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单元同步练习、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测试卷、答案及解析,共5页。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体现了宪法的( )原则。 A. 人民主权 B. 民主集中制 C. 尊重和保障人权 D. 社会主义法治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因为宪法( ) ①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④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在我国,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机关是(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最高人民法院 D. 最高人民检察院 4.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 A.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B. 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 C. 组织国家机构 D. 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5.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原则。下列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①实施义务教育 ②开展再就业培训 ③推进精准扶贫 ④实行城乡同票同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下列关于宪法与其他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B.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 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D. 宪法与其他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7.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体现了( )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D.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8.以下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理解错误的是( ) A.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B. 国家行政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C.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D. 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9.下列属于国家机构的是(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法院 ④人民检察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加强宪法监督,有助于维护宪法权威与尊严。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的是( ) ①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②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③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④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请简要说明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 3.简述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三、材料分析题(20 分) 材料:2024 年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宪法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民众普及宪法知识,强调宪法的重要性。在学校,也组织了宪法主题班会、宪法知识竞赛等活动。 (1)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开展宪法宣传活动?(10 分)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10 分) 四、实践探究题(20 分) 请以 “维护宪法权威” 为主题,设计一次校园宣传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步骤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这份试卷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体现了国家权力的来源是人民,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 2.A 解析: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原因包括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而④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共性,不是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独特原因。 3.B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这是宪法赋予它的特定职权。 4.A 解析: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样能防止权力滥用且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5.A 解析: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开展再就业培训保障公民劳动权、推进精准扶贫保障公民生存和发展权、实行城乡同票同权保障公民政治权利,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6.BCD 解析:宪法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A 错误;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二者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BCD 正确。 7.D 解析: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表明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8.B 解析: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不是国家行政机关。 9.A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检察机关,这些都是国家机构。 10.A 解析: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都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 二、简答题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原因如下: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 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3.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方式: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三、材料分析题 (1)国家大力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的原因: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让公民了解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宪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能营造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社会氛围,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权力运行。 (2)中学生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 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等,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 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如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等。 四、实践探究题 《维护宪法权威校园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宪法在我心中,维护宪法权威” 二、活动目的 通过宣传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宪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三、活动形式 1.举办宪法知识讲座。 2.开展宪法主题手抄报展览。 3.进行宪法知识有奖问答。 四、活动步骤 前期准备(9 月 17 - 9 月 20 日) 1.邀请法律专家担任宪法知识讲座主讲人。 2.准备宪法知识讲座所需的场地、设备等。 3.宣传本次活动,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手抄报制作。 活动开展(9 月 21 - 9 月 25 日) 1.宪法知识讲座(9 月 21 日) 安排法律专家进行宪法知识讲解,包括宪法的历史、地位、作用等。 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提出问题,专家进行解答。 2.手抄报展览(9 月 22 - 9 月 23 日) 在校园内指定区域展示同学们制作的宪法主题手抄报。 组织学生参观,并评选出优秀作品。 3.知识问答(9 月 24 - 9 月 25 日) 在校园广场设置宪法知识问答摊位。 准备不同难度的宪法知识问题,学生回答正确可获得小奖品。 后期总结(9 月 26 - 9 月 30 日) 1.对活动进行总结,包括参与人数、活动效果等方面的评估。 2.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法治宣传活动提供经验。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体现了宪法的( )原则。 A. 人民主权 B. 民主集中制 C. 尊重和保障人权 D. 社会主义法治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因为宪法( ) ①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④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在我国,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机关是(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最高人民法院 D. 最高人民检察院 4.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 A.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B. 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 C. 组织国家机构 D. 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5.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原则。下列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①实施义务教育 ②开展再就业培训 ③推进精准扶贫 ④实行城乡同票同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下列关于宪法与其他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B.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 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D. 宪法与其他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7.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体现了( )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D.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8.以下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理解错误的是( ) A.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B. 国家行政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C.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D. 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9.下列属于国家机构的是(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法院 ④人民检察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加强宪法监督,有助于维护宪法权威与尊严。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的是( ) ①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②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③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④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请简要说明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 3.简述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三、材料分析题(20 分) 材料:2024 年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宪法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民众普及宪法知识,强调宪法的重要性。在学校,也组织了宪法主题班会、宪法知识竞赛等活动。 (1)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开展宪法宣传活动?(10 分)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10 分) 四、实践探究题(20 分) 请以 “维护宪法权威” 为主题,设计一次校园宣传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步骤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这份试卷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体现了国家权力的来源是人民,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 2.A 解析: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原因包括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而④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共性,不是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独特原因。 3.B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这是宪法赋予它的特定职权。 4.A 解析: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样能防止权力滥用且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5.A 解析: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开展再就业培训保障公民劳动权、推进精准扶贫保障公民生存和发展权、实行城乡同票同权保障公民政治权利,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6.BCD 解析:宪法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A 错误;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二者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BCD 正确。 7.D 解析: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表明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8.B 解析: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不是国家行政机关。 9.A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检察机关,这些都是国家机构。 10.A 解析: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都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 二、简答题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原因如下: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 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3.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方式: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三、材料分析题 (1)国家大力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的原因: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让公民了解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宪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能营造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社会氛围,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权力运行。 (2)中学生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 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等,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 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如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等。 四、实践探究题 《维护宪法权威校园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宪法在我心中,维护宪法权威” 二、活动目的 通过宣传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宪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三、活动形式 1.举办宪法知识讲座。 2.开展宪法主题手抄报展览。 3.进行宪法知识有奖问答。 四、活动步骤 前期准备(9 月 17 - 9 月 20 日) 1.邀请法律专家担任宪法知识讲座主讲人。 2.准备宪法知识讲座所需的场地、设备等。 3.宣传本次活动,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手抄报制作。 活动开展(9 月 21 - 9 月 25 日) 1.宪法知识讲座(9 月 21 日) 安排法律专家进行宪法知识讲解,包括宪法的历史、地位、作用等。 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提出问题,专家进行解答。 2.手抄报展览(9 月 22 - 9 月 23 日) 在校园内指定区域展示同学们制作的宪法主题手抄报。 组织学生参观,并评选出优秀作品。 3.知识问答(9 月 24 - 9 月 25 日) 在校园广场设置宪法知识问答摊位。 准备不同难度的宪法知识问题,学生回答正确可获得小奖品。 后期总结(9 月 26 - 9 月 30 日) 1.对活动进行总结,包括参与人数、活动效果等方面的评估。 2.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法治宣传活动提供经验。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