1+b1=c1.
8、A
【解析】
直接根据“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把直线y=2x沿y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其直线解析式为y=2x-1.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利用配方法,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来凑完全平方式,即可把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
【详解】
解:,
,
.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一般式:,顶点式:;两根式:.正确利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
10、1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D的长,再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即可求出OE的长.
【详解】
解:∵,
∵,
∴.
∵为的中点,
∴为的中位线,
∴.
故答案为:1.
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与中位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11、
【解析】
先提出公因式a,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详解】
解:a3-4a=a(a2-4)=a(a+2)(a-2).
故答案为a(a+2)(a-2).
本题考查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
12、
【解析】
找出B点关于AC的对称点D,连接DE交AC于P,则DE就是PB+PE的最小值,求出即可.
【详解】
连接DE交AC于P,连接DB,
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B、D关于AC对称,则PD=PB,
∴PE+PB=PE+PD=DE,
即DE就是PE+PB的最小值,
∵∠ABC=120°,
∴∠BAD=60°,
∵AD=AB,
∴△ABD是等边三角形,
∵AE=BE,
∴DE⊥AB(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在Rt△ADE中,DE==.
∴PB+PE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确定P点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105°
【解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出∠ADB=∠BDG=∠DBG,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BDG=∠DBG=∠1=25°,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AD∥BC,
∴∠ADB=∠DBG,
由折叠可得∠ADB=∠BDG,
∴∠DBG=∠BDG,
又∵∠1=∠BDG+∠DBG=50°,
∴∠ADB=∠BDG=25°,
又∵∠2=50°,
∴△ABD中,∠A=105°,
∴∠A′=∠A=105°,
故答案为:105°.
本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折叠性质和平行四边形额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1,3);(2);(3) (-,0).
【解析】
(1)把A、B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D点的坐标;
(2)根据面积公式求出面积即可;
(3)找出P点的位置,求出直线EC的解析式,即可求出PD点的坐标.
【详解】
解:(1)把A(-3,0)代入y=x+m,得m=,
∵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
∴B点坐标为(2,0),C(0,2),
解方程组得:,
∴D点坐标为(-1,3);
故答案为(-1,3);
(2)∵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
∴B点坐标为(2,0),C(0,2),
∴四边形AOCD的面积=S△DAB-S△COB
=×5×3-×2×2
=;
(3)作D关于x轴的对称点E,连接CE,交x轴于P,此时PD+PC的值最小,
∵D点坐标为(-1,3),
∴E点的坐标为(-1,-3),
设直线CE的解析式为y=ax+b,
把E、C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a=5,b=2,
即直线CE的解析式为y=5x+2,
当y=0时,x=-,
即P点的坐标为(-,0).
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
15、见解析
【解析】
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D∥BC,AD=BC,又由点E、F分别是▱ABCD边AD、BC的中点,可得DE=BF,继而证得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得结论.
【详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点E、F分别是▱ABCD边AD、BC的中点,
∴DE=AD,BF=BC,
∴DE=BF,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BE=DF.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掌握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解题的关键.
16、 (1)50,12;(2)2;(3)小明的计算不正确,正确的计算为2.4株
【解析】
(1)由植树苗2株的人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该班的人数,再减去植树苗1株、2株、4株、5株的人数可得植树苗3株的人数;
(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得;
(3)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
解:(1)该班的人数为;植树苗3株的人数为;
(2)将植数苗的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株数为2株,故该班同学植树苗株数的中位数是2;
(3)该班同学平均植树苗的株数应是总株数除以总人数,而不是总株数,5也不是总人数,所以小明的计算不正确.
正确的结果应为:株
本题考查了数据的处理,掌握中位数及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7、(1)1;(2)S=
【解析】
(1)PQR的边QR经过点B时, 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由AB=AQ,列方程求出t值即可.
(2)在图形运动的过程中,有三种情形,当1<t≤2时,当1<t≤2时,当2<t≤4时,进行分类讨论求出答案.
【详解】
解:PQR的边QR经过点B时, 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Q,即3=4-t
①当时,如图
设交于点,过点作于点
则
②当时,如图
设交于点交于点
则,
③当时,如图
设与交于点,则
综上所述,关于的函数关系式为:S=
此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动点问题.注意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18、 (1) y=10x+3000(x≥0,且x为整数);(2) 110件产品;(3) 超过150件.
