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答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展开
这是一份知识清单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答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文件包含知识清单0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师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知识清单0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学生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01 物质的分类
1.元素、物质及微粒
(1)元素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①宏观上,物质由 组成。
②微观上,物质由 、 或 构成。
(3)同素异形体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的定义:把事物按照 进行归类分组的一种方法。
(2)物质的分类方法
①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
②树状分类法
简单地说,是将被分类对象按照从属关系逐级进行(不同层次)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其陈列式的形状像树。
A.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B.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eq \a\vs4\al(无,机,化,合,物)eq \b\lc\{(\a\vs0\al\c1(氢化物:HCl、H2S、H2O、NH3等,氧化物\b\lc\{\rc\ (\a\vs4\al\c1(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成盐氧化物\b\lc\{\rc\ (\a\vs4\al\c1(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两性氧化物:Al2O3等)),过氧化物:Na2O2、H2O2等)),酸\b\lc\{\rc\ (\a\vs4\al\c1(按电离出的H+数\b\lc\{\rc\ (\a\vs4\al\c1(一元酸:HCl、HNO3等,二元酸:H2SO4、H2S等,三元酸:H3PO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b\lc\{\rc\ (\a\vs4\al\c1(无氧酸:HCl、H2S等,含氧酸:HClO4、H2SO4等)),按酸性强弱\b\lc\{\rc\ (\a\vs4\al\c1(强酸:HCl、H2SO4、HNO3等,弱酸:CH3COOH、HF、H2SO3等)),按有无挥发性\b\lc\{\rc\ (\a\vs4\al\c1(挥发性酸:HNO3、HCl等,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碱\b\lc\{\rc\ (\a\vs4\al\c1(按水溶性\b\lc\{\rc\ (\a\vs4\al\c1(可溶性碱:NaOH、KOH、BaOH2等,难溶性碱:MgOH2、CuOH2等)),按碱性强弱\b\lc\{\rc\ (\a\vs4\al\c1(强碱:NaOH、BaOH2、KOH等,弱碱:NH3·H2O、FeOH3等)))),盐\b\lc\{\rc\ (\a\vs4\al\c1(正盐:BaSO4、KNO3、NaCl等,酸式盐:NaHCO3、KHSO4等,碱式盐:Cu2OH2CO3等,复盐:KAlSO42·12H2O等))))
3.几组重要物质类别的分类标准
(1)三种分散系: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4)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①化学键标准:
②实验标准:
(5)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
(6)酸(碱)的元数:
4.氧化物的分类
(1)非金属氧化物和氧化物性质的关系
①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除外
②非金属氧化物一定 碱性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和氧化物性质的关系
①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除外
②少数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 (HMnO4的酸酐)
③少数金属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如
④碱性氧化物 是金属氧化物
5.含氧酸和含氧酸盐
(1)含氧酸的结构
(2)含氧酸和其相应含氧酸盐种类的关系
n元酸 种正盐, 种酸式盐
1.把握物质分类的2个“误区”
①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 ,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 。
②误认为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就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2.物质分类中的一些特例
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金刚石和石墨等。
②由不同同位素构成的 是纯净物,如H2和D2、H2O和D2O,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也是纯净物。
③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属于 而不是混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属于 而不是纯净物。
3.物质分类中的几个“特殊点”
(1)纯碱不是碱,属于
(2)干冰不是冰,是固体
(3)NaHSO4不是酸,是一种
(4)水玻璃不是玻璃,是 溶液
(5)醋酸(CH3COOH)不是四元酸,是 酸
(6)硅酸盐(如Na2O·SiO2)不是由 组成的,而是金属阳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形成的硅酸盐
(7)几种石灰
①生石灰:
②熟石灰:
③石灰乳、石灰浆: ,石灰水:
④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⑤碱石灰: 两种固体的混合物
