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中]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本学期已过半,小明和小亮想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这半学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梳理,特邀你参与。
1.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回延安》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小明想在活动中朗诵这首诗,下列朗读处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明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白羊肚(dǔ)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B.小明想要读出作者回延安时内心的激动和澎湃之情,他这样处理重音: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C.“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一句表达出作者重回延安时的喜悦之情,朗读时应用激动喜悦的语气。
D.为了读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作者的到来,小明是这样停顿的: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D.“红旗飘飘把手招”的意思是红旗飘飘,就像是在对我们招手。由此可知应断句为:红旗飘飘/把手招。
故选D。
2.小明写了个“肖”字,请你分别加上合适的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通( )达旦 ( )声匿迹 烟( )云散 ( )铁如泥
【答案】宵 销 消 削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烟消云散:像烟和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无余。
削铁如泥:表示刀剑切削铁器像切泥一样的容易。形容兵刃极其锋利。
3.小亮写了一副描绘元宵节的对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
上联:灯月千家晓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A.山野万里香B.秋高半月明
C.笙歌万户春D.一街太平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上联第三个字是“千”,这是一个数词,下联相应位置也应是一个数词。只有A和C符合要求。
“元宵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敲锣打鼓来表达心中的喜悦,千家万户都春意盎然。故选“笙歌万户春”。故选C。
4.小明同学梳理了半学期的语文知识,其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通过开展中国诗词大会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句话应删去“通过”或“让”。
B.“便舍船”“屋舍俨然”加点的两个“舍”词性相同,“寻向所志”“寻病终”加点的两个“寻”词性不相同。
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老人六十岁。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B.“便舍船”中的“舍”是“舍弃”的意思,动词。“屋舍俨然”中的“舍”是“房子”的意思。名词。故选B。
5.在推广“民俗文化”的活动中,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同学们产生了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观点1: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
观点2: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
【答案】示例:我赞同观点1,理由:如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节赏月等传统民族节日,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应该大力保护。
【解析】本题考查自由表达观点,开放类试题,应赞同第一种观点。
示例:我赞同观点1。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它们凝聚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精神纽带,应该大力保护。
6.小亮想在下面在这段话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风光民俗,触动最美诗心:“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勾勒了一卷萧瑟之秋的图画;“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展现了美不胜收的人间奇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对气势磅礴的洞庭美景的赞美;“_____________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回延安》)是贺敬之当年在延安时的生动场景;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安慰即将转校的小郑同学,即便她在别的学校,我们依旧是朋友。
