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
1. B
从材料一可知,40篇报告中主要事实的错误低于20%的只有1篇,有14篇的错误为20% - 40%,有12篇达40% - 50%,有13篇高达50%以上;有24篇纯粹杜撰了10% - 20%的细节描述,有10篇的杜撰率高于10%,低于10%的只有6篇。虽然主要事实错误的比例较高,但杜撰细节描述的篇数较多,且杜撰率的范围也较大,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主要事实错误所反映的问题比杜撰细节所呈现的问题更加严重。
2. B
材料二原文说的是“假如我们的哲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这个世界无关紧要的一分子,他的智力程度充其量也只能理解一张粗糙的观念网络的皮相,那么,当我们使用成见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那不过是些成见,就会迅速地控制它们,就会愉快地校正它们”,并不是因为成见背后的观念网络是一张粗糙的皮相,我们就能迅速识别、控制并愉快地矫正成见,而是因为我们的哲学观念让我们能够认识到成见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控制和矫正它们。
3. D
材料二第三段的观点是在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对公众的影响,包括信息量大、难以筛选、真假难辨以及公众通过自主收集和判断信息等。A选项中用户在海量促销信息中难以筛选出真正所需商品,体现了信息量大和难以筛选的特点;B选项中网友通过点赞、评论、分享形成“热搜”潮流,体现了公众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参与和互动;C选项中公众通过多种渠道的信息做出综合判断,体现了公众自主收集和判断信息的特点。而D选项中央视《新闻调查》节目组通过取证和咨询专家等方法深入调查还原事件真相,与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和公众的反应关系不大,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该观点。
4. 材料一最后一段连用假设关系的复句,如“假如没有切实可行的规则,那么,人为了进行观察而接受预见的习性,会导致错误而不会带来便捷”“假如我们的哲学认为,这个世界应当按照我们的某种法则去运行,那么我们就很可能会喋喋不休地根据我们的法则去描绘世界”“但假如我们的哲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这个世界无关紧要的一分子,他的智力程度充其量也只能理解一张粗糙的观念网络的皮相,那么,当我们使用成见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那不过是些成见,就会迅速地控制它们,就会愉快地校正它们”,论证效果如下:
增强了论证的逻辑性:通过假设的情况,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结果,使论证更加严密,逻辑更加连贯。
突出了观点的重要性:强调了成见的性质、运用成见时的轻信以及规则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正确的哲学观念对对待成见的影响,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者的观点。
引发读者的思考:让读者思考在不同假设情况下的后果,引导读者反思自己对待成见的态度和行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5. 两则材料在阐述观点时均运用了实验验证、日常观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具体如下:
实验验证:
材料一中提到在哥廷根召开的心理学会议中,主办方安排的“事件”以及40名旁观者的报告情况,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人们的成见会影响对事件的观察和描述,即使是老练的旁观者也难以做到客观真实的报道。
材料二没有明确提及实验验证的具体事例,但在论述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和公众的反应时,可能隐含了对现实情况的观察和分析,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广义上的实验验证。
日常观察:
材料一中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对世界的认识过程的观察,指出人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的模样,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对事物进行想象,而且成见会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这些都是基于日常观察的总结。
材料二通过对当今互联网和电子产品成为公众舆论传播主要方式和手段的观察,指出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以及交互性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公众获取信息和形成看法的影响,也是基于日常观察的分析。
理论分析:
材料一中对成见的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成见是固定的主观看法,是由别人的报道和自己的想象拼合而成,并且受到文化、先入之见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成见对认识事物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成见的问题,这些都是基于理论的深入分析。
材料二对李普曼关于成见的观点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成见既有积极的一面,如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也有消极的一面,如导致人们对某些社会群体持有偏见,并且结合当今新媒介环境的特点,分析了成见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也是基于理论的推导和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
6. D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但父亲找路的故事并不是经常通过哥哥的口转述给“我”,而是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来展现的。
7. B
句子(2)“笔筒里插着大大小小的毛笔,笔尖朝上,像若干个舌头,欲言又止”,使用比喻手法,突出了毛笔的形状,但并不是为了说明毛笔是“我”内心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也与前文“我的结巴”没有直接的呼应关系。
8. 两处画波浪线处都说“嘴唇形成的那根直线正缓缓向两侧延伸”,表达的意味同中有异。
相同点:都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喜悦和欣慰。
不同点:
第一处是父亲看到“我”在学校的教室和走廊上画满了画,并且画得还蛮好看时的反应,此时父亲的喜悦更多的是对“我”的画画才能的认可和欣赏,以及对“我”能够找到自己兴趣爱好的欣慰。
