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期中]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96496/0-17273980238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期中]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96496/0-17273980239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期中]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96496/0-172739802401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期中]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
稀土是新材料制造和尖端国防技术开发的关键性矿产资源,储量稀少。目前我国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在冶炼、分离提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美国开采的原始矿也要运到我国来加工。但在稀土产业的高端应用领域,我国仍属于“贫资源国”,珍贵的稀土资源只卖了个“泥土”价,处于被动地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美国稀土运送到中国加工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是( )
A. 增加国内环境成本B.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C. 提高加工技术水平D. 扩大稀土市场范围
2. 我国珍贵的稀土资源只卖了个“泥土”价的主要原因是( )
A. 储量大、产量大B. 产能高、成本低
C. 产品技术含量低D. 市场需求量较小
3. 改变我国稀土产业被动地位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延长下游产业链B. 对稀土征收出口税
C. 减少稀土出口量D. 提高稀土出口价格
【答案】1. A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稀土冶炼、分离提纯会产生污染,会增加国内环境成本,A正确;稀土冶炼、分离提纯为低端产业,对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的作用小,也很难提高加工技术水平,BC错误;与扩大稀土市场范围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只卖了个“泥土”价是因为只是简单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C正确;储量大、产量大、产能高、成本低不是“泥土”价的原因;稀土是新材料制造和尖端国防技术开发的关键性矿产资源,市场需求量较大。故选C。
【3题详解】
只卖了个“泥土”价是因为只是简单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故改变我国稀土产业被动地位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技术水平,延长下游产业链,A正确;对稀土征收出口税、减少稀土出口量、提高稀土出口价格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稀土产业被动地位。故选A。
内蒙古阿尔山市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并且是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下图示意阿尔山市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4. 阿尔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的原因是( )
A. 草场退化B. 森林资源枯竭
C. 土地污染D. 煤炭资源枯竭
5. 最适宜阿尔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
A. 航空航天及相关旅游业B. 化石能源产业
C. 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D. 绿色、特色食品加工业
【答案】4. B 5. D
【解析】
【4题详解】
阿尔山市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我国重要的林木生产基地,从而可推断其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的原因是森林资源枯竭。故选B项。
【5题详解】
阿尔山市林木资源枯竭,并转型的方向应是利用当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兴安岭拥有绿色生 态环境和丰富的野果、野菜、食用菌资源,适合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食品加工业,故D项正确;阿尔山市作为一个纬度较高、降水少的山区森林城市,不具备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高技术水平,也不具备发展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的水热等条件;阿尔山市没有大量化石能源,不能发展化石能源产业。故A、B、C项错误,故选D项。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 自然植被改善B. 风力侵蚀减弱
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7.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6. C 7. D
【解析】
【6题详解】
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对。根据材料,自然植被恶化,A错。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B错。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D错。
【7题详解】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对。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A错。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
2021年5月19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在武汉会议中心召开,武汉城市圈的9座城市共同签署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达成通过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将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港航、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设施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合作、服务共享共赢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下图为武汉城市圆城际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为推进城市圈的更好更快发展,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大力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一体化
B. 中心城市建设完备的产业体系
C. 推动人口和产业活动由乡镇向城市集中
D. 扩大城市圈内各城市的规模
9. 孝感市在参与武汉8+1城市圈建设过程中应该( )
A. 向其它城市学习,借鉴其它城市发展方案
B. 利用空间和距离优势,积极引进各类产业
C. 深化汉孝合作,积极参与产业分工与合作
D. 坚持经济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答案】8. A 9. C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题意,结合材料,该区域将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港航、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设施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合作、服务共享共赢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因此大力推进交通等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能更快更好的发展城市圈,故A正确;中心城市应当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周边城市建设完备的产业体系,才能促进城市圈的发展,故B错误;人口和产业都迁往城市,将给城市的带来大量的问题,如就业、住房、环境污染等,故C错误;扩大城市圈内的各城市规模,不一定是合理的城市发展,故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孝感市在城市圈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但是借鉴其他城市的发展方案,将导致雷同化,不利于发展,故A错误;孝感市虽然距离武汉较近,但是产业应当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寻找自己的不同之处,才能更好的发展和与其他城市的协作,故B错误;加强与武汉市的合作,积极的参与城市圈的产业分工和合作,才是最好的建设方式,促进城市圈各城市的发展,故C正确:城市的发展不能只看重经济效益,要做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故D错误。故选C。
