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 城镇化(练习)(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23-24高三上·黑龙江鸡西·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958年A钢铁公司在甘肃省嘉峪关开始建设,但城镇化率高达93.65%。近年来依托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甘肃省城镇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逐渐形成了新的增长极。如图示意2008-2018年甘肃省城镇化增幅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嘉峪关城镇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B.沙漠广布C.产业结构D.水源丰富
2.据图可知,甘肃省城镇化的特点是( )
A.东西部城镇均衡发展B.中部地区辐射作用强
C.城镇化格局趋于集中D.东南地区城镇化率低
3.2008﹣2018年嘉峪关城镇化率增速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剩余增长空间小B.旅游业迅速发展
C.政策优势不明显D.常住人口数量少
(2024·山东·二模)伦敦分为市中心城区(内伦敦)和市中心以外的城区(外伦敦)。20世纪80年代以来,伦敦金融业和创意产业相继复兴,内、外伦敦人口密度趋向合理。图为1801-2011年伦敦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伦敦人口密度趋向合理的表现是( )
A.内伦敦人口大幅减少B.内伦敦人口缓慢增加
C.外伦敦人口迅速增加D.外伦敦人口持续减少
5.金融业和创意产业的复兴对伦敦人口密度合理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引导了人口迁移B.调整了年龄结构
C.提高了人口容量D.优化了城乡比例
(2024·山东淄博·二模)日本的城镇化经历了城镇化、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日本的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从非大都市圈向大都市圈的迁移,且年轻人占比高。如图表示1960-2022年日本的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完成下面小题。
6.日本经历再城镇化的时期是( )
A.1960年—1975年B.1975年—2000年C.2000年—2010年D.2010年—2022年
7.城镇化过程中,日本人口迁移可能导致( )
A.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加剧B.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减小
C.非大都市圈就业机会减少D.大都市圈内交通压力缓解
8.2010年之后,日本城镇人口增长率特点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国际人口迁移B.人口自然增长C.国内人口迁移D.逆城镇化
(2024·河北·模拟预测)在现代化要素的影响下,郊区城镇化中的城市边缘增长给郊区社会空间发展带来新态势。传统的郊区社会空间模式出现了从“居住区”向“生活区”的转变,其重要特征是郊区居民活动的本地化。下图示意大型居住区到大型生活区的概念演化模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城市郊区中最早出现“大型生活区”社会空间模式的是( )
A.北京B.南昌C.郑州D.西宁
10.大型居住区向大型生活区转变的主要驱动因素是( )
①交通便捷化 ②生活方式转变 ③信息化 ④工商业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安徽池州·二模)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开启了郊区城镇化进程。2001年后,上海在郊区建设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布局大型购物中心。临港新城(A城)东临东海,植被覆盖率达50%以上,城市硬化地面主要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透水沥青铺设,功能区围绕湖泊形成城市环带。读1949年以来上海郊区城镇化进程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1.A城的规划建设,有利于该城( )
A.减轻交通拥堵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地下水位D.防止海水倒灌
12.与1949-1980年相比,2001-2020年郊区演变的最显著特征是( )
A.生产功能弱化B.居住功能增强
C.基础设施完善D.实现产城融合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环南海区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区域。如图为1990~2018年环南海16个城市空间扩张主要模式与扩张速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环南海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变化特征表明该区域( )
A.城市污染日益严重B.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C.资源禀赋逐渐丧失D.人口流动持续加快
14.深圳城市空间扩张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缓慢B.经济增长放缓
C.城市用地紧张D.政策红利减弱
15.研究该区域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规律与城市化进程,有利于( )
A.我国因地制宜对外投资建设,降低风险B.缓解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C.促进该区域对外开放,提升其国际地位D.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024·新疆·模拟预测)城市郊区化指居民向市郊扩散的一种城市形态。我国与美国的城市郊区化空间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下图示意2011年以来中美两国的城市郊区化空间模式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与我国相比,美国城市郊区化( )
①近郊易衰落 ②出行较分散 ③城郊间通勤明显 ④职住基本平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据图推测美国城郊之间( )
A.道路设施较完善B.公共交通较发达
C.交通流量较集中D.道路通行较顺畅
18.(2024·安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西藏自治区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下图是2000-2020年西藏与全国城镇化率对比图。
(1)简述与全国相比,西藏自治区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2)分析西藏自治区城镇化进程特点的形成原因。
(3)推测西藏自治区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
19.(23-24高三上·河北保定·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二大淡水湖,为联系非洲东、南、西、北部的枢纽。环湖地区是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环湖三国曾经受英国殖民统治,经济基础较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且发展很不平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环湖三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截至2020年,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肯尼亚城镇化率分别为35.23%、24.95%和28%。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是肯尼亚,人均生产总值为1838.21美元,基础设施发展较快。在人口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背景下,基础设施的供给成为这三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环湖三国地理位置。
(1)说明维多利亚湖环湖地区成为非洲人口密集区的原因。
(2)分析环湖三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国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分析环湖三国基础设施供给成为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的原因。
