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四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专题过关检测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四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专题过关检测练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处亚马孙河流域的巴尔比那大坝建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后形成的水库库区向北延伸近100千米,库区内形成了3 500多个岛屿,原来的连片植被演变成了孤立的森林斑块。下图为巴尔比那大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库区形成了众多岛屿,说明该地原来的地形( )
A.较低平 B.多山地 C.起伏大 D.较开阔
答案 B
2.大坝建成初期,雨林植被斑块化会使库区( )
A.大型陆地动物数量减少
B.水生动物种类快速增加
C.生物群落结构趋于复杂
D.陆生生态系统趋于稳定
答案 A
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不断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产业发展。下图为佛山市三大类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3.佛山市由传统制造业转向新兴产业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有产业基础好B.新兴产业附加值高
C.政府的大力支持D.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答案 B
4.佛山市新兴工业布局呈现集中为主、少数分散的目的是( )
A.获取原料B.降低运费
C.共享空间D.人才流动
答案 C
5.该地区布局新兴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
A.企业距离近,利于行政管理
B.距离近,便于不同企业间技术合作
C.区域产业链完整,降低成本
D.零部件运输速度快,节省组装时间
答案 C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5。长期以来,榆林煤炭化工层次较低。近年来,榆林市对煤炭化工产业链进行了升级。下图示意榆林市产业链升级前后对比。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与沿海石油化工相比,榆林市发展煤炭化工突出的优势是( )
A.劳动力充足
B.靠近消费市场
C.产业链完整
D.接近原料产地
答案 D
7.榆林市煤炭化工新增产业链( )
①煤炭利用方式更加多样
②生产布局更加集中
③技术含量增加,利润提高
④废弃物零排放,实现了清洁生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8.目前榆林市煤炭化工没有向终端应用方向发展,是因为( )
A.终端应用产业基础薄弱
B.终端应用产品市场需求量小
C.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
D.水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小
答案 A
武夷山是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发源地,茶产业是武夷山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拥有茶园面积5万亩,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3.4%,这里70%的居民以茶为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开展以来,管理部门对区内茶产业进行了更大力度的整顿和优化,并拟定了武夷山茶产业发展路径(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传统种植模式下,为增加收入,武夷山茶农主要靠扩大种植面积、施用化肥、农药增加茶叶产量。由此产生的影响有(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
③茶叶品质变差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
10.国家公园设立后,武夷山茶山整治工作的有效措施包括( )
①进行生态移民 ②建设生态茶园
③推进生态补偿 ④促进茶旅融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东南部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蚕豆为当地传统农作物。过去,当地农民直接抽取浅层地下水进行随机灌溉,并不调节灌溉水量及盐度。为提高蚕豆产量、降低对土壤的破坏,近年来农民通过配备淡水调节灌溉用水。图2示意研究区不同灌溉模式下的蚕豆产量和土壤含盐量,其中100%足额灌溉是指灌溉水量达到蚕豆蒸腾耗水量的100%,70%亏水灌溉是指仅提供相当于蚕豆蒸腾耗水量70%的灌溉水量,以此类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11.在调节灌溉用水情况下,不同灌溉模式土壤含盐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 )
A.作物蒸腾 B.地表径流
C.地表水下渗 D.地表蒸发
答案 D
12.考虑投入、产出及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区综合效益最好的灌溉模式是( )
A.100%足额灌溉 B.70%亏水灌溉
C.40%亏水灌溉 D.传统随机灌溉
答案 B
跨产业升级是企业资源和能力积蓄的量变到战略性重大调整的质变结果。下图示意我国S集团跨产业升级路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S集团跨产业升级注重( )
A.发展下游关联产业
B.发展新型替代产业
C.收缩区域合作范围
D.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答案 D
14.我国鼓励S集团类企业主动实施跨产业升级,主要由于目前我国( )
A.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减弱
B.高端技术领域实力较强
C.人力资源数量逐渐不足
D.市场需求规模逐渐扩大
答案 A
非选择题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多地举办了相关活动,标志着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青藏高原是我国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局部图。
(1)图示河源区沼泽广布,分析其形成原因并简述其生态作用。(8分)
(2)为保护环境,有人建议大力开发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你是否赞同,说说观点。(6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设立全国生态日的重要意义。(4分)
答案 (1)成因:该地区冰川广布,冰川融水为湿地提供丰富的水源;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形相对平坦开阔,排水不畅;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广布,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作用:涵养水源,调节江河径流,防洪防旱;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美化环境。
(2)赞同:太阳能资源丰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不赞同:当地能源需求量小;远离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市场;建设发电装置会影响、破坏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资金、技术不足。
(3)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利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保证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北洛河流域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草梁山,流经陕、甘两省5地(市)18县(旗、区),是黄河的二级支流,流域总面积为2.69万km2,干流长680 k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14.2 mm。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措施以来,北洛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下图为北洛河流域1987、1995、2007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示意图和1995、2007、2014年北洛河上游植覆盖度示意图。
(1)说出北洛河上游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点。(6分)
(2)北洛河存在水沙异源现象,大部分泥沙来源于上游,而大部分径流来源于中下游,试分析“水沙异源”产生的原因。(6分)
(3)运用整体性原理推测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后北洛河水文特征的变化。(8分)
(4)试分析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后北洛河流域草地面不增反减的原因。(6分)
答案 (1)时间变化:植被覆盖度呈明显增加趋势。
空间变化:海拔1 650 m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
(2)北洛河上游地区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土壤主要为风沙土和黄土,植被覆盖度低,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是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北洛河流域位于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小,雨季集中,降水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北洛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因此北洛河中下游地区是径流的主要来源区。
(3)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后,流域植被覆盖度增加,保持水土的能力提高,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少;植被覆盖度增加,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4)北洛河流域降水较多,自然植被以森林为主;历史上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导致本区部分森林退化为草地;退耕还林(草)工程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而退耕还林(草)工程在本区以还林为主,较多的草地转化为森林,故草地面积减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三国家战略和海洋权益过关检测练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八乡村与城镇过关检测练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过关检测练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