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1.北京时间2024年3月24日,地球出现了地磁暴。受地磁暴的影响,某卫星绕地飞行的轨道高度略有降低,卫星轨道变化前后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的轨道高度降低后,下列物理量有所减小的是( )
A. 线速度大小B. 角速度大小C. 向心力大小D. 周期
2.如图,场地自行车赛道设计成与水平面保持一定倾角,三位运动员骑自行车在赛道转弯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位运动员可能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的作用
B. 三位运动员各自的加速度恒定
C. 若此时三位运动员角速度相等,则他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满足aA>aB>aC
D. 若此时三位运动员线速度大小相等,则他们的角速度大小关系满足ωA>ωB>ωC
3.手机上一般会有两个麦克风,顶部的麦克风为降噪麦克风。降噪麦克风产生与外界噪音相位相反的声波,与噪音叠加从而实现降噪效果。理想情况下的降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噪过程应用的是声波的干涉原理,P点振动减弱
B. 降噪声波的频率与环境噪声的频率不相同
C. 降噪声波与环境噪声声波的波长大小不相等
D. 再经过四分之一周期P点振动加强
4.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用时近7小时顺利实现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发动机喷出燃气推动空气,空气推动火箭上升
B. 火箭喷出燃气速度一定,喷出物质与火箭本身质量之比越大,火箭获得速度越大
C. 对接后的组合体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其运行速度大于7.9km/s
D. 要实现对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应在天和核心舱相同轨道处加速
5.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竖直圆盘如图甲所示,圆盘转动时,固定在圆盘上的小圆柱带动一个T形支架在竖直方向振动,T形支架的下面系着一个由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小球做受迫振动,圆盘静止时,让小球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s到t=2s小球所受的回复力增加,且方向向上
B. t=2s到t=3s小球运动方向向上,且动能增大
C. 若圆盘以30r/min匀速转动,小球振动达到稳定时其振动的周期为2s
D. 若圆盘正以30r/min匀速转动,欲使小球振幅增加则可使圆盘转速适当增大
6.如图所示,水面上有一透明均质球,其半径为R,上半球露出水面,下半球内竖直中心轴上有点光源,均质球对此光的折射率为1.5,为使从光源照射到上半球面的光,都能发生折射(不考虑光线在球内反射后的折射),则点光源到水面的最大距离为( )
A. 23RB. RC. 2 55RD. 3R
7.极限跳伞(skydiving)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空中极限运动,伞打开前可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打开伞后减速下降,最后匀速下落.如果用h表示人下落的高度,t表示下落的时间,Ep表示人的重力势能,Ek表示人的动能,E表示人的机械能,v表示人下落的速度,在整个过程中,忽略伞打开前空气阻力,如果打开伞后空气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则选项图象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8.彩超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探头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探头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由计算机处理,从而形成彩超图像。图乙为血管探头沿x轴正方向发射的简谐超声波图像,t=0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M。已知此超声波的频率为1×107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管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在血管中的传播速度为1.0×103m/s
B. 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
C. 0∼1.25×10−7s内,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3mm
D. t=1.50×10−7s时,质点N恰好处于波谷
9.质量m=200kg的小型电动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启动,图像甲表示汽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乙表示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关系。设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在18s末汽车的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受到的阻力200N
B. 汽车的最大牵引力为1000N
C. 8s∼18s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3.6×103J
D. 汽车做变加速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95.5m
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着一足够长的木板,板上静置b、c两小球。一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在球b上,右端与球c接触但未连接。一带有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小车d紧靠木板放置,半径为5m,其轨道底端的切线与木板上表面重合,紧靠车左端有一挡板e。现让小球a从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当球a离开车后,立即撤去挡板。球a与球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球a返回到车轨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5m/s。已知球a、b、c及车的质量分别为ma=1kg、mb=3kg、mc=2kg、md=4kg。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不计所有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a、b碰撞结束时球b的速度大小为5m/s
