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据《周礼》记载,西周时设有专门询谋于民众的官员——小司寇,“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这反映出,西周时( )
A.政治统治和谐而有序B.监察体制已日渐完善
C.民众拥有国政决策权D.君主权力尚未绝对化
2.据史料记载,秦人“畏有司而顺”,楚人“好游侠”“易发怒”。秦末,六国旧地都出现了反秦斗争,其中楚地声势最大,反应最为激烈。这可用于( )
A.证实秦对楚地的统治最为严苛B.说明秦楚之间文化冲突无法弥合
C.证明秦朝的制度不适用于楚地D.解释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
3.唐朝柳宗元《封建论》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两者的共同主张是( )
A.实行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B.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郡县制确保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稳固D.分封制自秦朝废除后再没实行过
4.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
A.扩大地方权力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5.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会都、按议”,再申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再由都司出兵。据此可知,明初“三司”体制( )
A.增强了地方行政机构的自主权B.形成纵横交错的地方治理体系
C.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双重影响D.有效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6.在封建时代,贵族家庭最重要的事在祭祀,祭祀时最重要的事是宰杀牲牛,于是在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到了秦汉统一,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只有一个家变成了“国家”,于是其家宰也就变成了国家的政治领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秦汉时期“宰相”的说法有误的是( )
A.封建时代贵族私官之遗蜕B.掌管贵族家庭最高祭祀权
C.体现家国同治的职权特点D.封建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
7.宋朝设立二府三司,对国家大事共同决策。议事时,由主事官首议,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合议,后由皇帝裁决,最后交由有司执行。谏院(言官机构)全程记录。如果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谏院抗议。结果是,有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这说明当时( )
A.选官用官制度不完善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D.国家制度对专制皇权有约束力
8.清代奏折制成为固定制度前,军机大臣当面聆听皇帝指示,草拟文书,形成谕旨,由军机处密封,函面上书“办理军机处封寄某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处某官开拆”。廷寄到达后,由受命者本人拆阅,不许其他人代拆。据此可知,清代( )
A.军机大臣的位高权重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
C.军机处的保密性极强D.皇帝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9.1965年,苏共中央开始实行“新经济体制”,按部门原则建立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各专业部;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引导企业关注产品销售额、利润额和盈利率。这表明新经济体制旨在( )
A.提升国民经济调控的专业化B.增强管理和企业的经济活力
C.彻底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借鉴欧美国家市场调节经验
10.1989年,乔治·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在外交上对东欧国家区别对待。根据如表,布什“区别对待”东欧国家的目的是( )
A.扭转美国在“冷战”中的被动地位B.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秩序
C.加速东欧国家“和平演变”的进程D.建立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11.1994年,美国学者克鲁格曼在《虚幻的亚洲经济》一文中提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增加投入资源、资本来促进的,不是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建立在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基础上的“东亚经济奇迹”,只不过是个“神话”而已。这一观点( )
A.意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B.指明了多极格局下东亚发展方向
C.揭示了东亚陷入经济困境的根源D.体现了西方学者的价值观与立场
12.1980年美国对苏联实施经济制裁,禁止向苏联出口小麦,但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趁机把大量小麦卖给苏联,苏联进口总量不降反增。2022年2月俄乌冲突以来,美英日和欧盟对俄罗斯实行持续、全方位的经济制裁,但依靠粮食、能源、畜产品和军工产品向非西方国家的出口,2023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以上。这说明( )
A.西方霸权体系开始崩溃B.美国经济制裁没有作用
C.“一超多强”已经定型D.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持续
13.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亚投行已向28个国家投资了108个项目。投资最多的国家主要有印度、孟加拉国、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投资最多的业务依次是能源类22项(主要集中在孟加拉国和印度)、金融机构类(主要投向多国)和交通运输类(最多的是印度)各18项。这说明亚投行的建立( )
A.旨在增进发展中国家间的关系B.促进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向纵深发展
C.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D.缩小了南北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14.冷战后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美国人需要一个敌国,以给外交政策带来焦点和连续性。为了营造一个“民主的世界”,美国有义务去推进民主,扩大自由市场。上述对抗思维出现主要是因为( )
