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讲 医疗与公共卫生2025届高考部编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含答案)
展开1.[2023南京联考]古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因此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罗马人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厕所。这说明古罗马( )
A.人民对疫病预防治理愚昧无知
B.重视从公共卫生角度防治疫病
C.疫病推动国家城市治理的发展
D.宗教观念影响医疗技术的进步
2.[传统文化]唐高宗命苏敬等编纂《新修本草》,武则天命张文仲调集当时名医共撰《疗风气诸方》,唐玄宗御撰《广济方》并颁行天下,唐德宗御撰《贞元集要广利方》于州府。唐代医学取得的成就( )
A.源于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基于众多医学家的努力
D.来自医疗技术的提升
3.[2023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宋代建立以各级官吏为主导、社会民众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各级官府一方面继续采用传统的赈济措施,另一方面将新医药学知识应用于疫病防治,采取了派医诊治、施散药品、建立医院、隔离病人等措施。据此可知,宋代瘟疫防治( )
A.社会力量发挥核心作用
B.重视防疫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C.受到儒家礼乐思想影响
D.受自然灾害频发影响而发展
4.清康熙元年,蒋示吉刊刻《医宗说约》一书,全书仅有6卷,卷首编制《药性炮制歌》,以四字歌诀的方式介绍常用药物三百余种;书中收集了大量治疗妇儿疾病的简便验方,栏目清楚,查阅方便;书中所用之药均为常用中药,无偏僻及贵重之药,尽力普及常见病的简易治疗方法。据此可知,该书( )
A.在官方的主导下得以印刷
B.适应了普通民众的医疗需求
C.受到当时民众的普遍认可
D.重视医学理论的体系化构建
5.[2023江苏扬州统考]20世纪初《大公报》所刊载的一则西医广告中写道:世界上的人本是精气血肉长成的,身体不似金石的坚固。牙齿是人之一身紧要关口,此处不保养好了,恐怕周身的病即因之而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宣传拓展医疗业务
B.传播西医基础理论
C.意在普及公共卫生知识
D.根本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6.[2023山东临沂模拟]《本草纲目》一书包含了丰富的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内容,并且大量运用化学、物理学、农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对药物进行记载分析。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时,曾从此书中引述了不少有关植物和动物的资料。该书( )
A.总结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B.影响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进程
C.推动了中国医药学的近代化
D.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
7.[2023长春模拟]18世纪,英国伦敦出现一批私人捐助的慈善药房,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免费医疗服务。19世纪,一些医学界人士也通过慈善药房为劳动人民提供专业医疗。这反映出( )
A.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渐增强
B.民主政治思想的日益深化
C.社会财富增加推动医学进步
D.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突出
8.[2024浙江联考]下图是1952年爱国防疫卫生运动蓬勃开展中广泛张贴的宣传海报。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病防治( )
A.突出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
B.体现了卫生工作的时代特色
C.形成了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
D.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
9.[2024湖北统考]如表为有关唐代医疗情况的相关记录(部分),据表中信息可知,当时( )
A.民众卫生意识普遍淡薄
B.政府轻视医疗人才的培养
C.地方医疗资源较为匮乏
D.常年战乱使生存环境恶化
10.[2023浙江联考]20世纪20年代末,针对染坊及制革厂“所用制染药质随即与水混合,城市河道浅狭尤易沉淀”的问题,浙江省民政厅下令“各市县长严于取缔染坊及制革厂,限令迁移至距离城市较远、河道宽广处所”。这说明浙江省政府( )
A.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着力应对民族危机
C.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重视公共卫生问题
11.[2024广西北海一模]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 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中国一些大城市还借鉴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改善食品卫生状况。据此可知,西医传入中国 ( )
A.推动了近代医疗体系的完善
B.有利于中国的公共卫生改革
C.严重阻碍了中医可持续发展
D.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认可
12.[2024浙江衢州开学考]《柳叶刀》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显示,北欧、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能力最强,其次则是拉美、东欧、阿拉伯地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处于医疗质量水平末端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这体现出( )
A.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医疗质量
B.医疗能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
