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诗歌是一种微言见大义的文学样式,这得益于语言的暗示艺术。作者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在作品中留下关于情绪、关于人生、关于宇宙、关于国家命运的丝毫线索,依着这些线索,透过语言的暗示性,读出作品中更深层的“意”来。
    诗歌语言的暗示艺术与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异质同构”说有着密切联系。他们认为:“审美体验就是对象的表现性及其力的结构(外在世界),与人的神经系统中相同的力的结构(内在世界)的同型契合。”借鉴这一学说,也不妨把诗歌语言的暗示分为“同构暗示”和“异构暗示”。
    “同构暗示”指的是诗歌中某些字词在意义指向上与诗歌展现的画面在力的结构上相一致,也就是说诗歌所展现的景象(外在世界)与作品的“意”(内在世界)在力的结构上是一个方向的。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事物,比如山脉、河流、枝叶、花朵、日月、星辰、灯火、季节、云雾等等,它们在不同条件下变化出来的表象,都传达了人的某种内在的情感、心境。比如春天树木发嫩芽给人一种生命萌动的欣喜;而万木葱茏则让人感觉到勃勃生机;当秋天到来,树叶发黄或枯死则让人倍感萧条。通过树叶由萌发到凋零,由绿变黄的变化与人的内在情感生活的联系,从而沟通了大自然与心灵这两个不同的世界,传达出了人的情感生活的跌宕起伏的变化。当然,有些事物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已经化为了一种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从而引起人们的某一种心理定势。比如“客舍青青柳色新”,由于“柳”与“留”谐音,古代就有了折柳送别的习俗,而诗歌中“柳”字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一个离别的场面。所以,古代诗歌就常常巧妙地借用物理世界的事物来暗示内心世界的变化,通过这种大自然的种种风物的律动与人的心灵的律动的沟通,真正达到身心和谐、物我同一的境界。漆黑静寂的夜,无疑带给孤独者张继的会是一种心灵的撞击,在《枫桥夜泊》中,张继浸染的愁绪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这些景物所体现出来的幽冷静寂同成一气,两者在力的结构上是下沉的。
    “异构暗示”指的是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与诗歌语言蕴含的情感变化在力的结构上是相对的,也就是说诗歌的物理世界(外在世界)与诗歌的精神世界(内在世界)它们在力的方向上不一致。诗人在诗里客观地展现了一个画面,但这幅画是不和谐的,因为在字里行间游动着的那股“气”是那么的浮躁不安,令人难以捉摸,我们甚至于无法完全把自己放入到那一个环境中去产生认同。其实,这股“气”就是作者有意或无意体现在作品中的情感变化。也许是作者想极力隐藏内心的情感波动,或者是要让这种情感以极深刻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他们将思想感情的变化放置在一个相悖的画面之中,让画面来说话,让读者自己找答案。这种物理世界与心灵世界的不和谐,实际上就是另外一种美——曲折见景致。苏轼《上元侍宴》写早朝的盛况,“淡月疏星”“仙风”“玉炉”“一朵红云捧玉皇”渲染了歌功颂德的热烈场面,却暗含诗人对侍臣卑微人生困境的嘲讽,色彩鲜丽、气氛热烈的场面与嘲讽、怀疑在力的结构上是相反的,前者向上,后者向下,从中暗示了苏轼对朝廷至高无上秩序的怀疑与嘲讽。
    “同构暗示”说明了物我的协调与同一,而“异构暗示”恰恰打破了这种协调与同一。作者可能会被某个景象感染,但由此产生的情绪并不是诗歌意境的深化,而是与诗歌画面的情感基调不相协调的情绪波动。所以,在阅读这一类诗歌时,我们往往会被表面的景象迷惑,对诗歌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好在有诗歌的语言提醒着我们还有一些未曾道破的东西。只要细细品味,好好体会,这些隐匿起来的景致便豁然显现。“异构暗示”表达上更加曲言婉至,比起直接的或正面的表达,它更显曲折美、变化美和理性美。
    诗歌语言是暗示性的,而非说明性,透过语言的暗示解读诗歌,由诗歌的丰富带来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这是文学的良性循环。
    (节选自刘燕玲《掀起你的盖头来——浅谈诗歌语言的暗示艺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审美体验中客观的外在世界与人的内在世界在力的结构上是同型契合的。
    B.《枫桥夜泊》中张继的愁绪与“月落”“乌啼”等景物所体现出来的幽冷静寂的氛围协调一致。
    C.在诗歌语言的“异构暗示”里,诗人游动于字里行间的情感需要读者自己从画面中找寻答案。
    D.阅读“同构暗示”类诗歌时,读者往往会被表面的景象迷惑,对诗歌的理解可能过于简单化。
    2.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是一种微言见大义的文学样式,诗人通过暗示性语言抒发情感,表达思考,这是其他文学体裁不具备的。
    B.以乐景写乐、以哀景写哀体现了诗歌语言“同构暗示”的特点,我们能依据景物的描写感受诗人蕴含的情感。
    C.苏轼《上元侍宴》一诗描写的早朝盛况与诗人对侍臣卑微人生困境的嘲讽形成“异构暗示”,体现了物我协调之美。
    D.“同构暗示”的诗歌表达直截了当,“异构暗示”的诗歌表达曲言婉至,所以其艺术性高于“同构暗示”的诗歌。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指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然后借鉴格式塔心理学派“异质同构”理论将暗示分为两个类型。
