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 化学与STSE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 化学与STSE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讲义)(原卷版).docx
    • 解析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 化学与STSE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讲义)(解析版).docx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 化学与STSE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01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 化学与STSE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02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 化学与STSE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03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 化学与STSE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01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 化学与STSE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02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 化学与STSE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 化学与STSE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 化学与STSE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化学与STSE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1化学与STSE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7页, 欢迎下载使用。

    01专题网络·思维脑图
    02考情分析·解密高考
    03高频考点·以考定法
    考点三 化学用语
    【高考解密】
    命题点 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
    【技巧解密】
    【考向预测】
    考点二 化学与STSE
    【高考解密】
    命题点01 化学与环境保护
    命题点02 化学材料与化学资源
    命题点03 化学与生产、生活
    【技巧解密】
    【考向预测】
    考点一 物质组成、分类及变化
    【高考解密】
    命题点01 物质类别的判断
    命题点02 物质变化的判断
    命题点03 胶体的概念与性质
    【技巧解密】
    【考向预测】
    04核心素养·微专题
    微专题 化学与传统文化
    考点一 物质的物质组成、分类及变化
    命题点01 物质类别的判断
    典例01(2023·浙江卷)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材料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A.石墨烯B.不锈钢C.石英光导纤维D.聚酯纤维
    【答案】D
    【解析】A.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为碳的单质,属于无机物,A不符合题意;B.不锈钢是Fe、Cr、Ni等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不符合题意;C.石英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不符合题意;D.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有机物,D符合题意;故选D。
    典例02(2022·浙江卷)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B.过氧乙酸溶液C.双氧水D.医用酒精
    【答案】A
    【解析】A.高锰酸钾溶液的有效成分为KMnO4,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K+和,故KMnO4属于盐,A符合题意;B.过氧乙酸溶液的有效成分是CH3COOOH,在水溶液中电离出CH3COOO-和H+,即水溶液中的阳离子全部为H+,故其属于酸,不合题意;C.双氧水是由H和O组成的化合物,故其属于氧化物,C不合题意;D.医用酒精的有效成分为CH3CH2OH,其属于有机物,不属于盐,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
    典例03(2021·浙江卷)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汽油B.食醋C.漂白粉D.小苏打
    【答案】D
    【解析】A.汽油是碳原子个数在5—11的烃的混合物,故A错误;B.食醋是乙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漂白粉为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C错误;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
    命题点02 物质的变化的判断
    典例01(2023·湖南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
    B.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答案】C
    【解析】A.四羊方尊由青铜制成,在当时铜的冶炼方法还不成熟,铜中常含有一些杂质,因此青铜属合金范畴,A正确;B.竹木简牍由竹子、木头等原料制成,竹子、木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正确;C.蔡伦用碱液制浆法造纸,将原料放在碱液中蒸煮,原料在碱性环境下发生反应使原有的粗浆纤维变成细浆,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D.陶瓷是利用黏土在高温下烧结定型生成硅酸铝,D正确;故答案选C。
    典例02(2022·湖南卷)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
    C.科学家成功将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跨临界直冷制冰
    【答案】D
    【解析】A.“石胆能化铁为铜”指的是铁可以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发生了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B.工业上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晶体经加热后分解生成碳酸钠即纯碱,发生了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 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将水直接转化为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没有涉及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D。
    典例03(2021·广东卷)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
    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
    【答案】D
    【解析】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涉及化学变化,A正确;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是因为茶水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B正确;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正确;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错误。故选D。
    命题点03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典例0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
    【答案】B
    【解析】A.苯甲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因此,其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不是由于其具有酸性,A说法不正确;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发生了散射;豆浆属于胶体,因此,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B说法正确;C.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与丝织品中有色成分化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C说法不正确;D.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其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容易被氧气氧化,从而防止水果被氧化,D说法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
    典例02(2021·湖北卷)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答案】D
    【解析】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B.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可与结合为,使减小,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因此白色沉淀溶解,B项正确;C.向无水乙醇中加入金属钠可发生反应:,有气泡产生,C项正确;D.甲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因此溶液紫色变浅或消失,D项错误。故选D。
    典例03(2020·海南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榨油脂不及时干燥脱水易变质B.聚氯乙烯可制作食品内包装材料
    C.维生素C可作预包装食品抗氧剂D.卤水点豆腐本质属于蛋白质聚沉
    【答案】B
    【解析】A.新榨油脂若不及时干燥脱水,水中含有的微生物等物质可以将油脂氧化,使油脂变质,A正确;B.聚氯乙烯为3类致癌物质,具有毒性,不可作为食品包装材料,B错误;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作为预包装食品的抗氧化剂,C正确;D.向豆浆中加入卤水,是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聚沉,属于蛋白质的聚沉,D正确;故选B。
    核心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4个标准”(标准不同,分类不同)
    (1)混合物与纯净物——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
    (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是否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的化合物。
    (4)溶液、浊液与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2、辨析物质分类判断中的“三大误区”
    1)混合物、纯净物判断误区
    (1)某物质可能由一种元素的不同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
    (2)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如C4H10的结构有两种,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
    (3)误认为结晶水合物一定是混合物。如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2)氧化物判断误区
    (1)误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而且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2)误认为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Na2O2属于过氧化物。
    (3)误认为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就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为两性氧化物,NO、CO为不成盐氧化物。
    (4)误认为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
    (5)误认为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两性氧化物。如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能与HF、NaOH反应。
    3)有关胶体的认识误区
    (1)胶体的电泳现象反映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不能说成胶体带有电荷,胶体与溶液一样是电中性的。
    (2)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3)有关Fe(OH)3胶体的制备误区如表所示
    (4)区分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丁达尔现象。
    3.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CO、H2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乙烯、丙烯、甲烷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
    (9)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
    (10)铝热剂:铝粉和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核心考点二 物质的变化
    1)归类记忆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两法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3)物质变化中的几个误区
    (1)误认为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过程。有些物理变化过程中也有能量变化,如冰的融化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2)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3)误认为“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反应,其实“钝化”过程是一种化学变化过程。
    (4)误认为有新核素生成、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如16O转化为18O、NaCl溶于水都不属于化学变化。
    (5)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eq \(=====,\s\up17(放电))2O3。
    (6)误认为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物理变化,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O2转化为O3均为化学变化,并且为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7)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或硫酸铜溶液均有沉淀生成,前者为蛋白质的盐析,为物理变化;后者为蛋白质的变性,为化学变化。
    核心考点三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1)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100 nm)。
