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南大膳镇小波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展开1.(3分)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
C.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D.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2.(3分)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5s
C.10s内走了10m的路程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5s
3.(3分)下列自然现象中,涉及机械运动的是( )
A.百花盛开B.艳阳高照C.夜色朦胧D.飞沙走石
4.(3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丙三辆小车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乙>v丙>v甲
C.5s后跑到最前面的小车是乙
D.甲和丙运动的速度相同
5.(3分)国庆节期间,小明和小华分别乘坐甲、乙两辆车外出旅游。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10s﹣20s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15s,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C.0﹣15s内,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
D.乙车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
6.(3分)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7.(3分)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水面的高度不等。可以用两种方法使它发声:(1)拿小棒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2)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关于这两种方法发出声音的声源( )
A.方法(1)中是小棒
B.方法(1)中是瓶中的水
C.方法(2)中是嘴
D.方法(2)中是瓶中的空气柱
8.(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9.(3分)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在街道里安装噪声检测仪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10.(3分)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5℃
B.12月份南阳室外的平均气温约为30℃
C.人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70℃
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
11.(3分)在如图所示的生活现象中,关于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的分析都正确的是( )
A.甲图:壶嘴冒白汽﹣﹣液化放热
B.乙图:湿衣服晒干﹣﹣汽化放热
C.丙图:樟脑丸消失﹣﹣汽化吸热
D.丁图:冰雪消融﹣﹣熔化放热
12.(3分)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的热水汽化形成的
D.雪糕周围冒冷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13.(6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物体10s到15s处于 状态;0到10s内甲乙都做 运动,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14.(6分)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5s。在某次试验中,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5m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行驶距离为40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15.(4分)蜜蜂翅膀的振动频率为440Hz,人耳朵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 m。
16.(4分)早春的清晨,树叶上凝结着晶莹的球形露珠如图所示,露珠呈球形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随着气温的升高露珠会很快消失,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17.(2分)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min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5min后追上了小明。请图中画出从小明离家直到和父亲相遇过程的s﹣t图象。
18.(2分)一个气球被细绳牵引着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已知气球在空气中受到的0.06牛大小的浮力浮。
19.(2分)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0.(10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以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 (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
(3)如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高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21.(10分)在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和小华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1所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为了避免这种干扰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在探究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重复上述实验,本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如图2所示,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正在发声的声源是 ,音调最高的是最 端的瓶子(选填“左”或“右”)。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22.(9分)一列火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铁轨上匀速行驶,鸣笛后2s收到前方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此时司机立即刹车。(设当时的空气温度为15℃)
(1)鸣笛处司机与障碍物的距离。
(2)刹车处司机与障碍物的距离。
23.(9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穿宽为13米的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离岔路口120米处以54km/h的速度驶来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南大膳镇小波学校八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3分)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
C.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D.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答案】D
【解答】解:A、百米比赛中,因此运动员是运动的;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增大与地面间摩擦;
C、运动员跑得越快,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运动员冲到终点,是由于人具有惯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3分)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5s
C.10s内走了10m的路程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5s
【答案】C
【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14s;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C合理;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故D不合理。
故选:C。
3.(3分)下列自然现象中,涉及机械运动的是( )
A.百花盛开B.艳阳高照C.夜色朦胧D.飞沙走石
【答案】D
【解答】解:A.百花盛开,这是植物的生长过程,故A不正确;
B.艳阳高照是光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
C.夜色朦胧是光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
D.飞沙走石,沙石位置有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4.(3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丙三辆小车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乙>v丙>v甲
C.5s后跑到最前面的小车是乙
D.甲和丙运动的速度相同
【答案】B
【解答】解:(1)①由路程和时间图象知,甲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甲的速度不变,所以甲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甲的速度:v===4m/s。
②由速度和时间图象知,乙的速度保持7m/s不变,乙和丙运动方向都不变。
③由上面的分析知,v乙>v丙=v甲。
(2)∵v=,
∴s=vt,时间相同时,物体运动越远。
故选:B。
5.(3分)国庆节期间,小明和小华分别乘坐甲、乙两辆车外出旅游。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10s﹣20s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15s,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C.0﹣15s内,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
D.乙车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
【答案】B
【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甲车的s﹣t图像为一水平直线,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故两车平均速度相同;
C、由图像可知,表示两辆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v甲>v乙,而在10﹣15s内,甲车静止,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故乙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即v乙==≈6.7m/s。
故选:B。
6.(3分)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答案】A
【解答】解: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表明正在发声的鼓面在振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这是研究声音传播条件的;
③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振动停止,是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的。
综上所述,能说明声音产生或传播条件的实验现象是①②③。
故选:A。
7.(3分)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水面的高度不等。可以用两种方法使它发声:(1)拿小棒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2)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关于这两种方法发出声音的声源( )
A.方法(1)中是小棒
B.方法(1)中是瓶中的水
C.方法(2)中是嘴