    B.文章在分析“同构暗示”与“异构暗示”的不同特点时,先明确概念内涵,再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C.文章以“柳”为例,证明有些事物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已经化为了一种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
    D.文章比较了“同构暗示”与“异构暗示”给读者带来的不同审美体验,后者能让读者的精神世界更丰富。
    4.下列诗句最适合用来支撑文章第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B.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野田黄雀行》)
    C.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梦江南》)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李清照《声声慢》)
    5.结合本文,分析下列诗句在“同构暗示”或“异构暗示”方面的具体体现。(6分)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艾平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冰雪将茫茫草原覆盖,仿佛一片亿万年的大水晶,解析了太阳的光谱,遍地熠熠生辉。这就是草原的春天,明亮,寒冷,空旷。呼伦贝尔草原不知“清明时节雨纷纷”“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何物,沉寂始于十月、十一月,延至次年的五月,直到了六月才肯葳蕤。
    呼伦贝尔在北纬53度到北纬47度之间,几近冻土带,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你若细看草原上的那些芍药、萱草、百合、野玫瑰,就会发现它们都比内地的同类开得弱小、开得简单;那些毛发一样附在原野上的草类,更是生得低矮硕壮,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拔高,必须快快成熟。乍暖还寒,草色遥看近却无,呼伦贝尔的春天在残雪中闪出,莞尔一笑,转瞬即逝。一夜南风,醒来时百草猛然长高了半尺,草原焕然碧透千里,如深深的海洋,波动在阳光下,泛起绸缎般的华丽。花朵们忙了一夜,终于捯饬一新,佩戴着天上的彩霞和地上的雨露,跟着绿浪摇曳曼舞。游人醉入花丛,欢喜得忘乎所以,浪漫地比照远方的场景,直把这草原夏日叫做草原的春天。他们不曾体验,因此不懂,草原的春天是一场望眼欲穿的期盼,而最终让你看到的却永远是结尾的那一瞬。
    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见太阳的手指伸过来,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发,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小羊羔总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地上,像洁白的云朵一样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长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习惯,留在了老祖母的银发上。长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的大自然。四月接羔,羊羔吃着母乳等待青草,青草和它们的乳牙一起长出来,它们开始奔跑,从此变成了原野的孩子,栉风沐雨,爬冰卧雪,生命就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腰的,老祖母的劝奶歌是在春天里传给萨丽娃姐姐的。
    “陶爱格……陶爱格……你的孩子在哭泣,你这当母亲的给它吃奶吧……”老祖母的劝奶歌升起来,回响环绕,哀婉之中,天空附以和声,母体般的温暖笼罩草原,万物生灵的母性开始苏醒。母羊含泪站起身来,羊羔纷纷跪乳。饱食的羊羔肆意喧闹嬉戏,洁白的云朵在阳光里打滚儿,然后撒开四蹄奔跑,进入季节的深处。
    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种公羊放进母羊群,母羊怀胎六个月,到次年四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一个春天的轮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头上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萨丽娃姐姐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说,好像羔子是你的亲孙女。
    后来,萨丽娃姐姐戴着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离开了家。因为城里的暖气和热水,因为城里的漂亮和时尚。城里的楼房虽然很舒适,可那是租来的,不是家。萨丽娃姐姐思念阿妈的奶茶、阿爸的手把肉,好想好想骑上骏马变成草原的风,好想好想放开嗓子变成蒙古包前奔流的河。萨丽娃姐姐总觉得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会说话,一天天在她耳边说个不停,只是那些古老的话,就像飞来飞去的鸟,有点听不懂,想留也留不下。
    萨丽娃姐姐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
    枕着幽幽的草香,她看见了逝去已久的老祖母,听清了老祖母在她耳边说的话——河冰不开,天鹅不来;骏马绕不过暴风雪,大雁甩不掉自己的影子……冬长夏短,谁也逆不过长生天的规矩……