白洋淀(淀为浅湖)位于华北平原,淀区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上游支流多发源于太行山脉,水质较好。上个世纪在白洋淀上游的9条河流上建起了百余座水库。读白洋淀水系分布图(局部),完成下面小题。
10. 要在雄县、安新县、容城县重新规划一个国际领先标准的低碳的、绿色的新城,则白洋淀及其附近地区适宜保留和发展( )
A. 传统工业B. 水稻种植业
C. 房地产业D. 旅游业
11. 2017年4月初,上游两大型水库开闸同时向白洋淀放水,计划为期两个月。目的是( )
A. 减轻上游水库的压力B. 水库冲淤排沙
C. 改善白洋淀的水质D. 提高白洋淀的通航能力
【答案】10. D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传统工业容易污染环境,A错误;华北地区缺水,不适宜水稻种植业发展,B错误;房地产业开发影响生态保护,C错误;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较小,符合低碳、绿色的茶叶要求,D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4月份上游水库的压力小,不需要减轻水库的压力,A错误;水库冲淤排沙是在夏季,B错误;在4月初,上游两大型水库开闸放水,可以增加白洋淀水量,可以很好的改善白洋淀的水质,C正确;白洋淀的河道水量小,没有通航能力,D错误。故选C。
读我国局部地区的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关于泾河水文特征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泾河流量小,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 河流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因为所处纬度高
C.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与季风影响有关
D. 河流含沙量小,是因为天然草场植被保护良好
13. 《诗经》有“泾以渭浊”,故人们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而现在人们发现,在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渭水比泾水清。其自然原因可能是( )
A. 泾水流域植被破坏严重B. 泾水流域落差小,冲刷力小
C. 渭河地势平坦,泥沙沉积的多D. 渭河水量小,携带的泥沙少
14. 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建设的三门峡水库大坝,对渭河造成巨大的影响。下列关于对渭河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大减少了渭河流域的水旱灾害B. 渭河水位抬升,流速减缓
C. 泥沙淤积减少,利于通航D. 流速加快,自净能力增强
【答案】12. C 13. C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泾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中部,流量较大,A错。位于秦岭以北,有冰期,河流流向较低纬度,无凌汛,B错。位于季风气候区,水位季节变化大,C对。流经黄土高原区,含沙量大,D错。
【13题详解】
在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渭水比泾水清。其自然原因可能是渭河位于渭河谷地,地势平坦,泥沙沉积的多,C对。泾水流域植被破坏严重 属于人为原因,A错。泾水流域落差大,冲刷力强,B错。渭河集水面积大,水量大,D错。
【14题详解】
减少水旱灾害主要体现在下游,渭河位于水库上游河段,A错。大坝的建设,使渭河水位升高流速减缓,B对。下游水位抬升,河流流速减慢,自净能力减弱,泥沙淤积增加,C、D错。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从西江干流鲤鱼洲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水库输水。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米至60米空间建造。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 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 避免台风、海潮侵袭B. 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C. 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D. 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
16. 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
①使东江入海口海水侵蚀加剧②缓解中山等地用水紧张
③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④为广州等地提供备用水源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答案】15. D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只要采用地下盾构方式就能避免台风和海潮侵袭,无需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A错误;地下深埋盾构方式比浅层地下施工难度要大,技术要求更高,建设工程量更大,成本更高,B错误;只要采用地下盾构方式就能减少对珠江口航运 干扰,无需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C错误;随着珠江三角洲的进一步发展,用地会越来越紧张,今后可能会大规模利用地下空间,因此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可以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D正确。故选D。
【16题详解】
该水资源调配工程由西江向东输水,使得东部城市利用东江的河水可能减小,东江枯水期径流水位可能升高,应该减轻咸潮危害,①错误;图中显示,该水资源调配工程由西江向东输水,使得流经中山市的径流量减少,会加剧中山等地用水紧张,②错误;西江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大,而东江径流量较小,但珠江口东侧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和城市需水量大,因此该水资源调配工程可以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③正确;该水资源调配工程可以输水进广州,使得广州等地的水资源来源途径增多,为当地提供备用水源,④正确。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共振。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下列各题。
17. 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A. 劳动力需求量大B. 生产规模大
C. 技术含量高D. 环境污染较轻
18. 江苏省内部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直接根据表格资料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因为经济发达,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失去了成本优势,被迫向外转移。故选A。
【18题详解】
经济较落后地区在产业转移中接收一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进程;但因资源型工业有一定的污染,可能对环境质量和农业用地有一定的损害,故②④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
19.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市、河北省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
(1)说明天津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2)图中所示区域内规划修建一条轻轨客运铁路。说明这一举措对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意义。
(3)历史上的天津因运河而兴,运河文化是天津地域文化之一。京津冀三地正在共同建设运河文化带,你认为天津市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性开发运河文化遗产。
