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B000511013_9地理34A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 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某行星公转轨道及其附近的天体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行星为
A.天王星 B.火星 C.地球 D.木星
2.图中的行星
A.自东向西公转 B.公转轨道近圆 C.距离太阳最远 D.体积、质量较小
3.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根本原因是
A.太阳自身能发光,照亮太阳系
B.太阳辐射是八大行星能量的来源
C.太阳的位置正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
D.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以上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是人类生产、生活主要的能量来源。下图示意地球上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形式。据此完成4—5题。
4.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
A.约占太阳辐射量的一半 B.能量主要来源于核裂变
C.无明显的地区季节变化 D.是大气运动的动力来源
5.据图可知,属于对太阳辐射能利用形式的是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综合近300年来太阳活动中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发现太阳黑子活动有明显的大周期和小周期变化。下图为近300年太阳黑子大小周期变化和太阳黑子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6—8题。
6.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A.内部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冕层
7.从图表中可得出
A.每个小周期的时间约为20年 B.第三大周期黑子数量多于第二大周期
C.四大周期的周期时长相差较大 D.黑子数最少的小周期位于第三大周期
8.第三大周期的第5小周期
A.地球磁场扰动变强 B.地球上气候较稳定
C.太阳耀斑数量偏少 D.地球出现极光频率低
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沉积岩中的化石对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好的指示性。下图示意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地层结构及地层中所发现的化石。据此完成9——10题。
9.地层E→K 的时间顺序为
A.老→新 B.新→老
C.老→新→老 D.新→老→新
10.含有大量珊瑚化石的S地层指示的古地质环境是
A.植被众多的低山丘陵环境 B.温暖湿润的浅海环境
C.植被茂盛的森林环境 D.低温寒冷的深海环境
古生代是生物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海陆格局的重大变化促使古生物生活的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变化,导致古生代成为地质史上生物大爆发的一个重要时期。下图示意古生代划分的三个地质时期。据此完成11—13题。
11.早古生代时期
A.鱼类已经大量出现 B.两栖类动物大繁盛
C.陆地爬行动物大发展 D.陆地出现低等植物
12.晚古生代时期繁盛于陆地表面的植物是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13.古生代末期灭绝的生物类型为
A.无脊椎海洋生物 B.陆生灵长类动物
C.海生哺乳动物 D.陆生飞行鸟类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象鼻山地貌由石灰岩在地质作用下被抬升为山地,然后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右图示意象鼻山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4—16题。
14.图示景观涉及的圈层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5.促使象鼻山孔洞形成的关键圈层是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大气圈
16.象鼻山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说明
A.水圈连续不规则分布于地表
B.岩石圈受水圈要素的影响
C.生物圈存在的空间范围广
D.地球各圈层独立发展发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日照百分率是指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之比(即全天无云时应有的日照时数),这一数值可以反映出气候条件(主要是云、雨、雾、尘、沙等)对日照时间的影响程度。下图为
中国年日照百分率图。
(1)说出中国日照百分率反映的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特点。(6分)
(2)指出甲地日照百分率的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找出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并结合图示给出依据。(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地球上的生物在演化的同时,海陆格局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些海陆格局的变化,进一步促使水生、陆生、两栖类等不同生物类型出现,从而让地球上出现了多姿多彩的生命。下图为2.5亿年以来的三个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海陆分布图。
(1)图中海陆格局演化的顺序为 ▲ — ▲ — ▲ 。(6分)
(2)阐述随着海陆变迁,地球上生物演化的特点。(6分)
(3)说出图Ⅰ时期生物史上的重大事件,并推测气候环境变化对该事件的影响。(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1)A层平均厚度 ▲ km,在大陆和海洋的厚度不同,其最大厚度位于我国的 ▲ 高原。(4分)
(2)地幔包括图中的 ▲ (填字母,下同),这其中 ▲ 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 共同构成岩石圈。(6分)
(3)E和 F 之间的界面叫 ▲ 面,在此界面,地震波中的 ▲ 波速度减慢, ▲ 波突然消失。(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地理32B答案pdf、扫描件_地理32B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附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