【答案】蒹葭萋萋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风 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③。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本诗选自《诗经·郑风》。①喈(jiē):鸡鸣声。②夷:同“怡”,喜悦。③胶胶:鸡鸣声。④瘳(chōu):病愈。
7.诗歌每章以风雨、鸡鸣起兴,从视觉、___________角度写风雨,渲染了____________的氛围,从而反衬出女子等到丈夫后的喜悦心情。
8.诗歌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7.听觉;风雨凄迷,阴冷沉郁
8.采用重章叠句的写法,在对风雨的反复描摹中,渲染诗歌中暗淡、凄凉的意境,强化喜悦之情,突出主题;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解析】
【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诗人每章以风雨、鸡鸣起兴,“风雨凄凄”从视觉、“鸡鸣喈喈”从听觉角度写风雨,渲染了风雨凄迷、阴冷沉郁的氛围,从而反衬出女子等到丈夫后的喜悦心情。用了夷、瘳、喜三个字,把这个思妇一刹那间感情的起伏变化传达出来了。使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无名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
【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写法的分析。
本诗共三章,每一章都重复运用“风雨……,鸡鸣……,既见君子。云胡不……?”的句式,只是个别词语做了变换,符合重章叠句手法的特点,内容上,各章开头的诗句“风雨凄凄”“风雨潇潇”“风雨如晦”分别从多种感官角度反复描写风雨交加的特点,为诗歌营造凄凉的氛围;各章结尾的诗句“云胡不夷”“云胡不瘳”“云胡不喜”展现了女主人公因盼望丈夫心绪不宁、疾病痊愈、归来欣喜的情感变化;由写“风雨之苦”到“渴盼之苦”,深化主题。结构上,三章反复运用“风雨……,鸡鸣……,既见君子。云胡不……?”的句式回环往复,节奏感、音乐感强,既增强了诗歌的韵律,又韵味深长。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A)。嘻,技亦灵怪矣哉!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
商人白有功言:在泺口河上见一人荷竹簏牵巨犬二。(B)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目转动,艳妆如生。又以小锦鞯被犬身,便令跨座。安置已,叱犬疾奔。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①,镫而腹藏,腰而尾赘②,跪拜起立,灵变无讹。又作昭君出塞,别取一木雕儿,插雉尾,披羊裘,跨犬从之。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C)。
【注】①学解马,作诸剧:学着松开缰绳,扮演种种马戏动作。②镫而腹藏,腰而尾赘:时而蹬藏于犬腹之下,时而从狗背跃至狗尾。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尝贻余核舟一 贻:______________
(2)见一人荷竹簏 荷:______________
(3)昭君频频回顾 顾:______________
(4)别取一木雕儿 别:______________
10.请将“之”“者”“于”还原到文中的括号内。
A( ) B( ) C( )
11.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在 泺 口 河 上 见 一 人 荷 竹 簏 牵 巨 犬 二
12.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3.乙文着重从哪两个方面描写木雕?文中的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木雕神技”之“神”?
14.甲、乙两文所表达的主题有何相似之处?
【答案】9. (1)赠;(2)肩负,或扛;(3)回头看;(4)另外;
10.A之 B于 C者
11.在泺口河上/见一人荷竹簏/牵巨犬二。
12.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
13.乙文着重从栩栩如生的外形和灵活的动作来描写木雕。句子:“手目转动,艳妆如生”“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等。
14.甲、乙两文都赞扬了我国民间工艺匠人精湛的技艺和杰出的才能,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解析】
【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贻:赠。
(2)句意:看见一人背着竹篓。荷:肩负,或扛。
(3)句意:(扮作)昭君(的木雕)频频回头。顾:回头看。
(4)句意:另外取出一个木雕。别:另外。
【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用法。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括号内应补充代词,用“之”恰当,“它”的意思,代指核舟。
B.“簏中出木雕美人”前面缺少介词,因此用“于”恰当,意思是“从、在”。
C.“真如生”后边缺少宾语中心语,用“者”恰当,意思是“……的人”。
【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进行断句。
句意:在泺口河上,看见一人背着竹篓,牵着两条很大的狗。“在泺口河上”是地点状语;“见一人荷竹簏”“牵巨犬二”写那个人的两种动作,中间应断开。
故断为:在泺口河上/见一人荷竹簏/牵巨犬二。
【12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而,然而;计,计算;曾,竟然;盈,满。
