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徽省蚌埠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的
C.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D.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答案】A
【详解】A、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正确;
B、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B错误;
C、原核细胞尽管结构比较简单,但形态、结构多种多样,所以具有多样性,C错误;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具有统一性,D错误。
故选A。
2.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致病菌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常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下列关于细菌与人体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肺炎链球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均来自肺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B. 肺炎链球菌和人肺细胞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均属于个体层次
C. 铜绿假单胞菌与人肺细胞都具有细胞膜,且组成成分和结构均相同
D. 可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但需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
【答案】D
【分析】生命系统的层次: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个体 → 种群和群落 → 生态系统 → 生物圈。也有例外,如植物无系统层次只有器官。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病毒没有结构层次,因为它没有细胞结构,属于非细胞生物,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
【详解】A、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可以进行独立的生命活动,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自身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ATP,A错误;
B、肺炎链球菌是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人肺细胞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只属于细胞层次,B错误;
C、铜绿假单胞菌与人肺细胞都具有细胞膜,主要组成成分和结构均相似,而不是完全相同,C错误;
D、肺炎的致病菌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因此可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但需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D正确。
故选D。
3. 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覆盖全身的皮肤,属于器官层次的描述
B. “一只草履虫”和“一头牛”二者所含有生命系统层次是完全相同的
C. 培养皿中的醋酸杆菌菌落对应于种群层次
D.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答案】B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详解】皮肤由多种组织构成,因此属于器官层次,A正确;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因此“一只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而“一只山羊”只属于个体层次,B错误;培养皿中的醋酸杆菌菌落对应于种群层次,C正确;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B。
4.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
B. 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
C. 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 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
【答案】D
【详解】A、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固态,A正确;
B、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B正确;
C、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获取的氨基酸,因此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C正确;
D、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D错误。
故选D。
5. 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生物中都有2种五碳糖、5种碱基
B. HIV的核酸初步水解后可得到8种核苷酸
C. 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中含有5种含氮碱基
D. DNA与RNA的区别不仅体现在五碳糖不同,碱基种类也有区别
【答案】D
【分析】(1)核酸种类与生物种类的关系如下表:
(2)核酸的种类和化学组成
【详解】A、病毒只含有1种核酸,DNA或RNA,故只含有1种五碳糖、4种碱基,A错误;
B、HIV的核酸是RNA,R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4种核糖核苷酸,B错误;
C、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为DNA,DNA中含有4种碱基,C错误;
D、DNA与RNA的五碳糖不同(前者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后者的五碳糖是核糖),含氮碱基种类也有区别(前者的含氮碱基是A、C、G、T,后者的含氮碱基是A、C、G、U),D正确。
故选D。
6. 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经盐析后得到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B.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 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 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也与功能基团有关
【答案】A
【分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详解】A、蛋白质的盐析是指向蛋白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如氯化钠)导致蛋白质溶解度变小而从溶液中析出,其空间结构不改变,A错误;
B、氨基酸脱水缩合时,氨基提供的—H和羧基提供的—OH结合生成水,B正确;
C、蛋白质的水解需要酶的催化,而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正确;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和功能基团(如R基)有关,D正确。
故选A。
7.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为线粒体,c为叶绿体,a、c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B. 结构b可附着在高尔基体上,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C. b、d上进行的生理活动都需要a提供能量
D.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b、c的参与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a是叶绿体、b是核糖体、c是线粒体、d是液泡。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a是叶绿体、c是线粒体,a、c都具有双层膜结构,A错误;
B、b是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
C、b核糖体、d液泡上进行的生理活动都需要b线粒体提供能量,a叶绿体中产生的能量只能用于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C错误;
D、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b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后运送到高尔基体,该过程需要c线粒体提供的能量,D正确。
故选D。
8. 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内涵是指一定结构必然有其对应的功能,而一定功能需要对应的结构来完成。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布在细胞不同部位的核糖体结构有差异,导致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同