1.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有几项
①混合物:铝热剂、氯水、水玻璃、漂白粉
②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
③酸性氧化物:、、、NO2
④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
⑤电解质:、、NaOH、冰醋酸
⑥硅酸盐产品:水晶、水泥、陶瓷
⑦碱:苛性钠、纯碱、熟石灰
⑧盐:胆矾、小苏打、铜绿
⑨放热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化合成一氧化碳、甲烷燃烧
A.2B.3C.4D.5
知识点02 纯净物和混合物
1.本质区别:是否由一种 组成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2)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是纯净物
(3)由不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是混合物,如HD和HT是不同的氢气分子,一般认为是纯净物
(4)分子式相同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同分异构体
(5)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乙烯、一氧化碳、氮气
(6)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某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由钠元素的阳离子和氧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
2.“名不符实”的物质
3.常见的混合物
4.常见的纯净物
(1)氯仿: 的俗名
(2)酒精: 的俗名
(3)冰醋酸: 的俗名
(4)甘油:结构简式为 ,属于 物质
(5)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
(1)纯净物 有固定的熔、沸点,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断定该物质 是一种单质。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4)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是纯净物
(5)由不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是混合物,如HD和HT是不同的氢气分子,一般认为是纯净物
(6)分子式相同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同分异构体
(7)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乙烯、一氧化碳、氮气
(8)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某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由钠元素的阳离子和氧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
3.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型分子。关于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B.和均属于纯净物
C.都属于单质D.和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4.某种物质经检测,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单质C.一定不是化合物D.一定是混合物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②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④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⑤是混合物
A.①②B.②④C.②⑤D.全部
知识点03 分散系和胶体
1.分散系
(1)分散系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蒸馏水 一种分散系
(2)三种分散系之间的转化为 变化
(3)透明不代表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溶液,Fe(OH)3胶体为红褐色液体。
(4)胶体不一定都呈液体,胶体除了液溶胶还有气溶胶和固溶胶。
2.胶体的性质
3.常见胶体
4.鉴别胶体和溶液
(1)方法:
(2)操作:用可见光束照射,看在入射光侧面是否看到一条
5.布朗运动:
胶体粒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的现象。在胶体溶液中,胶体微粒(胶粒)在作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这说明胶体中在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相同的,这也是胶体比较稳定的原因之一。
布朗运动的微观解释
6.胶体的聚沉
7.胶体的吸附性:胶体的 大,吸附能力强
8.胶体的电泳
(1)概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发生 移动
(2)原因:胶体微粒 , 能力强,吸附了带电离子而带电荷
(3)规律:带正电荷的胶粒向 极移动,带负电荷的胶粒向 极移动
(4)变化:发生 变化(电解反应)
9.渗析
利用 (如羊皮纸、膀胱膜等)使胶体和其中所含的可溶性杂质分离的过程称为 ,又称透析。半透膜的细孔能让可溶性杂质的分子或离子通过,但不能让较大的 通过,因而可以达到分离的目的。渗析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
10.胶体的形成
(1)形成过程:将纳米颗粒分散到适当的 中形成的一种分散系
(2)结构特点:胶粒是 聚合体
①胶体中所含胶粒的个数
②胶粒所带的电荷数
(3)胶体的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 。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两个原因:原因一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要使胶体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胶粒所带电荷 )。
原因二 胶体粒子在不停地做布朗运动,与重力作用相同时便形成沉降平衡的状态。
(4)淀粉胶体的特殊性
①结构特征:淀粉胶体为 胶体,胶粒
②性质特性:加入电解质溶液 发生聚沉,通电后 发生电泳
