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太阳、月亮、地球三者都是太阳系的天体,彼此关系密切。下图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位置关系模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关于图中abc及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构成地月系 B. abc构成宇宙中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
C. a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D. b天体不存在生命
2. 图示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农历日期是( )
A. 月食 十五 B. 日食 初一 C. 月食 初七 D. 日食 二十三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图为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位置关系模型,根据体积大小和关系可看出a为太阳,b为地球,c为月球,bc可构成地月系,A错误;abc不是构成宇宙中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B错误;a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b天体存在生命,C正确,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图示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即月球位于c位置时,地球、月球和太阳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农历日期是十五左右,BC错误;可能出现照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地球遮挡而形成月食的现象,D错误,A正确,故选A。
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孕育,主要是因为( )
A. 常年低大气压环境 B. 日温度两极化现象
C. 缺乏足够的液态水 D. 距日距离较远
4. 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所以A错误。火星存在稀薄的大气,白天到达火星地面较多,且受天气的影响不大,所以日温度很难两极分化,所以B错误。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所以C正确。火星和地球一样,同属于类地行星,所以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火星存在生命的条件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相同:适宜的温度、适合呼吸的大气、足够的液态水,所以A正确,故选A。
某中学生用披萨盒,铝箔,保鲜膜和黑纸DIY太阳能烤箱(下图)。将保鲜膜覆盖在盒子开口处,支起的铝箔能将阳光反射到盒中,使“烤箱”像温室一样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如果将DIY太阳能烤箱进行改良并投入生产,仅从资源禀赋角度考虑最适合推广该产品的地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四川盆地 C. 东北平原 D. 云贵高原
6. 下列人类开发利用的能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
A. 风电 B. 水能 C. 石油 D. 核能
【答案】5. A 6. D
【解析】
【5题详解】
仅从资源禀赋角度考虑,即应选择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结合所学可知,青藏高原由于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加上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A正确;而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夏季降水多,多阴雨天气,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太阳能资源不如青藏高原丰富,BD排除;东北平原纬度高,太阳高度小,且夏季降水也偏多,太阳辐射也不如青藏高原地区丰富,C排除。故选A。
【6题详解】
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水能、风能是间接的太阳能,AB错误;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C错误;核能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与太阳辐射无关,D正确。故选D。
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上的“PlskyTlbachik”火山爆发,火山灰云有10公里高,并散布到了太平洋的上空。回答以下问题。
7. 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8. 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地壳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A错误;岩石圈包括上地幔的顶部和全部的地壳,B错误;岩石圈与地球的外部圈层的生物圈关系密切,C正确;软流层的上部是岩石圈,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A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C错误;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 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 )
A. 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 B. 恐龙化石——前寒武纪
C. 甲化石——新生代 D. 三叶虫化石——古生代
10. 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 )
A. 藻类化石——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
B. 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形成联合古陆
C. 鸟类化石——联合古陆解体
D. 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剧烈的地壳运动
【答案】9. D 10. B
【解析】
【9题详解】
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出现在新生代,A错误;恐龙化石出现在中生代,B错误;三叶虫化石出现在古生代,D正确;甲化石介于古生代和中生代之间,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化石介于古生代和中生代之间,古生代中期出现鱼类,陆地面积大大增加,联合古陆形成,B正确;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元古宙出现了藻类,A错误;联合古陆解体在新生代,鸟类出现在中生代,C错误;小型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剧烈的地壳运动发生在新生代,D错误。故选B。
2020年5月下旬,美国宇航局(NASA)发现了一批新的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科学家们预测,随着太阳黑子数量的增多,太阳活动或将结束极小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太阳黑子数量增多,会导致( )
①地球上部分地区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频率增加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现象减少
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的干扰减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 太阳活动剧烈的时期,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A. 关闭所有通信设施 B. 暂停卫星发射计划
