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01
    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02
    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代小说以叙事为基本文体特征,尤其是源于民间“说话”伎艺的白话小说,但古代小说家讲故事的目的则各自不同。有的是为了娱乐消闲,如明嘉靖间洪楩所编话本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分为“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闷”“醒梦”六集,其编撰目的不言而喻。有的是为了教化劝导,移风易俗,如秉持“情教”“适俗”“导愚”小说观的冯梦龙编撰“三言”,就意在“喻世”“警世”“醒世”;其他话本小说集像《型世言》《清夜钟》《醉醒石》等,长篇小说如《歧路灯》《醒世姻缘传》等,仅从小说题目即可想见其劝善惩恶的教化功能。当然有的小说为了更好地实现劝化效果,往往寓教于乐,如杜纲《娱目醒心编》即属此类。有的小说则是小说家炫学逞才的产物,如号称“四大才学小说”的《蟫史》《燕山外史》《野叟曝言》《镜花缘》。值得注意的是,文人叙事绝非单纯地为叙事而叙事,一般都有情志寄托,也即刘熙载《艺概·文概》所谓“寓情”,纵观中国古代小说史,凡经典之作大多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对此,学术界往往因过分重视古代小说的故事性而忽视了抒情性这一中国古典小说的显著民族特色。
    就文言小说而言,其文体特征深受史传文学影响,而作为史传文学代表作的《史记》被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誉为“无韵之《离骚》”,就是强调其强烈的抒情色彩。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作家很好地继承了这一抒情传统,如《搜神记》卷十六“紫玉与韩重”写吴王夫差小女紫玉与韩重的爱情悲剧,其中紫玉所吟歌诗情调凄婉,使故事极具艺术感染力。又如《续齐谐记》中“赵文韶”“王敬伯”写人神(鬼)之恋,其中男女弹琴歌吟,凄清婉丽,也赋予小说浓郁的抒情意味。
    从某种意义上说,抒情性是促成中国古代小说文体走向独立的重要因素。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独立,恰如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所言,它“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而“诗笔”即指唐传奇小说浓郁的抒情色彩。洪迈《唐人说荟·凡例》称“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婉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他将唐传奇与唐诗相提并论,也是强调其鲜明的抒情特质。明桃源居士更是将唐人小说的抒情性溯源至楚骚抒情传统,称《楚辞》之后,唐人以其“奇宕不常之气,钟而为诗律,为小说”,言外之意,唐人小说与诗歌一样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心志。毕竟,唐传奇作家大多为诗人,他们往往以诗性思维叙事写人,如《枕中记》《任氏传》作者沈既济在《任氏传》中即宣称其小说创作是为“传要妙之情”。
    唐传奇之后,作为中国古体小说第二座高峰的《聊斋志异》也富于抒情色彩。按照蒲松龄《聊斋自志》的说法,其小说是“寄托如此,亦足悲矣”的“孤愤之书”,这在大多数小说篇尾的“异史氏曰”中得到充分体现。在《聊斋志异》写作过程中,蒲松龄《寄孙树百》以“怀人中夜悲天问,又复高歌续楚词”来表达自己的写作心境,显然,抒发胸中磊块是其写怪志异的重要心理动机。纪昀门人盛时彦在《姑妄听之跋》中称纪昀将《聊斋志异》视为“才子之笔”,而把自己的《阅微草堂笔记》定性为“著书者之笔”;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他们都认为《聊斋志异》与唐传奇小说的抒情传统一脉相承。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源自宋元以来的“说话”伎艺,为迎合读者的审美趣味,故事性乃其第一要务,但随着话本小说与章回小说的文人化,其主体抒情色彩亦渐趋显著。如《三国演义》虽属世代累积型作品,但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融评、改于一体的批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赋予评点者“第二作者”身份,因此《三国演义》最流行的版本毛评本已属文人小说,具有了鲜明的抒情色彩,其卷首《临江仙》(滚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即为全书奠定了悲怆的感情基调。
    一些小说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带有明显的自况意味,此时其主体抒发意识最为强烈,自然小说的抒情色彩也十分浓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曹雪芹的《红楼梦》。曹雪芹将自己的人生态度融注于宝玉这一形象之中,藉此抒发自己的悲剧人生感受,他师法的正是楚骚抒情传统。在《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曹雪芹借宝玉之口声称自己要“远师楚人”,为此他将小说写成了一部彻头彻尾、蕴含多重悲剧意蕴的大悲剧。难怪脂砚斋在甲戌本第一回批中称赞《红楼梦》为“《离骚》之亚”,刘鹗在其《老残游记自序》中也认为“曹雪芹寄哭于《红楼梦》”,这都是对其浓郁抒情色彩的高度肯定。
    质言之,我们在关注中国古代小说的故事性、娱乐性的同时,不应忽视作为其民族特色的抒情性。