C.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D.亚非拉国家医疗水平普遍较低
13.[社会热点/2024江苏如皋调研,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宋元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相对积极的政策相比,人口更多、瘟疫更为频繁的明清时期变得日渐消极了。瘟疫的救疗在技术上要比饥寒的赈济复杂得多,在当时的社会医疗条件下,官方实际上难以全面担负起复杂的疫病防治责任。与之相反,日渐兴起的民间社会力量,特别是其中的乡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疫病救疗活动,对维护瘟疫中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代江南平均每年有2.44县次发生瘟疫,但在《清实录》中却鲜有反映。疫情无法“上达天听”,匿灾不报、粉饰太平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摘编自余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了覆盖城市(省、市、县)、农村(县、乡、村)的医疗预防保健三级网,使全体人民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成为可能。我国实行计划免疫制度,使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降低,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等重大疾病得到了控制,职业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摘编自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报告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日渐消极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6分)
答案版
1.[2023南京联考]古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因此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罗马人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厕所。这说明古罗马( B )
A.人民对疫病预防治理愚昧无知
B.重视从公共卫生角度防治疫病
C.疫病推动国家城市治理的发展
D.宗教观念影响医疗技术的进步
2.[传统文化]唐高宗命苏敬等编纂《新修本草》,武则天命张文仲调集当时名医共撰《疗风气诸方》,唐玄宗御撰《广济方》并颁行天下,唐德宗御撰《贞元集要广利方》于州府。唐代医学取得的成就( B )
A.源于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基于众多医学家的努力
D.来自医疗技术的提升
3.[2023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宋代建立以各级官吏为主导、社会民众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各级官府一方面继续采用传统的赈济措施,另一方面将新医药学知识应用于疫病防治,采取了派医诊治、施散药品、建立医院、隔离病人等措施。据此可知,宋代瘟疫防治( B )
A.社会力量发挥核心作用
B.重视防疫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C.受到儒家礼乐思想影响
D.受自然灾害频发影响而发展
4.清康熙元年,蒋示吉刊刻《医宗说约》一书,全书仅有6卷,卷首编制《药性炮制歌》,以四字歌诀的方式介绍常用药物三百余种;书中收集了大量治疗妇儿疾病的简便验方,栏目清楚,查阅方便;书中所用之药均为常用中药,无偏僻及贵重之药,尽力普及常见病的简易治疗方法。据此可知,该书( B )
A.在官方的主导下得以印刷
B.适应了普通民众的医疗需求
C.受到当时民众的普遍认可
D.重视医学理论的体系化构建
5.[2023江苏扬州统考]20世纪初《大公报》所刊载的一则西医广告中写道:世界上的人本是精气血肉长成的,身体不似金石的坚固。牙齿是人之一身紧要关口,此处不保养好了,恐怕周身的病即因之而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
A.宣传拓展医疗业务
B.传播西医基础理论
C.意在普及公共卫生知识
D.根本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6.[2023山东临沂模拟]《本草纲目》一书包含了丰富的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内容,并且大量运用化学、物理学、农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对药物进行记载分析。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时,曾从此书中引述了不少有关植物和动物的资料。该书( D )
A.总结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B.影响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进程
C.推动了中国医药学的近代化
D.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
7.[2023长春模拟]18世纪,英国伦敦出现一批私人捐助的慈善药房,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免费医疗服务。19世纪,一些医学界人士也通过慈善药房为劳动人民提供专业医疗。这反映出( D )
A.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渐增强
B.民主政治思想的日益深化
C.社会财富增加推动医学进步
D.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突出
8.[2024浙江联考]下图是1952年爱国防疫卫生运动蓬勃开展中广泛张贴的宣传海报。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病防治( B )
A.突出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
B.体现了卫生工作的时代特色
C.形成了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
D.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
9.[2024湖北统考]如表为有关唐代医疗情况的相关记录(部分),据表中信息可知,当时( C )
A.民众卫生意识普遍淡薄
B.政府轻视医疗人才的培养
C.地方医疗资源较为匮乏
D.常年战乱使生存环境恶化
