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七环境与国家安全课件
展开考点1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1.自然界的碳循环与温室效应(1)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的 循环。(2)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可以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 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不会马上散失,形成温室效应,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
(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①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典例 (2023湖南,5—7,9分)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入密切相关,碳 中和需要付出经济代价。下图示意某年甲国和乙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贸易额、 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与经济产出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乙国出口的产品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 ( )A.金属及金属制品 B.化工制品C.机械制造产品 D.电子产品2.与乙国相比,甲国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的 ( )A.环境成本高 B.人力成本高C.营销成本高 D.研发成本高3.根据图中两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投入产出效果,甲国应优先考虑 ( )①扩大国际市场 ②提高创新能力③强化产业升级 ④承接产业转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1.D 2.A 3.B
解析 1.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少,则排放相同数量二氧化碳创造的GDP高。读图可知,在乙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中,电子产品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最高, 说明电子产品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故D项正确。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两国四个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贸易额均是甲国大于乙国,每吨 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均是甲国低于乙国,反映出甲国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排放的 二氧化碳更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大,环境代价大,故A项正确;图中信息主要反映碳 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无人力成本与产品营销成本相关信息,故B、C项错误;图中每 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均是甲国小于乙国,说明乙国研发成本高,故D项错误。
3.图中信息表明,甲国四个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经济总量大、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多、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少,说明甲国产业层次低,环境问题较严重。 因此甲国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重点发展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少的行 业,强化产业升级,故B项正确。
4.碳减排中的国际合作碳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往往具有全球性,因此,碳减排亟须国际社会合作应对。(1)各国基于“公平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采取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 行动,发达国家率先减排。(2)通过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其他 国家自愿提供援助。
(3)协商解决各国对减排、适应与经济发展诉求的分歧,建立国际共同应对机制。
考点2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1.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生态退化的类型: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2)生态退化的原因与表现
(3)生态退化的影响 2.应对生态退化问题的措施(1)实施生态修复①生态修复的概念: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 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典例 (2022北京,10—11,6分)江苏省东台市近海分布着由泥沙沉积形成的沙洲。条 子泥是其中一条巨型沙洲,地处中国第一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读图, 回答下面两题。
1.条子泥沙洲适宜 ( )A.发展海滨会展中心B.围垦改造为高标准农田C.开辟建设海滨浴场D.作为候鸟栖息地保护区2.2022年1月,“盐城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启动区”项目成为江苏省储备重大项目之 一,拟建设上海某知名医院东台院区。与上海市区相比,东台市建设康养基地的优势 是 ( )A.消费需求量大 B.土地成本较低
C.医养设施完善 D.产业部门齐全
答案 1.D 2.B
解析 1.由于条子泥地处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不宜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等经济活动,故作为候鸟栖息地保护区最为合适,D正确。
知识拓展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任 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实验区可进行科研试 验、教学参观、物种驯化繁殖等活动。2.东台市相比于上海市区,经济相对落后,故其建设康养基地的优势在于地价、劳动力 价格低,B正确。
考点3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一、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1.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形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污染物跨境转移的防控
知识拓展 突发环境事件(1)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 境污染事件。(2)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少数特别重大的突发环境事件,如果应对不得当或不及时,可能通过以下途径触发经 济和社会危机,威胁国家安全。
①在短期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 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②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恶化或宜居性下降、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③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问题转 化为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1.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1)我国环境政策体系:“三同步”和“三统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 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2.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
(2)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措施
典例示范(2023广东一模,7—8)“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 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温 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一方面产生 碳排放,一方面又实现碳减排和碳吸收,从而达到“碳中和”。下图示意光伏发电景 观和光伏发电系统“碳中和”实现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为提高发电效率,戈壁地区需不定期用清水清洗光伏板表面的尘埃。戈壁滩光伏电 站建成后对当地植被生长的有利影响体现在 ( )①降低土壤盐渍化 ②提高地表温度③提高光照效果 ④补充植被水源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实现“碳中和”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 D.山东丘陵
解题思路 1.清洗光伏面板时滴落到地面的水,为植被生长补充了部分水源,④正确; 电站建成后遮阴作用显著,降低地表温度,蒸发减弱,降低了土壤盐渍化程度,促进了植 被生长,①正确,②③错误。故选C。2.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一方面因设备建造和电站建设产生碳排放,另一方面又 通过清洁能源生产和光伏场植被固碳实现碳减排和碳吸收,从而相互抵消,达到“碳 中和”。选项中四个地区,柴达木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伏发电 效率高,清洁能源生产量大,在最短的时间内抵消因设备制造和电站建设产生的碳排 放,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实现“碳中和”所需的时间最短。故选A。
答案 1.C 2.A
考法提炼 实现双碳经济的分析思路(1)碳循环过程
(2)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措施
考法实践(2023广东湛江一模,11—12)近年来,我国在控制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积 极进展。下图为2000—2016年中国与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图。据此完 成下面两题。
1.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进程加快 B.国民经济体量大C.农业实现现代化 D.能源资源较丰富
答案 B
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七环境与国家安全练习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七环境与国家安全练习课件,共1页。
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六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六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战略性资源与国家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六环境与国家安全讲解课件: 这是一份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六环境与国家安全讲解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碳排放的影响,碳减排的主要措施,绿色生产方式具体内容,知识拓展,碳循环图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