11.Fe(OH)3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提纯
(1)制备
①原理:
②操作:向 中 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 ,停止加热
(2)除去胶体中所含杂质
①胶体中的悬浊液:
②胶体中的分子或离子:
(3)实验方法证明Fe(OH)3胶体和Cl-两者已经分离完全:
12.胶体的应用
(1)胶体的
①卤水点豆腐 ②河海交界处容易形成三角洲 ③FeCl3溶液常用作凝血剂
(2)胶体的
①明矾、Fe2(SO4)3溶液净水 ②Al(OH)3胶体作漂白剂
(3)胶体的
①清晨阳光穿过茂密树木枝叶产生的美丽光线 ②电影院光柱 ③海市蜃楼
胶体知识易错“4”提醒
1.丁达尔效应属于 变化,而非化学变化,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方法是 效应。
2.胶体的电泳现象并不是因为胶体本身带 ,而是其中的胶体粒子带电,事实上胶体呈电中性,胶体中
因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显电性。
3.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不能作漂白剂,其净水原理是: ,Al(OH)3(胶体) 吸附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使其聚集成大颗粒而 。
4.含1mlFeCl3的饱和溶液制得的胶体中Fe(OH)3胶粒并不是1ml,而是 1ml;因为胶体中的每个胶粒都是许多个“Fe(OH)3分子”的 且FeCl3不能完全水解。
6.新制Fe(OH)3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Fe(OH)3胶体显电中性
B.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3]m·nFeO+·(n-x)Cl-}x+·xCl-
C.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D.Fe(OH)3胶团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在外加直流电源下向阳极移动
7.判断正误:
(1)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3)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4)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5)“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6)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7)胶体与溶液都可以通过滤纸、半透膜和分子筛
(8)用激光笔照射鸡蛋清溶液,侧面可观察到明显的光路
(9)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10)水泥厂、冶金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烟尘,是利用了电泳原理
(11)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得到该“纳米材料”
(12)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
(13)胶体微粒可用于制备纳米材料
(14)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知识点04 物质间关系
1.同位素
2.同素异形体
3.同分异构体
4.同系物
1.同种物质:完全相同的物质
(1)同一物质有不同名称:三氯甲烷和
(2)同一物质有不同写法: 和Si(OH)4、 与H3AlO3
(3)分子式相同的一碳有机物:和
(4)分子式相同书写顺序不同的有机物
①(CH3)2CHCH3和CH3-CH3
②2-CH2-CH3与CH3CH2-CH2-CH3
③和
④HOOC-CH2--COOH与HOOC--CH2-COOH
⑤、、
(5)邻二取代苯:和
2.同类不同种分子:相同元素不同核素组成的分子
(1)氢气分子:H2、D2、T2、HD、HT、DT
(2)水分子:H2O、D2O、T2O、HDO、HTO、DTO
(3)氯化氢分子:HCl、DCl、TCl
3.判断下列各组物质是否互为同系物
①OH和CH2OH( )
②COOH和CH2COOH( )
③CH2=CH2与 ( )
④2-2与CH3OCH2CH2OH( )
8.下列有关“四同”概念的说法或者判断正确的是
A.通式为CnH2n+2,且碳原子数不相等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B.H2、D2、T2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D.40K和40Ca互为同位素
9.化学中有“四同”,根据“四同”的概念,下列物质间关系正确的是
A.、-同位素B.立方烷()、苯乙烯-同分异构体
C.S2-、S-同素异形体D.-同系物
知识点05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1)化学变化的本质
①旧 ,新 过程 ②原子间的重新组合
(2)化学变化的特征:有 的生成
化学变化有:①有新 生成②有新化合物或单质生成③有新 生成
非化学变化有:①有新原子生成②有新元素生成
(3)常见的 变化:①物质三态变化;②金属导电;③蒸馏和分馏;④挥发、升华;⑤吸附、盐析、渗析;⑥溶解、潮解;⑦焰色反应。
(4)常见的 变化:①风化、硫化、老化、裂化、硝化、钝化、硬化、氢化、水化、皂化、炭化、催化、酯化、同素异形体的相互转化;②脱水;③干馏、爆炸;④电解、电镀、电化学腐蚀、电解质溶液导电。
2.核变化
3.同一名称两种变化
易错点:物质变化的辨析
(1)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 ,如O3与O2间的转化。
(2)不同原子间的转化不属于 变化,其对应的反应也不属于 反应,如eq \\al(232, 92)U―→eq \\al(238, 90)Th+eq \\al(4,2)He。
(3)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 和 ,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 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HCl溶于水、NaCl熔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4)化学变化不仅有 的变化,同时还伴随有 的变化。
(5)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 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 变化。
(6)eq \b\lc\ \rc\}(\a\vs4\al\c1(有新元素生成,有新原子生成))非化学变化