A.美国把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参照系
B.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具有世界性
C.中国改革开放后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恐怖主义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15.1957年《罗马条约》签署时,条约文本因故无法打印。为免迁延生变,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代表决定先在空白纸上签名,这就是著名的“空白页面”故事。这一违背常规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
A.西欧货币同盟建立迫在眉睫B.欧洲各国形成高度政治互信
C.与会各国实现联合愿望迫切D.共同应对石油危机刻不容缓
16.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本题12分)
材料 东汉史学家荀悦认为:古时候建国是在考察了前朝的弊端之后加以变通的结果。夏、商时代,诸侯国不过百里大小,所以诸侯弱而天子强,桀和纣得以肆行暴虐。周朝建国,吸取前代的教训,诸侯国的规模很大,方圆在五百里以上,提高诸侯的地位,制约王室的权力。到了周朝末年,诸侯强大,互相攻伐,而王室衰微,祸难重重。秦朝吸取周代的教训,改易制度,然而矫枉过正,废除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以强权统治天下。因此,秦帝得以独断专行,无所顾忌,奢侈淫逸,暴虐天下,然而仅仅统治了十四年就灭亡了。汉朝建立,吸取周、秦之教训,兼用周、秦之制度,既行分封,也设郡县,然而也发生了七国之乱这样的事件。此后都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
——(唐)赵蕤著、周苏平注译:《反经》
(1)材料中荀悦认为“此后都实行郡县制”是否符合史实?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说明。(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历史作用。(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4分)
材料一 秦汉时期,依靠庞大的公文运转实施行政管理,必须有相应的公文运行制度。秦汉公文运行大体遵循以下主要规定:文书逐级下达和上呈;遵守公文主发和签署制度;公文行程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各段传送人均有完整的收发文记录,下行公文要按要求回复。总体上看,秦汉公文大体围绕着中央政府、州郡和县乡三个层次运转。公文运转包含着公文转呈、公文下达和公文批复三个核心环节。从皇帝到各级官僚机构的权力行使也主要通过这三个环节表现出来。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
材料二 朱批奏折缴回之举肇始于清康熙朝,制度确立于雍正朝,乾隆朝又有新的补充发展,虽朱批“览”“朕安”一二字者亦需缴回,由此逐步形成了严格的朱批奏折缴回制度,并为以后所承继。清廷最初规定臣僚所存朱批奏折于下次上奏时趁便奏缴,其后改为按年呈缴,清末又改为年终交由军机处汇缴。朱批奏折需连同奏匣、奏夹、封套一并缴回,在京官员赴衙门,在外官员则赴该省督抚处呈缴,休致或降革官员则呈明该省督抚、该旗都统代缴。臣僚所存朱批奏折不得隐匿存留,违者严加惩处。
——摘编自项旋《皇权政治与信息控制——清代朱批奏折缴回制度考论》
(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时期公文运行制度的基本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代奏折缴回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4分)
材料一 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中央集权)示意图:
材料二 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划分和地方政府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沿革损益,而无根本之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指出地方层级管理的“变”与“不变”具体表现,解释“无根本之的变动”的含义。(8分)
(2)指出地方层级管理变化的特点及趋势。(6分)
20.古代中国在国家治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2分)
材料 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一套制衡机制。我国历史上的权力制衡思想和实践体现出中国特色,主要反映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君权制衡。各项重要决策的处理,呈现出一定的“集议”特色,构成制衡君权的某种制度程序。第二,地方权力制衡。……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命,既职责明确、考核严格,又采取行政、军事与监察三者权力分离,以制衡地方官吏权力的扩张,同时还以不断增加行政层级的形式,遏止地方权重倾向。第三,官僚权力制衡。……从中央到地方,对各级官吏的权力划分,行政问责、考核、审计、监督监察上,规范日益细密,以防止权力滥用。
——卜宪群《谈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以“权力制衡与国家治理”为主题,自拟题目,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由材料可知,“国危”“国迁”“立君”都是国家的重大事务,这些重大事务的决策要征询民众的意见说明西周时君主权力尚未实现绝对化,D项正确;仅凭材料不能说明政治统治“和谐而有序”,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西周时存在民众监督机制,但不能说明“日渐完善”,排除B项;“询”说明民众并非拥有决策权,而是参与决策,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认为秦朝单纯实行郡县制,未能充分考虑到各地的差异和历史文化背景,导致地方统治缺乏根基,容易引发反抗。而楚地在秦朝时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情绪,这使得汉初统治者认识到,对于像楚地这样具有独特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地区,不能完全采用单一的郡县制进行管理。郡国并行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治权,特别是对于那些文化传统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地区,能够更好地安抚民心,稳定统治,D项正确;仅从楚地反秦斗争声势最大不能直接证实秦对楚地的统治最为严苛,排除A项;“秦楚之间文化冲突无法弥合”这种说法过于绝对,秦统一六国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排除B项;秦朝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不能简单地说不适用于楚地,而是秦朝的统治方式在楚地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和明末清初(中国)。