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有一群远古人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能直立行走,会制作粗糙的石器,会使用天然火。此远古人类应该是( )
    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北京人D.半坡人
    2.下列对北京人的介绍正确的是( )
    A.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
    B.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
    C.使用打制石器
    D.使用磨制石器
    3.“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 )
    A.举贤禅让B.传子世袭C.征战功绩D.部落势力
    4.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如图年代尺上的字母,对应着我国史前时期远古人类的生活年代,B处和C处的远古人类分别是( )
    A.北京人、半坡人B.北京人、河姆渡人
    C.河姆渡人、山顶洞人D.元谋人、河姆渡人
    5.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艺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同期的良渚文化遗址亦是如此。这说明当时( )
    A.爱美意识形成B.社会分化出现
    C.禅让制度盛行D.中央集权确立
    6.考古人员在一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稻谷遗存,经测定,年代距今约7000年之间,该遗址很可能位于( )
    A.黄河中下游B.岷江上游
    C.长江中下游D.珠江三角洲
    7.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能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
    8.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如图所示的文物主要可以用于研究( )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C.早期国家的社会变革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9.在学习“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一天生活的体验活动。在活动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种植粮食作物B.懂得钻孔技术
    C.烧烤食物D.用磨制方法制造工具
    10.“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鬼怪),止,遂杀蚩尤。”上述材料( )
    A.没有任何历史研究的价值
    B.记述涿鹿之战的真实历史
    C.是否与历史吻合尚待考证
    D.说明古代曾存在神仙鬼怪
    11.如图是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复原图。该遗址不仅出土了石铲、骨铲等农具,还发现了粟类的植物遗存。通过分析计算,得知粟类食物在先民食物结构中比例为61.3%~80.0%( )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居民遗址D.河姆渡居民遗址
    12.文物、遗址、遗迹是研究古人类活动的重要证据。距今约6000年,创造了如图文明的居民生活在( )
    A.长江流域B.淮河流域C.黄河流域D.珠江流域
    13.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深刻影响了中国思想的发展,我国现代外交强调宽容和包容,反对强制和干预的思想( )
    A.仁者爱人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以法治国
    14.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周武王灭商后,当时都城叫( )
    A.镐京B.长安C.阳城D.洛邑
    15.夏禹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此后,( )
    A.阶级分化开始出现B.“公天下”局面出现
    C.皇帝取得独尊地位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16.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宁李冰率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今仍造福人民。它是( )
    A.郑国渠B.秦长城C.都江堰D.护城河
    17.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各自为政,其中一位诸侯他任用管仲为相,对内改革,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他是( )
    A.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秦穆公
    18.以下朝代更替的正确顺序是( )
    A.商夏周B.夏周商C.夏商周D.周夏
    19.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的是( )
    A.儒家孔子B.道家老子C.墨家墨子D.法家韩非
    20.制作时间轴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如图是小吴同学复习夏商周的更替时制作的时间轴。请你将其中“?”部分补充完整( )
    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C.国人暴动D.平王东迁
    21.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据此可以推断,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不断发展B.力图称雄天下
    C.周王室日渐衰微D.阶级斗争愈发尖锐
    22.如图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农历节气有利于( )
    A.推动水利建设B.指导养生保健
    C.提高教育水平D.促进文化发展
    23.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突出体现在( )
    ①铁制工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
    ②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③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4.如表是“中国”字体的在古代演变历程,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汉字不断演变并一脉相承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甲骨文后汉字基本没变化
    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 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 处。(填写图中字母即可)
    (2)说出材料二中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
    (3)如果以两则材料作为一个历史探究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26.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大汶口晚期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的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
    材料四:传说中的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蔬菜……黄帝已能建造宫室,挖掘水井……
    (1)阅读材料一说出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是谁?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代?(填旧石器时代或新石器时代)
    (2)阅读材料二,河姆渡遗址发现大量稻谷,说明哪一区域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观察复原图
    (3)读材料三分析,大汶口晚期已经出现什么现象?
    (4)阅读材料四,说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5)你是怎样看待中国古代文明的?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字结构体现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人的整体部位如人(亻)、身,分体部位如目、口、手(扌),反映在造字方面,如与“田”字有关的男、畴等。此外,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原始崇拜和祭祀活动。
    ——摘编自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
    材料三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表意文字。汉字是以汉族为使用主体的文字,但没有哪一个少数民族不是在保护汉字的。汉字的载体轻便、合理,后来更发明了经济实惠的纸张。如果文字被少数人所垄断,但汉字很早就走向民间。汉字是非常美的一种文字,很容易被美化为艺术。
    ——摘编自王宁《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汉字造字结构所体现的精神内涵。
    (2)据材料三,分析汉字延续至今的原因。
    (3)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请再举出古代文字一例。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1)材料一的文物是什么?该文物属于中国哪一朝代?
    (2)你认为它能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二:【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
    (3)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1-10 CCABB CBACC
    11-20 CCBAD CBCDB
    21-24 ABAA
    25.(1)A、B。
    (2)共同特点: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都发现了墓葬和礼器。
    (3)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探源等。
    26.(1)裴文中;旧石器时代。
    (2)长江中下游;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3)贫富分化。
    (4)黄帝、炎帝。
    (5)中国古代文明是先人劳动和智慧的成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继承和传承中华文明;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27.(1)与农业生产、原始崇拜和祭祀活动等息息相关。
    (2)汉族与少数民族都使用汉字,保护汉字;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汉字很容易被美化为艺术等。
    (3)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等。
    28.(1)甲骨文。商朝。
    (2)我国有文字(甲骨文)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3)孔子。“仁”。
    (4)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厚积淀,大力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节气,宜饮伏茶“防暑”“祛湿”
    ——二十四节气(大暑)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大的墓葬往往随葬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玉器、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
    二里头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4100年左右,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建筑群以及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

    相关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