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一模]2025届广东省高考联合模拟(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一模]2025届广东省高考联合模拟(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诚信考试,拒绝作弊, 在最适宜的光照、温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请2B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诚信考试,拒绝作弊。
一、选择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表情肌收缩时会引起面部皮肤皱纹,注射适量的肉毒毒素可以有效除去皱纹。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是一种高分子蛋白神经毒素,可以阻断神经与肌肉间的神经冲动,使过度收缩的小肌肉放松,以达到除皱的效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表情肌收缩的反射中,表情肌是效应器
B. 兴奋引起表情肌收缩的过程中,肌细胞膜没有发生电位变化
C. 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存在严重的神经-肌肉传递障碍,不能使用肉毒毒素
D. 肉毒毒素可能是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等过程导致肌肉松弛达到除皱效果
【答案】B
【分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是由五部分组成的,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A、在表情肌收缩的反射中,表情肌是效应器,A正确;
B、兴奋引起表情肌收缩的过程中,肌细胞膜肯定会发生电位变化,B错误;
C、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存在严重的神经-肌肉传递障碍,不能使用肉毒毒素,即使使用了也不会发挥作用,C正确;
D、肉毒素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导致肌肉松弛达到除皱效果,D正确。
故选B。
2. 下列属于PCR技术条件的是( )
①引物 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 ③dNTP ④核糖核苷酸 ⑤DNA连接酶 ⑥DNA聚合酶 ⑦限制酶
A. ①②③⑤B. ①②③⑥
C. ①②③⑤⑦D. ①②④⑥⑦
【答案】B
【分析】有关PCR技术的相关知识:(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
【详解】①PCR需要一对引物,即一对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①正确;
②PCR需要模板,即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②正确;
③需要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作为原料,③正确;
④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而PCR合成的是DNA,④错误;
⑤采用PCR合成DNA时,不需要DNA连接酶,⑤错误;
⑥体外合成DNA时,需要DNA聚合酶,⑥正确;
⑦体外合成DNA时,不需要限制性内切酶,⑦错误。
综上①②③⑥正确,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 中国许多古诗词中都包含了生态学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相关知识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
A.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两种生物互利共生的种间关系
B. “乱花渐欲迷人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越多,稻米产量可能越高
D. “苔痕上阶绿”,石板上逐渐长出苔藓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答案】A
【分析】①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等。②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蜾蠃幼虫就拿螟蛉作食物,故两者之间存在寄生关系,A错误;
B、“乱花渐欲迷人眼”,属于观赏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
C、蛙声越多,对害虫等的捕食就越多,稻米产量可能越高,C正确;
D、石板上最开始没有土壤条件,逐渐长出苔藓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D正确。
故选A。
4. 酒精是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下列有关酒精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用无水乙醇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B. 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浮色
C. 观察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用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进行解离
D.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遇酒精由灰绿色变为橙色
【答案】B
【分析】在生物学实验中,酒精是常用的试剂,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要无水酒精提取色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需要用酒精和盐酸配置形成解离液;在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中,需要酒精消毒等。
【详解】A、色素的提取用无水乙醇,而分离用层析液,A错误;
B、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防止对实验干扰,B正确;
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15%的盐酸1:1配制解离液,使组织细胞分离,C错误;
D、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遇酒精由橙色变为灰绿色,D错误。
故选B。
5. 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
A. 流感病人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
B. 手触碰到蜡烛火焰时会迅速缩回
C. 军训时完成踢正步的动作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D. 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
【答案】A
【分析】病毒营寄生生活;单细胞生物凭单个细胞能完成运动、繁殖等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细胞需要分化的各种细胞协调配合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符合题意;
B、手触碰到蜡烛火焰时会迅速缩回,涉及到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等,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不符合题意;
C、踢正步的动作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需要肌肉细胞的参与,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不符合题意;
D、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增加细胞数量,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下图是元素、单体与化合物的关系,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甲图中的②存在于皮下和腹腔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B. 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6种
C. 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 甲图中的④很可能是催化光合作用的叶绿素
【答案】D
【分析】由图甲分析可知,图中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可能是蛋白质或氨基酸;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是糖类、脂肪、固醇;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磷脂、ATP或核酸;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可能是叶绿素。
