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广西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广西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1)第1页
    2024年广西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1)第2页
    2024年广西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1)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广西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1)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广西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1),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所示的电路元件是( )
    A. 电阻
    B. 电池
    C. 开关
    D. 灯泡
    2.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各地纷纷“禁噪”。“禁噪”是( )
    A. 防止噪声的产生B. 使噪声变成乐音C. 阻断噪声的传播D.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3.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水能长时间供暖,主要原因是水的( )
    A. 密度大B. 密度小C. 比热容大D. 比热容小
    4.小明将爸爸刷过鞋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摩擦使鞋面变得更亮,这是利用光的( )
    A. 折射B. 色散C. 漫反射D. 镜面反射
    5.以勺为笔,用糖作墨,糖汁成画。如图所示,糖汁冷却成糖画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沸腾B. 凝固C. 熔化D. 升华
    6.关于超导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绝缘体材料B. 是半导体材料
    C. 常温常压下电阻为零D. 用来输电可减少电能损耗
    7.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则两根玻璃棒( )
    A. 得到电子B. 带负电C. 靠近时会互相排斥D. 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8.
    如图所示的眼镜片是( )
    A. 凸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
    9.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南宁举行。期间,小明利用垃圾钳捡垃圾,并进行分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B. 垃圾钳是省力杠杆
    C. 可利用垃圾来发电
    D. 垃圾钳是费力杠杆
    10.如图是水果电池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电路。下列电路图与其对应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2024年广西“民族体育炫”板鞋竞速比赛中,运动员看到广告牌向后退,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跑道
    B. 板鞋
    C. 观众席
    D. 广告牌
    1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
    C.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3.在课间踢毽子的活动中,如图所示,踢出的毽子在上升过程中( )
    A. 具有惯性
    B. 受力平衡
    C. 受到的重力增大
    D. 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14.如图,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电动机,给线圈通电,轻轻一推,线圈就会持续转动。下列关于电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电动机主要由磁体和线圈组成
    B. 电动机主要把动能转化为电能
    C. 对调电源正、负极可以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
    D. 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热量与线圈的电阻无关
    15.中秋节,家人吃月饼庆团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月饼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月饼的直径约为20m
    B. 月饼的厚度约为3cm
    C. 月饼被轻轻放在盘上的过程中总质量不变
    D. 一个月饼均分为四份的过程中总质量增大
    16.“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落户广西防城港。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B. 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 核能发电利用核聚变原理D. 核电站将核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17.如图所示,我国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时,通过______(选填“电磁波”或“声波”)与地面联系;当它靠近地球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则它的动能越来越______。
    18.关于分子动理论,谚语“有麝自来香,不必迎风扬”表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______;寒冬,我们常搓手取暖,这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
    19.如图所示的插座最好安装在较高处,防止幼儿玩耍时因接触______而触电;三孔插座的①插孔对应的接线柱必须接______,避免接触用电器带电的金属外壳而触电。(两空均选填“火线”“零线”或“地线”)
    20.国产大飞机C919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下方的空气流速,机翼上方的气压______下方的气压。(两空均选填“大于”或“小于”)
    21.在研究地磁场方向时,如图所示,发现司南的长柄静止时总是指向南方,则长柄相当于指南针的______极。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记述了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______(选填“重合”或“不重合”)的现象。
    22.某次加工螺母的过程中,裁出底面为正八边形的金属柱体,其质量为7.68×10−2kg,底面积为4.8×10−4m2。如图甲所示,金属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 Pa;从中心挖出和其等高、底面半径为r的圆柱体后,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乙和p丙,且p乙:p丙=20:17,则r约为______ cm。(已知该金属密度为8×103kg/m3,取 2=1.4、π=3.1、g=10N/kg)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3.请在图中画出无人机在空中时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24.了解水深,防止溺水。人在岸边看水池池底的发光点A,感觉该点的位置升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请在图中画出从A点发出的光进入人眼E的光路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2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先后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水平向右拉动木块,当木块匀速运动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根据______知识,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 N;
