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部分学校联考第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测试卷共8页。
2.考试时间共60分钟。满分为100分。
3.全部答案必须在答题卷上完成,在非答题卷上作答无效。
4.答题卷必须保持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的这两句诗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人归来时狗叫,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人归来时狗叫,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 为了探究影响蛙卵孵化的外界因素,某实验小组同学通过饲养青蛙,观察、记录并分析不同条件下蛙卵的孵化数,并绘制成柱状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横坐标表示水温,该柱形图可说明特定水温有利于蛙卵孵化
B. 若横坐标是天敌数量,该柱形图可以代表天敌数量对蛙卵孵化的影响
C. 若横坐标为农药含量,该柱形图可说明水中农药含量与蛙卵孵化率的关系
D. 若横坐标为寄生虫数量,该柱形图可以说明寄生虫数量可造成畸形蛙但对蛙卵孵化无任何影响
【答案】A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若横坐标表示水温,水温对该种蛙卵孵化率有影响,根据柱状图可以得出,温度在25℃时,蛙卵孵化数最高,即特定水温有利于蛙卵孵化,A正确。
B.若横坐标是天敌数量,天敌数量越多,越不利于蛙卵的孵化,所以该柱形图不能代表天敌数量对蛙卵孵化的影响,B错误。
C.若横坐标为农药含量,农药含量越高,越不利于蛙卵的孵化,所以该柱形图不能说明水中农药含量与蛙卵孵化率的关系,C错误。
D.若横坐标为寄生虫数量,纵坐标为蛙卵孵化数,该柱形图不可以说明寄生虫数量可造成畸形蛙但对蛙卵孵化无任何影响,D错误。
故选A。
3. 下列途径中,生态系统的能量可沿着其进行流动的是( )
A. 细菌→草→兔B. 兔→草→细菌
C. 草→兔→鹰D. 鹰→兔→草
【答案】C
【分析】(1)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食物链的书写原则: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箭头方向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详解】A.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不能是细菌,A错误。
B.食物链的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不能是细菌,B错误。
C.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能量可沿着其进行流动,C正确。
D.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不能是消费者,鹰是消费者,D错误。
故选C。
4. 小华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如图所示)。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cadb
B. 当图乙中的物镜由A转换到B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多
C. 此实验的步骤b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步骤b,所滴加的液体是相同的
D. 图丙所示的视野,说明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步骤d操作不当
【答案】B
【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刮、涂、盖、染。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吸。故图甲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c滴、a涂、d盖、b染,A正确。
B.观察同一视野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图乙种,物镜A较短、倍数小,物镜B较长、倍数大;因此,当图乙中的物镜由A转换到B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B错误。
C.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此实验的步骤b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步骤b都是染色,所滴加的液体是相同的,都是碘液,C正确。
D.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载玻片上的水就可以慢慢地把盖玻片下面的空气赶走,盖玻片下面就不会出现气泡;图丙出现的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可能是步骤的d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引起的,D正确。
故选B。
5.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草原的壮美风光。下列有关草和羊的描述,正确( )
A. 草原上的牛和羊吃草,牛、羊和草之间属于竞争关系
B. 羊和草体内都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组织等
C. 草和羊的细胞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D. 草和羊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答案】C
【分析】(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2)植物体的组织有:输导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动物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
【详解】A.生物与生物的种间关系关系有共生、寄生、捕食、竞争几种方式,草原上的牛、羊吃草,牛、羊和草之间属于捕食关系,A错误。
B.羊属于动物,体内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草属于植物,体内有输导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B错误。
C.草的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羊的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无细胞壁,故草和羊的细胞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正确。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故羊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6.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有挂艾草、划龙舟、包粽子的习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划龙舟只需要人体运动系统参与
B. 与艾草植株相比,人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组织
C. 艾草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D. 粽子中的糯米主要来自水稻种子的胚
【答案】C
【分析】(1)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2)水稻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A.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故A错误。
B.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与艾草植株相比,人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故B错误。
C.艾草植株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水稻植株,因此艾草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C正确。
D.糯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其胚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粽子中的糯米主要来自水稻种子的胚乳,故D错误。
故选C。
7. 每年5-7月是荔枝成熟的季节,荔枝在分类上属于( )
A. 被子植物B. 裸子植物C. 蕨类植物D. 藻类植物
【答案】A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详解】荔枝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8. 春天,同学们一起种植了南瓜和玉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玉米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
B. 南瓜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C. 南瓜和玉米种子萌发时,胚轴发育成茎,胚芽发育成叶
D. 南瓜和玉米种子的胚都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
【答案】C
【分析】(1)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胚乳贮存营养;南瓜属于双子叶植物,南瓜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子叶贮存营养。
(2)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水,把子叶中的营养运给胚根、胚轴、胚芽;胚根发育,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详解】A.玉米种子的胚中只有一片子叶,属于单子叶植物,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于胚乳,A正确。
B.南瓜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B正确。
C.南瓜和玉米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南瓜和玉米种子的胚都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的,D正确。
故选C。
9. 下列农业生产中采取的措施与其目的不对应的是( )
A. 雨后农田内及时排水——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B. 增加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 大棚内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D.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答案】C