【详解】A、甲图中的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是糖类、脂肪、固醇,若甲图中的②存在于皮下和腹腔等部位,则②是脂肪,A正确;
B、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6种(磷酸、脱氧核糖、和A、G、C、T四种碱基),B正确;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是四肽,彻底水解后需消耗3分子水,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C正确;
D、甲图中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可能是叶绿素,但叶绿素没有催化功能,D错误。
故选D。
7. 昆虫取食或机械性损伤都会引起烟草植株释放大量烟碱,烟碱对昆虫具有广谱性的毒性。科学家发现,以烟草叶片为食的烟草天蛾幼虫在用含有高浓度烟碱的食物饲喂后,仍然能够生存,只是生长速率降低。烟草天蛾幼虫可以利用其从食物中摄取的烟碱抵抗寄生生物(如绒茧蜂幼虫)来保护自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烟草天蛾抗烟碱基因突变为其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 烟草叶片的烟碱可以改变绒茧蜂种群的基因频率
C. 烟碱敏感型烟草天蛾的出现可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D. 可以通过X射线定向诱导烟草天蛾发生烟碱敏感型突变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题中体现了烟草与烟草天蛾,烟草天蛾与绒茧蜂幼虫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说明生物的适应性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详解】A、烟草天蛾抗烟碱基因突变,使其出现抗烟碱性状,从而为其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正确;
B、烟草天娥幼虫可以利用其从食物中摄取的烟碱抵抗寄生生物(如绒茧蜂幼虫)来保护自己,所以烟碱可以改变绒茧蜂种群的基因频率,自然选择使其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烟碱敏感型烟草天蛾的出现可增加基因多样性,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C正确;
D、绒茧蜂幼虫与烟草天蛾幼虫为寄生关系,烟草天蛾幼虫可以利用其从食物中摄取的烟碱抵抗寄生生物(如绒茧蜂幼虫)来保护自己,所以抗烟碱绒茧蜂的出现可抑制烟草天蛾幼虫生长速率,D错误。
故选D。
8. 在最适宜的光照、温度(恒定)和水、肥等理想条件下,空气中的CO2含量与植物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理论上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果适当增加光照强度,m点一定上移
B. 有氧呼吸生成水的部位是线粒体内膜
C. 曲线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a点
D. CO2含量为a时,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答案】B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当空气中的CO2含量小于a时,有机物积累量为0,当CO2含量在a~b时,有机物积累量随CO2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当CO2含量大于b后,有机物积累量达到最大值m,不再继续增大。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图示结果在最适宜的光照、温度(恒定)和水、肥等理想条件下测定,则适当增加光照强度,m点不会上移,A错误;
B、有氧呼吸生成水在第三阶段,部位是线粒体内膜,B正确;
C、植物有机物积累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a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则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a点之前,C错误;
D、CO2含量为a时,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9.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细菌能在培养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扩增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都可直接在蛋白胨培养基中增殖
C. 灭菌的目的是消灭与培养菌竞争的杂菌
D. 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分散细菌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
【答案】B
【分析】细菌通过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噬菌体是专一性寄生在大肠杆菌内的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故必须用活细胞才能培养;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无菌技术包括消毒和灭菌;平板划线法操作时,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后者更易获得单菌落。
【详解】A. 细菌的增殖方式通常是二分裂,能在培养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扩增,A正确;
B. 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中增殖,B错误;
C. 灭菌是消灭与培养菌相竞争的杂菌,防止污染培养物,C正确;
D. 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更易获得单菌落,D正确。
10. 图1和图2表示某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合成过程示意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甲和丙表示mRNA,乙和丁表示核糖体
B. 乙和丁的移动方向均为从右向左
C. 图1形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各不相同
D. 图1和图2所示过程使得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甲是mRNA,乙是核糖体,图1是翻译过程,丙是DNA单链,丁是RNA聚合酶,图2是边转录边翻译过程,一条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称为多聚核糖体,以一条MRNA为模板合成的多个肽链结构相同。
【详解】A、甲是mRNA,乙是核糖体,丙是DNA单链,丁是RNA聚合酶,A错误;
B、乙移动方向为从左向右,丁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B错误;
C、图1过程合成的多条肽链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C错误;
D、图1和图2所示过程中,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这使得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11.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对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
B. 植物激素调节根本上是激素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C.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极性运输
D. 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答案】C
【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等,它们对植物各种生命活动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
【详解】A、植物激素为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具有信息传递作用, A正确;
B、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植物激素调节根本上是激素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B正确;
C、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
D、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D正确。
故选C。
12. 甲、乙、丙、丁4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根据系谱图判断,可排除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分析】伴X隐性遗传的特:(1)交叉遗传(致病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3)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详解】A、甲遗传系谱图若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父亲患病、母亲正常,可以生出正常的男孩和女孩,不符合题意,A错误;