(7)煤的 、 属于化学变化。
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是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等。
煤的液化是将其直接或间接转化为 等液体燃料。
(8)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属于 变化。
(9)浓硫酸的 性属于物理性质, 性属于化学性质。
(10)煤的干馏、煤的气化以及煤的液化都属于 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
(11)金属导电、吸附、胶体聚沉等属于 变化。
10.我国古书《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以竹子制造竹纸的方法,其步骤大致有以下几步:①斩竹漂塘(杀青) ②煮楻足火 ③春臼 ④荡料入帘 ⑤覆帘压纸 ⑥透火焙干。其中未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⑤⑥
11.下列成语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严冬冱寒,滴水成冰B.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C.趁热打铁,百炼成钢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金属导电
②爆炸
③二氧化氮经加压冷却凝结称无色液体
④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氧气
⑦十水碳酸钠风化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
⑨和间的相互转化
⑩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
A.③④⑤⑦⑧B.②④⑦⑧⑨C.①②⑤⑥⑩D.①③⑥⑨⑩
知识点06 物质的转化
1.化学反应的分类
eq \a\vs4\al(化,学,反,应)eq \b\lc\{\rc\ (\a\vs4\al\c1(按 反应物 、 生成物 种类,及数目的多少分为\b\lc\{\rc\ (\a\vs4\al\c1(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 离子参与 分为\b\lc\{\rc\ (\a\vs4\al\c1(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 电子转移 分为\b\lc\{\rc\ (\a\vs4\al\c1(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 程度和方向 分为\b\lc\{\rc\ (\a\vs4\al\c1(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 能量变化 分为\b\lc\{\rc\ (\a\vs4\al\c1(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2.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3.物质的转化规律
4.各类物质的化学通性
(1)一般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
(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3)酸的化学通性
(4)碱的化学通性
(5)盐的化学通性
1.物质间转化的5个常见易错点
(1)金属与浓、稀硝酸反应均不生成氢气,而是生成 化物。
(2)金属+酸=盐+氢气,这里的“金属”是指氢前的活泼金属,但氢后的 金属,如铜与盐酸就不反应。
(3)钾、钙、钠等特别活泼金属不能从盐溶液中 出比它们活泼性弱的金属。
(4)酸(碱)性氧化物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对产物要求:生成 的酸或碱,Al2O3、Fe2O3、CuO、SiO2不能和水反应。
(5)Fe与H+(非氧化性酸)、Cu2+、S、I2反应不能 生成Fe3+。
2.不能一步实现的反应
(1)不能一步生成的氧化物
①H2S(或S)不能一步转化为 ②N2(或NH3)不能一步转化为
③Fe(OH)2不能一步生成 ④Fe不能一步生成
(2)不能一步生成的酸或碱:难溶性酸或碱
①可溶性碱:KOH、NaOH、Ca(OH)2、Ba(OH)2和NH3·H2O
②Fe2O3、Al2O3、CuO与水不能反应生成相应的
③SiO2不能与水一步反应生成
(3)不能一步生成的硫化物或氯化物
①Cu和S反应不能生成 ②Fe和Cl2反应不能生成 ③Fe和I2反应不能生成
(4)电解法制备物质
①不能用电解熔融的 制备金属铝 ②不能用电解熔融的 或 溶液制备金属镁
③不能用电解 溶液制备金属钠
3.物质转化中的特殊性
(1)金属一般不和碱反应,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和酸反应,硅能和氢氟酸反应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不能和酸反应
(4)碱性氧化物和酸不一定发生复分解反应
①3FeO+10HNO3(稀)
②Fe2O3+6HI
(5)碱和酸不一定发生中和反应
①3Fe(OH)2+10HNO3(稀)
②Fe2O3+6HI
13.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NaClB.Fe→FeCl3→Fe(OH)3→Fe2O3
C.Al→Al2O3→Al(OH)3→AlCl3D.Mg→MgCl2→Mg(OH)2→MgSO4
14.下列关于物质转化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氯气→高价金属氯化物
B.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水
C.难溶性碱→碱性氧化物+水
D.盐+酸→新盐+新酸
15.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按右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16.一定条件下,碳酸钙可以发生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每步转化反应与选项中的反应类型匹配的是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氯化钙
A.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知识点01 物质的分类
知识点02 纯净物和混合物
知识点03 分散系和胶体
知识点04 物质间关系
知识点05 物质的变化
知识点06 物质的转化
含氧酸
H2SO4
H3PO4
H2CO3
HNO3
结构简式
酸的元数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液氯
碱石灰