    (2)胶体的物理性质:①丁达尔效应;②电泳现象;③介稳性;④聚沉等。
    (3)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液是胶体。
    (4)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5)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电荷。
    (6)胶体的电泳现象反映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不能说成胶体带有电荷。胶体与溶液一样是呈电中性的。
    (7)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8)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强酸(如盐酸、硫酸)时,出现的现象为先沉淀后溶解。其原因:开始时出现沉淀是由于胶体中加入了电解质发生了聚沉,后来沉淀消失是由于发生了中和反应。
    (9)把握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色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胶体,并且对水质无明显副作用的物质有KAl(SO4)2·12H2O、FeCl3·6H2O等,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净水剂,其形成胶体的化学原理是Al3+、Fe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胶体、Fe(OH)3胶体。
    考向01 物质类别的判断
    1.(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
    A.依据物质的导电性,将纯净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B.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可能不是酸性氧化物
    C.依据微粒直径的大小,将物质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D.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归为离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A.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依据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A项错误;B.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七氧化二锰为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可能不是酸性氧化物,例如一氧化碳为不成盐氧化物,B项正确;C.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C项错误;D.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为离子化合物,如,D项错误。
    故选B。
    2.(2023·广东广州·统考三模)近年来,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迅速,天宫、天和、天问、神舟等体现了中国的强大科技力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部分零部件使用钛合金,钛合金中存在金属键
    B.“天和号”使用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供电时砷化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天问一号”隔热材料使用SiO2纳米气凝胶,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
    D."神舟十三号”耐高温材料使用酚醛树脂,酚醛树脂属于合成高分子
    【答案】B
    【解析】A.钛合金是由钛及其他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其中的钛原子与其他金属原子之间形成金属键,故A正确;B.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太阳能将光子转换为电子,进而产生电流,砷化镓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Si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D.酚醛树脂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故选B。
    3.(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孔雀石古称石绿,是铜的表生矿物[化学式,“水色”从植物中提取,如花青(分子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绿”耐酸、耐碱
    B.属于纯净物
    C.保存不善的国画,“水色”容易变色
    D.从蓝草中提取花青,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答案】A
    【解析】A.石绿为碱式碳酸铜,能和酸反应,故不耐酸,A错误;B.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化合物,属于纯净物,B正确;C.花青为有机物,根据分子式分析,含有不饱和键,容易被氧化,所以容易变色,C正确;D.花青为有机物,能溶于有机溶剂,从蓝草中提取花青,可用有机溶剂萃取,D正确;故选A。
    4.(2023·天津·校联考一模)下列关于各物质的所属类别及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A.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是离子化合物,熔融态能导电,故B错误;C.生铁是铁碳合金,在潮湿环境中构成原电池,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故C正确;D.氢氧化铁胶体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选C。
    5.(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下列有关物质类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酸性氧化物
    B.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
    D.氮化硼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A
    【解析】A.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A正确;B.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几万、几十万的很大的化合物;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C.棉花、麻均为植物纤维,属于碳水化合物;蚕丝为动物蛋白质,不是碳水化合物,C错误;D.氮化硼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故选A。
    考向02 物质的变化的判断
    1.(2023·广东惠州·统考模拟预测)惠州的特色产业发展离不开化学。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D
    【解析】A.锂离子电池工作则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项涉及化学变化;B.电解生产微孔铜箔工程中使得部分单质铜发生氧化反应溶解到电解质溶液中,B项涉及化学变化;C.石化园区生产新型复合材料会发生聚合反应等,有新物质的生成,C项涉及化学变化;D.核反应利用原子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不是分子层次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D项不涉及化学变化。答案选D。
    2.(2023·广东茂名·茂名市第一中学校考三模)“知年俗·品年味”,广东各地的年俗有写春联,放鞭炮,酿娘酒,烧火龙,炸煎堆等。下列活动中不包含化学变化是
    A.写春联B.放鞭炮C.酿娘酒D.烧火龙
    【答案】A
    【解析】A.写春联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包含化学变化,A符合;B. 放鞭炮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B不符合;C. 酿酒涉及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C不符合;D. 烧火龙涉及燃烧、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D不符合;答案选A。
    3.(2023·海南海口·统考模拟预测)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在冰箱里放一些活性炭除去异味B.常用84消毒液对居住环境消毒
    C.用处理饮用水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答案】A
    【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在冰箱里放一些活性炭除去异味,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B.用“84”消毒液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对饮用水进行杀菌,且能够形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强吸附性,可以净水,是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生石灰极易吸水生成氢氧化钙,故生石灰作干燥剂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2023·天津滨海新·统考三模)习近平指出:“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下列关于生产劳动原理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O3对自来水进行消毒
    B.分馏法提炼汽油
    C.接触法制取硫酸
    D.用氢氟酸溶蚀玻璃生产磨砂玻璃
    【答案】B
    【解析】A.臭氧具有氧化性,可以用O3对自来水进行消毒,使蛋白质变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错误;B.分馏法提炼汽油,是根据各馏分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式进行分离,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B正确;C.接触法制取硫酸硫铁矿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这些都是化学变化,C错误;D.氢氟酸溶蚀玻璃,是HF与SiO2反应生成了SiF4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D错误;故答案选B。
    5.(2023·上海宝山·统考一模)下列化工生产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溴的提取B.氯碱工业C.合成氨工业D.海水晒盐
    【答案】D
    【解析】A.溴的提取涉及Br-→Br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该过程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B.氯碱工业即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氢气,该反应中涉及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C.合成氨为,该反应涉及到元素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D.海水晒盐变化为NaCl(aq) →NaCl(s)为物理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符合题意;故选D。
    考向03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1.(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胶体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Liepatff规则:胶核总是选择性地吸附与其本身组成相似的离子形成胶粒)。硅胶溶液组成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胶粒中表面离子数目一定大于束缚反离子
    B.与硅胶溶液胶核组成相似
    C.和足量盐酸反应得到硅胶粒子数约为
    D.硅胶溶液的胶团中
    【答案】B
    【解析】A.胶粒中带负电荷数大于带正电荷数,表面离子数不一定大于束缚反离子数,A错误;B.由图示可知,胶核优先吸附,根据Liepatff规则可得与硅胶溶液胶核组成相似,B正确;C.许多分子聚集一起形成胶粒,故形成胶粒数小于,C错误;D.胶团不带电荷,胶团中阴离子为硅酸根离子,阳离子为氢离子,根据电荷守恒,,D错误;故答案选B。
    2.(2023秋·河北邢台·高三校联考期中)纳米级Cu2O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一种制备原理是,将纳米级Cu2O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丁达尔效应是分散质颗粒对可见光散射造成的
    B.每转移2 ml电子,可制得Cu2O胶粒数为6.02×1023
    C.胶体中分散剂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
    D.持续加热上述胶体能观察到砖红色溶液
    【答案】A
    【解析】A.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中分散质颗粒对可见光散射造成的,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A正确;B.每转移2 ml电子,可制得1mlCu2O,但Cu2O胶粒是由许许多多个Cu2O构成,所以生成Cu2O胶粒数小于6.02×1023,B不正确;C.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分散剂通常为水,其粒子直径小于1nm,C不正确;D.胶体长时间受热会产生凝聚,所以持续加热上述胶体能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D不正确;故选A。
    3.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Fe(OH)3胶体带正电荷,在通电时会发生电泳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
    C.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铝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
    D.石灰乳、葡萄糖溶液和冰水混合物都属于分散系
    【答案】C
    【解析】A.胶体不带电,带电的是胶粒,故A错误;B.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故B错误;C.溶液和胶体都能透过滤纸,故C正确;D.石灰乳、葡萄糖溶液都属于分散系,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C。
    4.(2023·江苏南通·校考模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明矾净水利用了胶体的吸附性
    B.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D.用渗析法分离胶体与溶液
    【答案】B
    【解析】A.胶体胶粒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明矾净水是利用了胶体的吸附性,故A正确;B.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故B错误;C.雾是气溶胶,属于胶体,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则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故选:B。
    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和胶体都是透明的,浊液是浑浊的
