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宁国市城区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80081/0-17269159666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宣城市宁国市城区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80081/0-17269159666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宣城市宁国市城区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80081/0-17269159666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宣城市宁国市城区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宣城市宁国市城区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30 分)
1 下列估测中最符合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为 10m/sB.普通教室的高度为 5m
C.声音在 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m/sD.PM2.5 的颗粒直径约为 2.5μm
第 2 题图第 5 题图第 7 题图
2.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 4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A. 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B. 用嘴依次吹瓶口,丙的音调最高
C.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D.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丁的音调最高 3.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解释错误的是()
“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音调越高,传播得越远
“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回声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实验误差
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的误差
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测量中的错误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在测量中,误差是无法消除的
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A.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 降低飞机发动机噪声的频率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减少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下列关于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B. 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
速度大小与路程,时间无关,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20km/ℎ的速度大于 15m/s的速度
上图是亚运会期间穿行在运动员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地面B. 托盘C. 餐桌D. 墙壁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都不相同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都相同
C. 甲的音调比丙的高D. 乙是噪声
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 10 秒,如果他在前 5 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 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8m/sB. 9m/sC. 10m/sD. 11m/s
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B. 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
C. 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 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空 1 分 共 25 分)
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的,“人不觉”是以 为参照物的.
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语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 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
第 12 题图第 13 题图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情景,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不完整)示数为
min s。某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则所测得硬币的直径D = cm。
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先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后,接着如图所示,将这段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 30 圈,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2。问 (1)上述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
是 。
由图可知,铅笔杆上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2是 c m,细铜丝的直径d是 m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如果测量时细铜丝缠绕得不紧密,将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 ;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 3: 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
间之比是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向 运动。
第 15 题图第 16 题图
图中杭州第 19 届亚运会期间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翩翩起舞,主要是利用放在游泳池下的扬声器播放的音乐,才能在水底下保持队形,在水下能听到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中传播。
学习物理要学会从书籍中获取新的信息,并进行反思。
(1)查阅资料:声音在 2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6m/s;在 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在25℃的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31m/s。从中我们可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 和 有关 。 (2)如图所示的示波器上给出了相同
时间内四个发声体A、B和C、D振动所显示的波形。其中 的音调高(选填“A”或“B”),
是乐音(选填“C”或“D”)。
(3)处于深海中的“奋斗号”潜水器可利用先进的水声通讯系统与母船通信,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奋斗号”与太空中的“天宫二号”之间 (选填“能”或“不能”)只利用该通讯系统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 共 20 分)
小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该实验中需要用 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 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 求出平均速度v。
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这样可以减小测量的误差。(3)小车通过全程s1所用的时间为t1,通过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为t2,则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 (用s1、s2、t1、t2表示)。
(4)如果在实验中小阳释放小车后才开始计时,则他测得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
或“偏小”)。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用刻度尺测量 3 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 cm。
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填写编号)。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5.0 分)
如表是D412 次列车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D412 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若D412 次列车长 200m,以 144km/ℎ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用时 50s,求此隧道的长?
国庆期间,小明一家驾车去皖南川藏线旅行,汽车以 15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公路前方有一山崖,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 0.8s后小明听到了回声。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米/秒)
(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 (2)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距离;
(3)小明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可认为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减速直线运动,如图 1 所示。某款汽车在高速公路的路面条件下,以不同行驶速度做紧急停车试验,其车速v与制动距离s2 的试验数据如下表。通常不同司机的反应时间会有明显差异,我们将司机的反应时间取为 0.72s。
此款汽车以 30m/s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若司机发现意外情况做紧急停车,求汽车的反应距离;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 100 千米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 100 米以上的距离……”请你以该款汽车为
例,结合如图 2 所示高速公路多车道限速牌提供的信息,计算说明上述规定的内容是否科学合理。
物理答案和解析
1.D 2.C 3.B 4.D 5.C 6.C7. B8.C 9.C 10.C
11.河岸;人 12.音色;空气;响度 13.1cm;31.0cm;3;37.5;2.50 14.(1)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2)5.00 1.67(3)偏大15.甲和丙;12:5;东 16.水(或液体) 17.种类 温度 A C 信息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18.(1)刻度尺;秒表;v=st;(2)小;(3)s1−s2t1−t2;(4)偏大
19.(1)20.50 (2)1 (3)不能 研究一个变量的影响因素时,没有保持其他变量不变
20.解:(1)由列车运行时刻表知道,
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路程为s1=300km,
时间为t1=11:45−9:15=2.5ℎ,
则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v1=s1t1=300km2.5ℎ=120km/ℎ;(4分)
(2)v2=144km/ℎ=40m/s,
50s时间内列车运动的距离s2=v2t2=40m/s×50s=2000m,(2分)
隧道的长L=s2−L车=2000m−200m=1800m。(2分)
答:(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120km/ℎ;
(2)此隧道的长为1800m。
21.解:(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
s声=v声t=340m/s×0.8s=272m;(3分)
(2)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距离:
s车=v车t=15m/s×0.8s=12m;(3分)
(3)小麓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的距离:
s=s声−s车2=272m−12m2=130m。(3分)
答:(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为272m;
(2)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2m;
(3)小麓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的距离是130m。
22.解:(1)已知车速v=30m/s,司机的反应时间t=0.72s,
则汽车的反应距离s=vt=30m/s×0.72s=21.6m。(4分)
(2)由图2可知车速为120km/ℎ时,两车间的距离应保持100m,
此时的车速v′=120km/ℎ≈33.33m/s,司机反应时间t=0.72s,则此情况下的反应距离s′=v′t=33.33/s×0.72s=24m;(2分)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车速为120km/ℎ时,汽车的制动距离s制动=74m,
则当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来,需要通过的总路程s总=s′+s制动=24m+74m=98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城区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