10.[2023浙江联考]20世纪20年代末,针对染坊及制革厂“所用制染药质随即与水混合,城市河道浅狭尤易沉淀”的问题,浙江省民政厅下令“各市县长严于取缔染坊及制革厂,限令迁移至距离城市较远、河道宽广处所”。这说明浙江省政府( D )
A.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着力应对民族危机
C.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重视公共卫生问题
11.[2024广西北海一模]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 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中国一些大城市还借鉴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改善食品卫生状况。据此可知,西医传入中国 ( B )
A.推动了近代医疗体系的完善
B.有利于中国的公共卫生改革
C.严重阻碍了中医可持续发展
D.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认可
12.[2024浙江衢州开学考]《柳叶刀》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显示,北欧、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能力最强,其次则是拉美、东欧、阿拉伯地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处于医疗质量水平末端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这体现出( A )
A.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医疗质量
B.医疗能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
C.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D.亚非拉国家医疗水平普遍较低
13.[社会热点/2024江苏如皋调研,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宋元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相对积极的政策相比,人口更多、瘟疫更为频繁的明清时期变得日渐消极了。瘟疫的救疗在技术上要比饥寒的赈济复杂得多,在当时的社会医疗条件下,官方实际上难以全面担负起复杂的疫病防治责任。与之相反,日渐兴起的民间社会力量,特别是其中的乡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疫病救疗活动,对维护瘟疫中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代江南平均每年有2.44县次发生瘟疫,但在《清实录》中却鲜有反映。疫情无法“上达天听”,匿灾不报、粉饰太平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摘编自余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了覆盖城市(省、市、县)、农村(县、乡、村)的医疗预防保健三级网,使全体人民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成为可能。我国实行计划免疫制度,使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降低,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等重大疾病得到了控制,职业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摘编自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报告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日渐消极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6分)
答案 (1)原因:官方进行全面疫病防治的能力不足;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弥补了国家救治能力不足的问题;官员粉饰太平,缺乏对民众生命的真正关怀;信息传递不畅通。(6分,任答3点即可)
(2)意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人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社会稳定、民族昌盛与国家富强。(6分,任答3点即可)
出处
相关记录
吕颂《为张侍郎乞入觐表》
管区内“素多瘴疠”,又“绝无医人,素乏药物,深山穷谷,无处市求,任重命轻,何可言疾”。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
通州之地,“夏多阴霪,秋为痢疟,地无医巫,药石万里,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
李德裕《与姚谏议合书三首》
“自十月末得疾,伏枕七旬,属纩者数四,药物陈裛,又无医人,委命信天,幸而自活。”
出处
相关记录
吕颂《为张侍郎乞入觐表》
管区内“素多瘴疠”,又“绝无医人,素乏药物,深山穷谷,无处市求,任重命轻,何可言疾”。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
通州之地,“夏多阴霪,秋为痢疟,地无医巫,药石万里,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
李德裕《与姚谏议合书三首》
“自十月末得疾,伏枕七旬,属纩者数四,药物陈裛,又无医人,委命信天,幸而自活。”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2第25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56讲医疗与公共卫生: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2第25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56讲医疗与公共卫生,共3页。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十四单元交通运输及医疗与公共卫生第60讲医疗与公共卫生: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十四单元交通运输及医疗与公共卫生第60讲医疗与公共卫生,共6页。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四单元交通运输及医疗与公共卫生第60讲医疗与公共卫生: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四单元交通运输及医疗与公共卫生第60讲医疗与公共卫生,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