    (选自南开大学陈才训《论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色彩》,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冯梦龙秉持“情教”“适俗”“导愚”的小说观编撰“三言”,意在“喻世”“警世”“醒世”,是为了教化劝导,移风易俗。
    B. 过分重视古代小说的故事性直接导致学术界一直以来都忽视了抒情性这一中国古典小说的显著民族特色。
    C.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独立,洪迈将唐传奇与唐诗相提并论,强调了唐传奇鲜明的抒情特质。
    D.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宝玉之口称自己要“远师楚人”,就是要师法楚骚抒情传统,抒发自己的悲剧人生感受。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搜神记》与《续齐谐记》都受史传文学影响,继承了史传文学的抒情传统。
    B. 正是具备了抒情性这一特质,才使得中国古代小说文体走向了独立。
    C. 唐传奇作家大多为诗人,往往以诗性思维叙事写人,因此文体特征不够突出。
    D. 对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来说,故事性最重要,抒情色彩不显著。
    3. 下列选项,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明清时期有“第一才子书”之称,影响力巨大,以至于使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
    B. 《红楼梦》开篇的《顽石偈》:“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写出了曹雪芹的内心感慨,奠定情感基调。
    C.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以“玄奘取经”的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朝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D. 《水浒传》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展示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
    4.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5. “纵观中国古代小说史,凡经典之作大多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请根据作者的观点,另外列举两例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1. B 2. A
    3. B 4.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首先分析古代小说家讲故事的目的,提出中国古代 小说大多具有较强抒情色彩的观点;进而分别举例论证文言小说、唐传奇、白话小说都具有抒情色彩;最后总结强调关注中国古代小说的故事性、娱乐性的同时,不应忽视作为其民族特色的抒情性。
    5. ①蒲松龄的《促织》通过描写成名一家的不幸遭遇,表达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百姓的同情;
    ②《红楼梦》开卷第一回“作者自云”讲述写作缘起,将自身经历及悔悟写成小说,“大旨谈情”,抒发感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直接导致”“一直以来”表述过于武断和绝对。原文是“学术界往往因过分重视古代小说的故事性而忽视了抒情性这一中国古典小说的显著民族特色”。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正是……才使得”绝对化,原文是“抒情性是促成中国古代小说文体走向独立的重要因素”,只是“重要因素”;
    C.“因此文体特征不够突出”错,原文只是提到“唐传奇作家大多为诗人,他们往往以诗性思维叙事写人”,没有选项说的这层意思;
    D.“抒情色彩不显著”错,原文是“但随着话本小说与章回小说的文人化,其主体抒情色彩亦渐趋显著”。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谈的是历史小说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问题,与小说的抒情性无关,不能作论据;
    B.“奠定情感基调”表明小说具有抒情色彩,可以作论据;
    C.写的是小说对现实的反应,与小说的抒情性无关,不能作论据;
    D.写的是小说对现实的反应,以及小说的主题,与小说的抒情性无关,不能作论据。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首先分析古代小说家讲故事的目的,“古代小说家讲故事的目的则各自不同”,“纵观中国古代小说史,凡经典之作大多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提出中国古代小说大多具有较强抒情色彩的观点;
    进而分别举例论证文言小说、唐传奇、白话小说都具有抒情色彩。文言小说举例是《搜神记》卷十六“紫玉与韩重”;唐传奇先指出“‘诗笔’即指唐传奇小说浓郁的抒情色彩”,举例有《枕中记》《任氏传》等;白话小说主要举例为《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红楼梦》。