C. 杜绝一切室外活动 D. 增加发电设备发电量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表明太阳活动增强,会导致地球上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增加,地球上部分地区洪涝灾害更加频繁,①正确;极地附近“极光”出现的频率增加,②正确;地球磁场和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的干扰会增强,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及电器设备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可以暂停卫星发射计划,B正确;增加发电设备发电量可能会造成设备的损害,D错误;关闭所有通信设施以及杜绝一切室外活动作法太极端,可行性也不强,AC错误。故选B。
下图中的①②③④⑤⑥六个地层是按照地质年代由古老到晚近的顺序划分的。研究发现,①地层有大量三叶虫化石;③地层有鱼类和两栖类化石,并有煤层;④地层有大量恐龙化石,并有煤层;从⑤地层到⑥地层大型哺乳动物化石越来越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 )
A. ①地层——中生代 B. ③地层——晚古生代
C. ④地层——早古生代 D. ⑥地层——前寒武纪
14. 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不存在的现象是( )
A. 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脉形成
B. 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C.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D. 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三叶虫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出现在早古生代,①地层有大量三叶虫化石,说明①地层形成于早古生代,A错误;鱼类和两栖类繁盛于晚古生代,③地层有鱼类和两栖类化石,说明③地层形成于晚古生代,B正确;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④地层有大量恐龙化石,说明④地层形成于中生代,C错误;新生代哺乳动物繁盛,⑥地层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丰富,说明地层形成于新生代,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①地层形成于新生代,新生代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脉,A不符合题意;新生代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B不符合题意;联合古陆在中生代早期开始解体,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C不符合题意;在中生代的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D符合题意,故选D。
2018年9月28日18时02分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10月3日,该岛上的索普坦火山爆发,火山灰直冲4千米高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 地震发生时,震中附近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能感受到( )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上下颠簸 D. 左右摇晃
16. 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中的( )
A. ①圈层 B. ②圈层 C. ③圈层 D. ④圈层
【答案】15. C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引起上下颠簸;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引起左右摇晃。由此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能感受到纵波,上下颠簸,C正确;由于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水里的鱼不能感受到左右摇晃,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地壳的范围是地表到莫霍界面,它的厚度不均,大陆部分比较厚,海洋部分比较薄,平均厚度是17千米。据材料该次地震震源深度是10千米,且在陆地,所以判断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读图可知,图中①圈层是地壳,②圈层是地幔,③是外核,④是内核,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西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是印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碰撞形成。下图示意西昆仑造山带附近岩石圈构造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代表莫霍界面的是( )
A. 界线① B. 界线② C. 界线③ D. 界线④
18. 西昆仑造山带处( )
A. 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 B. 岩石圈厚度分布均匀
C. 软流层位于岩石圈和地幔之间 D. 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根据图中信息,界线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8题详解】
西昆仑造山带位于大陆,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3千米,A错误;岩石圈厚度分布不均匀,B错误;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C错误;海拔越高,地壳越厚,D正确。所以选D。
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很少,但却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关于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汽主要集中在平流层;②水的相变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④在同一季节,各地水汽含量是一样的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0. 大气中固体杂质含量最多的地区是( )
A. 海洋上空 B. 公园绿地 C. 水田耕地 D. 建筑工地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主要来源于地面,集中于对流层,①错误;水的相变会吸收或释放热量,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②正确;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③正确;同一季节,因温度、下垫面差异,各地水汽含量是一样的,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主要来源于地面,建筑工地因扬尘、地面物质疏松等易产生杂质进入大气,D正确;海洋上空、公园绿地、水田耕地等因下垫面湿度较大,大气中固体杂质含量少,ABC错误。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 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源泉。尽管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材料二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由材料一概括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值区分布并分析其成因。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答案】(1)空间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分布规律: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四川盆地最少:地形闭塞,气候湿润,水汽充足,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3)太阳高度(纬度)、大气状况、地面状况。
