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五下写读后感教学设计01
    五下写读后感教学设计02
    五下写读后感教学设计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任务情境,激发探索欲望,破译成功密码,开启习作之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2.学习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难点:
    提高阅读能力,能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写读后感。
    在习作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炼,感情真挚。
    教学过程:
    一、创设任务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小时候因为一场高烧,成了一个脑瘫患者;童年时代,他常常被小伙伴嘲笑为“傻子”;长大后,又因为残疾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也是因为残疾,他找工作屡屡受挫,成了一个失败者。你觉得他后来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他会变成一个沮丧的人,因为失败了这么多次,很难再树立起信心。
    生:我觉得他会变成一个天天发牢骚的人,因为他这么努力却一点回报也没有。
    生:我觉得他会变成一个失败的人,因为现在身体健全的人都很难找到工作,他是个残疾人,只能一直失败下去。
    师:是啊,失败那么多次,能不灰心吗?然而,就是这个叫陆鸿的人,如今开办了自己的工厂,带领着150多名残疾人创业,一年收入1300万,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老板。大家猜一猜:为什么一个原本活下去都困难的残疾人,最终却能变成一个身价千万的大老板呢?
    生:我觉得他一定是有什么奇遇。
    师:你觉得会是怎样的奇遇呢?
    生:可能是发生了医学奇迹,他的脑瘫治好了。
    师:那可真是奇迹了。因为以目前的医疗水平,脑瘫患者长到这么大再被治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生:可能是遇到了一个身价过亿的大老板,这个大老板帮助了他。
    师:嗯,你是说他遇到了贵人。
    生:可能是他的努力感动了上天,所以上天也来帮助他。
    师:你是说,他像愚公移山里的愚公一样,得到了上天的帮助。
    师:大家的猜想都很有意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老师找到了一篇关于陆鸿的报道,里面就藏着这个问题的答案,让我们一起通过阅读把它找出来吧。
    二、破译成功密码,开启习作之旅
    任务一:阅读原文,破译密码
    1.请同学们打开阅读资料,先完整地读一读这篇文章,把你觉得让陆鸿取得成功的密码找出来。(出示阅读资料:《从“傻子”到“老板”的蜕变》)
    陆鸿是一个脑瘫患者,童年时代,他常常被小伙伴嘲笑为“傻子”,也没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玩。同龄人的嘲笑、孤立,大人的窃窃私语、指指点点,贯穿了陆鸿的童年。
    因为生病导致手指功能受损,他写字特别慢,每次考试常常来不及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题。但是他却以顽强的毅力,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最终顺利考入一所承诺包分配的中专。
    然而,毕业时,现实却又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全班其他五十几个人都被用工单位接收了,唯独他因为残疾而被拒之门外。
    好不容易在一个厂里找到活干,厂里的人直接当着陆鸿妈妈的面嘲讽他:“你看看你儿子这副样子,他能干什么,我养一条狗都比他强。”陆鸿心里很难过,他说:“那个时候是夏天,我第一次感觉到,夏天这么冷,人家这样说,我很难过,但是我很不服气。”
    经历了无数底层职业的摸爬滚打,他靠着自强拼搏,将生意从开照相馆、做电子相册加工,逐渐拓展到纸质影集生产。又从6个人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拥有35位员工的实体相册加工厂。在陆鸿的带领下,相册工厂2022年的营业额达到了近1400万。
    陆鸿说,自己曾经被别人喊作傻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别人开始喊他小陆、陆师傅、陆老板,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要肯努力,人生一定会发生改变。
    2.同桌交流自己找到的陆鸿取得成功的密码。
    任务二:联系密码,提炼标题
    1.集体共交流,拟定正标题。
    师: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陆鸿成功的密码是什么?
    生:我觉得陆鸿成功的密码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我是从文章的第1~2自然段找到的这个密码。这两个自然段讲了陆鸿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学习的事,从这里可以看出陆鸿的身上有一种坚韧不拔、不怕吃苦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促使他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师:总结得很好。“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这八个字可以作为今天这篇文章的正标题,不过,咱们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提炼一下,你能不能试着把“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换一个说法?
    生:我想到了一句俗语,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师:非常好。如果在“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间选一个作为习作的正标题,你想选哪个呢?
    生:我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为这个标题更能概括陆鸿成功的原因。
    师:同样的意思,其他同学能不能也换一个说法给自己拟一个正标题呢?
    生:我想到了一句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想以这句诗为题。
    师:以诗为题,甚好。
    生:我想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我觉得“坚韧不拔方能成功”可以概括这个意思。
    师:这个概括也很好,可以此为题。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从第1~2自然段找到了陆鸿成功的密码,有没有人是从其他段落找到陆鸿成功的密码呢?