    最后“我们在关注中国古代小说的故事性、娱乐性的同时,不应忽视作为其民族特色的抒情性”总结强调关注中国古代小说的故事性、娱乐性的同时,不应忽视作为其民族特色的抒情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蒲松龄的《促织》通过描写成名一家不幸遭遇,深刻揭示了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的劳苦、辛酸和艰难,寄托了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②《红楼梦》开篇就交代了这本书“大旨谈情”,开篇词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第一回“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祖上九死一生创下这份家业,当年自己身在福中,却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致长大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曹雪芹将这段经历和悔悟写成小说,就是要告诉读者自己的半生经验和人生感悟。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祖母的季节
    苏童
    挂在门楣上的粽叶已经发出了灰褐色。风飒飒地吹着那捆粽叶,很像是雨声。真的下雨了,雨丝白茫茫地扫过村弄,在我家门前织起一张网,那捆粽叶又沙沙地响起来,像是风声了。祖母坐在门槛上,注视着檐下的雨水像小瀑布一样跌落下来,汇在石硌路上,匆匆忙忙地流走了。
    很早以前祖母就聋了,但是那个秋天她说她什么都听见了。每天早晨她被雨声和潮声惊醒,便对灶边烧火的母亲说:“凤英子,今天我要走了。”
    但次年春夏时节,祖母还坐在后门空地上包粽子呢。有一只洗澡的大木盆装满了清水,浸泡着刚从湖边苇地里劈下的青粽叶,我家屋前屋后都是那股凉凉的清香味。我走过去把手伸进木盆,挨祖母骂了,她不让人把码齐的青粽叶搞乱了。我们白羊湖一带的人都包“小脚粽”,大概算世界上最好看最好吃的粽子。祖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塞紧包好,扎上红红绿绿的花线。有一只粽子挂到我的脖子上了,我低头朝那只粽子左看右看,发现祖母包的粽子一年比一年大,挂着香喷喷、沉甸甸的。祖母挎着竹篮走过横七竖八的村弄,去五里外的白羊湖边采青粽叶。我跟着她。我们站在湖边的黄沙地上望着四处可见的苇丛,然后赤脚涉过一片浅水,走进最南面那丛芦苇里。祖母喜欢这里的粽叶。
    “这水里有小青蛇,我看见过。”祖母说。“你不怕吗?”我看见祖母踩在一片暗水中。“小青蛇不咬人。小青蛇游过的水里,长苇子都是甜的。”祖母采着白羊湖的青粽叶,时不时俯视身下的湖水,湖水波动着,把她穿蓝袄的影子搅碎了。有一次她俯视着那个影子,突然手里抓的苇叶掉落了。祖母站在湖水里颤抖着,告诉我她刚才看见了祖父的脸。她说她没有眼花,那确确实实就是我祖父。“老家伙来拉我走了。”祖母对着湖水自言自语。她一笑起来脸上便苍老了许多,那种笑是又凄凉又欣慰的。我记得祖母的头发就是那个春天白的。她常常一个人到湖边去,去很长时间。有一片芦苇的叶子差不多让她劈光了。她赤着脚站在冷冷的湖水里,俯视着水面,说她又看见了老家伙的脸,湖上下网的人看见我祖母在水里又是说又是笑又是哭的,都说她的眼睛也许真看见了什么。
    家里人猜祖母是看见了游过水下的小青蛇。我祖父属蛇,他跟我这么大的时候,村上人都喊他小蛇儿。他十七岁娶了我祖母,我祖母就成了“小蛇儿家里的”。
    去年端午节前后,祖母坐在后门空地上不停地包粽子,几乎堆成了一座粽子山。没有人去劝阻她。祖母年近古稀但并不糊涂,直到去世没干过一件糊涂事。
    “小蛇儿从前最能吃粽子,一顿能吃八个。”有一天村西的老寿爷踱过我家门前,看见了门楣上一捆捆的粽叶,这样对我父母亲说。
    父母亲一个编竹篓,一个劈柴,他们对老寿爷笑着,没有说什么。
    我祖父也死于秋天。死于异乡异地一个叫石码头的地方。许多年了村里人还是喊我祖母“小蛇儿家里的”。
    有一年老寿爷跟着贩米船溯水而上,来到湖北一个码头上,遇见了我祖父。他正在码头的石阶上为一个瞎女人操琴卖唱。在异乡见到村里的熟人,祖父并不激动。他抛下瞎女人和围观的人群,跟着老寿爷上了贩米船。他帮着村里人把船上的米袋卸完,拉着老寿爷进了一家小酒店。就是那次我祖父酒后还吃了八只粽子。
    “你回去吧,你儿子会满村跑了。”老寿爷说。
    “不回去。”祖父喝白干喝得满脸通红,摇着头说,“出来了就不回去了。”大家都站在东去的船上向他挥手。看见祖父一动不动站在岸边一块突出的石头上,身边滚动着浓浓的晨雾。那地方多雾。
    去年秋天不是好季节,那没完没了的雨就下得不寻常。我祖母坐在门槛上凝视门楣上的旧粽叶,那些粽叶在风雨中摇摇晃晃。祖母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她向每一个走过家门的村里人微笑,目光里也飘满了连绵的雨丝。从白羊湖的黄沙滩传来了潮声,她在那阵潮声中不安起来,屏息静气,枯黄的脸上泛起了不祥的潮红。
    “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我听见父亲对母亲说。母亲对串门的亲戚说。串门的亲戚也这么说。那天父母亲去田里收山芋了。雨还在下,门前的石硌路上静静的,半天没有人经过。我看见祖母倚着木板门闭上眼睛,脸上的表情神秘而悠远。我过去轻轻摇了一下她瘦弱的身子,她没动,我紧张地喘着粗气,突然她微笑了,眼睛却仍然紧闭着。“我没死。你这傻孩子。”她说。
    秋天下最后一场大雨的时候,我母亲从箱子里找出了祖母的老衣,那是我祖母几年前自己缝的,颜色像太阳一样又红又亮。我见过村里几个死去的老人,他们身上最后一件衣服都挑选了鲜亮的颜色,那大概是有道理的。母亲把红色的老衣挂在她房里,光线黯淡的房间便充满了强烈的红光。母亲说是为了镇邪。红颜色能镇邪,后来我母亲打开了祖母常年锁着的一只黑漆木盒,木盒里空空的,我母亲眼里闪过一丝慌乱,急忙走到后门去。
    “没有了。”母亲对编竹篓的父亲说。
    “什么没有了?”“那块金锁。”母亲说,“我嫁过来的时候她给我看过的。又不想要她的,她干什么藏起来呢?”