B.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病菌
C. 根部细胞不含叶绿体,利用这类细胞不可能培育出含叶绿体的植株
D. 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加工运输过程中起交通枢纽作用,是由于其能接收和形成囊泡
【答案】D
【分析】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核糖体有的附于粗面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详解】A、分布在细胞不同部位的核糖体结构相同,蛋白质种类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错误;
B、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C、根部细胞不含叶绿体,但是细胞中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具有全能性,所以利用这类细胞可能培育出含叶绿体的植株,C错误;
D、在细胞内,许多由膜构成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而高尔基体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加工运输过程中起交通枢纽作用,是由于其能接收和形成囊泡,D正确。
故选D。
9. 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序号表示相关的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制片时,通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B. ③操作前,可用低倍镜先观察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C. ④观察时,可观察到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小、中央液泡的颜色变深
D. ⑥观察时,可观察到视野中细胞在相同的时间内恢复至原状
【答案】D
【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详解】A、①制片时,通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因为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呈紫色,有利于观察,A正确;
B、③操作前,可用低倍镜先观察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作为对照,B正确;
C、④观察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小、中央液泡的颜色变深,C正确;
D、蔗糖不能进入细胞,故⑥观察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
故选D。
10. 营养物质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依据表中信息,下列有关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方式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甲为主动运输B. 乙为协助扩散
C. 丙为胞吞作用D. 丁为自由扩散
【答案】C
【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详解】A、甲表示的运输方向为逆浓度进行,且需要消耗能量,并通过载体转运,为主动运输,A正确;
B、乙为顺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B正确;
C、胞吞作用不需要转运蛋白参与,C错误;
D、丁顺浓度梯度进行吸收,不需要转运蛋白,也不需要能量,是自由扩散,D正确。
故选C。
11. ATP可为代谢提供能量,也参与RNA的合成,ATP结构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高能磷酸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转化为ADP可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B. 用α位32P标记的ATP可以合成带有32P的RNA
C. 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不能在细胞核中断裂
D. 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
【答案】C
【分析】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是腺苷,“P”是磷酸;“A”代表腺苷,“T”代表3个。
【详解】A、ATP为直接能源物质,γ位磷酸基团脱离ATP形成ADP的过程释放能量,可为离子主动运输提供能量,A正确;
B、ATP分子水解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得到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故用α位32P标记的ATP可以合成带有32P的RNA,B正确;
C、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如为rRNA合成提供能量,故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能在细胞核中断裂,C错误;
D、光合作用光反应,可将光能转化活跃的化学能储存于ATP的高能磷酸键中,故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D正确。
故选C。
12. 某同学用植物叶片在室温下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测定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氧气释放量,结果如图所示。若想提高X,可采取的做法是( )
A. 增加叶片周围环境CO2浓度
B. 将叶片置于4℃的冷室中
C. 给光源加滤光片改变光的颜色
D. 移动冷光源缩短与叶片的距离
【答案】A
【分析】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详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叶片周围环境CO2浓度可增加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氧气释放量,A符合题意;
B、降低温度会降低光合作用的酶活性,会降低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氧气释放量,B不符合题意;
C、给光源加滤光片,减少了光源,会降低光合速率,C不符合题意;
D、移动冷光源缩短与叶片的距离会使光照强度增大,但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最大氧气释放量可能不变,因为光饱和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北欧鲫鱼生活在极其寒冷的水域中,它们可以通过向体外排出酒精来延缓周围水体结冰,其大多数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呼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B. 过程②产生了大量的[H]
C. 过程③生成了酒精和CO2
D. 图中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
【答案】C
【分析】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生成酒精和CO2或乳酸,不释放能量,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详解】A、过程①是组织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
B、过程②是呼吸作用第一阶段,会产生少量[H],场所在细胞质基质,B错误;
C、过程③是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C正确;
D、图中葡萄糖被氧化分解为酒精和CO2或乳酸,属于不彻底氧化分解,D错误。
故选C。
14. 如图是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种子CO2释放总量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Q点时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 P点后小麦种子进行有氧呼吸的强度不变
C. 若图中AB=BC,此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少于无氧呼吸
D. R点对应的O2浓度比较适宜种子的储藏
【答案】B
【分析】据图分析:Q点时氧气浓度为0,只进行无氧呼吸,R点时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少,呼吸作用最弱,P点以后二氧化碳释放量等于氧气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详解】A、据图可知,Q点时氧气浓度为0,小麦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
B、P点后,氧气吸收量仍再增加,小麦种子进行有氧呼吸的强度增强,B错误;
C、若图中AB=BC,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此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少于无氧呼吸,C正确;