    B.光线透过溶液和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是纯净物,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nm
    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吸附性,因此有些胶体可用来净水
    【答案】C
    【解析】A项、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用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透明的,浊液是浑浊的,故A正确;B项、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光线透过溶液和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溶液不发生丁达尔现象,故B正确;C项、胶体是化合物,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故C错误;D项、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吸附性,比如氢氧化铁胶体的粒子能够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因此氢氧化铁胶体可用来净水,故D正确;故选C。
    考点二 化学与STSE
    命题点01 化学材料与化学资源
    典例01(2023·湖北卷)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列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的是
    A.液氮-液氢B.液氧-液氢C.液态-肼D.液氧-煤油
    【答案】A
    【解析】A.虽然氮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而且是放热反应,但是,由于键能很大,该反应的速率很慢,氢气不能在氮气中燃烧,在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和大量的气体,因此,液氮-液氢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A符合题意;B.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反应速率很快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氧-液氢能作为火箭推进剂,B不符合题意;C.肼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剧烈反应,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态-肼能作为火箭推进剂,C不符合题意;D.煤油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反应速率很快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氧-煤油能作为火箭推进剂,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A。
    典例02(2023·浙江卷)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材料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A.石墨烯B.不锈钢C.石英光导纤维D.聚酯纤维
    【答案】D
    【解析】A.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为碳的单质,属于无机物,A不符合题意;B.不锈钢是Fe、Cr、Ni等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不符合题意;C.石英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不符合题意;D.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有机物,D符合题意;故选D。
    典例03(2022·天津卷)近年我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就。对相关成就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理解错误的是
    A.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淀粉是一种单糖
    B.中国“深海一号”平台成功实现从深海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C.我国实现了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的规模化制备,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以硅树脂为基体的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硅树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
    【答案】A
    【解析】A.淀粉是一种多糖,故A错误;B.石油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天然气主要含甲烷,还有少量的其他烷烃气体,因此天然气是混合物,故B正确;C.锂离子电池放电属于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硅树脂是高聚物,属于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命题点02 化学与环境保护
    典例01(2021·全国甲卷)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C
    【解析】A.食品加工时,可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如苯甲酸钠,故A错误;B.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金属离子,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故B错误;C.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故C正确;D.含磷洗涤剂的排放,使水中磷过多,造成水中藻类疯长,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水体变浑浊,故D错误;故选C。
    典例02(2021·湖南卷)下列有关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
    B.化工企业“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
    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答案】A
    【解析】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保证河流畅通,没有涉及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B.工业生产中得到产品的同时常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简称“三废”),常涉及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如石膏法脱硫、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法等处理废水,废渣资源回收利用等过程均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尤其复杂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简单的、无害物质,所以微生物法处理废水有新物质的生成,涉及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适合焚化处理的垃圾,利用现代焚化炉进行燃烧,消灭各种病原体,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同时可回收热能,用于供热和发电等,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典例03(2021·海南卷)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全世界宣布,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气中减少的是
    A.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将其转化为氮肥
    B.大力推广使用风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C.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答案】C
    【解析】A.氨水能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则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氮肥有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A不符合题意;B.大力推广使用风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C.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不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C符合题意;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命题点03 化学与生产、生活
    典例01(2023·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
    【答案】B
    【解析】A.苯甲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因此,其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不是由于其具有酸性,A说法不正确;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发生了散射;豆浆属于胶体,因此,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B说法正确;C.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与丝织品中有色成分化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C说法不正确;D.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其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容易被氧气氧化,从而防止水果被氧化,D说法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
    典例02(2022·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
    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答案】D
    【解析】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与盐酸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两者不能混合使用,A错误;B.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B错误;C.棉花、麻来源于植物,主要成分均是纤维素,为碳水化合物,但蚕丝来源于动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是碳水化合物,C错误;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形成 “云雾”效果,D正确;答案选D。
    典例03(2022·湖北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
    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
    【答案】B
    【解析】A.明矾净水的原理为:,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使泥水变澄清,涉及化学变化,A错误;B.水和冰的分子式都是H2O,水快速制冰为物理变化,B正确;C.在炖排骨的过程中,醋会和排骨中在高温下溶解的脂肪进行酯化反应,生成芳香酯,使菜肴的味道更鲜美,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D.茄子中存在一类叫“酚氧化酶”的物质,它见到氧气之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色的物质。反应时间越长,颜色越深,D错误;故选B。
    核心考点一 化学与环境保护
    1.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2.绿色化学
    3.环境污染
    核心考点二 化学材料和化学资源
    1.化学与材料
    2.化学与能源
    3.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核心考点三 化学与生产、生活
    1.饮食中的有机物
    2.物质在生产、生活、医药中的用途
    考向01 化学材料与化学资源
    1.(2023秋·河北衡水·高三河北武强中学校考开学考试)下列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均为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均是物理变化
    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吸收处理工业生产的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物质
    C.利用石油的裂化可以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D.将苦卤水浓缩、氧化,鼓入空气吹出溴蒸气,经SO2吸收、Cl2氧化、蒸馏可提取溴
    【答案】B
    【解析】A.煤的气化是用煤生产水煤气,煤的液化是用煤生产甲醇,故均为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是利用组分的沸点的不同,用加热的方法将各组分分离的操作,故为物理变化,故A正确;B.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经十分严重,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B错误;C.石油裂化可以制得汽油,故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故C正确;D.将苦卤浓缩通入氯气并过量进行氧化,静置溴沉在底部,继而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汽和吸收剂二氧化硫发生作用转化成氢溴酸以达到富集溴,然后,再用氯气将其氧化得到溴,故D正确;故选:B。
    2.(2023·广西南宁·南宁三中校联考模拟预测)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再次迎来飞速发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飞船采用的太阳能刚性电池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航天员的航天服使用的多种合成纤维:有机高分子材料
    C.飞船返回舱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火箭燃料偏二甲肼(CH3)2N-NH2:属于烃类
    【答案】D
    【解析】A.载人飞船采用了太阳能刚性电池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飞船使用,A正确;B.航天员穿的航天服使用的多种合成纤维为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B正确;C.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性能优良,C正确;D.分子中含N元素,不属于烃类化合物,D错误;故选D。
    3.(2023·宁夏银川·六盘山高级中学校考一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95口罩的主要材质是聚丙烯,工业上利用丙烯加聚合成聚丙烯
    B.北京冬奥会“同心”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
    C.燃煤中加入CaO可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答案】C