    生:我觉得陆鸿成功的密码藏在文章的第3~5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讲了陆鸿参加工作后受到嘲笑却仍然努力向上,最终他取得了成功,我把他成功的原因概括为“百折不挠,终能走出低谷”。
    师:概括得很好。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我觉得陆鸿成功的密码藏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一段里陆鸿自己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要肯努力,人生一定会发生改变。”从这句话里,我提炼出了陆鸿成功的密码就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生:我也是从文章最后一段话里找到的成功密码,但是我觉得可以概括为“只要肯努力,一定能成功”。
    师:大家都概括得很好。你们看,同样的一个故事,每一个人却读出了不一样的感受,把这种独特的感受写下来,就是读后感。你们可以以自己概括的成功密码为这篇文章的正标题,也可以像刚才几位同学一样,用意思相近的诗句或名言作为文章的正标题。
    (生拟定正标题)
    2.追本溯源,拟定副标题。
    师:同学们,在一篇读后感里面,除了表达观点,我们还需要告诉别人,我们为什么产生了这个观点。已经拟好正标题的同学,能说一说自己为什么产生了这个观点吗?
    生:因为我读了一篇题目叫《从“傻子”到“老板”的蜕变》的文章。
    师:说得对。概括地说一说。
    生:读《从“傻子”到“老板”的蜕变》有感。
    师:恭喜你完成了自己的副标题,请在前面加个破折号,把它放在第二行中间。同样的意思还可以怎么说?
    生:《从“傻子”到“老板”的蜕变》读后感。
    师:对,这是另一种表达。其他同学请从这两种表达方式里面选一个,作为自己文章的副标题,写在第二行中间,写的时候别忘了在前面加个破折号。
    任务三:结合要求,拟写提纲
    1.细读要求,初步拟写。
    师:题目拟好了,作为一篇读后感可以写哪些内容呢?大家不妨回到书本上,看看习作要求的哪一个部分藏着本次习作的内容。
    生:我从习作要求的第2自然段找到了读后感的写作内容。
    师:请大家重点默读第2自然段,用画关键词的方法把本次习作的写作内容找出来。(出示)
    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先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部分。再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生默读圈画)
    师:谁来交流一下自己圈画的内容?
    生:我找到的是这句:先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印象最深的部分。
    师:“或”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可以介绍全文内容,也可以是印象最深的内容。
    师:对,二者取其一就行了。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一下这部分到底要我们写什么吗?
    生:简介内容。
    师:概括得好。你接着说,简介内容之后可以写什么呢?
    生:我还找到了这一句:再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
    师:简要概括一下,第二部分写什么?生:抒发感受。
    师:你找得很对,概括得也非常准确,请把你概括的内容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接着往下说,第三部分可以写什么?
    生:我还找到了这一句: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师:找得很准确,你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概括一下这个部分的内容吗?
    生:联系阅读与生活……师:再浓缩一下试试。
    生:联系积累。
    师:对,阅读与生活都是积累的一部分,概括得非常好。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再想一想,作为一篇完整的读后感,除了简介内容、抒发感受、联系积累,还可以写些什么?
    生:我觉得还需要加个结尾。
    师:你的思路很好。有头有尾才是完整的文章,那么,大家能不能说一说,这个结尾可以写哪些内容?
    生:我觉得可以总结一下中心思想,点一下题。
    师:结尾点题,的确很有必要。除了点题,还可以写些什么?
    生:除了点题,我觉得还有必要升华一下主题。
    (生完成初步提纲:A.概括内容。B.抒发感受。C.联系积累。D.总结升华。)
    2.全班讨论,确定详略。
    师:请同学们结合这个提纲讨论一下:这四个部分里,哪些内容要详写,哪些内容可以略写?
    生:我觉得“抒发感受”部分要详写,因为读后感的重点是“感”。
    师:你说得对。除了“抒发感受”部分,还有哪个部分也应该详写呢?
    生:“联系积累”部分也应该详写。师:为什么?
    生:因为“联系积累”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感受,所以我觉得这个部分也应该详写。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感受不能凭空产生,要有所依据才能打动别人,这个依据就是我们的阅读积累与生活经验,所以这个部分也应该详写出来。还有需要详写的部分吗?
    生:没有了。
    师:对,其余部分可以略写,请大家在自己的提纲里标注好详略。
    任务四:选择方法,概括内容
    师:提纲列好了,现在我们来考虑一下怎么动笔的问题。读后感的第一部分是“概括内容”,今天的阅读材料是一篇记叙文,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呢?
    生:可以用“六要素法”,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很好。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可以采用围绕主角提问法。师:请详细说说你的方法。
    生:首先找到这篇文章的主角陆鸿,然后找一找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他现在怎么样?