H3PO4
纯碱
NaHSO4
CO
Na2O
B
石墨
盐酸
HNO3
烧碱
NaHCO3
SO2
CuO
C
大理石
碘酒
CH3COOH
苛性钾
NaCl
Mn2O7
Al2O3
D
空气
漂白粉
H2S
熟石灰
KClO3
SiO2
CaO
(1)
冰水混合物
冰和水是同一物质的 状态
(2)
纯净的盐酸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
(3)
纯净的矿泉水
矿泉水中含有少量的矿物质杂质,属于
(4)
纯净的二氧化氮
存在双聚平衡:2NO2N2O4,NO2中一定含
(5)
高分子化合物
聚合度n值不同,所有的高聚物都是
(6)
化合物HD
是一种氢气分子,属于
(1)
分散系
、 、
(2)
高分子化合物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 、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 、
(3)
三大化石燃料
、 、
(4)
石油及其加工产品
石油分馏产品
、 、 、 、 、
石油裂化产品
裂化汽油:含烷烃和烯烃
石油裂解产品
石油裂解气( 、 、 )
(5)
煤及其加工产品
水煤气
和
焦炉气:
H2、CH4、C2H4、CO
煤焦油
粗苯、粗氨水、酚类、萘和沥青
(6)
油脂
和
(7)
几种“水”
氨水
的水溶液
氯水
的水溶液
水玻璃
溶液
水银
重水
超重水
王水
浓盐酸和浓硝酸按照体积比 组成的混合物
铁水
液态铁
(8)
常见的无机混合物
碱石灰
铝热剂
合金
金属和金属或非金属组成的
漂白粉
定义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组成
分散质
分散系中 的物质
分散剂
分散系中 的物质
分类
分散质
按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分为9种分散系:
(1)
外观
(2)
通透性
透过滤纸, 透过半透膜
(3)
电学特性
胶体 电荷
(1)
气溶胶
云、烟、雾
(2)
液溶胶
豆浆、氢氧化铝胶体、Fe(OH)3胶体、硅酸胶体
(3)
固溶胶
果冻、宝石、烟水晶、有色玻璃
(4)
三种有机胶体
、 、
(1)
现象
胶体形成 析出的现象
(2)
变化
变化
(3)
方法
加入 溶液
加入带 电荷胶粒的胶体
或
(4)
Fe(OH)3胶体eq \(-----------------------→,\s\up7(滴加盐酸至过量),\s\d5(现象))
,
同位素
定义
相同→ 不同→ 元素→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结构
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实例
、 、 是H的同位素
C、C、C是C的同位素
、 、 是O的同位素
判断
①H、H、H 互为同位素②H2、H2 互为同位素③H+、H+ 互为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定义
同种 → 不同→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转化
属于 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实例
O元素
和
C元素
、 和
P元素
、 和黑鳞
S元素
、 和
同分异构体
定义
相同→ 不同→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转化
属于 变化
特性
分子式相同
1.组成元素相同2.最简式相同3.元素质量分数相同4.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结构不同
1.原子连接方式不同 2.原子连接顺序不同 3.属于不同物质
同系物
定义
相似→组成上相差1个或多个CH2→同一类有机物
特性
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的正整数倍
有相同的通式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组成符合通式 的含不同碳原子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核变化
定义
发生变化,即 或 发生变化
概念
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
核反应方程式:
U+n→Ba+Kr+3n
概念
由较轻的原子核变化为较重的原子核的变化
核反应方程式
H+H→He+n
判断下列变化是否是核变化
同位素之间的转化
如C→C
是
不同元素之间的转化
U→Pb
是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
Na→Na+
否
(1)
导电
自由电子导电
发生 变化
自由离子导电
发生 变化
(2)
爆炸
爆炸
如轮胎爆炸
爆炸
如炸药爆炸
(3)
升华
物理升华
如 、 升华
化学升华(假升华)
升华、白磷升华
(4)
气化
气化
如液氨气化
气化
如煤的气化
(5)
液化
液化
如氯气液化
液化
如煤的液化
转化规律
分类
实例
离子反应方程式
强制弱的规律
强酸制
CH3COONa+HCl
CH3COO-+H+===CH3COOH
强碱制
FeCl3+NaOH
Fe3++3OH-===Fe(OH)3↓
强氧化剂制
Cl2+KI
Cl2+2I-===I2+2Cl-
强还原剂制
Fe+CuSO4
Cu2++Fe===Cu+Fe2+
易溶物制难溶物
Na2SO4+BaCl2
Ba2++SOeq \\al(2-,4)===BaSO4↓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B
Si
C
NO
D
Cu
CuO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知识清单23 盐类的水解(含答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文件包含知识清单23盐类的水解教师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知识清单23盐类的水解学生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知识清单21 电离平衡(含答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文件包含知识清单21电离平衡教师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知识清单21电离平衡学生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知识清单18 原电池 化学电源(含答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文件包含知识清单18原电池化学电源教师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知识清单18原电池化学电源学生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