    【解析】A.丙烯含有碳碳双键,工业上利用丙烯加聚合成聚丙烯,A正确;B.金牌是金与铜等金属熔合而成,属于合金材料,B正确;C.燃煤中加入CaO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但是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错误;D.地沟油成分为油脂,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高级脂肪酸盐(即肥皂的主要成分)和通过脱氧制得生物柴油,D正确;故答案为:C。
    4.(2023·湖南郴州·统考一模)化学与材料、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B.在北京冬奥会中,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化学腐蚀
    D.生产宇航服所用的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材料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还原性,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A正确;B.超高分子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正确;C.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C错误;D.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材料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答案选C。
    5.(2023·云南大理·统考模拟预测)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炼铜中通常利用某些细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铜盐
    B.用来生产电闸、灯口等产品的酚醛树脂属于聚酯类化合物
    C.太阳电池翼采用的碳纤维框架和玻璃纤维框架均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D.天然橡胶硫化后转变为网状结构,硫化程度越高,强度越大,而弹性越差
    【答案】B
    【解析】A.某种能耐受铜盐毒性的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硫化铜矿石,从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的铜盐,因此,其可用于生物炼铜,故A正确;B.酚醛树脂是由酚类和醛类聚合而成的,含羟基,不含酯基,不属于聚酯,故B错误;C.太阳电池翼采用碳纤维框架和玻璃纤维网,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D.天然橡胶经硫化后转变成网状结构,硫化程度越高,弹性越差,强度越大,故D正确;故选B。
    考向02 化学与环境保护
    1.(2023·河南南阳·南阳中学校考三模)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酸雨的形成
    B.火山喷发物中对大气影响最大的是含硫气体
    C.SO2、N2O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可用碱性物质吸收
    D.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 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D
    【解析】A.燃煤中加入CaO是为了脱硫,燃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氧化钙生成亚硫酸钙,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钙,不会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故A错误;B.火山喷发物中对大气影响最大的是固体颗粒物灰尘等,故B错误;C.N2O不能被碱性物质吸收,故C错误;D.碳纳米管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答案选D。
    2.(2023·湖北武汉·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2023年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切实扛起美丽湖北建设的历史使命,下列行为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B.研究煤和石油脱硫
    C.填埋废旧电池D.禁排含氮、磷的废水
    【答案】C
    【解析】A.运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再利用即节约了资源也减少了污染,选项A符合;B.用已脱硫的煤和石油作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因此可以防止酸雨发生,选项B符合;C.废旧电池中含有铅、镉、汞等重金属,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污染,所以废电池应回收,选项C不符合;D.含氮、磷污水的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容易引起赤潮或水华,禁排含氮、磷的废水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选项D符合;答案选C。
    3.(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辽宁省实施的下列举措中,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A.秸秆资源化B.电镀厂污水处理
    C.燃煤中加石灰石D.烟气脱硫脱硝
    【答案】A
    【解析】A.秸秆资源化可减少含碳物质的直接排放,选项A正确;B.电镀厂污水处理主要是对重金属、有毒物等污染物的处理,选项B错误;C.燃煤中加入石灰石的作用是脱硫,不会减少的排放,选项C错误;D.烟气脱硫脱硝与碳的氧化物排放无关,选项D错误;答案选A。
    4.(2023·辽宁·校联考一模)下列关于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煤的液化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降低煤污染
    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可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D.推广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发电,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答案】B
    【解析】A.煤的液化是指固态燃料转化为液态燃料,不但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还可以脱硫降低煤污染,A正确;B.废旧电池含重金属,掩埋会造成重金属污染,B错误;C.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有害气体的转化,从而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C正确;D.推广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发电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正确;故选B。
    5.(2023·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校考模拟预测)装修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如PM2.5、甲醛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酚醛树脂是苯酚和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形成的,此反应是可逆反应,家具可缓慢释放甲醛
    B.在室内戴医用口罩可阻甲醛分子进入呼吸道
    C.PM2.5分散在空气中可形成气溶胶,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在室内喷洒双氧水可有效除去甲醛,是利用了双氧水的强氧化性
    【答案】D
    【解析】A.酚醛树脂是苯酚和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形成的,此反应不是可逆反应,A错误;B.在室内戴医用口罩可阻止新冠病毒,但甲醛是小分子,比口罩孔径小,可通过口罩,B错误;C.PM2.5是直径2.5um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胶体粒子直径为1~100nm,所以PM2.5形不成胶体,C错误;D.在室内喷洒双氧水可有效除去甲醛,利用了双氧水的强氧化性,D正确;故选D。
    考向03化学与生产、生活
    1.(2023秋·黑龙江哈尔滨·高三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校考期中)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明矾可消除水中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
    B.我国西周时期发明的“酒曲”酿酒工艺,是利用了催化剂使平衡正向移动的原理
    C.节日中绽放的焰火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D.将含次氯酸钠的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对环境消毒效果更佳
    【答案】C
    【解析】A.明矾溶于水,溶液中铝离子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可作净水剂,但明矾不能消除水中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常用FeS等物质消除水中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A错误;B.“酒曲”酿酒工艺中,酒曲为催化剂,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B错误;C.焰色反应时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了能量,从能量较低的基态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但处于能量较高激发态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很快跃迁回能量较低的基态,将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因而能使火焰呈现颜色,与电子跃迁有关,C正确;D.“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可发生反应,会降低消毒效果,所以不能混合使用进行环境消毒,D错误;故答案为:C。
    2.(2023秋·河北邢台·高三校联考期中)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燃烧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铝制餐具有耐腐蚀性,可长时间盛放酸、碱性食物
    C.炽热的钢水注入模具前,需将模具干燥
    D.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中的抗氧化剂
    【答案】B
    【解析】A.甲烷燃烧时,反应放出热量,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正确;B.不管是铝还是氧化铝,都能与酸、碱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铝制餐具长时间盛放酸、碱性食物,B错误;C.铁在高温下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氢气与空气混合会发生爆炸,所以炽热的钢水注入模具前,需将模具干燥,C正确;D.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某些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如葡萄酒的生产过程中,需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以防止葡萄汁被氧化变质,D正确;故选B。
    3.化学与自然、科技、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木地板表面的氧化铝有耐磨和阻燃作用
    B.利用CO2 合成的可降解塑料 PC(聚碳酸酯)是纯净物
    C.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它能够杀菌消毒
    D.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答案】A
    【解析】A. 氧化铝硬度大、熔点高,木地板表面的氧化铝有耐磨和阻燃作用,故A正确;B. 利用CO2 合成的可降解塑料 PC(聚碳酸酯)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 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明矾溶液中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但不能够杀菌消毒,故C错误;D. 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用于制造芯片等,应用二氧化硅制造光导纤维,故D错误;故选A。
    4.(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的硅酸钠溶液属于混合物
    B.“墨子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光纤量子通信,生产光纤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
    C.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能导电、能储存能量的二维材料二硫化钼是一种新型有机功能材料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电化学保护法的牺牲阳极法
    【答案】C
    【解析】A.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的硅酸钠溶液,溶液均属于混合物,A正确;B.二氧化硅具有良好导光性,是生产光纤的原料,B正确;C.二硫化钼属于无机物,不属于新型有机功能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D.镁活泼性强,与热水器金属内胆接触,再与自来水形成原电池结构,镁做负极消耗,使内胆免于锈蚀,原理是电化学保护法的牺牲阳极法,D正确;故答案为:C。
    5.(2023秋·河北秦皇岛·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粮食酿酒的过程为
    B.“侯氏制碱”法是先后将大量NH3及过量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析出碳酸钠晶体
    C.阿司匹林包装上有“OTC”标识,是非处方药,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
    D.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可以减少尾气中CO的比例
    【答案】C
    【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不属于水解反应,A错误;B.“侯氏制碱"法是先后将大量NH3及过量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析出碳酸氢钠晶体,B错误;C.阿司匹林包装上有“OTC"标识,是非处方药,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C正确;D.CO还原氧化铁的反应达到平衡后,转化率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可以延长化学反应时间,但尾气中CO的比例不会改变,D错误;故选C。
    考点三 化学用语
    命题点 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
    典例01(2023·北京卷)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为
    B.的VSEPR模型为
    C.电子云图为
    D.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答案】C
    【解析】A.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是 ,A项错误;B.氨分子的VSEPR模型是四面体结构,B项错误;C.p能级电子云是哑铃(纺锤)形,C项正确;D.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D项错误;故选C。