【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乙文中,“木雕美人,高尺余,手目转动,艳妆如生”写木雕的外形,栩栩如生。“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镫而腹藏,腰而尾赘,跪拜起立,灵变无讹”“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写木雕的动作,活灵活现,真像是活生生的人一样。这三句都体现出“木雕神技”之“神”。
【14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要求写出甲、乙两文所表达的主题相似之处。
甲文《核舟记》围绕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展开介绍,表现了王叔远的技艺高超。乙文写某艺人雕刻的木雕美人栩栩如生,能做了各种动作。两文都描写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扬了民间工艺匠人精湛的技艺和杰出的才能,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参考译文】
甲
明朝(有一个) 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部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乙
商人白有功说:在泺口河上,看见一人背着竹篓,牵着两条很大的狗。从他的背篓里取出木雕美人,一尺多高,手和眼睛都能转动,(容貌)装扮就像活的(一般)。又用锦缎作的(类似马)鞍子披在狗的身上,然后就让木雕美人跨立坐在上面。布置完毕后,大声呵斥狗迅速地奔跑。(木雕)美人自己立起,学着松开缰绳,扮演种种马戏动作,时而蹬藏于犬腹之下,时而从狗背跃至狗尾。(在狗身上)叩拜起立,灵活变化没有一点差错。又作昭君出塞的样子。另外取出一个木雕,(在其身上)插上雉(野鸡)尾,(为其)披上羊皮做的裘衣,骑在(另一只)狗上跟随在(作昭君的那个木雕)后面,(扮作)昭君(的木雕)频频回头,(穿着)羊裘衣(的木雕在后面)扬鞭(在后面)追赶,真像是活生生的人一样。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陨石有话说
①在晴朗无云的日子里遥望夜空,璀璨的银河横亘在空中,闪亮的群星耀眼夺目。凝视着这些美丽而神秘的天体,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那些在天空中闪耀的“小亮点儿”到底长什么样子呢?那里是否也居住着拥有智慧的生物?即使相隔亿万光年,我们也能从那些无意间闯入地球的“天外来客”——陨石中一窥群星的真容和宇宙的奥秘。
②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外太空的客人——陨石。用你们地球上的说法,我们这些穿越了厚厚的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外太空固体碎片都被称为陨石。除此之外,人类在月球和火星表面发现的小行星碎片也可以被称为陨石。对于落到地球上的陨石来说,穿越大气层之旅绝对算不上是段美好的回忆:我们这些被地球引力捕获的外太空物质的碎片,会以极快的速度和大气层中的气体摩擦并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巨大的热量,变成流星。我们中的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毁灭——大多数流星会用“生命”为地球上的你们奉献一场盛大的“烟火表演”,然后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而那些被称为“火流星”的最明亮的燃烧碎片,最终往往能到达地表成为陨石。
③我们在地球的大气层中走过的这段旅程并不一定会被你们看到。人类观察到撞击地表过程的陨石叫作降落型陨石,其他的则被称为发现型陨石。降落型陨石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们几乎不会受到地质作用的影响。但在地球漫长的“生命”过程中,人类存续的时间相当短暂,因此降落型陨石的数量相较于发现型陨石就要少得多。现存大多数陨石的命名都与其发现地相关,而由于在南极洲和北非发现的陨石数量太多了,所以科学家们会结合发现地、数字和字母一起来命名。
④我们陨石大家族又可以分为两大类——未分异型陨石(即球粒陨石)和分异型陨石。地球上86%的陨石都是球粒陨石,它们在形成之后没有被加热熔化,体内保存有球形的颗粒;分异型陨石是原始母体被熔化后又重新凝结的产物,它们被进一步划分为无球粒陨石、石铁陨石和铁陨石。
⑤既然看起来都是石头,那科学家们又是如何区分陨石和地球上的岩石样品的呢?事实上,我们陨石无论内在还是外在都跟地球上的岩石大不一样。还记得我们奔赴地球的那段旅程吗?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我们的表面在摩擦产生的高温下会不断熔化。就这样一边降落一边熔化,我们的表面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指印状的凹陷,被称为气印——大气在陨石表面留下的印记。等我们真正降落到地表时,由于速度降低和温度骤减,我们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熔壳,这在地球的岩石样品中是见不到的。
⑥说完了外在,我们再来看看内在。对于球粒陨石来说,它的球粒结构就是最好的“身份证”了。至于分异型陨石,比如说铁陨石,它的主要成分——“铁镍合金”也跟地球岩石有很大的区别。
⑦我们陨石经历了漫长的时光和旅途才抵达地球,现在能够保存下来并被人类研究的更是少数。人类通过对我们的研究加深了对宇宙的认识,甚至还有人看中了我们的稀有性,把我们作为珍贵的收藏品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陨石大家族里还有哪些鲜为人知却又吸引着人类不断探索的成员和秘密呢?我们下期再见吧!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为了清楚说明事理,主要采用了逻辑顺序。
B.第③、④两段对陨石的分类,基于同一标准。
C.从第⑥段画线句可以看出,选文主要采用了“总分”式结构进行说明。
D.从外在来看,区分陨石和地球上岩石的依据是:陨石表面有气印,且表面有一层熔壳。