D、R点时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少,呼吸作用最弱,R点对应的O2浓度比较适宜种子的储藏,D正确。
故选B。
15. 如图是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O~A段表示DNA复制,染色体含量加倍
B. 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 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
D. B~D段的人体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O~A段表示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B段表示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B~C段表示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建,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
【详解】A、O-A段表示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DNA含量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
B、B-C段表示分裂中期,由于核膜、核仁在前期解体消失,中期细胞中没有核膜和核仁,而细菌细胞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仁,所以细菌与B~C段细胞都没有核膜、核仁,B错误;
C、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C错误;
D、B~D段是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人体细胞中含有两个中心体,即含有两组中心粒,D正确。
故选D。
16. 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
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⑤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则它一定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A. ③⑤B. ②④C. ①⑤D. ④⑤
【答案】D
【详解】①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的,因此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不能观察到纺锤体,①错误;
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细胞板,赤道板不是客观存在的结构,②错误;
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③错误;
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④正确;
⑤由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并不进行细胞分裂,所以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说明该细胞处于分裂状态,则它一定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⑤正确。
故选D。
17.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B. 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符合分离定律
C. F1产生遗传因子组成YR的卵细胞和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D. F2出现9种基因型,4种表型的个体,表型比例约为9:3:3:1
【答案】C
【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黄色圆粒豌豆实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4种配子YR∶Yr∶yR∶yr=1∶1∶1∶1。
【详解】A、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即YR∶Yr∶yR∶yr=1∶1∶1∶1,A正确;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符合分离定律,说明圆粒和皱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
C、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数量比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少,即雄配子多于雌配子,二者之间不成比例,C错误;
D、 F2出现9种基因型,4种表型的个体,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D正确。
故选C。
18. 下列对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棉花的粗纤维和细纤维,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属于性状分离
C.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是纯合子,发生性状分离的是杂合子
D.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后代未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答案】D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A、棉花的粗纤维和细纤维是相对性状,但是狗的长毛和卷毛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
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两种表型,这种现象不属于性状分离,B错误;
C、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不一定是纯合子,如果AaB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7,那么类似Aabb(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
D、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后代出现的亲本性状是显性性状,未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D正确。
故选D。
19. 在含有4种碱基的DNA区段,有腺嘌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
A. b≤0.5B. b≥0.5
C. 胞嘧啶为a(1/2b-1)D. 胞嘧啶为b(1/2a-1)
【答案】C
【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由题意可知,腺嘌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所以该DNA分子的碱基总数是a/b,因此胞嘧啶为(a/b-2a)×1/2=a(1/2b-1)个,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0.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B.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个卵细胞
C. 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分配不均等
D. 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答案】B
【分析】动物的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大致是相同的,但是也有不同的:(1)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2)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同时第一极体形成两个第二极体;(3)精细胞需要经过变形才能形成精子,而卵细胞不需要变形;(4)精子的形成中两次细胞质均是均等分裂的,而卵细胞中除了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第一极体分裂时均等的,其他的分裂都是不均等的。
【详解】A、卵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A正确;
B、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B错误;
C、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分配不均等,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C正确;
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D正确。
故选B。
21.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真核细胞中绝大多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呈线性排列
B. 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
C. 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 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答案】C