    我父亲沉默了一阵子,来到祖母身边,轻轻地把她从昏睡中唤醒。“娘,你的金锁呢?”
    “没了,早没了。”祖母那会儿依然清醒,她定定地看着父亲的脸。“娘,我们不要,让你老带走的。”母亲说。“我不带走,死了还带金锁干什么?”祖母说完真切地微笑了一下,那是她一辈子最后一次微笑。笑得那样神秘,让人永远难忘。我父母亲凝视着她布满皱纹和老人斑的面容。愣怔了半天,等着她告诉什么。但是祖母闭上眼睛了,不再说话,微笑也渐渐消退。父亲站在那儿,忽然浑身不可遏止地颤抖起来,他朝母亲背上推了一把,沙哑着嗓子说:“走吧。”
    他们两个踮着脚尖,轻轻地离开。祖母在连绵不绝的雨声中继续着她的梦境。我祖母清贫了一辈子,没有留给家里任何值钱的物件,连唯一的金锁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只有一捆一捆的旧粽叶还挂在我家的门楣上,沙沙沙地响。
    在长长的秋天里,我在祖母留下的旧粽叶下面出出进进,总能闻到白羊湖边芦苇的清香,春天那个祖母的季节就浸润着这股清香。我料定在每年的端午节,祖母还会将温暖的手伸向我,在我的脖颈挂上那只用红线扎紧的“小脚粽”。我挂着这只粽子跨出家门,走过村弄,在白羊湖一带燕子样掠过。走过春天走过秋天,即使在白羊湖外面的世界里,祖母的粽子也会留下永恒的清香。祖母的坟在白羊湖边。坟上长着一株娇黄的迎春。没有青草,青草还没有长出来。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祖母到湖边去,对着水面又说又笑又哭,是因为想起了自己一生经历,内心情感复杂。
    B. 去年端午祖母包了几乎堆成一座山的粽子,除此之外,祖母直到去世没干过一件糊涂事。
    C. 祖母害怕金锁丢失,长年将金锁锁在一只黑漆木盒里,可是金锁还是被偷走了。
    D. “去年秋天不是好季节”,主要是因为气候反常,雨也下得很不寻常。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主要情节按照季节变化和祖母一生的遭遇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使得小说对祖母形象的刻画更丰满、更充分。
    B. 小说以挂在门楣上的粽叶开头,又以“我”在祖母留下的旧粽叶下面进进出出结尾,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情节完整。
    C. 小说中祖母没有名字,因嫁给祖父后成了“小蛇儿家里的”,这一细节揭示了祖母悲苦命运的原因,深化了小说主旨。
    D. 小说插入叙述老寿爷遇见祖父的情节,揭示了故事中的谜团,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
    8.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中多处写到门楣上的粽叶以及祖母包粽子的情节,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6. A 7. D
    8. ①“我”作为祖母故事的叙述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和见证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通过“我”对祖母的依赖怀念,衬托出祖母的慈爱;
    ③由“我”叙述所见所闻的祖母的故事,使故事更真实可信;
    ④祖母倚着门休息,“我”紧张地查看,祖母去世后,“我”看着祖母留下的粽叶想念祖母,“我”的行为和内心感触使抒情更真切感人,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9. ①粽叶和粽子是祖母情感的载体。祖母知道祖父喜欢吃粽子,于是春天不辞辛苦采粽叶,端午前后不停地包粽子,将粽叶挂在门楣上,借此表达对祖父刻骨铭心的思念和对其回家的期盼;
    ②粽叶和粽子象征祖母悲惨的命运。当初的青粽叶“已 经变成了灰褐色”“我祖母坐在门槛上凝视门楣上的旧粽叶,那些粽叶在风雨中摇摇晃晃”,暗示祖母在年复一年的朝思暮想、苦苦等待中断送了青春,凄惨地度过了一生;
    ③粽叶和粽子凸显了小说的主旨。祖父尽管抛弃了祖母,但祖母仍然无怨无悔地支撑着家庭,通过粽叶和粽子表达了“我”对祖母孤苦一生的同情、惋惜和对她的深切怀念。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祖母不停地包粽子不是糊涂,是因为想念祖父,祖父最能吃粽子,一顿能吃八个。
    C.祖母的金锁被偷走于文无据,祖母临终前被问到金锁的下落时笑得神秘,说明祖母知道金锁的下落。
    D.“主要是因为气候反常”错,去年秋天不是好季节是因为去年秋天祖母意识到自己日子不多了,大家也都说祖母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插入叙述”错,该情节应是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叫补叙。老寿爷遇见祖父的情节补充叙述了祖父不回家,祖母独守一辈子的情节。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
    ①文中的“我”是祖母的孙子,祖母的故事“我”全程参与,是见证者,推动情节发展;
    ②文中写“我”跟着祖母去河边采苇叶,祖母死后“我料定在每年的端午节,祖母还会将温暖的手伸向我,在我的脖颈挂上那只用红线扎紧的‘小脚粽’”“即使在白羊湖外面的世界里,祖母的粽子也会留下永恒的清香”,通过“我”对祖母的依赖怀念,衬托出祖母的慈爱;
    ③“我”是祖母的孙子,祖母的故事“我”最清楚,由“我”来讲述故事,更具真实性;
    ④从“我”的视角讲述,便于写心理感受,抒发真情,如祖母倚着门休息,“我”害怕祖母去世,“我过去轻轻摇了一下她瘦弱的身子,她没动,我紧张地喘着粗气”;祖母去世后,“我在祖母留下的旧粽叶下面出出进进,总能闻到白羊湖边芦苇的清香,春天那个祖母的季节就浸润着这股清香”,后面更是直接抒情,“即使在白羊湖外面的世界里,祖母的粽子也会留下永恒的清香”。“我”的行为和内心感触使抒情更真切感人,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物象、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粽叶和粽子是祖母情感的载体。祖父喜欢吃粽子,于是祖母每年春天都要“去五里外的白羊湖边采青粽叶”,回来之后要包很多粽子,“祖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塞紧包好,扎上红红绿绿的花线”“去年端午节前后,祖母坐在后门空地上不停地包粽子,几乎堆成了一座粽子山”,还把粽叶挂在门楣上。粽子和粽叶代表的是祖母对祖父的刻骨铭心的思念,盼望着祖父能够回家。
    ②粽叶和粽子象征祖母悲惨的命运。挂着门楣上的粽叶由青葱变得灰暗,“挂在门楣上的粽叶已经发出了灰褐色”;在秋雨中“我祖母坐在门槛上凝视门楣上的旧粽叶,那些粽叶在风雨中摇摇晃晃”,这粽叶象征的是祖母的一生,由美好的青春年华到衰老的暮年 ,她一年一年采粽叶,包粽子 ,每只粽子代表都是对祖父的期盼,她在等待着祖父回来,朝思暮想,就这样耗尽了一生。灰褐色的粽叶代表的是她逝去的青春和美好的爱情。