    (2)比较甲和乙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______有关;
    (3)比较甲和丙实验,可得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
    (4)许多运动鞋的鞋底刻有各式各样的花纹,是应用步骤(3)的结论来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26.(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闭合开关后,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______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铁钉吸起大头针的数量更______(选填“多”或“少”)。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通过实验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选填“同”或“不同”)一平面内,反射角r ______入射角 i。
    (3)在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 ℃,观察到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27.小明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选填“a”或“b”)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则电路故障可能是滑动变阻器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2)排除故障后,某次实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V;小明测得多组数据,并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 W;
    (3)图丙的图像是一条曲线的原因是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4)受到上述实验的启发,为测量高温物体的温度,小明将图甲电路改装成一个简易的温度传感器。思路如下:将图甲中的小灯泡换成与灯丝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选择图中一个电表改装为温度显示仪。你建议他选哪个电表?请说明理由(从电表的示数随待测物体的温度变化关系进行阐述)。
    答:______。
    28.小明在测量花生油和实心物体A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______放置,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横梁平衡;
    (2)将花生油倒入空烧杯,用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79g;再将烧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测得量筒中油的体积为60cm3;用天平测量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时,如图乙所示,用手拿砝码的做法______(选填“规范”或“不规范”),当横梁再次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 g,花生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在测量A的密度时,不慎碰坏了量筒,于是利用矿泉水瓶(图丁)代替量筒继续进行实验,数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A的质量m1;
    ②往矿泉水瓶中灌满水,拧紧瓶盖后擦干瓶子,测出其总质量m2;
    ③______,测出其总质量m3;
    ④求得A的密度为ρ=______(用ρ水、m1、m2和m3来表示)。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29.一艘货轮在长江某河段行驶,50s内匀速通过200m的路程,其牵引力为5×105N,求:
    (1)货轮行驶的速度;
    (2)牵引力做的功;
    (3)牵引力的功率。
    30.公路部门往往通过地磅检测汽车载重情况。图甲是跨学科学习团队设计的可视化地磅的电路原理图,主要由踏板(重力不计)、压力传感器R、显示承重的仪表(实质为电流表,量程0∼0.6A)等组成,R的阻值与所受压力F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5Ω。求:
    (1)当R的阻值为35Ω时,电路的电流;
    (2)当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4A时,地磅的测量值;
    (3)为了增加地磅的最大测量值,请你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案,并列出关系式进行说明。
    31.一个不吸水的实心圆柱体Q,底面积为0.01m2,高为0.3m,密度为0.5×103kg/m3。如图甲所示,现将Q放在容器中,缓慢往容器中注水(水的密度为1×103kg/m3,g取10N/kg),求:
    (1)圆柱体Q的质量;
    (2)当注入水的深度为0.1m时(此时Q未漂浮),Q受到的浮力;
    (3)广西夏季雨水充沛,每逢暴雨,河水水位快速上涨,为了监测河水水位,某项目小组设计了“智能水位报警器”,如图乙所示。其由A、B两部分组成,A模拟控制器,B模拟河道。其中A内部高度为0.7m,顶部固定着压力传感器,当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报警器会自动报警。在某次注水测试中,当注水到某一深度时,Q开始漂浮,随着注入水的深度增加,Q最终会与传感器接触,当Q露出水面长度为0.1m时,报警器恰好开始报警。请通过计算,分析从开始注水到报警器报警的过程,并在丙图中作出此过程Q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注入水的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线。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由图可知此电路元件为电阻。
    故选:A。
    根据图示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电路元件,是一道基础题。
    2.【答案】A
    【解析】解:“禁噪”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
    故选:A。
    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此题结合实例考查控制噪声的方法,要注意其运用。
    3.【答案】C
    【解析】解: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因此,热水袋的内部液体主要是水,就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
    故选:C。
    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属热学基础题。
    4.【答案】D
    【解析】解:
    皮鞋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软布反复擦,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皮鞋擦油后看起来很亮,说明光经过鞋表面反射后比较集中,向着同一个方向;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向着各个方向,光线比较分散,所以表面看起来应该更暗。
    此题主要考查了镜面反射,并且将镜面反射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此题的要点:微小的鞋油颗粒将会填平鞋面上凹凸不平的地方,使鞋面变得光滑。