【解析】
分析:(1).根据营销人员的工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基本工资,每人每月3000元;另一部分是按月销售量确定的奖励工资,每销售1件产品奖励10元,得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即可;(2).利用某营销员某月工资为4100元,可求出他销售了多少件产品;(3).根据月工资超过4500元,求不等式解集即可.
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关键是读懂题意得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利用等量关系分别求解;一次函数及其图像是初中代数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详解:∵销售人员的工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基本工资,每人每月3000元;
另一部分是按月销售量确定的奖励工资,每销售1件产品奖励10元,
设营销员李亮月销售产品x件,他应得的工资为y元,
∴y=10x+3000(,且x为整数);
(2)∵若该销售员的工资为4100元,
则10x+3000=4100,解之得:x=110,
∴该销售员的工资为4100元,他这个月销售了110件产品;
(3)根据题意可得:解得,
∴要使每月工资超过4500元,该月的销售量应当超过150件.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熟记性质,会灵活运用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8
【解析】
试题分析:∵关于x的方程无解,∴x=5
将分式方程去分母得:,
将x=5代入得:m=﹣8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0、
【解析】
根据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即可求出∠ABC,然后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A=DB,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DBA=∠A,即可求出∠DBC.
【详解】
解:∵,,
∴∠ABC=∠ACB=(180°-∠A)=75°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
∴DA=DB
∴∠DBA=∠A=30°
∴∠DBC=∠ABC-∠DBA=45°
故答案为:45°
此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等边对等角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1、1
【解析】
先由平均数的公式求出x的值,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数据3,4,x,6,7的平均数为5,
,
解得:,
这组数据为3,4,5,6,7,
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的平均数为,则方差,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22、
【解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到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面积相等, 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
【详解】
∵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圆心中心对称,
∴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面积相等,
∴在圆内随机取一点, 则此点取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考查的是概率公式、 中心对称图形, 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
23、x>﹣1.
【解析】
根据函数y=3x+b和y=ax-3的图象交于点P(-1,-5),然后根据图象即可得到不等式 3x+b>ax-3的解集.
【详解】
解:∵函数y=3x+b和y=ax-3的图象交于点P(-1,-5),
∴不等式 3x+b>ax-3的解集是x>-1,
故答案为:x>-1.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图象,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2)
【解析】
(1)先把P(1,a)代入y=x+2,求出a的值,确定P点坐标为(1,3),然后把P(1,3)代入y=求出k的值,从而可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过P作PB⊥x轴于点B,则B点坐标为(1,0),PB=3,然后利用PQ≤1,由垂线段最短可知,PQ≥3,然后利用PQ≤1,在直角三角形PBQ中,PQ=1时,易确定n的取值范围,要注意分点Q在点B左右两种情况.当点Q在点B左侧时,点Q坐标为(-3,0);当点Q在点B右侧时,点Q坐标为(1,0),从而确定n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1)∵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
∴.
∴点P的坐标为.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过P作PB⊥x轴于点B,
∵点P的坐标为(1,3),Q(n,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PQ≤1,
由勾股定理得BQ≤,
∴1-4=-3,1+4=1,
∴n的取值范围为-3≤n≤1.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图象与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两函数的解析式.也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
25、21
【解析】
设每次倒出药液为x升,第一次倒出后剩下的纯药液为63(1-),第二次加满水再倒出x升溶液,剩下的纯药液为63(1-)(1-)又知道剩下的纯药液为28升,列方程即可求出x.
【详解】
设每次倒出液体x升,
63(1-)2=28 ,
x1=105(舍),x2=21.
答:每次倒出液体21升.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6、(1)y=﹣x+,y=;(2)12;(3) x<﹣2或0<x<4.
【解析】
(1)将点A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解析式;(2)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组成方程组,求出点B坐标,即可求△ABF的面积;(3)直接根据图象可得.
【详解】
(1)∵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0)图象交于A(﹣3,2)、B两点,
∴3=﹣×(﹣2)+b,k=﹣2×3=﹣6
∴b=,k=﹣6
∴一次函数解析式y=﹣,反比例函数解析式y=.
(2)根据题意得: ,
解得: ,
∴S△ABF=×4×(4+2)=12
(3)由图象可得:x<﹣2或0<x<4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与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熟练运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3-2024学年九上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3-2024学年九上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2023-2024学年九上数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2023-2024学年九上数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已知下列命题,如图,将的三边扩大一倍得到,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P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