    萨丽娃姐姐站在草原的春天里,伸出一双手,这手洁白细腻;她轻轻托出一只小羊羔,把母羊脱落的子宫慢慢送回腹腔内,这双手浸染上羊水和血液,开始在寒风中皴裂,慢慢地,长生天的怀抱里回来了一个顺其自然劳作的人;当这双手终于被牛奶和油脂润透,不再畏惧风霜雨雪的时候,萨丽娃姐姐的牧场已经远近闻名。她出售的羊,是实实在在吃过三次夏牧草、长了六个牙的肥腴的羊。萨丽娃姐姐有了自己的广告词——养最有品质的羊。
    人们看见她家的牧场上盖起了铝合金的接羔棚圈,看到她家蒙古包后面停放着现代化的打草机,看到她家草场的高坡上安装着一排排太阳能蓄电池。萨丽娃姐姐的故事像珍珠那般滚动在草原上,人们传说着她那有品质的羊卖出了好价钱。当家家户户都像萨丽娃姐姐那样牧养有品质的羊,萨丽娃姐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
    春天依然晚晚地来,快快地走,却把希望和富足留在了呼伦贝尔草原上。萨丽娃姐姐唱的劝奶歌是老祖母在春天里传下来的,草原人那如云的羊群和飞驰的骏马是春天赐予的。萨丽娃姐姐懂得这一点,在这个古老而崭新的时代里成为聪明智慧的人。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选自2016年4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6.下列对散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呼伦贝尔草原春天短暂,气候寒冷,条件艰苦,所以萨丽娃姐姐去了城里,后来又回到故乡,是因为她对故乡、对草原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
    B.“草原的春天”贯穿全文,把呼伦贝尔大草原独特的风光和萨丽娃姐姐的故事有机串连,是全文的线索。
    C.作者在记叙萨丽娃姐姐艰苦创业,带领其他牧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同时,赞美了新时代给草原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希望。
    D.萨丽娃姐姐是草原新一代牧民的代表,她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把草原的花期提前到二月。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萨丽娃姐姐的春天”为题,“春天”既是散文描写的对象,也是人物活动的背景,也是情感的体现。
    B.文章开头通过运用拟人、比喻、排比、借代等修辞方法,突出呼伦贝尔草原无霜期短暂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植物竞相生长的情景,赞美大草原旺盛、顽强的生命力。
    C.萨丽娃姐姐传承了传统技能、跟上了崭新时代的步伐,带领原牧民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为一个聪慧的草原人。
    D.本文围绕着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写景叙情,既写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丽景色,也写出了萨丽娃姐姐和祖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创造。
    8.文中的老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5分)
    9.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臣闻人主所与共天下者,二三大臣也。二三大臣所与共政事者,内外百执事也。君臣一心,上下同德,表里无贰,颊末不渝;然后平居有所裨益,缓急可以倚仗。如人各有心,身自为谋,则可否不得以相济,小大不能以相维,而天下之患,有不可终穷者矣。
    此其事伏于冥冥,而人莫之觉。故论今日风俗之弊者,莫不议其尚同也,而臣则疑其未尝同也。面焉而唯唯否否,背焉而戚戚嗟嗟;成焉而挟其所尝言以夸于人,不咸焉而托于所尝料以议其上。省曹之勘当,掾属之书拟,有司之按事,长吏之举贤,恩焉则敛而归己,怨焉则委之曰:“此安能以自由?”时政之得失,除授之当否,疆场之缓急,言焉而得,则矜以为功,否焉则讪之曰:“此徒言而无益。”
    士大夫而若此,则其心岂复以国事为饥渴休戚者哉?使此习也,而日长月益,见利则逝,见便则夺,陛下亦何赖于此也?况自比岁封章、奏疏、对策、上书,大率应故事,徒文具,而无侧怛忠敬之实。其号为说直,亦不过先为称赞之词,而后微致规切之意。
    虽然,士习至此,亦有由然者矣。老师宿儒,零替殆尽,后生晚辈,不见典型。臣为此惧深愿陛下与二三大臣察人心邪正之实拓开规幕收拾人物。苟挺特自守者,虽无顺适之可喜,而决知其无反复难信之忧,必假借而纳用之;雷同相随者,虽无触之可憎,而决知其有包藏不测之患,必疏远而芟夷之。平居有规警之益,缓急无乏才之忧,其于治道兴替,关系非轻。
    (选自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有删改)
    【注】①文具,指条文规定。
    材料二: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说直之路开矣;不小人,则谗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选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臣为此惧A深愿陛下与二三B大臣察C人心邪正之D实E拓开F规摹G收H拾人物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吏之举贤”中的“举”指推举,与《阿房宫赋》“函谷举”中的“举”意思不同。
    B.“此安能以自由”中的“自由”指自作主张,与《孔雀东南飞》“汝岂得自由”中的“自由”意思相同。
    C.“则矜以为功”中的“矜”指夸耀,与《陈情表》中“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矜”词义相同。
    D.“苟行此道”中的“苟”指如果,与《成语》“一丝不苟”中的“苟”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治理天下需要君臣同心同德,如果臣子各怀异心各谋其利,那就会祸患无穷。