    典例02(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乙醛的结构简式:B.丁烯的键线式:
    C.的结构示意图: 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答案】D
    【解析】A.乙醛含醛基,其结构简式为:CH3CHO,A错误;B.2-丁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3,键线式为:,B错误;C.硫的原子序数为16,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得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错误;D.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和氧氧非极性共价键,其电子式为:,D正确;答案选D。
    典例03(2021·重庆卷)次磷酸根()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次磷酸根的电子式为:
    C.次磷酸根的结构式为:
    D.次磷酸分子式为:H3PO2
    【答案】B
    【解析】A.P是15号元素,质子数为15,核外电子数为15,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正确;B.次磷酸根中其中一个O与P原子共用2对电子对,正确的电子式为: ,B错误;C.由次磷酸根()的球棍模型,可得次磷酸根的结构式为: ,C正确;D.次磷酸根为,次磷酸为一元弱酸,则次磷酸分子式为:H3PO2,D正确;故选:B。
    1、区分“四种符号”、“十种表达式”、“四种模型”、“两种电子云图”
    (1)四种符号
    ①元素符号:Al、S
    ②离子符号:Al3+、S2-、SO42-
    ③同位素符号:126C、13 6C
    ④化合价符号:Al+3、S-2
    (2)十种表达式
    ①化学式:Na2O2、NH4Cl、SiO2
    ②分子式:C2H4、NH3
    ③最简式(实验式):CH2、CH2O
    ④电子式:
    ⑤结构式:
    ⑥结构简式:CH3CH2OH
    ⑦键线式:
    ⑧原子结构示意图:
    ⑨原子(离子)电子排布式或价电子排布式:25Mn1s22s22p63s23p63d54s2或[Ar]3d54s2;25Mn2+1s22s22p63s23p63d5;25Mn价电子排布式:3d54s2
    ⑩原子的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图):7N:
    (3)四种模型
    ①球棍模型:
    ②空间填充模型:
    ③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④杂化轨道类型
    (4)两种电子云图
    ①s电子云图:
    ②p电子云图:
    2、电子式书写六注意
    (1)分清化合物的类型:如H2O2的电子式为,而不是。
    (2)确认原子周围的电子数:如CO2的电子式为,而不是。
    (3)理清原子间的连接顺序:如HClO的电子式为,而不是。
    (4)不能因同种微粒而合并:如Na2S的电子式为,而不是。
    (5)不能漏掉未成键电子对:如NH3的电子式为,而不是。
    (6)区别对待阴离子及复杂阳离子:如NH4Cl的电子式为,而不是或。
    3、化学用语使用“六”注意
    (1)电子式:离子带电荷,原子团不显电性。如OH-为[eq \\al(·,·)eq \(O,\s\up11(··),\s\d4(··))eq \\al(·,·)H]-,—OH为·eq \(O,\s\up11(··),\s\d4(··))eq \\al(·,·)H。
    (2)书写化合物的电子式时要切实注意:①明确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②切勿漏掉未成键电子对;③理清原子的排列顺序,如Heq \\al(·,·)eq \(O,\s\up11(··),\s\d4(··))eq \\al(·,·)eq \(Cl,\s\up11(··),\s\d4(··))eq \\al(·,·)。
    (3)结构简式需保留官能团,如CH2CH2,不能写成CH2CH2,还要注意有机物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如
    (4)各“式”切勿张冠李戴:是名称还是化学式,是分子式还是实验式,是结构式还是结构简式,是原子结构示意图还是离子结构示意图,是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等。
    (5)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化学计量数要最简,注明反应条件并注意“↑”“↓”“”“===”“―→”符号的使用。
    (6)混淆电离方程式和水解方程式而导致错误。如HS-+H2OH3O++S2-是HS-的电离方程式,HS-+H2OH2S+OH-是HS-的水解方程式。
    考向 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
    1.(2023·广东湛江·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晶体结构:
    B.基态溴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
    C. 的空间填充模型:
    D. 的电子式:
    【答案】A
    【解析】A.金刚石的晶胞中一个碳原子与其他四个碳原子构成正四面体,选项A正确;B.基态溴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是p能级,电子云轮廓图是哑铃形,选项B错误;C.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不是平面结构,选项C错误;D.的电子式中碳原子周围是6个电子,选项D错误;答案选A。
    2.(2023·四川雅安·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A.HClO的结构式:H-O-ClB.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N
    C.石英的分子式:SiO2D.氢化钙的电子式为
    【答案】A
    【解析】A.结构式中,一根短线代表一对共用电子对,HClO中O与H、Cl分别共用一对电子,故结构式:H-O-Cl,A正确;B.核素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故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B错误;C.SiO2是由原子构成的,无分子式,可以说化学式为SiO2,C错误;D.氢化钙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D错误;故选A。
    3.(2023·湖南郴州·统考一模)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
    B.基态Ga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1
    C.CO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D.HCl分子中σ键的形成:
    【答案】B
    【解析】A.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表示为:C,A正确;B.基态Ga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1,B错误;C.CO中价层对数为3,无孤对电子,故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正确;D.HCl分子中σ键的形成为: ,D正确;故选B。
    4.用化学用语表示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B.中子数为20的原子:
    C.的结构式:D.分子中原子杂化方式为杂化
    【答案】C
    【解析】A.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B.的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原子质量数为17+20=37,表示为,故B正确;C.的结构式:,故C正确;D.分子中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4,杂化方式为杂化,故D错误;故选C。
    5.(2023·山西晋城·晋城市第一中学校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 B.的VSEPR模型为
    C.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D.顺-2-丁烯的结构简式:
    【答案】A
    【解析】A.根据的结构式,其电子式为,A正确;B.含有3个键对,1个孤对 分子VSEPR模型为三角锥型,B错误;C.Ni有28个电子,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C错误;D. 为反-2-丁烯的结构简式,D错误;故选A。
    微专题 化学与传统文化
    命题点01 物质类别的判断
    典例01(2023·山东卷)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
    A.泰山墨玉B.龙山黑陶C.齐国刀币D.淄博琉璃
    【答案】C
    【解析】墨玉、黑陶、琉璃均属于硅酸盐制品,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材料,而刀币的主要成分为青铜,故答案为:C。
    典例02(2022·广东卷)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答案】B
    【解析】A.兽骨,甲骨文的契刻载体之一,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一小部分是羊、猪、鹿的肩胛骨,还有极少部分的牛肋骨,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其它钙盐,故A不符合题意;B.青铜器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属于合金材料,故B项符合题意;C.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C不符合题意;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采用液晶为材料的显示器,液晶是一类介于固态和液态间的有机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项。
    典例03(2021·辽宁卷)《天工开物》中记载:“凡乌金纸由苏、杭造成,其纸用东海巨竹膜为质。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每纸一张打金箔五十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
    B.“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答案】C
    【解析】A.由题干可知,“乌金纸”是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故“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A正确;B.造纸的原料主要是纤维素,故“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正确;C.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豆油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D.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正确;故答案为:C。
    命题点02 物质变化的判断
    典例01(2022·河北卷)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B.陶瓷主要成分为和
    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D.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
    【答案】A
    【解析】A.陶瓷是良好的绝缘体,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常用于高压变压器的开关外包装和器件,A正确;B.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而不是SiO2和MgO,C错误;C.陶瓷烧制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由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由于Fe2+、Fe3+和铁的氧化物均有颜色,故陶瓷中含铁量越多,陶瓷的颜色越深,白瓷的白色是因为铁含量较低甚至几乎不含,D错误;故答案为:A。
    典例02(2021·海南卷)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日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B.“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
    C.“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
    D.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D
    【解析】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有助于发火和燃烧,A正确;B.发烛具有可燃性,“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B正确;C.“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如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C正确;D.硫磺也燃烧,不是催化剂,D错误;选D。
    命题点03 物质分离操作的判断
    典例01(2022·海南卷)《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A.洗涤B.粉碎C.萃取D.蒸发
    【答案】C
    【解析】水洗净是指洗去固体表面的可溶性污渍、泥沙等,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洗涤;细研水飞是指将固体研成粉末后加水溶解,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溶解;去石澄清是指倾倒出澄清液,去除未溶解的固体,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倾倒;慢火熬干是指用小火将溶液蒸发至有少量水剩余,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发;因此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萃取,答案选C。
    典例02(2018·天津卷)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解析】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A不合理;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选项B合理;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C合理;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D合理。
    1.传统文化涉及“物质”的判断
    (1)《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2)《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
    (3)《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含结晶水的硫酸盐
    (4)《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5)《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结合中学化学中从草木灰中提取K2CO3实验,可知这里的“石碱”是指K2CO3
    (6)《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7)《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这里所说的“鼻冲水”指的是氨水
    (8)《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在“刀创水”条目下写道:“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碘酒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这里的“刀创水”指的是碘酒
    (10)《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强水”化学性质活泼,能腐蚀大多数金属和矿石,硝酸具备这种性质特点,因而这里的“强水”是指硝酸