【答案】(1)距北京近;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过;生产成本低;工业基础雄厚;政策支持。(答出3点即可)
(2)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程联运(与京津地铁连接);完善京津冀交通运输网络(增加轨道交通的覆盖区域);节省交通出行时间。
(3)挖掘运河沿岸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在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整治沿河景观,保护生态环境;利用运河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等相关产业。
【解析】
【小问1详解】
天津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条件可以从天津与北京的距离远近、交通条件、生产成本、工业基础、政策等角度分析作答。由图文材料可知,天津武清区距离北京近,便于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转移;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过,交通便利;天津武清区劳动力成本和地价低,生产成本低;工业基础雄厚;有政府政策支持等。
【小问2详解】
该地区规划修建轻轨客运铁路对京津冀一体化的意义可以从联程联运、完善地区交通运输网络、节省交通出行时间等角度分析作答。结合材料信息,该轻轨客运铁路与京津地铁连接,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程联运;增加轨道交通的覆盖区域,完善京津冀交通运输网络;轻轨客运更加方便快捷,节省人们的交通出行时间。
【小问3详解】
天津保护性开发运河文化遗产的措施可以从保护与发掘运河沿岸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特色、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相关产业等角度分析作答。结合材料信息,历史上的天津因运河而兴,运河文化是天津地域文化之一。保护性开发运河文化遗产要注重挖掘运河沿岸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在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突出天津地域文化特色;整治沿河景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利用运河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等相关产业。
2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平均降水量375毫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图1为“西辽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1)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西辽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
(2)简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答案】(1)①冬春季节阻挡风沙侵袭,减轻危害;②夏季山地东南侧迎风坡,降水较多;③为河流的源地,提供水源。
(2)①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②过度放牧,破坏草原;③过度开垦,土地沙化;④不合理灌排,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⑤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图示区域位于东部季风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大兴安岭位于该区域西部成东北-西南走向,对冬季风形成阻挡,减轻冬春季节风沙的危害;夏季盛行东南风,图示区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降水较多;山脉是河流的源地,可以为河流提供水源。
【小问2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未利用土地、草地大面积减少,耕地大面积增加。说明把草地和荒地开垦为耕地。所以可以推测西辽河流域农牧交错带的空间变化特征从东南向西北迁移。从图画中可以看出未利用土地、草地大面积减少,耕地大面积增加。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因此造成图中土地利用状况变化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为过度放牧和农垦。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作用,过度砍伐森林,易造成水土流失。西辽河流域平均隆水量仅375毫米,过度开垦和放牧,破坏草原,易引起土地沙化,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引水灌溉,农业用水量增大,会引起水资源短缺,如灌排不合理,会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西北内陆的新疆,煤炭、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中,准噶尔盆地东部已经探明煤炭储量2136亿吨,储量巨大;目前,准噶尔盆地东部已建成装机规模较大的火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项目。
2019年7月1日准噶尔盆地昌吉—安徽古泉特高压输电工程正式投产运营。通过该工程,新疆把富余的火电、风电、光伏发电源源不断地向东输送。
下图为昌吉—古泉特高压输电线路图。
(1)说明建设昌吉—古泉特高压输电线路要克服的自然方面的困难。
(2)分析准噶尔盆地东部发电项目以火电为主的原因。
(3)简述昌吉—古泉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运营对新疆影响。
【答案】(1)线路西北段穿过沙漠戈壁地区,风沙危害大,环境恶劣;中部经过秦岭山区,地势起伏大;沿线经过众多河流,河流阻隔,建设困难。
(2)盆地东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火电相对风电、光伏发电投资成本更低;火电不受气象条件限制,电力稳定性好。
(3)有利影响:有利于新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就业;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完善。不利影响:火力发电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导致环境污染加重;火电厂运行需要大量的淡水,可能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特高压工程建设还可能破坏植被,加剧土地荒漠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自然方面的困难:线路西北段穿过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沙漠戈壁地区,风沙危害大,环境恶劣,要克服高温、干旱、缺水、沙尘暴等困难;中部经过秦岭山区,地势起伏大,翻山越岭,交通运输困难;沿线经过众多河流,跨越河流,建设困难、施工难度大。
【小问2详解】
火电虽然污染大,但是发电量稳定、投资较小。原因: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而且廉价;火电相对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投资成本更低,技术比较丰富;火电不受气象条件、自然条件等的限制,电力稳定性好,可以持续供电。
【小问3详解】
影响要分为有利和不利影响来分析。有利:促经济、促就业、促基建;有利于新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有利于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利影响∶从产生很多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来分析。火力发电产生大量的空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导致环境污染加重;火电厂运行需要大量的淡水,可能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特高压工程建设还可能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
环保门槛
苏南某市
5000万元
100万元左右
3000元左右
要求高
苏北某市
1000万元
20万元左右
1000元左右
要求较低
[地理][期中]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地理][期中]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东坡区22级高二下期校校期末联考地理试卷docx、东坡区22级高二下期校校期末联考地理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