16.选文题目为《陨石有话说》,请说一说陨石主要“说”了哪些方面的话。
【答案】15.D
16.陨石的定义;陨石的分类;陨石与地球岩石的区分;陨石的内部结构。
【解析】
【15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信息。
A.文本的说明对象是陨石,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B.根据这两段中的“人类观察到撞击地表过程的陨石叫作降落型陨石,其他的则被称为发现型陨石”“地球上86%的陨石都是球粒陨石,它们在形成之后没有被加热熔化,体内保存有球形的颗粒;分异型陨石是原始母体被熔化后又重新凝结的产物”可知,这两种分类方法的标准不同;
C.末段起到了总结全文,提出号召的作用,故结构是总分总;
故选D。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第②段中的“我们这些穿越了厚厚的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外太空固体碎片都被称为陨石。除此之外,人类在月球和火星表面发现的小行星碎片也可以被称为陨石”可得:陨石的定义。
根据第③④段中的“人类观察到撞击地表过程的陨石叫作降落型陨石,其他的则被称为发现型陨石”“地球上86%的陨石都是球粒陨石,它们在形成之后没有被加热熔化,体内保存有球形的颗粒;分异型陨石是原始母体被熔化后又重新凝结的产物”可得:陨石的分类。
根据第⑤段中的“既然看起来都是石头,那科学家们又是如何区分陨石和地球上的岩石样品的呢”可得:陨石与地球岩石的区分。
根据第⑥段中的“对于球粒陨石来说,它的球粒结构就是最好的‘身份证’了。至于分异型陨石,比如说铁陨石,它的主要成分——‘铁镍合金’也跟地球岩石有很大的区别”可得:陨石的内部结构。
(四)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抱抱曾经的自己
①7岁时的那个夏日,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
②母亲割得很快。我想赶上母亲,可心里一着急,手底下就出错了。
③一镰下去,没割到麦子倒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我疼得直龇牙咧嘴。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我没有喊没有叫,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细。而后撒在直流血的伤口上。看着母亲不直腰地割着,我将那只袜子悄悄塞进兜里,忍着痛往前赶,只是割得更慢了。
④那天临近傍晚,母亲照例拉我到池塘边冲洗,我死活不下去,她才瞅见了我没穿袜子的那只脚,还有脚背上的伤。“没事都结痂了,两天就好了。”母亲说时语气很轻松,就像受伤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她或许不知道,一个7岁的小孩子,自己受伤了很疼很想休息却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割麦子的矛盾心理吧?
⑤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孩。我的脸颊会轻轻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说,好样的,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⑥10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考试没考好,很伤心,老师表扬别的孩子就像在批评我。
⑦家里是不会经常给我钱买学习用具的,可努力是必须的。贫穷出智慧吧,我想到了电池里的碳棒。那时电池也是稀罕的东西。我后来在亲戚家找到了一节废电池,砸开,取出碳棒,从此我拥有了一支可以长久使用的“笔”。
⑧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有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像看怪物一样看我:成绩不好,还显摆着这点学问?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只知道该好好写,好好背。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
⑨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蹲在地上的小女孩,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办法自己拉自己一把,为你的坚持,点个赞。
⑩14岁那年,上初二了,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作文写得挺不错。只是,我不是一个长得清爽且伶牙俐齿讨人喜欢的孩子。
⑪语文老师很是奇怪,每次讲评作文,都会先说一句“这次作文写得好的有某某、某某等”,而后将点到名的学生的作文当范文读。我从来没被点名表扬过,作文自然也没被读过。而翻开作文本,评语、分数和优秀的一样——我一直在“等”里面,这让我欣慰又窝火。
⑫下学期的3月份,全县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颁奖回来,学校又召开了一次师生大会,让我在大会上读自己的获奖作文。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他们一定认为我是声情并茂。那一刻,我终于将自己从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沉重的“等”里面解救出来了。
⑬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少女。我会揽着她的肩膀说,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
⑭再如果可以,我还想抱抱那个在别人都已酣然入梦时依旧点着蜡烛勤奋学习的18岁少女,没有她的刻苦劲,我怎么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顺利跨进大学的校门?