B、乙中女患者的父亲患病,可能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不符合题意,B错误;
C、丙中女患者的儿子患病,可能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不符合题意,C错误;
D、丁中女患者的父亲正常,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符合题意,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及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钠溶液中的神经纤维受刺激后一定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B. 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仅仅只作用于神经细胞
C. 长期记忆可能与神经递质和受体间结合的牢固程度有关
D.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电流沿导线传导的机理相同
【答案】B
【分析】一、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后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二、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详解】A、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大量内流的结果,低钠溶液中的神经纤维受刺激后也可能产生动作电位,只是动作电位会变弱,A错误;
B、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还可以作用于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B正确;
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错误;
D、电流在导线中的传导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靠细胞膜两侧带电粒子的跨膜运动形成的,二者机理不同,D错误。
故选B。
14. 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是制定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下列措施不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率的是( )
A. 严格控制人口的出生率
B. 尽可能保证人口年龄结构的合理性
C. 适当提高育龄妇女生第一胎的平均年龄
D. 提高女性在人口中的比例
【答案】D
【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详解】A、严格控制人口的出生率可降低人口增长率,A正确;
B、尽可能保证人口年龄结构的合理性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率,B正确;
C、适当提高育龄妇女生第一胎的平均年龄可降低出生率,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率,C正确;
D、提高女性在人口中的比例会使出生率升高,不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率,D错误。
故选D。
15. 科研人员探究干旱胁迫影响小麦光合作用效率变化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他条件适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旱第5天,胞间CO2浓度升高可能是呼吸作用强度高于光合作用强度所致
B. 随小麦干旱期的延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能是由于缺水导致叶绿素降解
C. 小麦幼苗在干旱初期与干旱5天后,植株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同
D. 小麦幼苗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呼吸速率升高
【答案】B
【分析】据表格可知,本实验探究干旱胁迫影响小麦光合作用效率变化,自变量为干旱时间长短,因变量为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详解】A、干旱第5天,净光合速率大于零,故小麦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A错误;
B、随干旱期的延长,叶绿素含量下降,可能是干旱破坏了叶绿体膜系统导致叶绿素降解,B正确;
C、干旱初期,净光合速率下降是气孔导度下降导致的,干旱5天后,则与叶绿素含量下降及气孔导度下降有关,C错误;
D、随干旱期的延长,光合速率下降,水分减少,呼吸速率降低,D错误。
故选B。
16. 表观遗传异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表观遗传常以DNA甲基化方式调控基因的表达,而DNA甲基化又需要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研究人员检测了59例胰腺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情况,结果如下。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DNA甲基转移酶表达升高可引起相关基因中碱基序列的变化
B. 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在胰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C. DNA甲基转移酶表达升高可能导致抑癌基因的失活
D. DNA甲基转移酶可能成为治疗胰腺癌的新靶点
【答案】A
【分析】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上特定的碱基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添加上甲基,虽然不改变DNA序列,但是导致相关基因转录沉默。DNA甲基化在细胞中普遍存在,对维持细胞的生长及代谢等是必需的。如果某DNA片段被甲基化,那么包含该片段的基因功能就会被抑制。
【详解】A、DNA甲基转移酶表达升高只会引起某些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升高,并不会改变相关基因中碱基序列,A错误;
B、分析数据可知,有胰腺癌癌细胞转移的病例中,DNA甲基转移酶高表达占比更高,说明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在胰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正确;
C、分析数据可知,随着胰腺癌由早期发展到晚期,DNA甲基转移酶高表达占比逐渐升高,推测DNA甲基转移酶表达升高可能导致抑癌基因的失活,从而导致胰腺癌逐渐恶化,C正确;
D、由于胰腺癌的发展、侵袭转移过程都与DNA甲基转移酶表达升高有一定的关联,推测可以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的高表达来治疗胰腺癌,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植物体内含有多种色素,最常见的色素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以下是提取叶绿素、胡萝卜素的基本步骤。
①叶绿素提取基本步骤:
叶片剪碎→加丙酮等研磨→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加入石油醚→加水和静置分层→分液,去掉下层丙酮—水层→蒸发石油醚,获得叶绿素
②提取胡萝卜素的基本步骤:
胡萝卜→粉碎成小颗粒→干燥去掉水分→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过滤去掉杂质→蒸馏浓缩→获得胡萝卜素
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色素的提取方法不同,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决定,叶绿素和胡萝卜素都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的原因是这些色素__________。
(2)叶绿素虽然也能溶于有机溶剂,但是不能选择加热萃取,原因是__________,提取叶绿体时滤液中加入石油醚进行萃取是因为叶绿素在石油醚和丙酮中的__________不同。
(3)胡萝卜素提取时,选择的萃取剂应该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萃取和浓缩过程中都用到了冷凝管,其中萃取时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①. 原料的特点 ②. 色素的性质 ③. 不具有挥发性
(2)①. 叶绿素受热易分解 ②. 溶解度
(3)①. 沸点高、不与水互溶 ②. 冷却和回流萃取剂 ③. 防止明火加热导致有机溶剂燃烧和爆炸
【分析】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溶剂萃取工艺过程一般由萃取、洗涤和反萃取组成。一般将有机相提取水相中溶质的过程称为萃取。
【小问1详解】由于原料的特点不同,色素的性质也不同,理化性质不同,所用的提取方法也不同;蒸馏法的原理是根据物质的挥发性,叶绿素和胡萝卜素不具有挥发性,不适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