【解析】(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纬度越高的地方,太阳辐射能越小。其原因是随着纬度升高,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太阳光线经过的大气层的厚度增加,大气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具有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总体上看是东少西多、南少北多。其中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加之盆地地形,水汽不易向外扩散,使得该地区常年多云雾或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
(3)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材料一得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为纬度,材料二可以得出影响因素为大气状况(天气状况)和地面状况。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对青藏高原地区实地考察后,绘制了一幅当地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下图为部分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
(1)考察结论1:该地区最古老的岩层形成年代应为____代。
(2)考察结论2: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经历了由____环境到____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垂直分布的位置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填“上升”“下降”或“水平”)运动。
(3)根据材料二中的气候变化分析:新生代第四纪进入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次____,此时期,海平面较现代____。
(4)约1.5亿年前,全球气候特征为____、____;植物进化处于____植物时代。
【答案】(1)古生 (2)海洋 陆地 上升
(3)大冰期(或冰期) 低
(4)温暖(暖) 干燥(干) 裸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最古老的古生物化石是三叶虫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早的生物,因此该地区最古老的岩层形成年代应为古生代。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此地化石有海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化石,也有陆生生物如恐龙和哺乳类动物化石。因此推测,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经历了由海洋环境到陆地环境的演变。由图中三叶虫化石海拔位置高,而哺乳类化石海拔位置低。岩层形成一般越古老的岩层越在下面,越年轻的岩层越在上面,因此可以推知该地地壳经历了上升运动,将古老的岩层抬升,并在抬升过程中,上覆岩层被侵蚀,古老岩层出露地表。
【小问3详解】
读材料,新生代第四纪时,全球平均温度比现在低很多,因此新生代第四纪进入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次大冰期(或冰期),此时期,由于温度低,海水大面积结冰,且海水冷缩的作用下,海平面较现代低。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约1.5亿年前,为中生代的侏罗纪时期,全球平均温度比现在暖,便于平均降水比现在干,全球气候特征为暖干,植物进化处于裸子植物繁盛时代。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
(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____,中心天体是____。
(2)图示八颗行星中,F表示____,小行星带位于____(填字母)和____(填字母)轨道之间。
(3)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性、近圆性和____性。
【答案】(1)太阳系 太阳
(2)土星 D E
(3)同向 共面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图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故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
【小问2详解】
图示八颗行星中,从太阳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F为土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D和木星E之间。
【小问3详解】
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几乎朝着一个方向,几乎位于同一平面上,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点。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图。
材料二: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并培育出第一株被子植物嫩芽。下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
(1)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划分出地球内部主要圈层。图中A地震波传播速度____较B波(快或慢),且只能在____中传播,因外核物质在高温高压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A波突然消失于____面(填地球内部圈层界面)。
(2)“月面微型生态圈”模拟地球外部圈层特点,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在月球上,“月面微型生态圈”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
(3)材料中提到的被子植物,其繁盛的地质年代出现了一次大冰期,称为____大冰期,冰期期间,大陆冰川广泛发育,全球海平面____(上升或下降)
(4)与地球相比,简述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的原因。。
【答案】(1)慢 固态(体) 古登堡面
(2)生物 太阳辐射(太阳能)
(3)第四纪 下降
(4)昼夜温差大,没有适宜的温度(范围);没有(液态)水;没有大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A的传播速度比B波慢,可知A为横波,B为纵波,横波因其只能在固态传播,通过古登堡面时,速度变为0,也即说明外核物质为液态或熔融状态,横波无法传播。
【小问2详解】
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月球上和地球上,生态圈运行的能量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小问3详解】
被子植物盛行于新生代,新生代出现的大冰期为第四纪大冰期,由于气候寒冷,全球海平面下降。
【小问4详解】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由于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昼夜温差大,没有适宜的温度;月球没有液态水,不具备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故没有生物存在。
[地理]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解析版): 这是一份[地理]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中①②③④点中地壳最厚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天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彗星未被包含的天体系统是,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