    5.【答案】B
    【解析】解:A、沸腾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
    B、让白糖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糖汁冷却成糖画,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故B正确;
    C、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糖汁冷却成糖画的过程,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故C错误;
    D、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该过程是放热的。
    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了“糖画”制作过程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属热学的基础知识。
    6.【答案】D
    【解析】解:ABC、超导材料是在一定温度下电阻为零的材料,而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半导体之间,他们没有联系,故ABC错误;
    D、用超导体做输电导线,可以减少由电能到内能的损耗,提高传输效率,故D正确。
    故选:D。
    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超导体的电阻为0,不会放热,所以电能无法转化为内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导现象及超导材料的特点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7.【答案】C
    【解析】解: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两根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靠近时会相互排斥,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在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正、负电荷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知识,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8.【答案】C
    【解析】解:AB、凸面镜和凹面镜不能透过光线,故AB不符合题意;
    CD、由图可知,透过眼镜片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则该镜片是凸透镜,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倒立等大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
    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通过凹透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辨别,属于基础题。
    9.【答案】B
    【解析】解:A、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故A正确;
    BD、垃圾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省距离,故B错误,D正确;
    C、可利用垃圾来发电,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故C正确。
    故选:B。
    (1)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有效保护环境;利用垃圾发电可变废为宝,减少煤炭消耗。
    (2)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杠杆的分类,基础题。
    10.【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发光二极管直接连接到水果电池两端,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由实物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从而作出选择。
    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正确识别电路和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是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运动员看到广告牌向后退,广告牌是运动的,广告牌和板鞋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广告牌向后退是以板鞋为参照物的,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2.【答案】D
    【解析】解:A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D正确;
    B、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C错误。
    故选: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速度为3×108m/s。
    本题考查的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属于基础性题目。
    13.【答案】A
    【解析】解:A.踢出去的毽子,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上运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A正确;
    B.上升过程中,做变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
    C.根据G=mg可知,毽子的质量不变,故重力不变,故C错误;
    D.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所处的高度有关,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上升,因此重力势能增大,故 D错误;
    故选:A。
    (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上升过程中,做变速运动,据此分析;
    (3)根据G=mg分析重力的变化情况;
    (4)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所处的高度有关。
    该题考查了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惯性的理解和应用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4.【答案】AC
    【解析】解:A、电动机主要由磁体和线圈组成,故A正确;
    B、电动机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
    C、对调电源正、负极可以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是正确的,故C正确;
    D、Q=I2Rt,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热量与线圈的电阻有关,故D错误。
    故选:AC。
    (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该线圈之所以能转动,是依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来工作的,但是该线圈在转过平衡位置时,若不改变电流的方向,此时所受到的磁场力会阻碍线圈的转动,故为了使线圈持续转动,将线圈两端引线的漆皮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半周,这样在一个半周内受到磁场的力的作用,另一个半周利用惯性转动;
    (3)Q=I2Rt。
    本题考查了电动机的构造、能量转化、转向和热量与电阻关系的基础知识,属于基础题。
    15.【答案】BC