D.方法(2)中是瓶中的空气柱
【答案】D
【解答】解:(1)拿小棒敲击瓶子时,振动的物体是瓶子和水,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音调越低。故AB错误;
(2)当用嘴依次吹瓶口,振动的物体是空气柱,空气柱越短,频率越快,声源是瓶中的空气柱,D正确。
故选:D。
8.(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答案】C
【解答】解:A、我们能“闻其声而知其人”,故A正确;
B、“不敢高声语,故B正确;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故C错误;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故D正确。
故选:C。
9.(3分)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在街道里安装噪声检测仪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答案】B
【解答】解: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故A不符合题意;
B、在街道里安装噪声检测仪,不能减弱噪声;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选:B。
10.(3分)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5℃
B.12月份南阳室外的平均气温约为30℃
C.人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70℃
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
【答案】A
【解答】解:A、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5℃;
B、南阳十二月平均温度是﹣1℃~9℃;
C、人的体温在37℃左右,约为40℃;
D、人的正常体温为36.4~37℃。
故选:A。
11.(3分)在如图所示的生活现象中,关于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的分析都正确的是( )
A.甲图:壶嘴冒白汽﹣﹣液化放热
B.乙图:湿衣服晒干﹣﹣汽化放热
C.丙图:樟脑丸消失﹣﹣汽化吸热
D.丁图:冰雪消融﹣﹣熔化放热
【答案】A
【解答】解:A.壶嘴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
B.湿衣服晒干是水变为水蒸气,需要吸热;
C.樟脑丸消失是由固态变为气态,需要吸热;
D.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2.(3分)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的热水汽化形成的
D.雪糕周围冒冷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
【答案】D
【解答】解:雪糕周围冒“冷气”是雪糕周围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是热的水蒸气遇到碗外的冷空气,所以,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13.(6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物体10s到15s处于 静止 状态;0到10s内甲乙都做 匀速 运动,甲的速度 > (>/=/<)乙的速度。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甲物体在10~15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3)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
故答案为:静止;匀速;>。
14.(6分)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5s。在某次试验中,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5m 10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行驶距离为40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0.75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变慢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答案】10;0.75;变慢。
【解答】解:汽车的速度72km/h=20m/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减速的距离为:
s1=vt1=20m/s×5.5s=10m;
汽车开始减速到停下来的距离为:
s2=s﹣s8=35m﹣10m=25m;
边打电话边驾车,汽车的速度不变
s3=s′﹣s2=40m﹣25m=15m,
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为:
;
因为t3>t1,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
故答案为:10;0.75。
15.(4分)蜜蜂翅膀的振动频率为440Hz,人耳朵 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 3000 m。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人类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440Hz在这个范围内。
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
根据可得。
故答案为:能;3000。
16.(4分)早春的清晨,树叶上凝结着晶莹的球形露珠如图所示,露珠呈球形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引力 ,随着气温的升高露珠会很快消失,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汽化 。
【答案】引力;汽化。
【解答】解:露珠呈球形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露珠会很快消失,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故答案为:引力;汽化。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17.(2分)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min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5min后追上了小明。请图中画出从小明离家直到和父亲相遇过程的s﹣t图象。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由v=可得,
小明行驶的路程:
s1=v1(t4+t)=5km/h×(h+km≈2.83km,
。
答:见上图。
18.(2分)一个气球被细绳牵引着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已知气球在空气中受到的0.06牛大小的浮力浮。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气球受的浮力竖直向上,作用点在气球的重心,选取标度为0.02N,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如图所示:
19.(2分)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作图方法是:在横轴和纵轴分别确定适当的时间、速度标度。如下图: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0.(10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以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秒表 。
(2)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 碎冰 (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
(3)如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 低于 (选填“高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答案】(1)秒表;(2)碎冰;(3)固液共存;(4)低于;不能。
【解答】解:(1)验中,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以外;
(2)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试管里应装有适量的碎冰,碎冰受热均匀,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冰是晶体,由图象可知BC段表示冰处在熔化过程;
(4)由图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98℃,说明液面上方的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水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不能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1)秒表;(2)碎冰;(4)低于。
21.(10分)在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和小华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1所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为了避免这种干扰 甲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在探究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重复上述实验,本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如图2所示,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正在发声的声源是 空气柱 ,音调最高的是最 右 端的瓶子(选填“左”或“右”)。
【答案】(1)甲;控制变量法;(2)空气柱;右。
【解答】解:(1)此实验研究钢尺振动时的音调跟钢尺振动频率的关系,应该收集钢尺的振动频率和钢尺音调,故应使直尺紧贴桌面。
在探究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控制钢尺按下的幅度相同,所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瓶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所以音调最高的是最右端的瓶子。
故答案为:(1)甲;控制变量法;右。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22.(9分)一列火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铁轨上匀速行驶,鸣笛后2s收到前方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此时司机立即刹车。(设当时的空气温度为15℃)
(1)鸣笛处司机与障碍物的距离。
(2)刹车处司机与障碍物的距离。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在t=2s的时间内,火车行驶的距离:
s1=v3t=20m/s×2s=4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7t=340m/s×2s=680m,
设司机鸣笛时火车到障碍物的距离为s,
则:2s=s4+s2,
s===360m;
(2)刹车处司机距障碍物的距离:
s5=s﹣s1=360m﹣40m=320m。
答:(1)鸣笛处司机与障碍物的距离为60m;
(2)刹车处司机距障碍物的距离为320m。
23.(9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穿宽为13米的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离岔路口120米处以54km/h的速度驶来
【答案】计算可知,该同学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解答】解:v车=54km/h=15m/s,
由v=可得
t车===8s,
行人所需时间:
t人===10s,
比较可知,t人>t车,
所以,该同学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答:计算可知,该同学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共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共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南大膳镇小波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南大膳镇小波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新湾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新湾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