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
展开【提升练】
1.近年来发现的莎草纸文献,记录了在红海某港口的一份从印度穆泽里斯至罗乌的运货合同。合同规定了双方的职责,明确了何时何地进行货物交接,规定日期内收不到货款的话应该怎样惩罚。这说明当时( )
A.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已成为常态 B.古埃及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商业活动逐渐法制化和体系化 D.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主要商路
2.汉代的土地买卖契约属于私契而不是官契,它不仅得到社会的公认,而且受到封建国家法律的保护,土地买卖相对自由。材料反映的状况( )
A.为豪强的形成提供条件B.提升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C.使土地商品化开始出现D.促进了财政税收的增长
3.两宋时期,统治者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外贸的管理,如在广州等地设立市舶司,对违法官吏及外国商人,根据情节分别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一些官员在对外贸易的实际活动中,逐步意识到要对奢侈品及消费品的进口加以限制,并且严禁金银硬通货的外流。据此可知,两宋时期( )
A.朝廷重视维护对外贸易权益B.重农抑商观念趋于强化
C.政府开始实施有限闭关政策D.对外贸易结构逐渐优化
4.1663年,英国开通由伦敦通往约克的付费道路。到1750年,英国收费的“高速路段”已基本形成了密集的网络,将伦敦、曼彻斯特、布里斯托尔、伯明翰、约克等主要城市连接起来。英国付费公路的发展( )
A.有助于国内市场的形成B.推动了殖民扩张
C.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扩展D.强化了封建王权
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马克思意在说明( )
A.垄断资本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国际化的过程
C.社会化分工促进世界市场初现D.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6.如图为1908年商办湖南磁业有限公司的股票。股票上有“本公司议集股本光洋拾万圆”“在醴陵县江湾地方开办磁业”“遵照奏定章程已在农工商部注册”“领有第三类第一百八十四号执照”等字样。该信息反映出( )
A.民间兴办发展近代企业的强烈愿望B.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政治诉求
C.民族资本企业对封建官府的依赖性D.近代民族企业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7.1931年,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将每周?日工作制改为6日工作制;改革工资制度,大幅度提高钢铁、机器制造行业以及熟练工人的工资:还鼓励发展商业,废除了一些工业品的凭票售货模式。这表明当时苏联在经济建设中( )
A.注重调整国民经济结构B.不断巩固工人阶级地位
C.试图发挥经济杠杆作用D.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8.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一自由兑换的未来》中总结道: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制下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储备的净流出)来实现的。由此可见,罗伯特·特里芬认为( )
A.美国难以履行其国际责任B.世界格局具有不确定性
C.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D.世界经济中心正在转移
9.自2022年3月,美国正式启动美元加息以来,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不断飙升,这增加了在前期以较低利息向美国借款的发展中国家的还款成本。而较高的利差,又极易导致境外美元的回流,这又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本国货币的贬值压力。这可用以说明( )
A.美元成为唯一的国际支付货币B.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国际化程度高
C.互联网金融加剧国际金融风险D.美元深刻影响着现行的货币体系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行商是牙行的一种,是古代中国商业中不可缺少的存在。在唐末市制破坏之后,政府当局多利用牙行、牙人代为收税,牙行、牙人成为历代王朝放税及维持商业秩序的手段。尤其是明朝,制定许多法律来管理牙行,牙行也承担了课税、平准物价等原本属于政府的商业管理职能。加上中国各地的度量衡不同,需要拥有丰富商业知识的牙人进行正确估价。因此,在国内商业中,牙行、牙人都是必要存在的环节,而在对外贸易中,牙行、牙人亦是不可或缺。从汉代开始,牙行、牙人就在言语不通的中外商人之间扮演中介及评定价格等。唐代的“互人”“互市牙郎”,乃至宋代中外互市的牙行、牙人,清代的行商等,都是中外贸易中必要存在的环节。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英国成立了许多股份贸易公司,最初是一些商人自愿共同出资组成的公司,他们装备长途航行的船只以进行海外贸易,后发展成为领有政府的正式特许状,获得特权和专卖权的公司。这时成立的重要公司有:莫斯科公司(1553年)、商人冒险公司(1564年)、西班牙公司(1577年)、东陆公司(1579年,从事波罗的海地区贸易)、利凡特公司(1581年,从事近东贸易)、东印度公司(1600年)、弗吉尼亚公司(1606年)、法国公司(1611年)、百慕大公司(1612年)、马萨诸塞公司(1628年)等。
——摘编自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行商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股份贸易公司的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行商与英国股份贸易公司的异同。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古埃及发现的莎草纸中记录了红海某港口的运货合同,对双方职责、交货的时间地点进行了明确规定,说明当时大规模商业活动比较常见,因此才形成了职责明确的运货合同,A项正确;古埃及并未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一则合同,并未涉及法律,无法说明商业活动逐渐法制化和体系化,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红海某港口的运货合同,不一定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无法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主要商路,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汉代土地买卖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的保护,这为土地所有权的转移提供了可能,容易导致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而在这个过程中,地主占有较大的优势,为此后豪强势力的形成提供了条件,A项正确。买卖契约是私契,属于民间私人关系,并不能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B项错误;“土地商品化”即土地买卖,这一现象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C项错误: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D项结论。