    【解析】解:A、月饼的直径约10cm,故A错误;
    B、月饼的厚度约为3cm,故B正确;
    C、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月饼被轻轻放在盘上的过程中总质量不变,故C正确;
    D、一个月饼被均分为四份的过程中,总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C。
    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②根据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了解估计月饼直径和厚度。
    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概念和特性、常见的长度估测,属于基础题。
    16.【答案】BD
    【解析】解: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发电利用核裂变原理,核电站将核能最终转化为电能,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1)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
    (2)核反应的过程分核聚变和核裂变。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裂变(链式反应)释放能量的。
    本题考查核能的有关知识,是一道综合题。
    17.【答案】电磁波 大
    【解析】解:(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我国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时,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
    (2)当它靠近地球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则它的动能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电磁波;大。
    (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此题考查电磁波的传播、动能的大小变化,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18.【答案】运动 做功
    【解析】解:谚语“有麝自来香,不必迎风扬”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我们常搓手取暖,克服摩擦做功,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故答案为:运动;做功。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本题考查改变内能的方法和扩散现象,能用相关热学知识做出解释是解答的关键。
    19.【答案】火线 地线
    【解析】解:当幼儿接触火线通过人体与大地构成闭合电路,发生触电事故;三孔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上孔接地线,故①插孔对应的接线柱接地线。
    故答案为:火线;地线。
    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三孔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上孔接地线;
    本题考查了发生触电的条件和三孔插座的接线原则,是一道基础题。
    20.【答案】大于 小于
    【解析】解: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机翼上方的气压小于下方的气压,产生向上的压强差、压力差,从而获得升力。
    故答案为:大于;小于。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21.【答案】南 不重合
    【解析】解: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即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其静止时其勺柄指向地理南方,指向地球南方的叫做磁体的南极,用S表示,而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长柄所指的方向是地球磁场的北极,所以长柄相当于指南针的南极;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发现地磁场的磁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
    故答案为:南;不重合。
    指南针是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而指向南北的,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而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再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判断指南针的指向;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发现地磁场的磁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磁场的性质,属于基础知识考查,也是学生易错的内容。
    22.【答案】1600 1
    【解析】解:(1)图甲中金属柱体的重力:G=mg=7.68×10−2kg×10N/kg=0.768N,
    金属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压=G=0.768N,
    此时金属柱体对地面的压强:p=F压S=0.768N4.8×10−4m2=1600Pa。
    (2)由正八边形的面积公式S=2a2(1+ 2)可知,正八边形的边长:a= S2(1+ 2)= 4.8×10−4m22(1+ 2)=0.01m=1cm,
    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金属柱形对地面的压强:p=FS=GS=mgS=ρVgS=ρShgS=ρgh,
    即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金属柱形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只与金属的密度和高度有关,
    由图甲和乙可知,这两种情况下,金属柱体的密度和高度都相等,因此甲、乙两图中金属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大小相等,即p乙=p=1600Pa,
    则金属柱体的高:h=pρ g=1600Pa8×103kg/m3×10N/kg=0.02m=2cm,
    由p乙:p丙=20:17可知,图丙中金属柱体对地面的压强:p丙=1720×p乙=1720×1600Pa=1360Pa,
    图丙中的受力面积:S丙=ah=1cm×2cm=2cm2,
    由p=FS可知,图丙中金属柱体的重力:G丙=F丙=p丙S丙=1360Pa×2×10−4m2=0.272N,
    则挖出圆柱体的重力:ΔG=G−G丙=0.768N−0.272N=0.496N,
    由G=mg可知,挖出圆柱体的质量:Δm=ΔG g=0.496N10N/kg=4.96×10−2kg,
    由ρ=mV可知,挖出圆柱体的体积:ΔV=Δm ρ =4.96×10−2kg8×103kg/m3=6.2×10−6m3=6.2cm3,
    由V=Sh可知,挖出圆柱体的底面积:ΔS=ΔVh=6.2cm32cm=3.1cm2,
    由S=πr2可知,挖出圆柱体的底面半径:r= ΔSπ= 。
    故答案为:1600;1。
    (1)根据G=mg求出图甲中金属柱体的重力,金属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金属柱体的重力,根据压强定义式求出此时金属柱体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正八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正八边形的边长;根据p=FS=GS=mgS=ρVgS=ρShgS=ρgh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金属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并求出金属柱体的高度,再结合p乙:p丙=20:17求出图丙中金属柱体对地面的压强;根据面积公式求出图丙中的受力面积,根据压强定义式求出图丙中金属柱体的重力,进而求出挖出圆柱体的重力,根据G=mg和密度公式求出挖出圆柱体的体积,根据体积公式求出挖出圆柱体的底面积,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求出挖出圆柱体的底面半径r。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和压强定义式的应用,关键是推导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金属柱形对地面的压强表达式。