    B.士大夫如怀有私心,给皇帝的奏章也不过是表面讨好应付,并无诚恳忠信可言。
    C.那些号称正直的士大夫,虽心怀天下而不敢直言,多溢美之词,而少规劝之意。
    D.王安石认为,国家因任用贤能而兴盛,因抛弃贤能、专断独行而衰败,这是古今同一的道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后平居有所裨益,缓急可以倚仗。
    (2)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14.两则材料都阐述了君王的用人之术,他们提出了哪些共同的主张?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随意
    陆游
    随意上渔舟,幽寻不预谋。
    清溪欣始泛,野寺忆前游。
    丰岁鸡豚贱,霜天柿栗稠。
    余生知有几,且置万端忧。
    【注】①乾道二年秋,陆游因被劾“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罢归山阴。本诗即作于此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预谋”与“随意”呼应,可见诗人登上渔舟寻幽探胜为一时兴起,没有事先计划。
    B.颔联叙写诗人泛舟清溪,游览野寺;“清溪”“野寺”正能体现上文“幽寻”之“幽”。
    C.年成丰收但鸡豚价贱,柿栗果稠然霜重天寒,诗人不禁为农民的悲苦命运感到担忧。
    D.尾联蕴含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慨;“有几”与“万端”形成对照,“且”字亦耐人寻味。
    16.从本诗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写作背景及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2)《蜀相》中开篇以“______?”直切题意,不疑而问,增强了语势;“______”则对此做出回答,指出丞相祠堂在那松柏葱郁之处。
    (3)小刚周末去杭州游玩,看到一望无际的荷花,不禁想起了古诗文中含有“荷花”的句子:“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五凤溪古镇紧邻淮口,雄踞沱江边的王爷庙为凤头,金凤、白凤等以凤为名的五条街道为凤躯、凤翅、凤尾,再加上四周的五座山岗郁郁葱葱,翘首企天,酷似展翅冲霄之风,令人不禁感叹:五凤溪真是 A 呀!①黄水河穿镇而过,汇流于在此折身向东的沱江,又紧邻简阳,当地人称“边城”。②五凤溪在汉唐年代就已成为沱江上游重要的转运点,高峰时每天有上百艘船只运载物资往返于重庆、宜宾、泸州各地,挑夫们翻山越岭往返相距五十公里的成都。③遥想旧日里大江之上桅樯林立,船号渔歌此起彼伏,街旁小溪涓涓清幽,青瓦屋舍 B ,古刹钟磬佛音缭绕。④夜幕降临,船工苦力、贩夫走卒,在半边街蜂拥而至,穿梭其中。有的卸下白天的疲惫,走进酒馆,要一碟小菜,来一碗米酒,伴随月光品味人生;有的窜入戏楼,苦中作乐于勾栏瓦舍间。岸上 C ,吆喝声、行酒令声、锣鼓声此起彼伏;江中渔火点点,仿佛天上跌落凡间的星辰,那该是怎样的市井气息!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蓉城下江小通衢,蜀中沱水大码头。”这副对联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下列句子中的“该”与文中加点的“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下一个该谁发言?请你站起来说话。B.该你家的钱,我们一分也不会少的。
    C.明天出去踏青,不下雨该多好呀!D.天也不早了,孩子们也都该回家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我们的日常认知中,顾名思义,枕头就是躺着的时候垫在头下面使头略高的卧具。但是,枕头真的是像字面意思一样吗?其实, ① 。如果只是用枕头来垫着头睡觉,那么你就做错了。睡觉时,要把脑袋和脖子都放到枕头上,让枕头撑着头颈,使颈部处于正常颈曲状态,这样枕头才能发挥作用。
    除了正确的“枕姿”,选择一个合适高度的枕头,也是保证睡眠质量的重中之重。 ② ,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科学、舒适的枕头高度,是根据人体颈椎排列的生理曲线确定的,只有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弯曲,才能让肩颈部的关节、肌肉、初带等处于放松状态,得到较好的休息。一般情况下,枕头高度以稍低于肩到同侧颈部距离为宜。
    枕头的材质、枕型、软硬程度, ③ 。枕芯应选质地松软之物,制成软硬适度、稍有弹性的枕头为好。枕头太硬,会使头颈部与枕头接触部位压力增强,造成头部不适;枕头太软,则难以维持正常高度,头颈部得不到一定支持而疲劳。这些都会影响睡眠。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简述本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条件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4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盲点,通常指的是在视野中看不到的区域,是视觉的盲区。然而,盲点并不仅仅存在于视觉领域,在我们的思想、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也都可能存在着盲点。盲点的存在,显示了我们的偏见和局限,也可能带来新的突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共6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