据材料可知,柳宗元指出如今国家全面实行郡县制且难以改变,顾炎武也强调封建制的废除是长期的过程且即使圣人出现也会变为郡县制,都体现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历史必然性,A项正确;分封制实际是地方权力较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排除B项;郡县制也不能确保历代封建王朝都稳固,王朝的兴衰受多种因素影响,排除C项;分封制在秦朝以后的一些朝代特定时期也曾出现过类似分封的举措,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可知,张载认为,若一切都由中央朝廷来管,必有许多事情管理不好,所以,要实行“封建”,扩大地方的权力,这与北宋时期地方的边防无力有一定的联系,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中央权力过大,而非主张恢复郡国并行制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没有体现中央机构的健全以及官员选拔制度,排除C项和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洪武年间在地方设“三司”,“三司”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当地方遇到紧急事务,须向中央报备,一方面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降低地方治理灵活性,即“三司”体制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积极和消极影响,C项正确;材料强调遇到“大事”需要报备中央,这弱化了地方行政机构自主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三司”各司其职和“大事”上报中央,并未涉及地方治理体系“纵横交错”,排除B项;“三司”体制属于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属于中央行政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宰”本是贵族公卿管家,无法判断其是否掌握最高祭祀权,符合题意,B项正确。从历史传统讲,宰相本是封建时代贵族的私官,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随着历史演进,秦汉时代的宰相,由皇帝的私臣、管家转化而来,既要管理皇家事物,又要管理国家政务,具有二重职权,体现“家国同治”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秦汉时代封建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宰相,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据材料“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可知二府三司对专制皇权有一定约束力,D项正确;二府三司是中枢机构,并不是选官制度,排除A项;二府三司注重臣子们的分权制衡,维护的是封建专制,排除B项;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与材料“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军机大臣当面聆听皇帝指示,草拟文书,形成谕旨,由军机处密封,……廷寄到达后,由受命者本人拆阅,不许其他人代拆”可知,题干反映了军机处的运作程序具有极强的保密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军机大臣的地位高低,而且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排除A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皇帝直接管理地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965年的苏联。根据材料“1965年,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引导企业关注产品销售额、利润额和盈利率”及所学可知,该时期苏联的这些改革举措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引导企业关注产品销售额、利润额和盈利率,意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的活力,B项正确;材料只是加大企业的自主权,与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调控无关,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无法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C项;材料中的举措仅仅调整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行政和经济关系,体现不借鉴欧欧美国家的市场调节,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9年(美国、东欧国家)。结合所学知识,1989年世界处于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冷战仍在继续,布什“区别对待”东欧国家的目的在于加速瓦解东欧,C项正确;这一时期美国在“冷战”中处于主动地位,排除A项;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秩序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增加投入资源、资本来促进的,不是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鲁格曼的观点体现了西方学者的价值观与立场,即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而不仅仅是增长的速度和规模,D项正确;材料的目的是支持东亚经济发展的特点,不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明确指明了多极格局下东亚的发展方向,排除B项;虽然克鲁格曼的观点触及了东亚经济的一些潜在问题,但说他“揭示了东亚陷入经济困境的根源”可能言过其实,因为东亚经济在随后的年份里继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据题意可知,虽然美国禁止向苏联出口小麦,但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则趁机把大量小麦卖给苏联;俄乌冲突以来,虽然俄罗斯遭到全方位的制裁,但俄罗斯通过向非西方国家出口,经济总值仍然得到增长。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单纯的经济制裁并不能对一个国家造成真正的打击,D项正确;对苏联或者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并不能说明西方霸权体系开始崩溃,排除A项;美国的经济制裁必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对苏联或者俄罗斯形成真正致命的打击,排除B项;“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尚未定型,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时空是2020年的世界。