【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有关,光照的面积越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就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2)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详解】A.大雨过后,水把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土壤,造成土壤中缺氧,根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从而使根的生命活动减弱甚至死亡,因此雨后农田内及时排水,故A正确。
B.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增强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棚内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故C错误。
D.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故D正确。
故选C。
10. 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实验与观察。图为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相关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一所示装置能通过热水溶解叶绿素
B. 实验二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实验三可以观察到植物的蒸腾作用现象
D. 实验四中甲试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A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详解】A.酒精脱色步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这样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可见,实验一所示装置能通过酒精(不是热水)溶解叶绿素,A错误。
B.实验二中,乙装置中是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甲装置中是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两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可见,此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B正确。
C.实验三中,左侧枝条保留叶片,右侧枝条摘除叶片,然后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两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用透明塑料袋罩住枝条,用线绳将塑料袋和量筒扎紧,在室温条件下,将装置在有阳光的地方放置几小时,结果罩左侧枝条的塑料袋上布满水珠,而右侧枝条的塑料袋水珠极少。可见,该实验装置可以观察到植物的蒸腾作用现象,C正确。
D.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被煮熟的种子失去生命力,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可见,实验四中,甲试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呼吸产生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A。
11. 今年广东的荔枝受气候影响减产,影响荔枝的环境因素有( )
A. 温度B. 水分C. 阳光D. 以上都是
【答案】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都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题干中“广东的荔枝受气候影响减产”,这说明影响荔枝生长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水分、阳光等非生物因素,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与此生态功能相关的是(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防风固沙 ④增加降雨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B
【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详解】构成森林的植物的根系可以抓住土壤,使土壤流失减少,使更多的水积蓄在土壤中,就达到了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的作用。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增加空气湿度,④增加降雨,因此,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而③防风固沙跟水库无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 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如荒漠、草原、森林等
B.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已超世界人均水平
C. 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D. 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答案】B
【分析】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人均森林面积少;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的面积每年都在扩大。
【详解】A.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故A正确。
B.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故B错误。
C.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故C正确。
D.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故D正确。
故选B。
14. 生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育试管婴儿属无性生殖技术B. 辣椒通过开花传粉受精完成有性生殖
C. 培育克隆羊多莉属有性生殖技术D. 培育转基因超级鼠与有性生殖无关
【答案】B
【分析】(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A.试管婴儿是精子和卵细胞在试管中结合成为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
B.辣椒经过开花、传粉、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B正确。
C.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C错误。
D.转基因超级鼠是在普通鼠的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注射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再使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结合,这样才能使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转基因鼠比与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两到三倍,体积大一倍。转基因超级鼠与普通鼠对照,表明基因决定性状,是转基因技术,此过程与有性生殖有关,D错误。
故选B。
15.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
A. 吃喷洒过农药的水果时要清洗并削皮
B. 食用野生动物
C. 切生菜和熟食的菜板分开
D. 不吃发芽的马铃薯
【答案】B
【分析】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详解】A.喷洒过农药的蔬菜和水果会有农药残留,应该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皮后食用,A不符合题意。
B.食用野生动物有很大风险,因为野生动物可能携带未知的病原体,不仅会危害自身健康,也会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重大隐患;有些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任意捕食,会危及生物多样性,B符合题意。
C.切生、熟肉的刀和砧板分开,切断了病原体到达人体的途径。不容易感染寄生虫病,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C不符合题意。
D.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平时马铃薯中含量极微,一旦马铃薯发芽,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急剧增高,可高出平时含量的40~70倍,人吃了这种发芽的马铃薯,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所以发芽的马铃薯不能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①B. 具有运输功能的是①和④
C. ②③都可用于亲子鉴定D. ③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功能
【答案】C
【分析】在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②白细胞,高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它里面含有细胞核;①红细胞,数量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没有细胞核;视野中几乎看不见③血小板,因为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④是血浆。
【详解】A.①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盘状,A正确。
B.①红细胞运输氧气,④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B正确。
C.②白细胞中含有细胞核,③血小板中不含有细胞核,白细胞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物质,③血小板不可以,C错误。
D.③是血小板,其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凝血,D正确。
故选C。
17. 流程图有助于知识的归纳和整理。下列流程图正确的是( )
A. 家蚕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成虫→蛹