B. 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10J
C. 球a冲上车的最高点距轨道底端的高度为1m
D. 球a冲上车后再次回到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为15N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1.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实验中,需先接通电源,再由静止开始释放重物,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O为起点,在纸带上选取几个连续打出的点,其中三个连续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如图。已知重物质量m=1.00kg,重力加速度g=9.80m/s2,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0.02s,那么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物的瞬时速度vB=_______m/s;O点到B点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_______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用纵轴分别表示重物动能增加量ΔEk及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用横轴表示重物下落的高度h。某同学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了ΔEk−h和ΔEp−h图像,如图丙所示。由于重物下落过程中受阻力作用,可知图线_______(填“①”或“②”)表示ΔEk−h图像。
(3)该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其他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测出与此相对应的重物下落高度h,以h为纵坐标,以v2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作出h−v2图像,如图丁所示,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若所有操作均正确,得到的h−v2图像的斜率为k,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
12.如图所示,用双线悬挂小球的这种装置称为双线摆,可使小球稳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能避免单摆稳定性差的问题。某实验小组用双线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如图所示的双线摆能够稳定的在________(填“平行”或“垂直”)纸面的竖直平面内稳定的摆动。
(2)将小球拉离平衡位置一小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之后每次小球经过最低点时计数加1,若测得小球第50次经过最低点时的时间为t,则该小球摆动的周期为T=________(用t表示)。
(3)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细线AO、BO的长度均为L,悬点AB之间的距离为d,小球的直径远小于细线的长度,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d和T表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3.每年8月至10月是浙江省台风多发的季节。每次在台风来临前,我们都要及时检查一下家里阳台窗台上的物品,加固广告牌,以防高空坠物事件发生,危害公共安全。若有一质量为m1=1.0kg的花盆从高为h1=30.50m的11层居民楼的花架上无初速坠下,砸中身高为h0=1.70m的居民头顶,假设撞击后花盆碎片的速度均变为零,撞击时间t1=0.25s,不计空气阻力,求:
(1)花盆刚砸中该居民头顶前的速度大小;
(2)花盆对该居民的平均撞击力有多大。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
14.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的细管弯成半径R=0.4m的半圆形轨道BC,将其竖直放置并将B点与一水平轨道相连。置于水平轨道上的弹簧左端与竖直墙壁相连,B至墙壁的距离为弹簧的自然长度。将一个质量m=0.8kg的小滑块放在弹簧的右侧,向左推滑块,压缩弹簧使弹簧右端至A处,然后将滑块由静止释放,滑块进入半圆轨道继续滑行(不计滑块与轨道的碰撞)。已知滑块运动到B处刚刚进入半圆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F1=58N,水平轨道AB长度l=0.3m,滑块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弹簧压缩到A处时的弹性势能;
(2)小滑块运动到轨道最高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1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质量M=1kg的小车,小车左边部分为半径R=1.2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轨道末端平滑连接一长度L=3.8m的水平粗糙面,粗糙面右端是一挡板。有一个质量为m=0.5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小车左侧圆弧轨道顶端A点静止释放,小物块和小车在粗糙区域的滑动摩擦因数μ=0.06,小物块与挡板的碰撞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物块运动到圆弧末端时速度大小;
(2)物块从圆弧末端到与右侧挡板发生第一次碰撞经历的时间;
(3)小物块将与小车右端发生多次碰撞最终相对小车静止,求:
①求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物块与小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②求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发生的位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Fn=GMmr2=mv2r=mω2r=m4π2T2r
解得Fn=GMmr2 , v= GMr , ω= GMr3 , T= 4π2r3GM