    ③粽叶和粽子凸显了小说的主旨。祖父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他抛弃了祖母,但祖母却依然苦苦支撑,把儿子养大,娶了媳妇,有了孙子;她自己则年年包粽子等待祖父回来。变成灰褐色的粽叶,一年一年包的粽子,代表着祖母的情感和耗尽的青春。通过粽叶和粽子表达了“我”对祖母孤苦一生的同情、惋惜和对她的深切怀念。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竞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哺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减)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老父已去A高祖适从B旁舍来C吕后具言D客有过E相我F子母G皆大贵。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祖,是皇帝的庙号,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称呼的名号。
    B. 壮,壮年时,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臣之壮也”的“壮”意义相同。
    C. 阑,尽、残,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的“阑”意义相同。
    D. 谢,道歉,与《鸿门宴》中“乃令张良留谢”的“谢”意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沛公的身世具有传奇色彩,他的母亲在休息时梦见了神仙,天象异变时沛公的父亲看见有蛟龙在妻子身上,于是刘媪有了身孕,生下高祖。
    B. 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感叹大丈夫就要像秦始皇一样,表现了他的雄心壮志。
    C. 吕公经常给人相面,见到高祖以后觉得他相貌不凡,于是对他非常敬重,但是萧何认为刘季一向爱说大话,并趁机戏弄宾客。
    D. 高祖担任亭长时,他的妻子儿女也曾被一老父相面,老父认为高祖一家都是大贵之人,后来果真如老父所说,但此时老父已不知去往何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2)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14.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高祖的精神品质。
    【答案】10. ACE
    11. D 12. C
    13. (1)高祖做亭长,向来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2)沛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
    14. ①胸怀大志 ②清高孤傲 ③心有感恩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老人已经走了,高祖正好从别人家来到田间,吕后告诉他一位客人从这里经过,给我们母子看相,说将来都是大贵人。
    “高祖适从旁舍来”一句主谓齐全,“从……来”是固定搭配,之间不断开,应在主语“高祖”前A处和谓语“来”后C处断开;
    “客有过”是“言”的宾语,其后E处断开。
    “我子母皆大贵”是“相”的宾语,中间不断开。
    故选ACE。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句意:到壮年时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官吏。/我壮年的时候。
    C.正确。句意:酒喝得尽兴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
    D.错误。感谢/道歉。句意:高祖便道谢说。/于是让张良留下来道歉。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但是萧何认为刘季一向爱说大话,并趁机戏弄宾客”错,原文“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高祖就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不谦让。“趁机戏弄宾客不是萧何认为的。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为”,担任、做;“素”,一向、向来、平时;“易”,轻视、看不起;“诸”,众;“绐”,欺骗;“谒”,名片。
    (2)“善”,交好;“与”,给、嫁给;“妄”,随便地。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根据“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可知,胸怀大志;
    ②根据“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可知,清高孤傲;
    ③根据“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可知,心有感恩。
    参考译文:
    高祖是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他的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ǎ)。高祖未出生之前,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相遇。这时电闪雷鸣,天色昏暗,太公去找刘媪,看见一条蛟龙趴在她的身上。不久之后刘媪有了身孕,产下高祖。
    高祖这个人高鼻梁,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平常有远大的抱负,不跟老百姓一样做生产之事。到壮年时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官吏,当泗水的亭长,亭中的小吏没有不被他戏弄耍笑的。喜好喝酒和美色。常常到王媪、武负的酒肆赊酒喝。醉了就睡,武负和王媪看到高祖的上方常常有龙盘旋,觉得很奇怪。高祖每次留在酒肆里喝酒,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达到平常的几倍。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常常毁掉欠据,免除债务。
    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