B. 西瓜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C. 血尿的形成过程中血细胞的路径: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D. 海洋化学起源说历程: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答案】C
【分析】(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
(2)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3)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
【详解】A.家蚕的发育过程是指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蛹,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显著不同,A错误。
B.细胞是除病毒以外,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 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所以西瓜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错误。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尿的形成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C正确。
D.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在紫外线、闪电、高温和宇宙射线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些独立的体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可见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构成独立多分子体系→诞生原始生命,D错误。
故选C。
18. 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由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是( )
①神经炎 ②骨质疏松症 ③糖尿病 ④白化病 ⑤狂犬病 ⑥侏儒症 ⑦呆小症
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②⑤⑥D. ③⑥⑦
【答案】D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人体患相应的疾病。
【详解】①神经炎是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
②骨质疏松症是成年时期体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或维生素D引起的。
③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是激素分泌异常症。
④白化病是受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⑤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发病死亡率极高;专家提醒,如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创伤深、广,情况严重,应同时注射狂犬病抗病毒血清一剂,才能得到有效防治。
⑥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是激素分泌异常症。
⑦当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患者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是激素分泌异常症。
综上,由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是③⑥⑦。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9. 我国提出“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目标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植树造林B. 加大燃煤发电
C. 节能减排D. 开发风力能源
【答案】B
【分析】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详解】A.植树造林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A不符合题意。
B.加大燃煤发电,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B符合题意。
C.节能减排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C不符合题意。
D.开发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古诗最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维持生态平衡B. 帮助传播种子
C. 帮助植物传粉D. 促进物质循环
【答案】A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详解】诗句中的食物链是:水稻→害虫→青蛙。可见青蛙能够捕食害虫,有利于水稻生长,维持生态平衡,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 下列有关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靠结晶体获得营养物质
B. 所有植物都可以通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C. 小鸡孵化出壳前只从卵黄中获得营养物质
D. 人的胎儿阶段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亲获得营养物质的
【答案】D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A.病毒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因此病毒靠不能靠结晶体获得营养物质,A错误。
B.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错误。
C.卵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因此小鸡孵化出壳前从卵黄和卵白中获得营养物质,C错误。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D正确。
故选D。
22. 火遍全球的“英歌舞”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之为“中华战舞”,2006年潮汕英歌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英歌队在表演时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参与
B. 表演时需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C. 英歌队完成表演这一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D. 完成翻滚动作时,主要靠大脑来协调身体平衡
【答案】D
【分析】人体任何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A.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运动离不开运动系统,故A正确。
B.运动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故B正确。
C.英歌队完成表演这一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故C正确。
D.在脑的结构中,小脑的作用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故D错误。
故选D。
23. 一只有趣的小金丝猴模仿护林员投掷石块,进行玩耍。小猴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B. 学习行为C. 社会行为D. 防御行为
【答案】B
【分析】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可以遗忘的,需要不断强化。
【详解】学习行为又称后天性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积累获得的,因此小猴模仿护林员投掷石块,属于学习行为,B正确。
故选B。
24. 以下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禾本科”包括的生物种类比“禾本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少
B. 根据生物在分类上的地位,可以知道不同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C.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D. 在被子植物的分类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答案】A
【分析】(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2)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就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它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被子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中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单子叶植物。
【详解】A.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科”比“属”大,因此“禾本科”包括的生物种类比“禾本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多,A错误。
B.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根据生物在分类上的地位,可以知道不同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B正确。
C.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如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C正确。
D.在被子植物的分类中,花、果实和种子的性状比较稳定,往往是分类的重要依据,D正确。
故选A。
25. 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鸟受精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是胚盘
B. 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 大熊猫生殖发育的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