3.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统治者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外贸的管理,说明朝廷重视维护对外贸易权益,A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信息中无法得出重农抑商观念趋于强化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有限闭关、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等相关信息,排除C、D两项。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商业发展方面的内容。A.根据“密集的网络”“主要城市连接起来”得出英国付费公路有助于国内市场的形成,故A正确;B.材料中没有体现殖民扩张,故B错误;C.选项内容与时间不符,故C错误;D.材料中没有体现王权的强化,故D错误。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指的是垄断资本出现。随着资本的集中和生产的社会化,垄断资本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资料的调配,实现生产资料的最大化利用,这使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因此垄断资本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主旨并非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项;题干中出现资本集中现象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时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题干主旨不是工业革命而是垄断资本对世界市场发展的作用,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文字信息可知,该企业正式注册、领有执照,通过集股等方式进行经营,体现了近代民族企业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方式,这不能代表民间愿望,排除A项;材料内容未涉及政治诉求,排除B项;材料中“注册”是正常的经济行为,封建官府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未体现“依赖性”,排除C项。
7.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苏联政府对经济进行了调节,其意在通过提高工资、鼓励商业发展等,提升工作积极性,增强经济活力,C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工作制度、工资制度、商业等的改革,未涉及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排除A项;苏联政府只是对部分行业部分工人收入进行调整,B项不能由此得出,排除;材料中改革没有突出计划经济特征,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特里芬难题”认为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稳定,金价稳定,但美元的国际供给将不抵需求;如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的国际供给虽不成问题,但由此积累的海外美元资产势必超过其黄金兑换能力。以上所述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可能,故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并非美国难以履行其国际责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世界格局的不确定性,排除B项。材料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无关,排除D项。
9.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美元加息增加了向美国借款的发展中国家的还款成本,较高的利差导致境外美元的回流,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压力增大,说明美元深刻影响着现行的货币体系,D项正确;美元不是唯一的国际支付货币,五大支付货币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及加拿大元,排除A项;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被该货币发行国之外的国家或个人、机构所接受,在国际范围内行使货币的主要职能,材料强调的是美元的影响大,不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国际化程度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美元的影响,没有说互联网金融,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1)原因:唐末商品经济发展,市制被破坏;封建政府管理商品经济的职能缺失,利用行商代为管理;中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需要中介提供估价服务;中外贸易语言不通,需要行商扮演中介及评定价格。
(2)作用:拓展了英国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推动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促进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3)相同点:都是商业活动的载体;都得到政府的支持;都在对外贸易中发挥作用;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不同点:中国古代的行商主要是从事对内贸易,英国股份贸易公司主要是从事对外贸易;中国古代行商在对外贸易中扮演中介的角色,不直接从事商品买卖,英国股份贸易公司是对外贸易活动的主体;中国古代行商承担了课税、平准物价、评定价格等职能,英国股份贸易公司承担了对外殖民扩张的职能。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进行海外贸易”“获得特权和专卖权”可以看出,拓展了英国的海外市场:根据“波罗的海地区”“近东”“东印度”“马萨诸塞”等可以看出,这些公司的贸易范围包括波罗的海沿岸、地中海沿岸、美洲殖民地、东方的印度等,具有推动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作用。据以上分析,再结合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形成等知识作答。第(3)问,分析如下。
阶段
特点
影响
新航路开辟前
以地区性商业贸易活动为主;交流物品
以原材料、手工产品为主;出现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促进了不同地区的商品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新航路开辟至20世纪初
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工业产品比重上升;
出现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与
工业革命、殖民活动密切相关
全球联系大大加强:国际贸易格局和世界经济格局
发生变化
20 世纪以来
全球化、体系化、信息化、多 元 化、现
代化
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行商
英国股份贸易公司
总结
相同点
是古代中国商业中不可缺少的存在
商人自愿共同出资组成的公司
都是商业活动的载体,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在对外贸易中,牙行、牙人亦是不可或缺
进行海外贸易
都在对外贸易中发挥作用
政府当局多利用牙行、牙人代为收税
领有政府的正式特许状,获得特权和专卖权
都得到政府的支持
不同点
在国内商业中,牙行、牙人都是必要存在的环节
进行海外贸易
主要职能方向有所不同
牙行、牙人就在言语不通的中外商人之间扮演中介及评定价格等
进行海外贸易
在对外贸易中,所担当的角色不同
牙行也承担了课税、平准物价等原本属于政府的商业管理职能
特权和专卖权;商人冒险公司、东印度公司等
职能不同
(37)战争与文化交锋——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37)战争与文化交锋——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共7页。
(35)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35)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共7页。
(34)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34)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练习(含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