    单父(shàn fǔ)人吕公与沛县的长官要好,吕公因避仇人到沛县县令家做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沛中的豪杰、官吏们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祝贺。萧何当时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贺礼事宜,他对那些送礼的宾客们说:“送礼不满千金的,让他坐到堂下。”高祖做亭长,向来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名帖递进去了,吕公见了高祖大为吃惊,赶快起身,到门口去迎接他。吕公这个人,喜欢给人相面,看见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把他领到堂上坐下。萧何说:“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高祖就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不谦让。酒喝得尽兴了,吕公于是向高祖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高祖喝完了酒,就留在后面。吕公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刘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给你做你的洒扫妻妾。”酒宴散了,吕媪对吕公大为恼火,说:“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她许配给个贵人。沛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吕公说:“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终于把女儿嫁给刘季了。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高祖作亭长时,曾经请假回家。吕后与两个孩子在田间除草,有一老人路过,要些水喝,吕后就请他吃了饭。老人给吕后相面,说:“夫人是天下的贵人。”吕后让他给两个孩子看相。老人看了孝惠,说:“夫人所以显贵,就是这个孩子的缘故。”看了鲁元,也是贵相。老人已经走了,高祖正好从别人家来到田间,吕后告诉他一位客人从这里经过,给我们母子看相,说将来都是大贵人。高祖问老父在哪儿,吕后说:“走出不远。”高祖追上了老人,向他询问。老人说:“刚才相过夫人和孩子,他们都跟你相似,你的相貌,贵不可言。”高祖便道谢说:“如果真像老父所说,决不忘记对我的恩德。”等到高祖显贵,竟然不知道老人的去处了。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15. 下列对两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诗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下文作铺垫。
    B. 王诗首句以楚汉战争发展的客观形势为依据,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议论精警。
    C. 杜诗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
    D. 王诗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他们也一定不肯再为战争卖命了。
    16. 两首诗都是以项羽为对象的咏史诗,但两首诗的观点并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15. D 16. 杜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表达了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并宣扬了不怕失败的精神。王诗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反驳了杜牧的论点,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他们也一定不肯再为战争卖命了”,历史评述不一定,选项说法过于绝对。应改为 “他们也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杜诗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可见杜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表达了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并宣扬了不怕失败的精神。
    王诗从政治家的冷静分析入手,以楚汉战争发展的客观形势为依据,对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结局进行理性判断,显示了政治家的果敢和睿智。开篇“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反驳了杜牧的论点。那时的项羽已经失去人心,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项羽已经失去,要挽回大业是十分艰难,概率也是很低的。在“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句中王安石以辛辣的口吻明确地表示,即使项羽真的重返江东,江东子弟也不会再替他卖命的。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一联,写出了洞庭湖极其恢弘气象。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阿房宫中廊道曲折、屋檐高耸的景象。
    【答案】 ①. 吴楚东南坼 ②. 乾坤日夜浮 ③. 为国以礼 ④. 其言不让 ⑤. 廊腰缦回 ⑥. 檐牙高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坼”“乾”“缦”“檐”“啄”等。
    第Ⅱ卷 语言表达(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山西代县一本特殊的“日记”,引起不少关注。这本日记的主人直抒胸臆,将满腹心声写在院子的各个角落。( ),砖墙、门框、房梁、门楣……处处都是人生的留痕,每笔都有生活的印记。这名叫张福青的老人,生而平凡,活得认真。