(2024·山东·高考真题)新城生活空间是指新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和空间。如图示意2017年我国某大都市某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和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调查显示,该新城的社区居民休息日与工作日的出行率、人均出行次数均相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新城的社区居民非工作活动大部分在新城外或社区附近,主要是因为新城( )
A.交通方式较为单一B.生活服务设施不足
C.生态环境质量较差D.居民消费能力较弱
2.为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该新城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
A.扩大新城空间范围B.增加休闲娱乐场所
C.促进就业本地化D.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后,该新城的社区居民日常( )
A.平均出行距离增加B.工作出行次数减少
C.平均出行成本增加D.出行方式更加多元
(2023·湖北·高考真题)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图示意重庆市城区局部街景。完成下面小题。
4.架设在高楼层的高空人行天桥数量和分布是重庆智慧交通“大脑”掌握的重要信息。重庆城区高空人行天桥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B.高层建筑多C.河网密度大D.地面车流多
5.支撑重庆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包括( )
①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数据 ②居民出行时空动态数据
③不同路段的即时车流量和人流量 ④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为缓解重庆市交通堵点压力,下列应用智慧交通“大脑”可实时做到的是( )
A.分析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预测交通出行人数
B.分析居民出行的习惯和频率,优化居民出行方式
C.分析过江通道的数量和交通量,给出车辆通行建议
D.分析多层立交桥的通行出错率,合理布置交通指示牌
(2022·湖北·高考真题)在某城市中心,一种创新型绿色建筑一垂直森林高层住宅落成面世。它是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上,覆盖满本地乔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为每层住户营造“空中花园”,形成具有森林效应的生态居住群落。图示意“垂直森林”局部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传统设计相比,“垂直森林”在居住空间设计上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
A.阳台B.客厅C.卧室D.厨房
8.“垂直森林”的灌溉系统适宜采用( )
A.井灌B.漫灌C.喷灌D.滴灌
9.相较于一般城市绿地,“垂直森林”( )
A.抗风能力更强B.生态系统更加稳定C.维护成本更低D.土地利用效率更高
(2022·江苏·高考真题)近四十年来,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形态、土地利用、社会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下图为“网商集聚的某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从阶段I演变到阶段III,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逐步( )
A.多元化B.内向化C.等级化D.中心化
11.根据发展过程推断,该村落属于( )
A.城市近郊型B.边远山区型C.搬迁撤并型D.特色保护型
12.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 )
A.历史文化传承B.工业与信息化C.自然环境变迁D.交通区位变化
(2021·福建·高考真题)下图中,卫星城和新城的建设目的是疏解伦敦主城区人口。早期卫星城以工业为主且工厂相对集中,人口3-6万,道路呈环形放射状。MK新城建于1971年,以服务业为主,道路呈网格状。2014年起,MK新城依托周边地区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即时提供各类数据,促进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发展。2020年,MK新城人口约27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MK新城规划的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主要原因是MK新城( )
A.建成时间较迟且功能分区明确B.离大学城较近且城市等级较高
C.位于两大城市中间且交通便捷D.地租较低且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14.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便于生产生活,MK新城在规划时采取的城市布局模式是下图中的( )
A.AB.BC.CD.D
15.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可使MK新城( )
A.城市职能转变B.工业集聚增强C.城际联系加强D.逆城市化加快
(2021·湖北·高考真题)亦庄新城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发展而来,起步面积约4km2,目前面积已达66km2。根据《亦庄新城规划(2017年-2035年)》,未来将建成为面积达225km2的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下图示意亦庄新城规划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直接和间接反映的城市化表现是( )
①人口规模持续扩大②地价向北部地区递增③用地规模不断扩张④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7.开发区发展成为亦庄新城的主要驱动力是( )
A.劳动力丰富B.市场广阔C.产业集聚D.环境优美
18.有利于亦庄新城未来建设的措施是( )
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②保障各功能区等量投入③建立智慧交通体系④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海南·高考真题)下图所示地区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8000余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 )
A.多极化发展,不同等级城市同步扩张B.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
C.多核心发展,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D.多极多核,城镇分散发展
20.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更加有序B.地域文化特色更浓厚
C.对外开放程度更高D.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
21.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②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
③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 ④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
⑤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
22.(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下图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1)推测2008-2018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
(3)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24-25高三上·内蒙古·开学考试)城市群不仅是吸纳人口的主要地区,也是支撑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下图示意2017—2019年主要城市群人口规模增长变动。完成下面小题。