⑮回望走过的路,点滴都是付出和努力,如果可以,我真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
17.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18.“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请你联系情境说说“我”当时的心理。
19.文章以《抱抱曾经的自己》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0.读完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答案】17.①跟随母亲割麦,脚受伤仍不忍心丢下母亲而坚持陪着母亲。②不管他人嘲讽,用碳棒写字学习,成绩向优秀生靠拢。③作文好却被老师忽略,直至作文比赛获奖才走出沉重的“等”字。
18.示例:“我”终于有读自己作文的机会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刻,这一刻委屈与心酸、兴奋与喜悦同在。
19.文章围绕“抱抱曾经的自己”展开,起到线索作用;点明主题,突出了文章“感谢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这一主题。
20.无论遇到怎样的艰辛和挫折,一定要保持积极上进的心,努力向前。
【解析】
【17题详解】本题考查事件概括。
(1)根据①段“7岁时的那个夏日,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③段“一镰下去,没割到麦子倒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我疼得直呲牙咧嘴。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我没有喊没有叫,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细,而后撒在直流血的伤口上。看着母亲不直腰地割着,我将那只袜子悄悄塞进兜里,忍着疼往前赶,只是割得更慢了”等句可以概括为:跟随母亲割麦,脚受伤仍不忍心丢下母亲而坚持割到结束。
(2)根据⑧段“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有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像看怪物一样看我:成绩不好,还显摆着这点学问?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只知道该好好写,好好背。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可以概括为:不管他人嘲讽,用碳棒练习写字,成绩渐渐靠拢优秀生。
(3)根据第⑪段“语文老师很是奇怪,每次讲评作文,都会先说一句“这次作文写得好的有某某、某某等”,而后将点到名的学生的作文当范文读。我从来没被点名表扬过,作文自然也没被读过。而翻开作文本,评语、分数和优秀的一样——我一直在“等”里面,这让我欣慰又窝火”,第⑫段“下学期的3月份,全县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那一刻,我终于将自己从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沉重的‘等’里面解救出来了”等可概括为:作文成绩好而被老师忽略,直至作文比赛获奖才走出沉重的“等”字。
【18题详解】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
联系第⑫段中的“下学期的3月份,全县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颁奖回来,学校又召开了一次师生大会,让我在大会上读自己的获奖作文”可知,我终于有了读自己作文的机会。联系前段中的“从来没被点名表扬过,作文自然也没被读过。而翻开作文本,评语、分数和优秀的一样”可知,这一刻我心里有委屈与主酸,也有梦想实现后的兴奋与喜悦。
【19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作用。
(1)根据⑤段“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孩。我的脸颊会轻轻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说,好样的,你真是个乖孩子”,⑨段“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蹲在地上的小女孩,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办法自己拉自己一把,为你的坚持点个赞”,⑬段“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少女。我会揽着她的肩膀说,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⑭段“再如果可以,我还想抱抱那个在别人都已酣然入梦她依旧点着蜡烛勤奋学习的18岁少女,没有她的刻苦劲,我怎么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顺利跨进大学的校门?”等处考一科看出:文章围绕“抱抱曾经的自己”展开,起到线索作用;
(2)根据⑮段“回望走过的路,点点滴滴都是付出和努力,如果可以,我真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感谢她们一路扶持,才让今天的我没有让自己失望”可知本文题目点明主题,突出了文章“感谢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这一主题。
【20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根据末段中的“回望走过的路,点滴都是付出和努力,如果可以,我真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可拟写启示为:在生活与学习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挫折,我们都要坚定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永远保持对未来的向往与希望,这样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成就最好的自己。
(五)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再早虽然还有《尚书》《鲁春秋》《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但《尚书》《国语》《战国策》,都是记言的史,不是记事的史。《春秋》和《左传》是记事的史了,可是《春秋》太简短,《左氏传》虽够铺排的,而跟着《春秋》编年的系统,所记的事还不免散碎。《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称为“正史”。《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但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大同的。
②班固认为,唐、虞、三代当时都有记载,颂述功德;汉朝却到了第六代才有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通史,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尽后头,并且将尧的后裔和汉和秦、项放在相等的地位,这实在不足以推尊本朝。况《史记》只到武帝而止,也没有成段落似的。他所以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作《汉书》。班固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但断代的主张,却是他的创见。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作“书”。他这个创见,影响也是极大的。
③《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而从高祖至武帝,更多用《史记》的文字。这样一看,班固自己作的似乎太少。因此有人说他的书是“剽窃”而成,算不得著作。但那时的著作权的观念还不甚分明,不以抄袭为嫌;而史书也不能凭虚别构。班固删润旧文,正是所谓“述而不作”。他删润的地方,却颇有别裁,决非率尔下笔。
④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固“文义浃备,纪事详赡”,观者以为胜于《史记》。王充论文,是主张“华实俱成”的。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自此以后,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专门传习,《史记》的传习者却甚少。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大家才提倡起《史记》来;明归有光及清桐城派更力加推尊《史记》,差不多要驾乎《汉书》之上了。
21.某同学对历史感兴趣,他选择从《经典常谈》中的_______读起,这种读书方法叫做______。
22.根据文段内容,说说班固编撰《汉书》有哪些独创之处?