第二处是“我”在城市博物馆的书画展上看到一幅画,画中路上的人让“我”联想到父亲时的反应,此时“我”的喜悦和欣慰中更多的是对父亲的思念和对父亲一生追求的理解,同时也有一种送别父亲的感慨。
9.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路”意蕴丰富,既有理想主义色彩,又有现实性和悲剧性,具体分析如下:
理想主义色彩:
父亲不断地寻找和修建各种不同的路,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通过修路来改变家庭的命运,让孩子们能够有更好的未来,这种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父亲带回的毛笔和“我”对画画的热爱,以及“我”最终成为一个拿毛笔的人,也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理想的实现。
现实性:
小说中描写的父亲修路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困难,他扛着铁锹一遍遍地修着路,但路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要么太“崎岖”,要么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
父亲的腿坏了,无法再走路,这也暗示了现实的残酷和无奈,即使人们有理想和追求,但在现实面前也可能会遭受挫折和打击。
悲剧性:
父亲一生都在为寻找和修建理想的路而努力,但最终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实现,他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破灭了,这具有悲剧性。
父亲的突然离开以及他一生的辛劳和付出,也让人感到一种悲剧的意味,他为了家庭和孩子默默奉献,但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回报。
三、古代诗文阅读
10. 夫小人之情A / 乐于安肆B / 而昧于近祸C / 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D / 且将仇其上而不服。
11. D
材料中“其”的意思是“恐怕、大概”,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吾其还也”中“其”的意思相同,都是表示推测的语气。
12. B
司马光认为李广虽有才但不足法,因为其继任者难以效仿,同时代的人也难以比肩,而不是尚可比肩。
13. (1)李广治军非常简便易行,然而匈奴人突然进犯,他就无法抵御了;可是他的士卒也都安逸快乐,都愿意为他去死。
(2)用简便的方式来防守,那么敌人就会趁着空隙来进攻。用简便的方式来统率众多的士兵,那么指挥手臂就不能相互使唤而容易溃败。
14. 评论依据和情感态度如下:
《史记·李将军列传》:
评论依据:通过描述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形,士兵们自由自在,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以及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等情况,来展现李广治军以简的特点。
情感态度:对李广的治军方式持赞赏的态度,认为李广的才能和魅力使得士卒愿意为他效力。
《资治通鉴·汉纪九》:
评论依据:引用《易经》中“师出以律,否臧凶”的话,强调治军要用法,认为李广使人人自便的治军方式不符合这一原则,后继者难以效仿,会带来凶险。
情感态度:对李广治军以简持批评的态度,认为这种方式不可为法,容易导致失败。
《读通鉴论·卷三·武帝》:
评论依据:从攻守、众寡、将才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李广的简易是攻兵之将的特点,适合将寡的情况,但不可以为法;同时指出程不识的严谨是守兵之将的特点,各有其适用的场合。
情感态度:对李广治军以简持客观的态度,认为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局限性,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价。
四、古代诗歌阅读
15. C
颈联“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的意思是诗人虽然年华老去,容貌改变,但醉酒时依然意气轩昂。这里主要表达的是诗人虽然年老,但依然保持着豪迈的气概,而不是心存对生活的热爱。
16. 《自嘲》的尾联“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用愚公移山的典故,以愚公自比,说自己就像愚公一样,无法移动太行、王屋二山,嘲笑自己不自量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和自嘲。
《书愤》的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用诸葛亮出师北伐的典故,表明自己敬仰诸葛亮的北伐壮举,希望能像诸葛亮一样出师北伐,建功立业,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以及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五、名篇名句默写
17.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示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或“江州司马青衫湿”“笑问客从何处来”等)
六、语言文字运用
18. A. 至关重要(或“不可或缺”等)
B. 睡眠质量
19. 甲:这些新记忆就可能无法被储存
乙:如果睡眠不足
20. (1)“形成完整的一个联想网络”修改为“形成一个完整的联想网络”。
(2)“这种整合和关联过程能加强大脑皮层的神经连接和信息痕迹”修改为“这种整合和关联过程能加强大脑皮层的神经连接,加深信息痕迹”。
21. 把海马体比作接收新记忆的U盘,把大脑皮层比作长期储存信息的硬盘,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海马体和U盘都具有暂时存储信息的功能,而大脑皮层和硬盘都具有长期存储信息的功能。通过这样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海马体和大脑皮层在记忆存储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记忆保存的工作流程。
22. 我们的大脑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会重演白天经历的事件,这时它不仅能重新激活单个记忆,还能智能地连接白天获取的重要信息,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联想网络。这种整合和关联过程能够加强大脑皮层的神经连接,加深信息痕迹,从而巩固记忆。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共10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考试(质量检测一)语文: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考试(质量检测一)语文,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