【小问2详解】叶绿素受温度影响,叶绿素受热条件下容易分解,不能选择加热萃取;色素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可用丙酮提取叶绿素,用石油醚可萃取出叶绿素,故因为叶绿素在石油醚和丙酮中溶解度不同,提取叶绿体时滤液中加入石油醚进行萃取。
【小问3详解】萃取剂应该具备沸点高、不与水互溶的特点,才能将所需要的物质萃取出来;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故冷凝管冷却和回流萃取剂;水浴加热可防止明火加热导致有机溶剂燃烧和爆炸,安全性高。
18. 如图1是人体某种调节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持续电刺激小鼠的副交感神经,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细胞产生的C物质通过图示途径,最终作用于B细胞.如果C物质是胰岛素,则B细胞是 ______ .写出C物质从分泌出细胞外到作用于靶细胞所经历人体内环境 ______ .
(2)如果图1中A细胞是某人胰岛B细胞且功能正常,却在体内检测到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他 ______ (填“能”或“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 ______ .
(3)据图2所示,小鼠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它们的分泌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这说明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 ______ 调节.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4)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 ______ ,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周围血液中 ______ 的浓度变化确定.
【答案】(1)①. 全身细胞 ②.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
(2)①. 不能 ②. 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可以和胰岛素受体结合,阻止胰岛素发挥作用
(3)①. 拮抗关系 ②. 神经—体液 ③. 降低 ④. 电刺激后,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4)①. 胰岛素 ②. 胰高血糖素
【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降低血糖.动物体内血糖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小问1详解】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了全身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所以图中B细胞属于组织细胞,胰岛素分泌到发挥作用进过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肝细胞。
【小问2详解】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可以和胰岛素受体结合,阻止胰岛素发挥作用,所以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小问3详解】血糖调解过程中,胰岛素是降血糖的唯一激素,胰高血糖素是升血糖的激素,两者具有拮抗作用。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促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升高血糖,同时它们的分泌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这说明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据图2,电刺激后,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浓度下降。
【小问4详解】若要证实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胰岛素,再检测注射前后周围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即可证明。
19. 如图1是科考队调查某弃耕的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的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演替属于 ______ 演替,随时间的推移,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逐渐 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图1中,各物种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______ .在b→c段,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的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三个物种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同时体现出该群落具有 ______ 结构.
(3)科考队对该生态系统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曲线各点中,表示动物种群增长最快的点是 ______ ;若d点以后,该动物种群数量一直下降,直至a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可能的环境因素有 ______ (最少列举2个).
【答案】(1)①. 次生 ②. 增加
(2)①. 随机取样 ②. 物种②较能耐受弱光条件 ③. 竞争 ④. 垂直
(3)①. a ②. 温度、水分
【分析】群落演替的概念、特点和标志:1、概念: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2、特点:群落的演替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3、标志: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二、群落演替的类型:1、原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小问1详解】弃耕的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随时间的推移,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
【小问2详解】图1中,各物种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在图 1 的 b→c 阶段,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的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这可能是因为物种②较能耐受弱光条件。 在这个阶段,三种植物都在竞争阳光、土壤养分等资源。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比如光照强度较弱,物种①可能无法适应这种弱光环境,导致逐渐消失。而物种②能更好地适应弱光,所以其种群密度能逐渐稳定下来。 同时,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分布有所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说明它们在空间上对资源的利用存在差异,从而减少了种间竞争的强度,由此可知三个植物物种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同时体现出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小问3详解】科考队对该生态系统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曲线各点中,表示动物种群增长最快的点是种群数量达到K/2时对应的点,即图中a;若d点以后,该动物种群数量一直下降,直至a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可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低了,可能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水分等。
20. 小叶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侵某苔原生态系统形成斑块.科研人员采用样方法对小叶章入侵斑块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表(注:表中“+”表示该植物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样方法调查小叶章入侵斑块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若选取的样方数量太少,易导致_____;若要调查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需要统计_____.
