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73423/0-17267454128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73423/0-17267454129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73423/1-17267454133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pdf、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A(B“通过人物与命运之间的矛盾冲突,来表现社会的善与恶”错;C“观众在此过程中,宣泄内心情绪,达到心灵净化的目的”错;D“前者影响戏剧的内容,后者影响戏剧的形式”错。)
2.C(“介绍了大团圆结局对戏剧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影响”错)
3.B
4. ①他们都具备值得同情或肯定的品质;②他们与现实或命运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③他们都进行了抗争;④他们的结局多以失败告终。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5.①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人们不希望看到冲突所导致的破裂和毁灭;
②受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响,人们希望通过戏剧之“圆”弥补生活之“缺”;
③受人性本善观念的影响,剧作家希望以团圆结局来达到劝善惩恶的教化目的。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6.B(“与老人交情深厚”错。)
7.D(“集市的人们嘲笑自己的不满”错。)
8.
①动作描写:如“轻捻一只麦穗”等,体现了老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②环境烘托:如对宁静祥和村庄晨景的描绘,暗示了老人生活的平静与满足;
③细节刻画:如吃豆腐脑的细节,既表现其老态,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倔强;
④方言运用:如老人说话时使用方言语词,凸显其淳朴的农人形象。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9.
①反映人物形象:通过戏词从侧面反映老人如《定军山》中的黄忠,虽年迈却坚韧,借此表现其对土地的执着。
②串联故事情节:《定军山》的唱词贯穿全文,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小说情节转换、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③升华文章主旨:“定军山”既是对黄忠的肯定,作者也借此来表达对像与老人一样的乡村坚守者们的赞美之情。
④激发阅读兴趣:以戏曲名作为小说的标题,既有新意,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学味道,还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点2分,任答3点给满分,共6分)
10.BDF(每处1分,四处及以上给0分,共3分)
11.D(“所以,……的原因”错。)
12.C(“耿弇先切断张步与张蓝之间的交通要道”错)
13.(1)(攻打)临淄是敌人不会想到的,(我军突然)到达一定会让他们惊慌失措,(此时)攻打临淄,那么一天就可以攻下。
(画线处每处1分,大意1分,共4分)
(2)等到安史之乱发生,突然之间变故从料想不到的地方发生,国家政权几乎陷入危亡的境地。
(画线处每处1分,大意1分,共4分)
14.①西安城小而坚,守军精锐,攻打会面临较大困难,且可能造成较多伤亡。
②敌人已得知我军欲攻西安的消息,因此会日夜戒备,使得攻城更加不易。
③如果先攻西安而不能迅速攻克,那么屯兵坚城之下,会消耗我方的兵力。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5.A(“词人希望尽快离开荆州的迫切心理”错)
16. ①照应标题:“今宵拚醉”和“后夜相思”虽未直言离别,却表达出对“荆州同僚”的不舍,巧妙照应标题“荆州别同官”。
②深化离情:诗人想象离别之后月光洒满江河,象征诗人对同僚的无尽思念,更加强化了离别的思念之情。
③丰富意蕴:“今宵”与“后夜”虚实结合,“月满川”以景结情,且前后形成对比,情真意切,韵味无穷。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17.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共6分)
18.A
19.甲:很容易中暑;乙:人体会保持恒定的温度;丙:影响人体的排汗功能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共5分)
20.答案示例:人们在户外时,应尽量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最好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的药物。
(改对1处得1分,改对2处得满分,共3分)
21.
①运用拟人的修辞:将芹菜说成“春天的先头部队”,并赋予它“挥舞着旗帜”的行为,使芹菜的生长充满活力,也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②情感强度发生变化:原文蕴含作者对芹菜生长的强烈喜爱和对春天的赞美;改句平铺直叙,缺乏明确的情感倾向。
③描写具有画面感:“挥舞”“攻下”等动词的使用,化静为动,使芹菜的生长更加具有画面感。
④更加具有节奏感:原文以“先是”“然后是”“再然后是”等词,分割成几个短句,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
(每点2分,任答3点给满分,共6分)
22.答案示例:①回味无穷 ②络绎不绝(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3.参照202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凡是作战中所说的“声战”,就是虚张声势迷惑敌人。扬言攻其东而实际袭击其西,扬言袭击这边实际攻打那边。这样,便可迫使敌人不知道究竟从哪里进行防守;而我军真正所要进攻的,恰好是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诚如兵法所说:“善于实施进攻作战的军队,能使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东汉建武五年,大将耿弇率军同割据势力张步相对抗。时据守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北)的张步,派遣其弟张蓝率领精锐部队二万人坚守西安,并令其所辖诸郡太守集中兵力万余人驻守临淄,两城相距四十余里。耿弇率军进至画中,此地位于西安与临淄二城之间。耿弇侦察知道西安城小而坚固,且有张蓝精锐部队防守;临淄城虽大却容易攻取。于是,耿弇责令诸将集会一处,宣布说五天后进攻西安。张蓝获此消息后,昼夜严加戒备。到了第五天,耿弇命令全军将士提前于半夜起床吃饱饭,天亮时候进至临淄城下。这时,护军荀梁等人在攻打临淄的问题上同耿弇发生了争执,他们认为应当迅速攻打西安。耿弇分析指出说:“不能先打西安。因为西安的守敌听说我军要进攻他们,已经昼夜加紧守备;攻打临淄是敌军不会想到的,我军到达一定会使其惊慌失措,攻打临淄,那么一天就可以攻下。攻克临淄,西安就陷入孤立境地,张蓝因与张步之间交通断绝而成孤立无援之敌,因此必定又将弃城逃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箭双雕的战法。如果先攻西安,不能很快攻克,顿兵于坚城之下,必会给我军造成更多伤亡。纵然能够攻克西安,张蓝率兵逃往临淄,与该城守军合兵协力,便可寻机向我发动进攻。我们已深入敌境,后方缺乏供应,不过十天八天,虽然敌人未作反击,困难更加增多。因此你们所说的未必正确。因此你们所说的未必正确。”于是,耿弇率军不到半天就攻下临淄,迅速占领城池。张蓝听说,果然带兵弃城而逃。
凡是国家处于和平安定时期,一定不能忘记发生战争的危险;社会处于治理有序时期,不可忘记还有发生祸乱的可能,这是古代圣贤哲人留传下来的深刻教诫。天下太平无事,但不能废弃武备;考虑到周边还有尚未归顺且与朝廷为敌的国家,一旦废弃武备,就无法在战争来临时御敌。因此,必须对内修明政治,对外加强战备,行仁德以怀服边远部族百姓,时时刻刻警惕意外事件的发生。一年四季都要坚持武备教育的制度,以此表明国家从未忘记战备。所谓不忘战备,就是教导百姓不能停止军事练习。诚如兵法所说:“国家和平安定时期,忘记战备必有覆灭危险。”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后期,由于国家长期处于和平安定环境,统治者逐渐失去战争的警惕性,因而出现废毁武器,将战马放归牧场,罢免朝中武将,消减军队士兵人数,使国家不知道加强战备,老百姓全都不懂作战。等到安史之乱发生,突然之间变故从料想不到的地方发生,国家政权几乎陷入危亡的境地。唉!军事作战,这样重要的事情,难道可以忘掉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语文试题(PDF版附答案),文件包含语文试题最终版pdf、语文试题pdf、语文参考答案pdf、语文答题卡最终版pdf、语文答题卡_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2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一)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