    (11)《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中“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12)唐代诗人白居易留下了“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名句。这里的“玉”即玉石,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熔点较高
    (13)《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
    (14)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语意为红色,指的是朱砂,主要成分为HgS
    (15)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是红色的硫化汞
    (16)《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还复为丹”里的“丹”是HgO
    (17)《集注》:“鸡屎矾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內质不变”中鸡屎矾指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
    (18)《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844种,其中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青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
    (19)1856年,英国传教士威康臣先生在译著《格物探源》中提到:“天地万物皆以六十四种元质配合而成,如金银铜铁养轻淡炭等皆是元质,皆由微渺而造”,微渺即现代之原子、元质即现代之元素、养、轻、淡即氧、氢、氮三种元素
    (20)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鼻冲水,写到: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氨水
    (21)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是草木灰
    (23)唐代刘禹锡撰于818年的《传信方》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治气痢巴石丸,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巴石主要化学成分为KAl(SO4)2•12H2O
    (24)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的主要成分为CaO
    (25)《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
    (26)《本草经集注》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指KNO3
    2.传统文化涉及“变化”的判断
    (1)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2)“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描述的冰融化、水结冰的情景,属于物理变化
    (3)龚自珍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阐述了作物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植物营养元素可循环利用的事实
    (4)“凡造竹纸……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造纸利用了石灰[Ca(OH)2]的碱性
    (5)“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译文:铜盐硫酸铜涂在铁器上,铁器变成红色像铜一样。该反应是铁与铜离子的置换反应
    (6)《天工开物》记载:“凡研消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说明KNO3研磨能易分解
    (7)《本草纲目》“(火药)乃焰消、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 诸药者”,利用KNO3的氧化性
    (8)《馀冬录》中对胡粉[主要成分为2PbCO3•Pb(OH)2]的制法有如下描述:“嵩阳产铅,居民多造胡粉。其法:
    铅块悬酒缸内,封闭四十九日,开之则化为粉矣。化不白者,炒为黄丹。黄丹滓为密陀僧。”其中黄丹的主要成分为Pb3O4,密陀僧的主要成分为PbO。胡粉中铅的化合价为+2价,黄丹(Pb3O4)中铅的化合价有+2价和+4价两种化合价,铅的价态发生了变化,故胡粉炒为黄丹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9)《本草图经》中“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里的“绿矾”是FeSO4•7H2O,描述了绿矾受热分解的现象
    (10)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中的溶解
    (11)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12)公元前200多年写成的《山海经》记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灰。”这些都说的是天然气露到地面后,发生燃烧的现象
    (13)东汉成书记载有“石胆化铁则为铜”的石胆是硫酸铜,该方法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湿法冶金(铁)的先河
    (14)成语“火上浇油”主要是化学变化);古诗词“千锤万凿出深山”主要是物理变化
    (15)由古代从文献记载的内容,联系化学反应,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如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如“烈火焚烧若等闲”,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碳酸钙的分解。“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3.传统文化涉及“物质分离”的判断
    (1)“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槽入甄,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该过程涉及蒸馏操作;(2)《本草纲目》中记载:“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煎炼”涉及蒸发、结晶操作;(3)《本草纲目》中对碱式碳酸铅制备过程有如下叙述:“每铅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内。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盐泥固济,纸封甑缝。风炉安火四周,养一七,便扫入水缸内。依旧封养,次次如此,铅尽为度。”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4)“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这种分离方法是蒸馏;(5)《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涉及的操作有加热、蒸发、结晶。
    (6)《泉州府志》中有:“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其原理是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
    (7)《本草纲目》中记载:“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文中涉及的操作为蒸馏。
    (8)《本草纲目》对轻粉(Hg2Cl2)的制法作如下记载:“用水银一两,白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铺于铁器内,以小乌盆覆之。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口。以炭打二炷香取开,则粉升于盆上矣。其白如雪,轻盈可爱。一两汞,可升粉八钱。”文中涉及的操作为升华。
    (9)《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泡茶过程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
    (10)《物理小识》中“以汞和金涂银器上,成白色,入火则汞去而金存,数次即黄”,该过程为汽化。
    (11)《游宦纪闻》中记载了民间制取花露水的方法:“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气体的冷凝过程。
    (12)《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
    4.经典史料中的化学工艺
    (1)锌的冶炼: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其冶炼Zn的方程式为ZnCO3+2C=Zn+3CO↑。
    (2)青铜的冶炼:冶炼青铜的过程较复杂,大概为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在炼炉内,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取精炼铜液,弃去炼渣,即得初铜。初铜仍比较粗,需再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铸造青铜必须解决采矿、熔炼、铜、锡、铅合金成分的比例配制、熔炉和坩埚炉的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3)胆铜法炼铜:用胆水炼铜是中国古代冶金化学中的一项重要发明。这种工艺是利用金属铁将胆矾溶液中的铜离子置换出来,还原为金属铜,再熔炼成锭。早在西汉时就已有人觉察到这一化学反应,《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就提到:“白青(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
    (4)淘冶黄金:黄金都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分沙金和脉金(小金)两种。历史上的早期采金技术都是“沙里淘金”。例如,《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丽水之中生金”。
    (5)银的冶炼:银虽有以游离状态或银金合金状态(黄银)存在于自然界的,但很少,主要以硫化矿形式存在,并多 与铅矿共生。中国大约在春秋初期才开始采集银, 东汉时期发明了以黑锡( 铅)结金银的“灰吹法”。明代著作《菽园杂记》、《天工开物》中有翔实记载。
    (6)汞的冶炼:在自然界中虽有游离态汞存在,但量很少,主要以丹砂(硫化汞) 状态存在。方士们在密闭的设备中升炼水银,先后利用过石灰石、黄矾、赤铜、黑铅、铁和炭末来促进硫化汞的分解。南宋时期发明了蒸馏水银的工艺, 设计了专用的装置,《天工开物》中也有类似记载。在中国的医药化学中还曾利用过铅汞齐、锡汞齐。唐代已开始用银锡汞齐作为补牙剂。
    (7)黄铜的冶炼:明代以前,这种合金是利用炉甘石(碳酸锌矿)和金属铜、木炭合炼而成的。这个炼制方法的记载最早见于五代末期的“日华子点庚法”,是一个炼金术的配方。
    (8)镍白铜的冶炼:镍白铜自古是中国云南的特产。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就已记载:“螳螂县因山名也,出银、铅、白铜、杂药。”明代云南已大量生产似银的锌镍铜合金,含铜 40%~58%,镍7.7%~31.6%,锌25.4%~45%,称为“中国白铜”。
    (9)《新修本草》对“青矾”的描述:“本来绿色,……正如瑠璃……烧之赤色……”,“烧之赤色”指的是“煅烧”。
    (10)《徐光启手记》中记载了“造强水法”:“绿矾(FeSO4·7H2O)五斤(多少任意),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听用。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起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而锅亦坏矣。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强水用过无力……”。相当于“王水”的配制。
    (11)《吕氏春秋》中有关于青铜的记载:“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燔(烧)之则为淖(液体)”。相当于“合金”的制备。
    (12)造纸:《天工开物》记载,竹纸制造分为六个步骤: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的竹纸制造方法为例,步骤如下:
    ①斩竹漂塘:将新砍下的嫩竹放入池塘中,浸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的青皮;②煮徨足火: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利用石灰的碱性脱脂、杀死微生物等;③舂臼:把上述处理的竹子,放入石臼中打烂,形同泥面;④荡料入帘:将被打烂的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⑤覆帘压纸:将竹帘反过来,使湿纸落于板上。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叠积上千张湿纸后,加木板重压以挤去大部分的水;⑥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生火焙干。
    (13)烧制陶器:陶瓷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物质。
    (14)酿酒:据《礼记》记载,西周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其中“月令篇”叙述了负责酿酒事宜的官“大酋”在仲冬酿酒时必须监管好的 6 个环节:“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方法:先用米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称为糖化;再用酵母菌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
    5.传统文化涉及化学反应原理
    (1)《天工开物》中记载:“金黄色(栌木煎水染,复用麻稿灰淋,碱水漂)……象牙色(栌木煎水薄染,或用黄土)”。涉及化学平衡的移动(栌木中的黄木素在酸性介质中呈淡黄色,而在碱性介质中呈金黄色,这是因为植物染料色素一般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具有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在不同的酸、碱性介质中能发生化学平衡的移动)。
    (2)《本草经集注》中“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硝石也”。涉及焰色反应(硝石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钾元素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利用焰色反应来辨别“硝石”真假)。
    (3)《过江州岸,回望庐山》中“庐山山南刷铜绿”。粗铜发生电化腐蚀。
    考向01 物质组成或类别的判断
    1.(2023·河南·校联考一模)博物馆珍藏着很多文物。下列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答案】B
    【解析】A.陶枕主要是由陶瓷制成,不含合金,故A错误;B.西周兽面纹青铜盉是由青铜制成,青铜是最早的合金材料,故B正确;C.翠玉为无机非金属物质,不含合金,故C错误;D.瓷碗主要是由陶瓷制成,不含合金,故D错误;故选B。
    2.(2023·陕西商洛·陕西省山阳中学校考一模)中华五千年文明给人类留下了无数瑰宝,文物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下列文物中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的是
    【答案】A
    【解析】A.简牍为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硅酸盐,A正确;B.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B错误;C.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C错误;D.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D错误;故选A。
    3.(2023·海南·校联考一模)《汉书·苏武传》记载:“竹帛所载,丹青所画”,其中竹指竹简,帛指白色丝绸,丹指,青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竹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B.帛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