根据材料“亚投行已向28个国家投资了108个项目”“投资最多的国家主要有印度、孟加拉国、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投资最多的业务依次是能源类22项(主要集中在孟加拉国和印度)、金融机构类(主要投向多国)和交通运输类(最多的是印度)各18项”及所学知识可知,亚投行主要投资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且主要集中在基础建设类,这说明亚投行的建立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项正确;“增进发展中国家间的关系”并不是亚投行建立的宗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向纵深发展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后(美国)。根据材料可知,冷战后,美国依然把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参照系,因此其外交政策始终带有冷战色彩,美国时常借口营造“民主的世界”以干涉别国内政,A项正确;上述对抗思维出现主要是因为美国把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参照系,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上述对抗思维出现主要是因为美国把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参照系,与中国改革开放后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无关,排除C项;上述对抗思维出现主要是因为美国把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参照系,未涉及恐怖主义的威胁,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根据“为免迁延生变,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代表决定先在空白纸上签名”可知各国代表在空白页上签字是为了避免出现变故,这也从侧面说明与会各国实现联合的迫切愿望,C项正确;此时是为了实现欧洲的联合,并不是建立货币同盟,排除A项;在空白页上签字并不能说明欧洲各国形成了高度政治互信,排除B项;此时欧洲各国并不是为了应对石油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在空间和距离的隔阂越来越小,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不断增强,反映了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D项正确;科技发展有利于各国交往,但“消除了国家界限”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文化多样性,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排除C项。故选D项。
17.(1)参考一:符合史实。说明:汉武帝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荀悦是东汉人,东汉未实行分封制。
参考二:符合史实。说明:秦汉以后,历朝均实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制度;偶有分封,但也和西周分封制有本质的不同。
参考三:不符合史实。说明:西晋初年,晋武帝分封同姓诸王,酿成“八王之乱”明初统治者封建藩王,导致“靖难之役”的叛乱。
(2)分封制: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促进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周成为强国;④传播了周文化,促进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
郡县制:①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④为后世历代王朝沿用,影响深远。
18.(1)基本特征:文书需要逐级下达和上呈;公文行程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公文收发记录较为完整;下行公文按要求回复;中央集权色彩浓厚。
(2)变化:由非正式到形成严格的朱批文书缴回制度;由大臣趁便奏缴到每年由专门机构汇缴。
原因:君主专制的强化;出于信息控制,保密的需要;官僚体系监督制度的发展;中枢决策机制的变化;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19.(1)变:汉增州;唐增道;宋道改路;元增行省;
不变: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变;县制不变;集权目的不变;
含义:未改变中央集权制度,仅仅是形式变化。
(2)特点:沿袭变革;下稳(县)上动(县之上);监察变行政;控制加强;
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
20.示例:
权力制衡有利于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有效运行
权力制衡是封建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制衡君权,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如宋朝实行“台谏合一”讽谏君主,制衡君权。制衡地方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北宋派文官到地方担任知州,并设立通判监督知州。设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相互制约。制衡官僚权力,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使掌握军权,三司使分管财权,进一步缩小丞相权力。
宋初通过制衡君权、地方权力、官僚权力等手段,加强了中央集权,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从而维护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有效运行。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论题举例:
(1)权力制衡有利于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有效运行
(2)权力制衡是封建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
(3)北宋权力制衡措施维护了大一统国家的统治
(阐述其他论题,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波兰、匈牙利
因团结工会获得合法地位而专门制定“援助波兰行动计划”,赞赏匈牙利“走在撕开铁幕的最前面”,并向其提供2500万美元发展资金。
罗马尼亚、东德
以两国“拒绝任何变革”、“严重侵犯人权”等理由进行经济报复,如禁止从罗马尼亚进口商品、禁止国际组织向罗马尼亚提供贷款等。
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
两国改革“起步晚且进展小”,绝不轻易给予经济实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A
C
B
D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C
A
C
D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新余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面对《世界历史大事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