D. 青蛙是卵生,体外受精
【答案】B
【分析】(1)昆虫的发育过程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2)鸟卵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胚盘,内有遗传物质。
(3)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是在水里完成,受精卵的发育也在水里完成,幼体生活在水里,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详解】A.鸟类的受精卵中的胚盘内有遗传物质,能够发育成胚胎,A正确。
B.苍蝇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这种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
C.大熊猫是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C正确。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B。
26.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节食锻炼后,身材变苗条
B. 种在肥沃土壤里的花生颗粒饱满
C. 单眼皮做过整形手术后成为双眼皮
D. 一对肤色正常夫妇生育白化病女儿
【答案】D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一对肤色正常夫妇生育白化病女儿”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而“节食锻炼后,身材变苗条”、“种在肥沃土壤里的花生颗粒饱满”和“单眼皮做过整形手术后成为双眼皮”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7.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原始大气的成分是( )
A. 硫化氢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氨气
【答案】B
【分析】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但没有游离态的氧气。
【详解】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8. 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
A. 太空椒——诱变育种B. “多莉”羊——克隆技术
C. 抗虫棉——转基因技术D. “试管苗”——无土栽培
【答案】D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详解】A.太空椒用曾经遨游过太空的青椒种子培育而成的,经历过太空遨游的辣椒种子经太空中的辐射照射后,大多数都发生遗传性基因突变,返回地面后,进行培育,选取其中有着优良品质的种类进行推广种植,运用的是诱变育种技术,A正确。
B.克隆技术是利用体细胞来繁育生物体的一种无性繁殖技术。“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B正确。
C.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培养抗虫棉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的细胞中转入了能抵抗虫害的基因,C正确。
D.组织培养是从机体分离出的组织或细胞在体外人工条件下培养生长的技术。“试管苗”培育植物是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D错误。
故选D。
29. 下列有关人体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HIV引起的遗传病是艾滋病
B.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C.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
D. 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夜盲症
【答案】D
【分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2)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A.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故A错误。
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和发育,幼年时,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这种患者主要表现为身体矮小,但智力是正常的,故B错误。
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亢,故C错误。
D.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故D正确。
故选D。
30. 时下流行的驴友、暴走等户外活动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也存在一定风险。以下关于生活中遇到的意外情况,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 发现暗红色的血液不断从伤者腿部流出,应迅速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
B. 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15:1
C. 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可以搬动病人及时送往医院
D. 发现煤气中毒时,立即关闭气源,并打开门窗通风或将患者移到通风处
【答案】D
【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
【详解】A.静脉血血液中含氧量低,呈暗红色,发现暗红色的血液不断从伤者腿部流出,应为静脉流血;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因此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伤口处的远心端,A错误。
B.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心肺复苏,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反复进行。可见,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 30:2,B错误。
C.对于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在没有专业救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不应随意搬动病人。因为不恰当的搬动可能会加剧病人的心脏负担,甚至导致生命危险。正确的做法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来进行处理,C错误。
D.当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立即关闭气源,并迅速打开门窗以改善通风条件,或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这一做法有助于降低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恢复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读图理解、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综合应用4小题,共40分)
读图理解(1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31. 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如果人体长期吸入粉尘污染的空气,肺泡组织会被损坏,继而出现异常修复、肺组织纤维化,造成“尘肺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如图一为人体呼吸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图三是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一可知,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 ]_______两部分组成;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呼吸道会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温暖、湿润和_______处理。
(2)图一中从A到B处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此过程与图二[ ]_______所示过程一致。
(3)当人体吸气时,图一所示结构3扩张,膈肌处于图三所示的______状态(用字母表示),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变_______。
(4)氧气经①过程进入肺泡是通过_____实现的;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要进入图二细胞中的_____,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1)①. 3肺 ②. 清洁
(2)①.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②. 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3)①. B ②. 增大
(4)①. 呼吸运动 ②. 线粒体
【分析】图一中:1 喉、2是气管、3是肺、4是肺泡、5是肺泡壁、6是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B是肺静脉、图二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①肺通气、②肺换气、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组织换气,图三是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示意图,据此回答。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3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所以呼吸道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A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再由B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此过程与了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一致。