(2)以相邻的本地牛皮杜鹃的群落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灌木种类呈现_____的趋势,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增加,在小叶章不同的入侵程度下,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这表明小叶章入侵会使群落发生演替,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
(3)调查结果显示,群落中无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原因可能是_____(从种间关系的角度作答).
(4)该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差的原因主要是_____.
【答案】(1)①. 统计结果误差较大 ②. 各样方中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2)①. 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②. 次生演替
(3)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环境资源的竞争中被淘汰
(4)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分析】一、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二、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小问1详解】采用样方法调查小叶章入侵斑块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若选取的样方数量太少,易导致统计结果误差较大;若要调查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需要统计各样方中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小问2详解】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以相邻的本地牛皮杜鹃的群落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灌木种类呈现逐渐减少,最后消失的趋势,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增加,在小叶章不同的入侵程度下,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这表明小叶章入侵会使群落发生演替,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小问3详解】调查结果显示,群落中无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原因可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环境资源的竞争中被淘汰。
【小问4详解】该苔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因此抵抗力稳定性较差。
21. 果蝇有刚毛和无刚毛(A/a) 、灰身和黑身( B/b)、红眼和白眼(R/r) 三对相对性状,已知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B/b位于3号常染色体上。用纯合有刚毛灰身红眼雌果蝇与纯合无刚毛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表现为有刚毛灰身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若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蝇有无刚毛、体色和眼色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3号的常染色体上,某人对F2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分析:若F2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在雌雄果蝇中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 则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与控制有无刚毛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若F2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在雌雄果蝇中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则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非3号的常染色体上。
(3)综合眼色和有无刚毛两对相对性状,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果蝇种群中雌蝇的基因型有___种;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非3号的常染色体上,则果蝇种群中雌蝇的基因型有___种;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则果蝇种群中雌蝇的基因型的基因型有____种。
【答案】(1)碱基(或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2)雌果蝇为6:0:2:0雄果蝇为3:3:1:1 雌雄果蝇中均为9:3:3:1
(3)10 9 9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用纯合有刚毛灰身红眼雌果蝇与纯合无刚毛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表现为有刚毛灰身红眼,说明刚毛对无刚毛为显性性状,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性状,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性状,且关于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Y,子一代基因型为BbXAXa、BbXAY,而对第三对基因R、r不确定其基因的位置,可以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情况进行判断。
【详解】(1)控制果蝇有无刚毛、体色和眼色的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它们的本质区别是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有可能位于非3号的常染色体上,但是都与控制体色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一代自交后代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在雌果蝇中的比例为6:0:2:0,在雄果蝇中的比例为3:3:1:1;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非3号的常染色体上,则子一代自交后代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在雌雄果蝇中的比例都为9:3:3:1。
(3)根据题意分析,若控制眼色和有无刚毛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则每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可以是AR、Ar、aR、ar四种,因此雌果蝇的基因型有4+3+2+1=10种;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非3号的常染色体上,则与控制有无刚毛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果蝇种群中雌蝇的基因型有3×3=9种;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则与控制有无刚毛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果蝇种群中雌蝇的基因型有3×3=9种。
气孔导度(ml·m-2·g-1)
胞间CO2浓度(μml·r·ml-1)
叶绿素含量(mg·g-1)
净光合速率(μml·m-2·s-1)
对照组
0.074
200.78
3.22
10.48
干旱第3天
0.028
121.44
2.66
4.26
干旱第5天
0.003
266.57
1.38
0.11
临床病理参数
DNA甲基转移酶高表达(例)
DNA甲基转移酶低表达(例)
癌症分期
早期
7
10
中期
13
7
中晚期
17
3
晚期
2
0
癌细胞转移
无
20
17
有
19
3
植物种类
高度(cm)
生长型
对照
轻度入侵
中度入侵
重度入侵
高山乌头
20﹣40
多年生
草本
+
藜芦
50﹣100
+
毛蕊老鹳草
30﹣80
+
大白花地榆
50﹣80
+
+
小叶章
60﹣90
+
+
+
牛皮杜鹃
10﹣25
灌木
+
+
+
笃斯越桔
10﹣15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2025届广东省三校“决胜高考梦圆乙巳”第一次联合模拟(解析版),共20页。
这是一份2025届广东省高考联合模拟一模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未知,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广东省高考联合模拟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诚信考试,拒绝作弊, 在最适宜的光照、温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