可知,卫星的轨道高度降低后,向心力变大,线速度变大,角速度变大,周期变小。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三位运动员受重力、支持力,还可能受摩擦力作用,向心力是效果力,不是物体受的力,选项A错误;
B.三位运动员各自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断变化,则加速度不是恒定的,选项B错误;
C.若此时三位运动员角速度相等,则根据a=ω2r
因rA>rB>rC
可知,他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满足aA>aB>aC
选项C正确;
D.若此时三位运动员线速度大小相等,则ω=vr
因rA>rB>rC
可知,根据他们的角速度大小关系满足ωA<ωB<ωC
选项D错误。
故选C。
3.【答案】A
【解析】ABC.由题图可知,降噪声波与环境声波波长相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等,则频率相同,叠加时产生干涉,由于两列声波振幅相同、相位相反,所以振动减弱,起到降噪作用,P点振动减弱,故A正确,BC错误;
D.再经过四分之一周期P点仍为减弱点,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解析】A.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火箭给喷出的燃气作用力,燃气给火箭反作用力,推动火箭上升,故A错误;
B.设喷出燃气质量为m, v1 为燃气速度,火箭本身质量为M,v2为火箭速度,规定向下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有mv1=Mv2
则有v2=mMv1
火箭喷出燃气速度不变,喷出物质与火箭本身质量之比越大,火箭获得速度越大,故B正确;
C. 7.9km/s 是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则对接后的组合体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其运行速度小于 7.9km/s ,故C错误;
D.要实现对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应在比天和核心舱低的轨道加速做离心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C
【解析】A.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t=1s 到 t=2s 小球从最低点向平衡位置振动,偏离平衡位置位移方向为负,大小正在减小,由F回=−kx
可知所受的回复力减小,方向为x轴正向,故A错误;
B.根据简谐运动特征, t=2s 到 t=3s 小球从平衡位置向最高点振动,平衡位置处小球速度最大,而最大位移处速度为0,故B错误;
C.若圆盘以 30r/min 匀速转动,其周期为T驱=1n=130min=2s
小球振动达到稳定时其振动的周期等于驱动的周期为 2s ,故C正确;
D.由图乙可知,小球振动的固有周期为T固=4s
若圆盘正以 30r/min 匀速转动时,有
欲使小球振幅增加则要增大驱动力的周期,可使圆盘转速适当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光在介质中的传播如图所示
根据全反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可知
sinC=1n=h h2+R2
解得
h=2 55R
故选C。
7.【答案】B
【解析】A.运动员先做自由落体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Ek=ΔEP=mgh
动能与下落的高度成正比,则重力势能是线性变化的,所以A错误;
BD.打开降落伞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由动能定理有ΔEk=f−mgΔh
随速度的减小,阻力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人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最后当阻力等于重力时,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动能的变化减慢,即动能先减小快,后减小慢,最后当阻力等于重力时,动能不再发生变化,所以B正确; D错误;
C.根据功能关系可知ΔE=−fΔh
则人的机械能在自由下落过程保持不变,打开伞后机械能是慢慢减小,最后均匀减小,所以C错误;
故选B。
8.【答案】BD
【解析】A. 血管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在血管中的传播速度为v=λT=λf=12×10−5×107=1.2×103m/s
故A错误;
B. 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图乙,可以判断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B正确;
C.由波的频率可以知道波的周期为
T=1f=10−7s 0∼1.25×10−7s 内,质点M运动了 54T 的路程为2.5mm,故C错误;
D. 由传播速度v=λT=1.2×103m/s
所以 t=1.50×10−7s 时,波沿x轴传播的距离为s=vt=1.2×103×1.50×10−7=18×10−2mm
结合图乙分析,此时质点N恰好处于波谷,故D正确。
故选BD。
9.【答案】BD
【解析】A.汽车受到的阻力为f=P额vm=800010N=800N
A错误;
B.匀加速运动时牵引力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f=ma
根据图像得a=88m/s2=1m/s2
解得Fm=1000N
B正确;
C.8s∼18s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WF=P额(t2−t1)=8000×(18−8)J=80000J
C错误;
D.根据动能定理得WF−fx=12mvm2−12mv12
解得x=95.5m
D正确。
故选BD。
10.【答案】ACD
【解析】A.球a开始下滑到与b相碰前,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agR=12mav02
球a、b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故有mav0=−mava+mbvb
可得vb=5m/s
故A正确;
B.当b、c两球共速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根据动量守恒mbvb=(mb+mc)v
根据能量守恒12mbvb2=12(mb+mc)v2+Ep
解得Ep=15J
故B错误;
C.当a、d共速时,球a冲上车的最高点,根据动量守恒mava=(ma+md)v′
根据机械能守恒12mava2=12(ma+md)v′2+magh
解得h=1m
故C正确;
D.球a冲上车后再次回到轨道底端时,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mava=mav a′+mdv d′
根据动能守恒12mava2=12mav a ′2+12mdv d ′2
解得va=−3m/s vd=2m/s