    密密麻麻的文字里,蕴含着这位老人平淡而丰富的一生。“仅用24天翻新这房”“安装窗帘、彩钢瓦架栅……大门上安装一双挂灯笼架”,有着近200年历史的祖屋,是他的念想,更承载着他对家的守护和爱。“每年杏花落,打药一次,立秋后再打一次……每年剪一次树枝”,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把( )的心得记在了最显眼的地方。“宇宙有多大呀?……星星有2000亿颗”,闲来无事的时候,他也会仰望星空、心系远方,琢磨这方小院外的大千世界。“人要常存乐观主义,人生乐观、身心健康……”作为一名父亲,他也认真写下了对孩子的叮嘱和期望。字里行间,能真切看到这位老人的生活哲学、价值理念、人生追求。
    简单的叙事、琐碎的日常,老人写下的并非一首( )的英雄史诗,却不失为一篇醇厚回甘的“人生散文”。满院字迹中,我们看到一位栉风沐雨的农民,在大地上勤劳耕耘;看到一个热爱生活的老人,留心记录平凡日子里的幸福;看到一名操碎了心的父亲,唠唠叨叨里满是对子女的深情。“日记”不算“感天动地”,也谈不上“惊天动地”,却依然打动人心,让许多人看到了他生活的投影,也似乎让自己瞥见了祖祖辈辈一路走来的身影。
    18. 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他”和文中划横线处的“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好啦,”格里高尔说,他兴许意识到自己是在场的人中唯一保持镇静的人。
    B. 一个人只有足够努力,他才能拥有实现梦想的实力,拥抱精彩的未来。
    C.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D.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20. 有人认为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写成下面的内容,与原文相比,你认为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满院字迹中,我们看到一位农民,在大地上耕耘;一个老人,在平凡日子里的记录幸福;一名唠唠叨叨的父亲,为子女操碎了心。
    【答案】18. 目之所及/引以豪/荡气回肠
    19. B 20. 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①原文运用了排比句的形式,句式整齐,感染力强,情感强烈,能够表达出对老人生而平凡、活得认真的生活态度的肯定与赞美。
    ②原文使用的形容词使老人的形象更典型、更丰富,能够体现出作者对老人的评价,同时与文中对应的内容形成画面感,增强了艺术效果。改文则减弱了情感的艺术表现力。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砖墙、门框、房梁、门楣”,凡是眼睛看到的地方,院子里到处都是人生的留痕,可填“目之所及”。目之所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第二处,此处修饰“心得”,根据“仅用24天翻新这房”等可知,他翻新、修整祖屋时内心是自豪的,可填“引以为豪”。引以为豪:以此事为光荣。
    第三处,此处修饰“英雄史诗”,这类诗文的特点是能够感染人,打动人,可填“荡气回肠”。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ACD 项中的“他”都是特指,分别指“格里高尔”“马克思”“别里科夫”。
    而 B 项中的“他”和文中的“他”都是泛指。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
    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①原文分号为界,分成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子,“看到……”,构成排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三个分句分别从老人“农民”“老人”“父亲”的不同身份出发,写他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写他认真的生活态度,排比的句式增强了情感的力度,表达了对老人的尊敬与赞美。
    ②原文修饰身份时有形容词,如“栉风沐雨的”“勤劳”,“热爱生活的”“留心”,“操碎了心的”“满是”等,这些修饰语的使用丰富了内容,也使老人的形象更典型、更丰富,如“农民”的形象就是辛苦、勤劳,这是所有农民的典型特征;同时这些词语的使用增强了画面感,如“操碎了心的父亲”在“唠唠叨叨”,很典型,很有画面感,符合生活的真实,因而增强了艺术效果。改文则减弱了情感的艺术表现力。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体育锻炼有益健康,但坚持起来却非易事。研究人员发现,不想体育锻炼其实是人类进化出的一种本能。 ① ,人们还是需要想办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 ② ?专家建议首先是建立信心。研究表明,认为自己运动能力强的人更有可能坚持定期锻炼,因此可以从容易做的事情开始;比如一开始每天只走几分钟,然后逐步加量。重新定义什么算作锻炼也会有所帮助。并不是只有去健身房才算锻炼,即使每天花几分钟做做家务也会有益身心,重要的是要多活动,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
    专家还建议, ③ ,一举两得。比如约朋友一起骑自行车,这样运动的同时也是在社交。把锻炼和想要或需要做的事情结合起来,可以使人更易忽视大脑中让人躺在沙发上的想法。
    21. 在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古代体育运动的一项是( )
    A. 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
    B. 城间小儿喜捶丸,一棒横击落青毡。
    C. 拳来踢去疾如飞,毕竟输赢是阿谁。
    D. 致成尧舜升平代,收得夔龙强健身。
    【答案】21. ①若想坚持锻炼
    ②如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
    ③可以将运动与其他事情结合起来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前面说“体育锻炼有益健康,但坚持起来却非易事”后文提到“人们还是需要想办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可见此处是假设要坚持锻炼的话,可填:若想坚持锻炼;
    ②此处是过渡句,前面说“人们还是需要想办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而后面给出的都是克服这种“惰性”的方法,可见这里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
    ③由“一举两得”“把锻炼和想要或需要做的事情结合起来”可知,可以把体育锻炼和其他事情结合起来,可填:可以将运动与其他事情结合起来。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内容的能力。
