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多版本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多地区)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01(1~2章)含答案解析.zip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01(1~2章)含答案解析.zip,文件包含高一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docx、高一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1-2章人教版2019docx、高一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1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1-2章人教版2019docx、高一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1参考答案docx、高一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1答题卡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1前两章内容。
5.难度系数:0.8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竹林中的空气、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B.高山竹林中的所有大熊猫和所有竹子共同形成了一个群落
C.竹茎、竹叶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
D.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不一定均具有组织和系统结构层次
B.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C.某一地域中全部的蛇属于生命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层次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与细胞密切相关
3.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一片树林B.一片树林里所有的树
C.一片树林里所有的乔木D.一片树林里所有的马尾松
4.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赛达伯格湖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一棵杨树”和“一头牛”二者所含有的生命系统层次不完全相同
C.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D.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完全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
5.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先生长期从事传染病及疫苗研究,是世界上首位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科学家。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眼衣原体体内有多种细胞器
B.支原体、衣原体等原核生物都含有细胞壁
C.沙眼衣原体具有细胞膜、拟核、核糖体等结构
D.沙眼衣原体和病毒具有相同的增殖方式
6.小小细胞奥秘多,前人探索付辛劳!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木栓组织为死的植物细胞
B.施莱登和施旺认为,自然界中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C.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且每个细胞都能相对独立地生活
D.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且遗传物质都是DNA
7.下图为四种不同生物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的细胞壁都可被纤维素酶水解
B.甲乙均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丁与支原体相比,结构上的不同点主要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D.丙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遗传信息的流动遵从中心法则
8.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如图所示,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①③⑤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乙转为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转动转换器→移动标本→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100×换成400×,则图丁视野中的64个细胞将变为4个
9.“巨型稻”平均株高2米左右,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产量高,富含K、Ca、Zn、Mg等营养元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K、Zn是组成“巨型稻”细胞的微量元素
B.“巨型稻”中的元素都可以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
C.“巨型稻”和普通稻的细胞中元素种类差别很大
D.构成“巨型稻”细胞的化合物中淀粉的含量最高
10.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
B.GFAJ﹣1细菌体内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C.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糖类、核酸等结构或物质中
D.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极端环境寻找生命的思路
11.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下列有关生物组织中某些化合物的检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蔗和甜菜富含蔗糖,不宜作为还原糖的检测材料
B.白萝卜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呈现无色,水浴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C.检测牛奶中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先等量混合均匀再使用
D.检测花生种子中是否含有脂肪,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解组织中的脂肪
12.“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某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洗净除去表面水分风干幼苗干物质灰分
A.步骤一损失的水在细胞中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步骤二损失的水在细胞中主要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
C.步骤三损失的主要是无机盐,它们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D.干旱环境中生长的玉米,其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相对较高
13.下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浓度与某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甲的浓度不同,作物生长速率一定不同
B.乙的浓度为B~C时追加乙肥可以提高作物生长速率
C.作物生长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甲的浓度高于乙的浓度
D.作物生长速率受甲和乙的浓度影响
14.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此外还可以参与构成细胞的结构。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糖可以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水解产物相同
C.动、植物体内的多糖存在差异,但都能为生物体供能
D.糖类参与构成细胞的结构时可能与信息传递有关
1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麦种子萌发时,储存的淀粉会转变成葡萄糖,该代谢过程会消耗水
B.依据春化作用原理,农业工作者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温度来促进冬小麦开花
C.根据种子所含物质的含量及特点,种植油菜时,播种深度较小麦种子浅,往往只在种子上面盖了薄薄的一层土
D.为了延长小麦种子的保存时间,可晒干以减少种子中的自由水含量
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 g,最好控制在25 g以下。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B.蔗糖和乳糖是细胞中常见的二糖
C.酵母菌中的脱氧核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D.糖原和蔗糖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均有葡萄糖
17.细胞中的脂肪酸可以来源于直接吸收食物中的外源性脂肪酸,也可以由内源性的糖和氨基酸转化生成。下列关于脂肪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水解的终产物只有甘油、脂肪酸和磷酸B.植物种子中储存的脂肪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
C.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组成的酯D.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大量转化为脂肪
18.科学家在研究和鉴定动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时,发现了人体第21种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硒代半胱氨酸的分子式为C3H7NO2Se,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氨基酸的R基是—CH3OSe
B.该氨基酸中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硒代半胱氨酸的硒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团上
D.硒代半胱氨酸和吡咯赖氨酸带电性质的差异是由于二者的R基不同造成
19.赤峰对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夹外面是酥脆的面饼皮,熏肉的内馅瘦而不柴、肥而不腻,一口下去,香飘四溢。关于对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赤峰对夹所含的有机化合物中,共有的大量元素为C、H、O
B.熏肉所含脂肪较多,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氧的含量远低于糖类
C.烘焙会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易被蛋白酶水解
D.淀粉是生物大分子,不能直接吸收,糖尿病人无需控制摄入量
20.某些蛋白质可赋予细胞运动的能力。作为肌肉收缩和细胞游动基础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都是丝状分子或丝状聚集体,如肌细胞中的肌肉蛋白。肌肉蛋白由多种蛋白质构成,主要是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此外还有多种其他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呈现丝状分子或丝状聚集体,与其能执行相关的运动功能联系紧密