    23.【答案】解:过无人机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找出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即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然后确定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最后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画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条带箭头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所以要先正确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的要求作出力的示意图,要注意在线段末端标出符号。
    24.【答案】解: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解析】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本题在作图时尤其要注意不要把光的传播方向(即箭头方向)标反了。
    25.【答案】二力平衡 2 压力 大 增大
    【解析】解:(1)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拉力等于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3)比较甲和丙实验,可得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许多运动鞋的鞋底刻有各式各样的花纹,是应用步骤(3)的结论来增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2)压力;(3)大;(4)增大。
    (1)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必须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才行;
    (2)(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4)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加摩擦力。
    本题考查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常见题目
    26.【答案】N 多 同 等于 45 有
    【解析】解:(1)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闭合开关后,由安培定则知,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阻值变大,电路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变强,铁钉吸起大头针的数量更多;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通过实验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r等于入射角i;
    (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以上,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4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故答案为:(1)N;多;(2)同;等于;(3)45;有。
    (1)用安培定则进行判断;要掌握转换法。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通过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体现的;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解答;
    (3)要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进行读数,注意是零上还是零下;晶体和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
    本题考查了螺线管磁场的特点、磁极方向和磁性强弱的判断等,注意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与电流的方向和线圈的绕法有关;考查了反射定律的验证;考查了晶体熔化的特点。
    27.【答案】b 断路 增大 温度越高,电阻丝的电阻越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可知,电阻丝两端的电压越大,因此选择电压变改装为温度显示仪
    【解析】解:(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的b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可能电路中出现断路,可能变阻器断路;
    (2)电压表选择小量程,分度值为0.1V,所以电压表示数为1.2V。
    由图丙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4A,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RL=ULIL=Ω,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L=ULIL=2.5V×0.4A=1W;
    (3)图丙中,当灯泡电压变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增大,灯泡的功率变大,灯丝温度变高,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温度越高,电阻丝的电阻越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可知,电阻丝两端的电压越大,因此选择电压表改装为温度显示仪。
    答:(1)b;断路;(2)1.2;6.25;1;(3)增大;(4)温度越高,电阻丝的电阻越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可知,电阻丝两端的电压越大,因此选择电压表改装为温度显示仪。
    (1)为了保护电路,按实验规范操作,应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
    (2)根据电压表选用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由丙得到2.5V时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得到灯泡的电阻,根据P=UI得到灯泡的额定功率;
    (3)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温度高,电阻大,分压大,将电压表改成温度显示仪。
    本题考查电阻的测量和电功率的测量,需要故障的判断,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公式。
    28.【答案】水平 右 不规范 250.9×103 将物体A放入瓶中,待水不溢出后,拧紧瓶盖后擦干瓶子 m1m1+m2−m3ρ水
    【解析】解:(1)把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用手拿砝码的做法不规范,当横梁再次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0g+5g=25g,量筒内花生油的质量为:m=79g−25g=54g;
    花生油的密度为:ρ=mV=54g60cm3=0.9g/cm3=0.9×103kg/m3。
    (3)③将物体A放入瓶中,待水不溢出后,拧紧瓶盖后擦干瓶子,测出其总质量质量m3。