1.2017——2019年,我国城市群中,整体城区人口( )
以正增长为主,少数负增长B.均呈现正增长
C.以负增长为主,少数正增长D.均呈现负增长
2.2017——2019年,辽中南城市群人口规模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该地区( )
A.工业化水平迅速下降B.人口容量达到极限
C.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D.交通条件不断完善
3.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常住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质量较高B.教育条件较好C.社会保障完善D.就业机会较多
(24-25高三上·广东佛山·开学考试)2000-2015年期间,湖南省中东部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快速发展,区域内湿地变化明显。其中城市中心的湿地变化情况相对缓和,城市周边及郊区湿地变化明显。下表为长株潭城市群2000-2015年湿地景观转移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000-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的湿地景观变化表现为( )
A.河流的面积变化最小B.大量河流变为苔草沼泽
C.大量水田变为非湿地D.大量非湿地转变为湖泊
5.影响长株潭城市群湿地景观转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上游水库建设导致来水减少 ②河湖沼泽被大量围垦为耕地
③人口增加消耗了大量水资源 ④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大量湿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收缩型城市”是指城市化过程中,常住人口出现持续流失的城市。下图为某“收缩型城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若该“收缩型城市”发生在上海周围,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矿产资源短缺B.大气环境污染严重C.基础设施落后D.工业产品相似度高
7.“收缩型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
A.人口素质提升B.交通拥堵减轻C.服务功能增加D.产业结构优化
(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就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近距离迁移到户籍所在地附近的中小城镇就业和居住,实现农民非农化、生活城市化和身份市民化的过程,其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来自本镇、县内及省内。近年来,湖南省就近城镇化发展迅速。下图为湖南省就近城镇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利于湖南省就近城镇化的是( )
A.加快承接东部地区产业B.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C.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D.省内大中城市房价上涨
9.就近城镇化对湖南省的影响有( )
A.降低老龄化水平B.提高城市化水平
C.提高老龄化水平D.降低城市化水平
(2024·河南·模拟预测)就地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以中小城镇甚至中心村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浙江省安吉县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前提,依托优势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走上了三大产业结合、城乡统筹联动、人民富足幸福的小康之路。下图示意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与就地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数(指数越高,协调度越好)。完成下面小题。
10.2010—2020年安吉县乡村旅游与就地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 )
A.均呈上升趋势B.均呈下降趋势C.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11.安吉县乡村旅游在就地城镇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得益于乡村旅游( )
A.推动旅游开发,形成旅游品牌B.促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
C.吸引市民定居,留村安逸养老D.加快土地流转,落实集约经营
12.就地城镇化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主要为( )
A.加剧人口老龄化B.破坏生态环境C.完善基础设施D.增加就业压力
(2024·福建福州·一模)城市中产阶级化,通常也被称作“城市绅士化”,是一个涉及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产阶级或更高收入水平的居民迁入传统上由较低收入群体居住的城市区域,导致这些区域的社会结构和居住环境发生变化。在中国,城市中产阶级化现象同样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这一过程通常与城市更新、旧区改造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紧密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中产阶级化现象的主要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高收入者取代低收入者B.社区物质条件的改善
C.社区特性的发展趋于停滞D.逐步由市中心向郊区扩展与蔓延
14.在城市绅士化较晚的中国,下列哪项不可能是城市发展中后期的特征( )
A.以大规模城市更新为契机B.以中高档封闭式社区为表象
C.仍表现出“大混居,小聚居”的特点D.房价和租金上升,社会分层和不平等加剧
(23-24高三下·广东佛山·阶段练习)在特殊的人口进城机制影响下,人口流出地区往往呈现特殊的城镇化表现。以四川省的部分县域单元为例,呈现出人口流出越多,本地城镇化速度越快的反向城镇化,从而形成了不同于沿海经验的生活型城镇化机制。下图示意四川县域单元“异地工业化带动的本地城镇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在此类特殊城镇化机制中,本地城镇化的主体是( )
A.老人小孩B.返乡人员C.务工人群D.城市白领
16.该类特殊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 )
A.农村就业机会少B.县城工业发展快
C.农村富余劳力多D.县城公共服务好
目录
01 模拟基础练
02 真题实战练
03 热点应用练
景观类型
湿地
非湿地
河流
湖泊
库塘
苔草沼泽
水田
湿地
河流
68.28%
2.57%
6.26%
0.35%
3.54%
12.95%
湖泊
1.86%
65.67%
2.64%
2.37%
2.23%
4.29%
库塘
1.35%
0.49%
58.25%
3.21%
5.34%
11.28%
苔草沼泽
5.49%
2.12%
3.46%
57.32%
5.47%
12.82%
水田
1.21%
0.89%
1.23%
3.75%
48.27%
32.42%
非湿地
1.18%
0.02%
1.36%
0.18%
16.83%
72.35%
第23讲 城镇化(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23讲 城镇化(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23讲城镇化讲义教师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第23讲城镇化讲义学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1讲 人口迁移(练习)(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21讲 人口迁移(练习)(含答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21讲人口迁移练习教师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第21讲人口迁移练习学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3讲 城镇化(练透):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3讲 城镇化(练透),文件包含第23讲城镇化练习原卷版docx、第23讲城镇化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