【分析】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生物体的相对性状;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真核细胞中,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真核细胞中绝大多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呈线性排列,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分布,A正确;
B、受精卵是精卵细胞结合而成,其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B正确;
C、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雌雄配子结合时不再发生上述过程,C错误;
D、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该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C。
22. 发现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之后,科学家又将目光转向部分不含DNA的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MV)就是其中的一种,它能使烟草叶片出现花叶病斑。下图为相关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本实验能够证明极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 图中用X溶液处理TMV的目的是将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离
C. 组成RNA的化学元素是C、H、O、N、P
D. 该实验能够说明蛋白质不是TMV的遗传物质
【答案】A
【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含有DNA和RNA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含有RNA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A、本实验只能证明TMV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
B、为探究病毒的遗传物质类型,需将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离,分别研究两者的作用,即用溶液处理TMV的目的是将病毒的RNA与蛋白质分离,B正确;
C、组成RNA的化学元素是C、H、O、N、P,C正确;
D、蛋白质不能使烟叶被感染,该实验能够说明蛋白质不是TMV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A。
23. 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实验1)、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实验2)以及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3)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1不能得出R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的结论
B. 实验2的任意一组实验的培养基上都有R型细菌
C. 实验3的35S标记的实验组搅拌不充分不会影响放射性的分布
D. 实验2和实验3均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详解】A、实验1只能得出S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的结论,但不能得出R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的结论,A正确;
B、实验2的任意一组实验的培养基上都有R型细菌,其中加入S型细菌DNA的一组含有R型细菌和S型细菌,B正确;
C、实验3中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搅拌不充分会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C错误;
D、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均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C。
24. 下面是几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以及中心法则的图解。
①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②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 ③红霉素:能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以阻止其发挥作用 ④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环丙沙星会抑制过程a,利福平将会抑制过程b
B. 除青霉素外,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抑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作用
C. 过程d涉及的氨基酸最多有21种、tRNA最多有64种
D. 过程e需要逆转录酶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为DNA复制的过程、b为转录、c为RNA自我复制、d为翻译、e为逆转录的过程,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A、a过程表示DNA的复制,其需要的酶有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环丙沙星抑制细胞DNA解旋酶的活性,即可抑制a过程;b过程表示DNA的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即可抑制b过程,A正确;
B、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无作用。而其他抗菌药物分别抑制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均具有抑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作用,B正确;
C、过程d表示翻译过程,涉及的氨基酸最多有21种,密码子有64种,但是有3种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所以携带氨基酸的tRNA最多有61种,C错误;
D、e过程表示由单链的RNA得到双链DNA分子,属于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D正确。
故选C。
25. DNA甲基化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的活性和表达水平而实现的。DNA甲基化可能使抑癌基因无法表达,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和恶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一般不再分裂,故DNA不存在甲基化
B. 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C. 甲基化若发生在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上,则不会影响基因表达
D. DNA甲基化会改变DNA的空间结构并影响DNA聚合酶的作用
【答案】B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
【详解】A、神经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一般不再分裂,但DNA甲基化并非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且能遗传给后代,即DNA甲基化与细胞是否分裂无关,A错误;
B、DNA甲基化修饰属于表观遗传,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B正确;
C、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相关性状,C错误;
D、DNA甲基化不会改变DNA的空间结构,也不影响DNA聚合酶的作用,DNA能复制,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26. 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组 紫茎缺刻叶①× 绿茎缺刻叶②→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第2组 紫茎缺刻叶③× 绿茎缺刻叶②→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
(1)紫茎和绿茎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 缺刻叶和马铃薯叶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
(2)如果用A、a表示控制紫茎、绿茎的基因,用B、b表示控制缺刻叶、马铃薯叶的基因,那么紫茎缺刻叶①、绿茎缺刻叶②、紫茎缺刻叶③的基因型依次_______、_________。
(3)紫茎缺刻叶①与紫茎缺刻叶③杂交的表型及比值分别为________。
【答案】(1)①. 紫茎 ②. 缺刻叶
(2)①. AABb ②. aaBb ③. AaBb
(3)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番茄的紫茎和绿茎、缺刻叶和马铃薯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且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1详解】