    C.在空气中灼烧生成和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锈蚀的产物也是
    【答案】B
    【解析】A.竹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不是淀粉,A错误;B.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B正确;C.HgS在空气中灼烧生成Hg和SO2,C错误;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锈蚀的产物是Cu2(OH)2CO3,而不是2CuCO3·Cu(OH)2,D错误;故答案为:B。
    4.(2023·广东汕头·统考三模)国宝文物记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下列文物主要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答案】C
    【解析】A.西周信宜铜盉是金属制品,不是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A不合题意;B.清代冰梅纹凤尾尊是瓷器制品,属于硅酸盐产品不是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B不合题意;C.南宋墨龙图轴是由纤维素制成的纸张和卷轴,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C符合题意;D.秦朝兵马俑是陶瓷制品,属于硅酸盐产品不是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
    5.(2023·湖北武汉·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还原性者
    A.硇水(HNO3):“剪银瑰投之,则旋而为水”
    B.硝石(KNO3):“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C.青矾(FeSO4•7H2O):“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
    D.草木灰(K2CO3):“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答案】C
    【解析】A.银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银溶解,体现硝酸的氧化性,A错误;B.钾元素的火焰颜色为紫色,硝石是硝酸钾灼烧会产生紫色火焰,为元素的性质,与还原性无关,B错误;C.“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说明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体现硫酸亚铁的还原性,C正确;D.碳酸钠溶于水,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与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C。
    考向02 物质性质或变化的判断
    1.(2023·山西晋城·晋城市第一中学校校考模拟预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B.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
    D.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A.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陶瓷,铜官窑彩瓷就用此方法制得,A正确;B.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正确;C.青铜器主要材质为铜合金,C正确;D.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是将原料在碱性环境下发生反应使粗浆纤维变成细浆,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D错误;故选D。
    2.(2023·海南·校联考一模)《汉书·苏武传》记载:“竹帛所载,丹青所画”,其中竹指竹简,帛指白色丝绸,丹指,青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竹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B.帛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
    C.在空气中灼烧生成和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锈蚀的产物也是
    【答案】B
    【解析】A.竹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不是淀粉,A错误;B.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B正确;C.HgS在空气中灼烧生成Hg和SO2,C错误;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锈蚀的产物是Cu2(OH)2CO3,而不是2CuCO3·Cu(OH)2,D错误;故答案为:B。
    3.(2023·河北衡水·衡水市第二中学校考三模)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越王勾践剑为春秋晚期青铜器,具有硬度大、耐腐蚀的优点
    B.宣纸是我国传统的书画用纸,用青檀和稻草生产宣纸涉及化学变化
    C.司南是我国古代用于辨别方向的一种仪器,可由天然磁石FeO制成
    D.中药为我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若使用铁器煎药可能破坏中药的药性
    【答案】C
    【解析】A.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为合金,具有硬度大、耐腐蚀的优点,A正确;B.用青檀和稻草生产宣纸时,要加入碱液除去纤维素中所含杂质,涉及化学变化,B正确;C.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C错误;D.中药煎制容器不能使用铁器的原因是药物与铁反应,导致药物失效,D正确。故选C。
    4.(2023·湖北武汉·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还原性者
    A.硇水(HNO3):“剪银瑰投之,则旋而为水”
    B.硝石(KNO3):“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C.青矾(FeSO4•7H2O):“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
    D.草木灰(K2CO3):“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答案】C
    【解析】A.银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银溶解,体现硝酸的氧化性,A错误;B.钾元素的火焰颜色为紫色,硝石是硝酸钾灼烧会产生紫色火焰,为元素的性质,与还原性无关,B错误;C.“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说明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体现硫酸亚铁的还原性,C正确;D.碳酸钠溶于水,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与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C。
    5.(2023·河北邯郸·统考三模)邯郸被誉为“成语之都”,很多成语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解读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A.麦芽糖属于二糖,在人体内完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故A错误;B.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其成分为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按一硫二硝三碳的比例混合,即物质的量之比为1:2:3,混合加热后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光和热,故B正确;C.雌黄(As2S3)中S元素化合价为-2价,黄铁矿(FeS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C错误;D.焰色试验是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产生不同的焰色,且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
    考向03 物质提纯或分离的判断
    1.(2023·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众多的非遗技艺传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斑铜制作技艺在铜中掺杂金、银等金属,斑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利用酒和水的密度不同,蒸馏提高酒精度
    C.传统纺织技艺中棉和麻的主要成分相同
    D.木版年画制作技艺使用的靛蓝、赭石等颜料均属于有机化合物
    【答案】C
    【解析】A.斑铜为合金,合金熔点低于纯金属,A错误;B.蒸馏酒用的是酒精和水的沸点差异较大,B错误;C.传统纺织技艺中棉和麻的主要成分相同,均为纤维素,C正确;D.木版年画制作技艺使用的靛蓝属于有机化合物、赭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是无机物,D错误;故选C。
    2.(2023·海南海口·海南中学校考三模)《天工开物——作咸篇》有如下记载:“潮波浅被地,不用灰压。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煎炼”所得物质俗称“烧碱”
    B.“作咸”过程涉及“蒸馏”操作
    C.“作咸”在实验室完成会用到蒸发皿、酒精灯
    D.该记载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A.“煎炼”所得物质为NaCl,A错误;B.“作咸”过程不涉及“蒸馏”操作,通过蒸发使水挥发得到NaCl晶体,B错误;C.该实验为蒸发食盐水获得NaCl,操作时会用到蒸发皿、酒精灯,C正确;D.该记载过程中涉及从溶液中提取可溶性的溶质的操作,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答案为:C。
    3.(2023·山东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中国古代诗词和书籍中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陶瓷材料是人类应用最早的硅酸盐材料
    B.“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翠色”来自氧化亚铜
    D.镀金时“以汞和金涂银器上,入火则汞去,而金存”,其中“入火则汞去”指汞的挥发
    【答案】C
    【解析】A.陶瓷材料是黏土等烧制而成的,是人类应用最早的硅酸盐材料,A正确;B.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光线在气溶胶中折射产生的,与胶体知识有关,B正确;C.“翠色”为青色或者绿色,可能来自亚铁离子,氧化亚铜为砖红色,C错误;D.“入火则汞去”指汞受热挥发后剩余金附着在银器上,D正确;故选C。
    4.(2023·云南·统考二模)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众多的非遗技艺传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斑铜制作技艺在铜中掺杂金、银等金属,斑铜的熔点比纯铜低
    B.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利用酒和水的密度不同,蒸馏提高酒精度
    C.传统棉纺织、蚕丝制造技艺中的棉、丝主要成分相同
    D.木版年画制作技艺使用的靛蓝、赭石等颜料均属于有机化合物
    【答案】A
    【解析】A.斑铜为铜的一种合金,熔点低于纯铜,A正确;B.蒸馏是利用了酒和水的沸点不同,不是密度,B错误;C.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C错误;D.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为无机物,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
    5.(2023·海南·海南中学校联考一模)《伤寒论》叙述如下“柴胡、黄芩、生姜……共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其中不涉及的操作是
    A.加热B.过滤C.浓缩D.蒸馏
    【答案】D
    【解析】“煮取六升”,为加热的方法;“去滓”为过滤方法;“再煎”为浓缩;没有涉及到蒸馏操作,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
    考查内容
    考情预测
    物质组成、分类及变化
    1.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概念;2.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4.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高考仍以考查学生对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识记、再现能力为主,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主要以物质组成、性质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胶体知识融合于试题之中,基本概念与其他部分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将会有所加强。
    化学与STSE
    1.安全与健康——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添加剂;有关化学与健康方面的材料等。
    2.环境保护新进展——“雾霾”的产生、危害和治理;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废电池对饮用水和土壤的污染;绿色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导向作用等。
    3.新能源的使用——新型的燃料电池、高能绿色电池;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新进展。
    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
    5.涉及碳中和、碳达峰的知识。
    以某热点为信息源辐射相关联知识与方法,以判断正误、推理的形式,借助最新科技成就考查化学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相关化学原理,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性和实践性。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化学
    用语
    “四种符号”、“十种表达式”、“四种模型”、“两种电子云图”
    化学用语经常与其他知识点相结合进行考查,重点考查化合价判断、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书写等。
    化学与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涉及“物质”的判断
    2.传统文化涉及“变化”的判断
    3.传统文化涉及“实验操作”的判断
    4.经典史料中的化学工艺
    传统文化中涉及的化学知识丰富多彩,在古代书籍中记载了许多有关化学的知识。对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考查学生对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信息的提取与联系能力,是合格高中毕业生应有的化学学科素养,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
    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B.
    向盛有少量Mg(OH)2沉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饱和NH4Cl溶液,振荡
    白色沉淀溶解
    C.
    向盛有3.0mL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
    有气泡产生
    D.