    溢出的水的质量为m3−m2−m1;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A的体积,则有VA=V排水=m1+m2−m3ρ水;
    A的密度为:ρA=m1VA=m1m1+m2−m3ρ水。
    故答案为:(1)水平;右;(2)不规范;25;0.9×103;(3)③将物体A放入瓶中,待水不溢出后,拧紧瓶盖后擦干瓶子;④m1m1+m2−m3ρ水。
    (1)天平在使用时要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时,横梁的哪一端翘起来,就把平衡螺母向哪端移动。
    (2)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直接用手拿;根据密度公式计算花生油的密度。
    (3)物体A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推导A密度的表达式。
    本题考查的是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知道会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会设计实验方案。
    29.【答案】解:(1)货轮的速度:v=st=200m50s=4m/s;
    (2)牵引力做的功:W=Fs=5×105N×200m=1×108J;
    (3)牵引力的功率:P=Wt=1×108J50s=2×106W。
    答:(1)货轮行驶的速度是4m/s;
    (2)牵引力做的功是1×108J;
    (3)牵引力的功率是2×106W。
    【解析】(1)根据v=st得到货轮的速度;
    (2)根据W=Fs得到牵引力做的功;
    (3)根据P=Wt得到牵引力的功率。
    本题考查速度、功和功率的计算,属于综合题。
    30.【答案】解:由图可知,压力传感器R和定值电阻R0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当R的阻值为35Ω时,电路的电流:
    I=UR+R0=12V35Ω+5Ω=0.3A
    (2)当通过电路的电流为I′=0.4A时,电路的总电阻:
    R总=UI′=12V0.4A=30Ω,
    R的阻值:
    R′=R总−R0=30Ω−5Ω=25Ω;
    由图乙可知压力F=1×104N,地磅的测量值:
    m=Gg=Fg=1×104N10N/kg=1000kg;
    (3)电流表的示数最大为0.6A,电源电压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为:
    R总′=UI大=12V0.6A=20Ω,
    为了增加地磅的最大测量值,即压力增大,需要减小R的阻值,R的阻值为:
    R ′ ′=R总′−R0=20Ω−R0,所以需要增大R0的阻值。
    答:(1)当R的阻值为35Ω时,电路的电流是0.3A;
    (2)当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4A时,地磅的测量值是1000kg;
    (3)为了增加地磅的最大测量值,需要增大R0的阻值。
    【解析】(1)由图可知,压力传感器R和定值电阻R0串联,由I=UR+R0可求得电路的电流;
    (2)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求得当通过电路的电流为I′=0.4A时,电路的总电阻,然后可求得R的阻值,由图乙可知,此时压力,然后可求地磅的测量值;
    (3)电流表的示数最大为0.6A,电源电压不变,由I=UR可求得此时电路的总电阻关系式,然后可知为了增加地磅的最大测量值的可行方案。
    本题中主要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理解这一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解决此题的前提,对我们分析题意的能力要求较高。
    31.【答案】解:(1)根据ρ=mV可知,圆柱体Q的质量为:
    mQ=ρQVQ=ρQSQh=0.5×103kg/m3×0.01m2×0.3m=1.5kg;
    (2)当注入水的深度为0.1m时(此时Q未漂浮),Q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ρ水gSQh′=1×103kg/m3×10N/kg×0.01m2×0.1m=10N;
    (3)当圆柱体Q刚好漂浮时,F浮=GQ=mQg=1.5kg×10N/kg=15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圆柱体Q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h1=F浮ρ水gSQ=15N1×103kg/m3×10N/kg×0.01m2=0.15m,
    此时Q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1=ρ水gh1=1×103kg/m3×10N/kg×0.15m=1.5×103Pa,Q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露=0.3m−0.15m=0.15m;
    继续注水,当圆柱体Q与传感器接触时,注入水的深度为h2=hA−h露=0.7m−0.15m=0.55m,因圆柱体Q处于漂浮状态,圆柱体Q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变,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当Q露出水面长度为0.1m时,即Q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3=0.2m,
    此时Q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2=ρ水gh3=1×103kg/m3×10N/kg×0.2m=2×103Pa,注入水的深度为h4=hA−h露′=0.7m−0.1m=0.6m,
    则此过程Q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注入水的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线如下图所示:

    答:(1)圆柱体Q的质量为1.5kg;
    (2)当注入水的深度为0.1m时(此时Q未漂浮),Q受到的浮力为10N;
    (3)见解答图。
    【解析】(1)根据ρ=mV求出圆柱体Q的质量;
    (2)当注入水的深度为0.1m时(此时Q未漂浮),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Q受到的浮力;
    (3)当圆柱体Q刚好漂浮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圆柱体Q浸入水中的深度,利用p=ρ水gh求出此时Q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继续注水,当圆柱体Q与传感器接触时,根据数学关系求出注入水的深度,因圆柱体Q处于漂浮状态,圆柱体Q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变,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当Q露出水面长度为0.1m时,即Q浸入水中的深度为0.2m,根据p=ρ水gh求出此时Q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据此画出Q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注入水的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线。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浮力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综合应用,同时还考查了描点画图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

    相关试卷

    2024年安徽省马鞍山七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1):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马鞍山七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1),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押题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押题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