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语文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化常识,整体感知,文脉梳理,自主探究,写法借鉴,落实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早年周游列国,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文化常识】
古代学校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即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国子监】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且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文脉梳理】
齐桓晋文之事eq \b\lc\{(\a\vs4\al\c1(牛羊之喻\b\lc\{\rc\}(\a\vs4\al\c1(以羊易牛,见牛未见羊))心怀仁术,折枝之喻\b\lc\{\rc\}(\a\vs4\al\c1(挟太山以超北海 不能, ① 能))能行王道,求鱼之喻\b\lc\{\rc\}(\a\vs4\al\c1(求鱼:辟朝莅抚,缘木:以一服八 后必有灾))应行王道,治国良策\b\lc\{\rc\}(\a\vs4\al\c1(制民恒产 移民不饥不寒, ② 老者衣帛食肉))王道乐图))
【自主探究】
1.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会说谎么?
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可见齐宣王对孟子已经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呢?
3.等到齐宣王发出“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之后,孟子似乎就可以大讲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话了。但这里又有一个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钧”“舆薪”等比喻,这是为什么?
4.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5.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你是赞同“性善论”还是赞同“性恶论”呢?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巧用排比,增强气势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如“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等五个排比句,描绘了“发政施仁”的具体效果,在齐宣王面前展现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既突出了思想,又增强了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读起来气势磅礴,声调铿锵,富有音乐性。
2.写法指导
运用排比“四注意”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比应注意以下四点:
(1)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句分句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排比句运用得是否恰当,千万不能生硬地拼凑,为排比而排比。例如,有个同学这样写道:“我们的班长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模范,学习的表率,学习的楷模”这里的“榜样”“模范”“表率”“楷模”,四个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把它们硬排比在一起就显得重复、啰唆。
(2)注意排比句之间的内容联系。构成排比的一组语句的意思总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有的按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有的按事物的程度深浅排列;有的按事物范围大小排列。要从多角度出发,发散思维,全方位立体式的排列表达。
(3)排比应力求“丰富多彩”。在不同的排比句中,组成排比的每一个“成员”的面目应该富于变化,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单句, 还可用复句甚至多重复句; 或比喻、或借代、或反问等,一篇文章中的几组排比“各有千秋”,那么精彩、生动、流畅将“不期而至”。
(4)不同的文体,排比的使用也各有不同。记叙文以散句为主,排比等整句的使用应“恰到好处”,一般而言,概括叙述或感情较强烈的段落使用排比能起到“锦上添花”之功效,而具体的叙述、描写则不宜用排比,尤其是结构复杂“臃肿”的排比。抒情散文要求语言精彩、流畅,议论文要求语言严谨、生动,恰当地运用排比等整句即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剂量”大些也无妨。
3.迁移运用
请运用排比手法写一个景物描写片段,要求:既具有形式美,又能突出思想,250字左右。
【落实提升】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觳觫(hú sù) 侧隐(cè) 庠序(yánɡ) 鸡豚(tún)
B.忖度(cǔn dù) 邪侈(chǐ) 孝悌(tì) 衣帛(yì)
C.庖厨(pá chú) 商贾(ɡǔ) 莅临(lì) 赴愬(sù)
D.便嬖(biàn bì) 褊小(biǎn) 挟持(xié) 胡龁(hé)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为长者折枝
B.盖亦反其本矣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D.罔民而可为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道:道义
B.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固:本来
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爱惜
D.于我心有戚戚焉 戚戚:悲切的样子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eq \b\lc\{(\a\vs4\al\c1(①德何如,则可以王矣,②仰不足以事父母))
B.eq \b\lc\{(\a\vs4\al\c1(①臣固知王之不忍也,②反而求之))
C.eq \b\lc\{(\a\vs4\al\c1(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②若无罪而就死地))
D.eq \b\lc\{(\a\vs4\al\c1(①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宣王向孟子问起“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便将孔子的弟子所记载的有关他们二人如何最终称王的事情告诉了齐王。
B.当齐宣王问孟子自己是否能称王时,孟子回答说“可以”。
C.随后,孟子告诉齐王,凭其“以羊易牛”的思想就完全可以称王。
D.齐宣王引用《诗经》中诗的目的,是在告诉孟子:对于别人的心思,我已经能够揣测出来了。
【参考答案】
【文脉梳理】
①为长者折枝 ②治以礼义
【自主探究】
1.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2.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3. (1)这是因为齐宣王心理上以为行王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种畏难情绪不解决,空谈推恩、行仁政还有什么效果?
(2)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又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行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消除了齐宣王的畏难心理,宣王既已做到了“爱物”,那么推恩、行仁政的事不是比较容易了吗?
(3)“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4. “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5. (观点一)赞同“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性的善是与生俱来的,人类为了后代而不辞劳苦,这是善良;人类为了大众的利益免受威胁,不惜牺牲自己以捍卫,这是善良;人类在别人有困难时,往往会怜悯,在别人遭遇委屈时,往往能慷慨相助,在别人对己有恩时,往往能尽心报答,这也是善良。以上种种,均无须国家强制,许多人也能自愿去做;无须多少教育,也能自觉去做;不分时代、地域,各个民族均有这种风尚。可见人性本善,“善”深深植根于人类的天性之中。
(观点二)赞同“性恶论”。人生百态,芸芸众生,世事千奇百怪,如果人性本善,那么我们这个世界的恶又是从何而来呢?一个生下来本性就善的人怎么会产生恶念呢?人性本善,只是自欺欺人的美好想象。人出生后就带有任性、懒惰、嫉妒、自私四重原罪。一个婴儿呱呱落地,肚子饿了就哭,不舒服就叫,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就是为了生存下去,如果用成人世界的话来形容,只有两个字:自私。当然这一切都是出于本能。人性本恶,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向善。
【写法借鉴】
3.【参考示例】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春天的鸡公山,万木争翠,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蜂飞蝶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的鸡公山,葱茏碧绿,凉爽宜人,云蒸雾绕,一派桃源仙境的奇观;秋天的鸡公山,山岭沟壑,红叶片片,金桂飘香,一幅秋色宜人的画面;冬天的鸡公山,银装素裹,冰凌高悬,蓝天白雪,千树万树梨花开,一片北国飒爽的风光。鸡公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旖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鸡公山是一首壮丽的诗篇,博蕴的人文景观令人赞叹不已;鸡公山是一曲远古的歌谣,美丽的神话传说令人回味无穷。
【落实提升】
1.C [A项,“庠”应读xiánɡ;B项,“度”应读duó;D项,“便”应读pián。]
2.B [A项,“涂”通“途”,“枝”通“肢”;B项,“盖”通“盍”;C项,“刑”通“型”,“已”通“矣”;D项,“罔”通“网”,“颁”通“斑”。]
3.B [A项,道:谈论。C项,爱:吝啬。D项,戚戚:由于切合本意而感到心动,意思是有所领悟。]
4.D [A项,用/能够;B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它;C项,像/这样;D项,都表示原因。]
5.C [A项,由原文“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可知,
A项错;B项,齐宣王并没有问孟子自己是否能称王;D项,是为了称赞孟子。]
相关学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导学案,共12页。
人教统编版14.1 故都的秋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14.1 故都的秋导学案及答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