    向盛有2.0mL甲苯的试管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用力振荡
    紫色不变
    制备误区
    操作
    误区1
    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到沸腾的稀NaOH溶液中
    误区2
    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到沸腾的自来水中
    误区3
    将Fe(OH)3固体溶解在沸腾的蒸馏水中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
    五解
    潮解
    分解、裂解、水解、电解
    十四化
    熔化、汽化、液化、酸化
    氧化、氢化、水化、钝化、皂化、炭
    化、催化、酯化、硝化、裂化
    从宏观上判断
    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
    从微观上判断
    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
    选项
    A
    B
    C
    D
    物质
    生铁
    氢氧化铁胶体
    类别
    酸性氧化物
    离子化合物
    合金
    电解质
    性质
    与水反应
    熔融态不导电
    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A
    B
    C
    D
    锂离子电池工作
    电解生产微孔铜箔
    石化园区生产新型复合材料
    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发电
    概念
    即环境友好化学,主要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核心
    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理解
    绿色化学是从源头制止污染,而不是在末端治理污染,在合成方法上应具“原子经济性”,即尽量使参加过程的原子都进入最终产物。
    污染名称
    主要污染物及形成原理
    PM2.5
    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 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雾霾
    SO2、NOx等和可吸入颗粒物与雾气结合的混合物
    酸雨
    指pH小于5.6的雨雾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SO2、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或2SO2+O22SO3,SO3+H2O===H2SO4);2NO+O2===2NO2,3NO2+H2O===2HNO3+NO
    光化学烟雾
    工厂、机动车等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及其在光照(紫外线)条件下生成的复杂的二次污染物
    臭氧空洞
    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氟氯代烷)、汽车尾气中的NOx等与臭氧发生作用,导致臭氧层的损耗
    水体污染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导致水体中富含大量含N、P等元素的营养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可引起“水华”或“赤潮”
    温室效应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气中的CO2、CH4等气体大量增加,使地表温度上升
    厄尔尼诺
    指由于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冰山、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从而形成强烈的风暴以及引起大陆气候变化无常的现象
    白色污染
    各种塑料垃圾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
    材料
    组成或性质
    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常见的有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热固性塑料,如酚醛树脂。
    纤维
    天然纤维包括纤维素(棉花、麻)、蛋白质(蚕丝、羊毛)等。合成纤维包括腈纶、涤纶等。
    橡胶
    天然橡胶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是线型高分子。
    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
    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其成分为Na2SiO3、CaSiO3、SiO2等熔化在一起得到的物质,是混合物。
    水泥
    硅酸盐水泥原料为石灰石和黏土,成分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
    陶瓷
    陶瓷材料是人类应用最早的硅酸盐材料,制备原料为黏土。
    硅材料
    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合金材料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熔点比各组分的低。
    类别
    分类
    考查说明
    类别一
    常规能源
    指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型能源
    利用先进技术所获得的能源,如核聚变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
    类别二
    可再生能源
    在短时间内可连续再生利用的一次能源。例如:水能、风能。
    不可再生能源
    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类别三
    一次能源
    指在自然界中能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例如:天然气、煤、石油、水能、太阳能、风能。
    二次能源
    指需要依靠其他能源(也就是一次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例如:电能、煤气、沼气等。
    化学资源
    开发利用
    考查说明
    石油
    石油的分馏
    物理变化,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
    石油的裂化
    化学变化,获得更多的轻质油,特别是汽油。
    石油的裂解
    化学变化,获得主要有机化工原料,如乙烯、丙烯、甲烷等。

    煤的干馏
    化学变化,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焦炭等。
    煤的气化
    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是C(s)+H2O(g)eq \(=====,\s\up7(高温))CO(g)+H2(g)。
    煤的液化
    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营养物质
    举例
    说明
    糖类
    (C、H、O)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
    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不能水解;淀粉和纤维素(C6H10O5)n中的n值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油脂
    (C、H、O)
    植物油、动物脂肪
    油脂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C、
    H、O、N等)
    鸡蛋、牛奶、鱼、肉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维生素
    维生素A、C、D
    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易溶于水,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微量元素
    铁、锌、硒、碘
    缺铁造成贫血;缺锌导致发育不良、抵抗力差;缺碘造成大脖子病;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性质
    用途
    生理盐水指的是0.90%的氯化钠溶液
    一般用于静脉注射、冲洗隐形眼镜和鼻腔等
    硅胶能吸收水分
    可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
    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可用作太阳能电池板
    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并且有硬度和柔韧度
    可制作光导纤维
    4HF+SiO2===2H2O+SiF4↑
    用氢氟酸雕刻玻璃
    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可作杀菌消毒剂,还可作漂白剂
    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
    加碘食盐中的含碘物质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可用作保护气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和还原性
    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草木灰和硫酸铵反应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草木灰和硫酸铵不能混合施用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二氧化硫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
    氦气化学性质稳定、密度小
    可用于填充飞艇、气球
    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可用于冶炼钛、锆、铌等金属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CO2,能与酸反应
    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胃酸中和剂
    Na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O2与H2O、CO2反应均生成O2
    可用作供氧剂
    肥皂水显碱性
    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水玻璃不燃不爆
    可用作耐火材料
    硅酸钠的水溶液是一种无机黏合剂
    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锂质量轻、比能量大
    可用作电池负极材料
    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
    常用铝箔包装物品
    铝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可用于焊接铁轨
    MgO、Al2O3的熔点很高
    作耐高温材料
    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明矾作净水剂(混凝剂)
    小苏打溶液和明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可以作泡沫灭火器
    明矾溶液显酸性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Al(OH)3有弱碱性
    可用于中和胃酸
    镁铝合金质量轻、强度大
    可用作高铁车厢材料
    Fe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Fe2O3是红棕色粉末
    可用作红色颜料
    Fe2(SO4)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
    可用作净水剂(混凝剂)
    K2FeO4是强氧化剂,还原产物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可用作新型净水剂
    CuSO4使蛋白质变性
    误服CuSO4溶液,喝蛋清或豆浆解毒
    铁与电源负极相连,铁被保护
    铁闸门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保护铁闸门
    BaSO4不溶于水,不与胃酸反应
    在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BaSO4用作患者服用的“钡餐”
    分子或离子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
    VSEPR模型
    VSEPR模型名称
    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名称
    CO2、BeCl2
    0
    2
    直线形
    直线形
    CO32—、BF3
    0
    3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SO2、PbCl2
    1
    V形
    CH4、CCl4
    0
    4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NH3、NF3
    1
    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H2O、H2S
    2
    V形
    类型
    形成过程
    夹角
    空间结构
    sp3杂化轨道
    sp3杂化轨道是由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109°28′
    正四面体形
    sp2杂化轨道
    sp2杂化轨道是由1个s轨道和2个p轨道杂化而成的
    120°
    平面三角形
    sp杂化轨道
    sp杂化轨道是由1个s轨道和1个p轨道杂化而成的
    180°
    直线形
    汉字载体



    选项
    A.兽骨
    B.青铜器
    C.纸张
    D.液晶显示屏
    文物
    选项
    A.定窑瓷枕
    B.西周兽面纹青铜盉
    C.翠玉白菜
    D.广彩开光外国风景图大瓷碗



    A.简牍
    B.陶彩绘女舞俑
    C.清雍正款霁红釉瓷碗
    D.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选项
    A
    B
    C
    D
    国宝文物




    西周铜盉
    清代冰梅纹凤尾尊
    南宋墨龙图轴
    秦朝兵马俑
    选项
    成语
    化学角度解读
    A
    甘之如饴
    “饴”是麦芽糖,具有独特的甜味。在人体内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
    B
    石破天惊
    火药爆炸能产生“石破天惊”的效果,火药的基本成份为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后,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C
    信口雌黄
    雌黄(As2S3)颜色金黄鲜艳,有剧毒,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和黄铁矿(FeS2)中S元素的相同
    D
    火树银花
    火树就是指焰火,俗称烟花。多彩的烟花是金属单质的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
    相关试卷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3 离子反应(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3 离子反应(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3离子反应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3离子反应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2化学常用计量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2化学常用计量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分层练)(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分层练)(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2化学常用计量分层练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练习专题02化学常用计量分层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