B.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区别,体现在肽链盘曲、折叠所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C.在机体运动的过程中,肌肉蛋白的空间构象可能时刻发生着变化,并能恢复
D.日常饮食中摄入的瘦肉,需将其中的肌肉蛋白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细胞吸收
21.迁徙的鸟类,长途跋涉不迷路与其体内的磁受体蛋白(MagR)有关,MagR复合物能感应到微弱的地球磁场,并沿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agR蛋白溶液中加入一些食盐后析出,会失去原有功能
B.MagR蛋白中一定含有所有的天然氨基酸
C.鸟类体细胞中一般都含有MagR蛋白
D.MagR的特异性主要体现在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上
22.已知①蛋白质、②糖原 、③脂肪、④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② ③氧化分解,②释放的能量更多
B.③④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①④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②③④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23.如图表示化合物a和m参与化合物b的构成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在新冠状病毒、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C.DNA 和 RNA 在核苷酸组成上,只有a不同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6种
24.下列有关核酸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P
B.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仅存在于细胞核中
C.构成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
D.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4种碱基
25.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及其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大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一定是单体
B.生物大分子及其对应的单体组成元素可能不同
C.生物大分子都具有特异性,可作为区分不同生物的依据
D.生物大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单体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有关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衡水湖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芦苇荡、荷花淀、白鹭、丹顶鹤等,其景色犹如人间仙境,吸引着大批的游客。请结合生物学知识来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上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分别是 、 。衡水湖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是由 和 相互关联形成的统一整体。
(2)与白鹭相比,湖中的芦苇不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 ;与细菌相比,白鹭特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 。白鹭在繁殖季节中繁殖了3只小白鹭,小白鹭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
(3)湖中的鱼 (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原因是 。
(4)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事实或证据符合这一观点的是_____。
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摄食和运动
B.荷花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当敌害来临时,丹顶鹤惊飞
D.芦苇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27.(8分)水熊虫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当环境恶化时,水熊虫会处于一种假死状态,代谢率几乎降到零,甚至能耐受-273℃冰冻数小时,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据研究,水熊虫进入假死状态时,体内会产生大量海藻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探究海藻糖是否为还原糖,可加入 试剂鉴定,若加入该试剂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能否说明海藻糖不是还原糖,为什么 。
(2)有人认为“水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为探究上述假设的真实性,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请补充完整。
I.操作过程:
①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添加含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乙组 ;
③
培养数小时;
④观察环境改变后,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
Ⅱ.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 ,则假设成立,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其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若 ,则假设不成立。
28.(10分)在冬季来临过程中,冬小麦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如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变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9月至12月,随着气温下降,冬小麦细胞中自由水含量 (填“升高”、“不变”或“下降”),出现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是 。
(2)冬天来临前,冬小麦细胞中的游离状态的水分子通过与 等物质结合,转化为结合水,流动性与溶解性降低,不易结冰,从而增强了抗寒能力。
(3)有研究表明,提高细胞液的浓度能使植物的结冰温度降低,因此随着气温下降,冬小麦细胞中可能出现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与此同时细胞内呼吸作用消耗的糖分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从而提高冬小麦的抗寒能力。
29.(10分)花生种子中储藏的物质以脂肪为主,并储藏在细胞的油体(植物细胞的一种细胞器)中。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其脂肪酸和甘油又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和脂肪相比,磷脂多了 元素。
(2)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此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请从脂肪和糖类的元素组成及比例角度分析其原因: 与萌发前相比,萌发过程中的花生种子细胞内, 有机物种类的变化是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3)葡萄糖和蔗糖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能源物质,但是医生在为低血糖患者补充能量时往往采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而非蔗糖溶液,试从细胞吸收的角度解释原因: 。
(4)给家禽、家畜提供富含糖类的饲料,可以使它们育肥,原因是 。
30.(12分)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得几种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表所示:
(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2)⑥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 作用;⑦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 作用,⑧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 作用。
(3)图中所示化合物是由 种氨基酸经 过程形成的,该化合物中有 个羧基。图中含有肽键的序号是 。
(4)组成上述8种化合物的所有氨基酸所共有的结构通式是 。
(5)该实例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有 ,这种特点决定了蛋白质的 。
(6)⑧有1条肽链,由574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假如每个氨基酸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多肽化合物
氨基酸
多肽化合物
氨基酸
①
催产素
9
⑤
牛胰蛋白酶
223
②
牛加压素
9
⑥
人胰岛素
51
③
血管舒张素
9
⑦
免疫球蛋白
660
④
平滑肌舒张素
10
⑧
人血红蛋白
57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02(1~2章)含答案解析.zip,文件包含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docx、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2A4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2章人教版2019docx、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2A3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2章人教版2019docx、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2参考答案docx、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2答题卡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01(1~2章)含答案解析.zip,文件包含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docx、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1A4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2章人教版2019docx、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1A3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2章人教版2019docx、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1参考答案docx、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卷01答题卡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第一章)含答案解析.zip,文件包含高一生物学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教版2019docx、高一生物学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1章苏教版2019docx、高一生物学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1章苏教版2019docx、高一生物学第一次月考卷答题卡docx、高一生物学第一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