设球a冲上车后再次回到轨道底端时受到的支持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N−mag=ma(vd−va)2R
解得N=15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a对轨道的压力等于球a受到的支持力F压=N=15N
故D正确。
故选ACD。
11.【答案】(1)
(2)②
(3)12k
【解析】(1)[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物的瞬时速度vB=OC−OA2T=(9.57−4.89)×10−22×0.02m/s=1.17m/s
[2]O点到B点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ΔEp=mghB=1.00×9.80×7.04×10−2J≈0.690J
(2)由于重物下落过程中受阻力作用,则重物下降一定高度,减小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可知②表示 Ek−h 图像。
(3)若机械能守恒,则有mgh=12mv2
整理可得h=12g⋅v2
结合图像可得k=12g
解得g=12k
12.【答案】(1)垂直;
(2)2t49;
(3)4π2T2 L2−d22;
【解析】【分析】
(1)根据实验原理确定正确的操作装置;
(2)由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得解;
(2)由数学关系解得摆长,再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得解。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双线摆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熟悉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一般。
【解答】(1)由受力分析可知,如图所示的双线摆能够稳定的在垂直纸面的竖直平面内稳定摆动。
(2)小球相邻两次经过最低点之间的时间为小球摆动的半个周期,即
T2=t50−1
解得
T=2t49
(3)由几何关系可知双线摆对应的单摆摆长为
l= L2−d22
单摆周期公式为
T=2π lg
整理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4π2T2 L2−d22
13.【答案】(1)24m/s ;(2)106N
【解析】(1)花盆下落高度
h=h1−h0=30.50m−1.70m=28.80m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v2=2gh
解得花盆刚砸中该居民头顶前的速度大小
v=24m/s
(2)花盆与居民头顶碰撞的过程,选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
F−mgt1=0−−m1v
解得
F=106N
由牛顿第三定律,花盆对该居民的平均撞击力大小为
F′=F=106N
14.【答案】解:(1)球运动到C处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mv12R
代入数据解得:v1=5m/s
根据动能定理得:EP−μmgx=12mv12
代入数据解得:EP=11.2J;
(2)小球从C到D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v12=2mgR+12mv22
代入解得:v2=3m/s
由于v2> gR=2m/s,所以小球在D处对轨道外壁有压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mv22R
代入数据解得:F2=1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0N
答:(1)弹簧压缩到A处时的弹性势能为11.2J;
(2)小滑块运动到轨道最高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0N。
【解析】(1)由题,小球运动到C处后对轨道有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弹簧在压缩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
(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小球到达D处的速度,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求出小球运动到轨道最高处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解答本题要能够分析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知道在圆周运动过程中的向心力来源。
15.【答案】(1)物块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物块刚滑上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1 ,此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v2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0=mv1−Mv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R=12mv12+12Mv22
解得v1=4m/s , v2=2m/s
(2)设物块与挡板撞击时速度为 v3 ,小车速度为 v4 ,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0=mv3−Mv4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R=12mv32+12Mv42+μmgL
解得v3=3.6m/s
又有μmg=ma1
可得a1=0.6m/s2
由运动学公式有v3=v1−a1t
解得t=23s
(3)①由于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初动量为零,最终物块和小车均静止,由系统能量守恒得Q=mgR
解得Q=6J
②设物块在小车BC面上滑动的路程为s,根据动能定理有mgR=μmgs
解得s=20m
设物块在小车上表面来回运动的次数为n,满足s=nL+Δx
当 n=5 时Δx=1m
即物块将停在离右侧挡板1m处,此时物块和小车同时停止运动,从物块滑下到物块和小车停止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物块相对小车发生的位移x总=R+L−Δx=4m
选取物块和小车为系统,由于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物块水平向右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x1 ,小车水平向左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x2 ,有mx1=Mx2 , x1+x2=x总
解得x2=43m
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