(3)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即图三中由A→B状态,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4)外界空气中的氧气经①过程进入肺泡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经②、④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人体通过呼吸吸入的氧气经过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最终进入图二中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资料分析(1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32. 材料一:2024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活动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带菌尘埃传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材料二:某市卫生局目前正有针对性地开展四项预防新冠、流感、风疹、水痘等多种传染病措施:①督促全市学校、托幼机构加强对教室、宿舍、餐厅、图书馆(阅览室)等学生及幼儿聚集场所的卫生清理和通风换气,确保各项消毒措施落实到位。②大力宣传和倡导“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全民体质”。③建议大家注意规律作息,饮食保健,增强抵抗力。④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及时隔离治疗。⑤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材料三:如图是病毒侵入人体的免疫过程示意图。
(1)材料一可知,肺结核的病原体是______,肺结核病人属于______。
(2)材料二中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填数字)。
(3)材料三中,发挥作用的细胞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病毒和人体细胞明显不同,其显著特点是______。
(4)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_,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免疫。如图为某同学注射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其中最为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答案】(1)①. 结核分枝杆菌 ②. 传染源
(2)① (3)①. 免疫细胞(或淋巴细胞)②. 吞噬细胞 ③. 没有细胞结构
(4)①. 抗原 ②. 抗体 ③. 特异性 ④. B
【分析】(1)材料一可知,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蛔虫等均属于病原体。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肺结核病人属于传染源。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①督促全市学校、托幼机构加强对教室、宿舍、餐厅、图书馆(阅览室)等学生及幼儿聚集场所的卫生清理和通风换气,确保各项消毒措施落实到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某种抗体只与刺激它产生的那种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材料三中,发挥作用的细胞A、B分别是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和人体细胞明显不同,其显著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
(4)抗体是能与新冠病毒的结合,可以促使新冠病毒被吞噬细胞清除或使它失去致病性,但该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人体注射疫苗前,体内没有抗体,因此抗体为0,注射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逐渐多,当抗体累积到一定数量时,抗原被抗体清除,因此抗原数量减少,最后为0;抗原被清除后,抗体还将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所以某同学注射疫苗后,体内抗原减少,抗体的量增加,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实验探究(1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33. 龙眼是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四大名果之一,迄今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环境条件对龙眼结果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和大小等都相同的龙眼树苗进行如表实验,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颗龙眼结果的时间。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能探究______和______对龙眼结果时间的影响。
(2)上述实验存在一个欠妥当的设计,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避免______,应增加各组中______。
(3)完善实验后,甲组和乙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若观察到甲组先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除了表中所提因素,你认为还可以探究影响龙眼结果时间的因素是______(答2点)。
(4)龙眼果实中的有机物是植株进行______作用的产物,由输导组织中的______(填筛管或者导管)运输来的。请说出可以使龙眼增产的措施有______(答出1条即可)。
【答案】(1)①. 温度 ②. 光照
(2)①. 偶然性 ②. 龙眼树苗的数量
(3)①. 低温会使龙眼的结果时间延迟(温度适宜可以使龙眼结果时间提前)②. 水分、空气、土壤等
(4)①. 光合 ②. 筛管 ③.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适当延长光照时间/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增加昼夜温差
【分析】(1)甲和乙两组形成了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甲和丙形成了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该探究实验能探究温度和光照对龙眼结果时间的影响。
(2)上述实验存在一个欠妥当的设计,龙眼树苗的数量过少,会有偶然性,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增加各组中龙眼树苗的数量。
(3)完善实验后,甲和乙两组形成了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若观察到甲组先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低温会使龙眼的结果时间延迟。植株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温度等,除了表中所提因素,还可以探究影响龙眼结果时间的因素是水、无机盐等。
(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因此,龙眼果实中的有机物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输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夜间降低温度等措施可以增强光合作用使龙眼增产。
综合运用(10分,每空1分)
34.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生物。图1表示果蝇的发育过程;图2表示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回答:
(1)果蝇属于节肢动物门、______纲、双翅目。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这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根据下图的杂交实验可知,隐性性状为______。
(2)小刚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若后代全是长翅,则其基因组成为______,若后代一半是长翅,则其基因组成为______。
(3)果蝇的幼虫生长很快,24小时后就会完成第一次蜕皮。对果蝇而言,蜕掉的“皮”不仅是保护身体的“盔甲”,还能起到______的作用。
(4)25℃条件下,果蝇约10~12天繁殖一代。如图1所示,果蝇的发育过程为______发育,与蝗虫个体发育过程相比,多了图中的[ ]______阶段。小刚同学进一步实验:长翅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而在35~37℃环境下,部分长翅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①. 昆虫 ②. 相对性状 ③. 残翅
(2)①. AA ②. Aa
(3)防止水分散失 (4)①. (完全)变态 ②. ③蛹期/蛹 ③. 环境
【分析】(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果蝇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据图可知,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
(2)长翅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或Aa,残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AA个体与aa个体杂交,后代全为显性Aa;Aa个体与aa个体杂交,后代既有显性又有隐性个体。因此,若后代出现残翅果蝇,则这只果蝇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
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果蝇,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
(3)昆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作用;但外骨骼不能随身体发育而长大,会限制发育和生长,所以需要定期蜕皮。
(4)果蝇的发育经过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因此,果蝇与蝗虫个体发育过程相比,多了③蛹期。图中的长翅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长翅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于两组长翅果蝇所处的温度不同,导致表现型不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组别
龙眼树苗数量/棵
平均温度/℃
光照条件
其他培养条件
甲
2
35
充足
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满足龙眼生长的需求
乙
1
12
充足
丙
1
24
不充足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