实验一中紫茎和绿茎植株杂交,子代均是紫茎,故显性性状为紫茎;缺刻叶和缺刻叶植株杂交,子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则显性性状为缺刻叶。
【小问2详解】
如果用A、a表示控制紫茎、绿茎的基因,用B、b表示控制缺刻叶、马铃薯叶的基因,第1组中:紫茎×绿茎→紫茎,可知①中紫茎的基因型为AA,②绿茎的基因型为aa;缺刻叶×缺刻叶→缺刻叶:马铃薯叶=3:1,可知①和②中缺刻叶的基因型都为Bb,因此①的基因型是AABb,②的基因型是aaBb;第2组中:紫茎缺刻叶③(A_B_)×绿茎缺刻叶②(aaBb)→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1:1)×(3:1),可判断紫茎缺刻叶③的基因型为AaBb。
【小问3详解】
紫茎缺刻叶①AABb与紫茎缺刻叶③AaBb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分别为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1×3/4):(1×1/4))=3:1。
27. 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性别决定方式) 体内的三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显示部分染色体),图丁代表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_____可判定该动物的性别。人体造血干细胞能发生类似于图_____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图丙细胞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孟德尔定律发生在图_____所代表的时期。图丁中,b点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_____________,受精作用发生在______(填字母) 点。
(3)若该动物基因型为AaXBXᵇ,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基因组成是aaXᵇ,在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则这次异常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①. 乙 ②. 甲 ③. 0
(2)①. 乙 ②. 减数分裂I后期,着丝粒不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 ③. e
(3)减数分裂Ⅱ后期,含基因a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移向细胞两极(含有基因a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进入同一子细胞中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小问1详解】
由图乙可判定该动物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X,图乙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人体造血干细胞能发生有丝分裂,能发生类似于图甲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图丙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没有同源染色体(0对)。
【小问2详解】
孟德尔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图乙所代表的时期;图丁中,ab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b点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减数分裂I(结束时),(着丝粒不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受精作用发生在e点,染色体数目加倍。
【小问3详解】
若该动物基因型为AaXBXᵇ,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基因组成是aaXᵇ,由于aa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则这次异常的具体情形是减数分裂Ⅱ后期,含基因a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移向细胞两极(含有基因a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进入同一子细胞中。
28.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下图为其所做实验中的一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噬菌体的核酸位于__________(用图1中字母表示)。
(2)在图2实验过程中,离心后的沉淀中含有__________。
(3)图2实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由实验结果可知,此次实验的标记元素是__________,根据该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___进入了细菌。该组实验能否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噬菌体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复制。
【答案】①. A ②. 细菌及进入细菌的噬菌体DNA ③. 32P ④. DNA ⑤. 不能 ⑥. 半保留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1)图1中,噬菌体的核酸位于其头部(A),由蛋白质外壳包被着。
(2)在图2实验过程中,离心后的沉淀物中含有细菌及进入细菌的噬菌体DNA。
(3)图2实验过程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所以标记元素是32P。根据该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DNA进入了细菌。该组实验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4)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29. 下图表示某细胞中蛋白质1和蛋白质2(这两种蛋白质是维持线粒体功能所必需的)的合成途径,①~⑤表示生理过程,I表示核膜,II是线粒体DNA。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为转录过程,该过程所需的酶是___该酶的作用是_____ 。
(2)过程③代表_______过程,其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过程③中一个 mRNA 上通常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
【答案】(1)①. ②④ ②. RNA聚合酶 ③. 与编码蛋白质的一段DNA结合并使DNA双链解开,还可以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形成RNA分子
(2)①. 翻译 ②. 从右到左 ③. 少量mRNA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提高蛋白质的合成效率
【分析】该图表示某细胞中蛋白质1和蛋白质2合成途径的示意图,其中①为DNA的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④为转录过程,⑤为翻译过程。Ⅰ为核膜,Ⅱ为环状DNA分子。
【小问1详解】
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图1中过程②和④表示转录,转录过程所需的酶是RNA聚合酶;RNA聚合酶能与编码蛋白质的一段DNA结合并使DNA双链解开,还可以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形成RNA分子。
【小问2详解】
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③为翻译过程,根据图中三条多肽链的长度可知,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到左;翻译过程中一个mRNA上通常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少量mRNA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提高蛋白质的合成效率。
生物类别
核酸
遗传物质
举例
原核生物和
真核生物
含有DNA和RNA
两种核酸
DNA。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小麦、大肠杆菌等
病毒
只含DNA
DNA
噬菌体
只含RNA
RNA
HIV
方式
细胞外相对浓度
细胞内相对浓度
需要提供能量
需要转运蛋白
甲
低
高
是
是
乙
高
低
否
是
丙
高
低
是
是
丁
高
低
否
否
[生物]安徽省绩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安徽省绩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宣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高二生物试题docx、高二生物答案docx、高二生物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绩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绩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