23.结合第④段内容,简述《史记》《汉书》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答案】21.《〈史记〉〈汉书〉第九》; 选择性阅读。
22.断代记史,名称定为“书”,删润别裁,写作“文义浃备,纪事详赡”。
23.《史记》趋向散体,《汉书》趋向骈体。
【解析】
【21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根据“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可知,这两部书都是史书,记录了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经典常谈》中专门介绍这两部书的篇章是《〈史记〉〈汉书〉第九》。故他可选择《〈史记〉〈汉书〉第九》读起。
根据题干中的“他选择从《经典常谈》中的……读起”可知,这种读书方法叫做选择性阅读。
【22题详解】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第②段中的“班固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但断代的主张,却是他的创见。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作‘书’”可得:断代记史,名称定为“书”。
根据第③段中的“他删润的地方,却颇有别裁,决非率尔下笔”和末段中的“他说班固‘文义浃备,纪事详赡’”可得:删润别裁,写作“文义浃备,纪事详赡”。
【23题详解】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末段中的“《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可得:《史记》趋向散体,《汉书》趋向骈体。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4.七(2)班举办“一周一节荐”活动,这周轮到小周所在的小组作元宵节的推荐。请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参与小周小组的活动。
任务一:上图是元宵节的形象标志图,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介绍画面内容和寓意;80字左右)。
任务二:请根据上图,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与同学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答案】任务一:构图要素:碗,孩童形象(陶瓷娃娃);汤圆;寓意:两个印着动感花纹的碗上下叠加,犹如一个陶瓷娃娃,显得喜庆可爱;碗中盛满的汤网突出了元宵节的节日特征——团团圆圆。
任务二:示例: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
任务一:看图可知,这个标志主要由两个带花纹碗组成,下面的碗盛着汤圆,里面放着一个勺子,上面的碗里面是一副笑脸,显示的是一个孩童模样,下面写着斜体字的“元宵”。右边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字和英文字母,可知孩童的寓意是“喜庆可爱”;根据汤圆的形状特点,可以看出寓意是“团团圆圆”。
任务二: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圆圆的月亮/把华夏儿女揽在身边/小小的元宵/释放了一家一户那道不尽的爱/游子在他乡曾为你无限地伤感情/侣的思念/犹如点点的星光无垠的灯海。
25.请根据对下面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园丁在花盆里种下一颗种子,他们并不知道它能否发芽,也不知道它最终能否开花结果。但优秀的园丁在播下种子之后都会很自觉地去浇水、松土、施肥、修剪、除虫、治病……因为只有这样,种子才有可能开花结果。的确,生活中很多事是人们无法预知的,但我们仍然要有所作为。
要求:①篇幅不少于600字,书写整洁,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和套作。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分析材料可知,其中的关键语句是“生活中很多事是人们无法预知的,但我们仍然要有所作为”,这句话强调的是虽然生活中有很多事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但我们依然要努力拼搏,有所作为。这既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行事做人的方法。可以写人记事,表达真情实感;也可以议论说理,表达看法观点。根据自己所长选择即可。
选材构思:可以写一篇记叙文。记叙自己努力有所作为的事,表达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自己父母的工作地点不固定,这就导致自己的学习地点也不固定,但不管自己在哪里学习,不管在某个学校的学习时间多长,自己都会努力学习,争取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可以写一篇议论文。设定论点为“积极进取,有所作为”。依次论述“积极进取,有所作为是一种人生态度”,“积极进取,有所作为是一种生活方式”“积极进取,有所作为是一种生命意义”。末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与论点相呼应。成长过程
主要事件
7岁时
①
10那年
②
14岁那年
③
03,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03,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2,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02,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