    A.此诗描写了宁节度使张建封组织、参与马球游戏的情形。属于体育运动。
    B.出自《捶丸》,宋末至元明,中国流行一种名叫“捶丸”的游戏,用捶击丸,相当于挥杆打球。属于体育运动。
    C.这首诗描绘的是看相扑比赛的场景。首句“拳来踢去疾如飞”形象地刻画了比赛中选手们动作的快速和激烈,犹如飞翔的猛禽。次句“毕竟输赢是阿谁”则引发读者对比赛结果的好奇,暗示着胜负尚未可知。属于体育运动。
    D.出自白居易《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成咏之作》,“夔龙”比喻敌人,此句是预祝晋侍中能够战胜敌人,建功立业。与体育运动无关。
    故选D。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Ⅰ的材料中提到张福青老人“生而平凡,活得认真”,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却用尽全力去诠释生命的价值。
    请根据以上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平凡的生命也有光彩
    花草没有参天古树的高大,但依然摇曳吐蕊,把春天点缀得更加绚烂多姿;繁星没有似火骄阳的耀眼,但依然闪烁微芒,将夜空装扮得更加璀璨梦幻。人亦如此,虽然生而平凡,依然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绽放属于平凡人的生命光彩。
    安于平凡,路边的花朵也在“努力盛放”。
    从小便崇尚伟大的我们可能会不由自主的掉入思维误区:人生要有价值,有意义便要成就伟大。诚然,人生固然需要价值,但价值一定是成绩斐然吗?并非如此。人们常说不要安于平凡,要追求“名留青史”,于是我们总是仰望科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向四周看看吧,其实,正是许许多多兢兢业业的“平凡人”,才构成了这个绚烂多彩、车水马龙的世界。
    “慢慢走,欣赏啊!”目光若执着于远方,常常会忽略路边的风景。若无超世之才,只要热爱,也可以发一分光,散一分热,享受生活之乐。“打工诗人”许立志常在富士康工作之余作诗鼓舞自己;快递小哥雷海为在闲暇时总会背几首诗来点缀生活。生活的苟且中其实也蕴藏着“诗和远方”。安于平凡不是躺平摆烂,而是拒绝内耗,坦然接受,像张福青老人一样,“生而平凡,活得认真”!
    “平凡”中也存在着“不凡”,赏花时也可“下自成蹊”。
    “平凡简单,安于平凡,真不简单。”《论语》中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生在世,贵为国君也好,贱如草民也罢,每个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正如周秉昆一样,即使平凡、普通,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弟弟、好朋友。
    这不就是平凡中的不凡吗?其实“人生价值”的范围不妨宽泛些,当我们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时,当我们闪烁出的光芒感召他人时,当周遭的光亮也渐次迸发时,难道这不是生活的真意吗?在人世间,注定绝大多数的人是平凡的,历史的天空不会留下他们的任何痕迹。但是,正是这样一些“沉默的大多数”,正是这些低头俯首的“孺子牛”,往往对生命更加执着。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自己全部的世界,是自己倾之全部心血的杰作。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坚守,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依然能够活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为社会和国家添砖加瓦。所以说啊,每一个平凡生命所过之处,都会绽放出不凡的生命光彩!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生活之路迢迢万里,你我都是平凡的旅人,你是愿意埋头曲背、负重前行,还是愿意面带微笑、一路生花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张福青老人“生而平凡,活得认真”引发我们对于生命思考。材料中有几个关键词需要注意,一是“平凡”“普通”,二是“生命的价值”。材料意在引导我们思考,即使平凡普通,我们也不能自甘平庸,自暴自弃,而应该“用尽全力去诠释生命的价值”。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最恣意的年华,每个人都有对未来的期待,盼望着自己能有不凡的人生。然而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平凡普通的,那些能够活的轰轰烈烈的生命毕竟只是少数。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难道就能够自甘平庸,不思进取吗?不是的,再平凡的生命也有其价值,就像我们周围,各种职业的人,他们都是平凡的生命,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无论是对于家庭还是社会,他们都承担着属于自己的职责,而且还很重要;在所谓的优秀和成功之外,简单的快乐,平凡的担当,也是一种可贵的、值得赞赏的价值。并且,生命普通平凡,不代表没有价值,我们不能自暴自弃,而应该努力去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那些所谓的英雄,也不是生来就是英雄,他们也是从平凡中努力奋斗,慢慢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平凡的。
    写作时可以用庄子的“小大之辩”引出话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小有小的好处,平凡的生命也有价值;接着阐释平凡之价值,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是一种探索,是一种不甘平庸的表现;然后紧扣平凡的生命价值从“家庭”“社会”“生命”三个角度论述平凡人的风采,如《人世间》的周秉坤、平凡的售货员张秉贵、为国牺牲的陈祥榕等;最后联系自身,明确自己的态度,虽然平凡,但不甘平庸,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价值。
    立意:
    1.平凡生活也能一路生花。
    2.向平凡致敬,为奋斗献歌。
    3.人世间,奏一曲平凡赞歌。
    相关试卷

    [语文][期末]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附答案),共13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