    师:非常实用的两个方法,请其他同学或二选一,或采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法,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作为文章的第1自然段。
    (生独立完成第1自然段)
    任务五:表达观点,援引事例
    1.指导学生表达观点。
    师:刚才我们已经用正标题的形式提炼了观点,现在谁能把同样的意思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生:我的观点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与上一段衔接一下,再陈述一次。
    生:读了陆鸿的故事,我的观点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说观点,但可以去掉“观点”这两个字,你再试一下。
    生:读了陆鸿的故事,我明白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师:很好,请把这句话作为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写在你的本子上。其他同学能像他这样用一句话与上文衔接,再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吗?
    生:读了陆鸿的故事,我明白了忍受苦难并坚持努力下去,才能在逆境中重生的道理。
    生:掩卷覃思,我悟出了只有坚韧不拔的人,方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师:好一个“掩卷覃思”。其他同学也尝试一下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把这个观点写下来,作为第2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
    (生各自完成第一句)
    师:请已经写完这句话的同学从文章里找到能支撑观点的事例。
    2.指导学生举例证明。
    师:我来采访一下刚才第一个开始写的同学:你的观点是“苦难是一笔财富”,你觉得文章里的哪些事例能支撑你的这个观点?
    生:我觉得我可以把陆鸿经历的所有苦难一一列举出来。
    师:苦难一一列举出来,他的应对办法要不要一一列举出来?
    生:要。
    师:好,不着急写,我们一起回到文章里,把这些内容圈画出来。
    (生找完再答)
    生:小时候,他写字特别慢,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师:文章里没有说他的成绩,你怎么知道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生:因为文章里说“他最终顺利考入了一所承诺包分配的中专”,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师:是的,在陆鸿所在的年代,只有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考上包分配的中专,你的推测很合理。接着往下说。
    生:毕业时,全班其他五十几个人都被用工单位接收了,唯独他因为残疾而被拒之门外,他没有气馁,而是继续找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面对同事的嘲讽,他很伤心但没有被打败,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
    师:只有这三个吗?
    生:还有很多,但是三个够了。
    师:对的,三个够了,三个事例,足以支撑起你的观点。请尝试着把刚才圈画概括的内容写下来。其他同学也像这样从文章里找到相关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写作举例部分)
    3.交流展示,完善段落。
    师:谁来展示并读一读自己的这个自然段?
    生:(展示并朗读)读了陆鸿的故事,我明白了苦难有时是一笔财富,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小时候,他写字特别慢,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时,全班其他五十几个人都被用工单位接收了,唯独他因为残疾而被拒之门外,但他没有气馁,而是继续找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面对同事的嘲讽,他很伤心,但他没有被打败,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
    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我发现第一句话与第二句话连不起来。
    师:你很敏锐,那你能不能说一句话,把这两句断掉的话串连起来?
    生:可以在“小时候”的前面加一句“陆鸿就是这样一个把苦难变成财富的人”。
    师:你把这句加进去再读一下。
    生:(再读)读了陆鸿的故事,我明白了苦难有时是一笔财富,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陆鸿就是这样一个把苦难变成财富的人:小时候,他写字特别慢,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时,全班其他五十几个人都被用工单位接收了,唯独他因为残疾而被拒之门外,但他没有气馁,而是继续找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面对同事的嘲讽,他很伤心,但他没有被打败,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
    师:大家觉得写到这个程度可以了吗?
    生:我发现这个结尾没有力量,有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挽救一下这个结尾?
    生:我觉得可以在原有结尾的后面加一句,总结一下陆鸿的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师:很对。补一个成果,用成果去证明自己的观点。你来补补看。
    生:正是因为他把苦难看作考验,在苦难中坚持自己的目标,才由一个“傻子”变成了一个“大老板”。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我想这样说:正是因为陆鸿没有被苦难击垮,在苦难中努力成长,他才变成了现在的“大老板”。
    师:在你的习作里补上这一句。其他同学也请同桌之间像这样读一读自己的文章,看有没有衔接不上、虎头蛇尾的现象,有的话就像这样补救一下。
    (生同桌互读,修改第2自然段。)
    任务六:结合观点,抒发联想
    1.联系生活谈感受。
    师:佐证了自己的观点之后,我想问问大家,你有没有由自己的这个观点联想到自己的生活?
    生:我的观点是“苦难是一笔财富”,我由这个观点联想到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师:你遇到过什么困难?
    生:我学数学比别人慢,每次学新内容的时候,别人都弄懂了,只有我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师: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我感到很沮丧,觉得自己很笨,怎么努力都不行。
    师:所以你当时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我只好安慰自己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学不好数学,也有的人学不好语文。
    师:你的心态很好。你现在读了陆鸿的故事,你的想法有没有发生改变呢?
    生:有。我觉得我太容易放弃了,陆鸿得了脑瘫都要学得比别人好,我四肢头脑都健全,更应该下点苦功,攻克数学这个难题。
    师:非常好,把这个例子与你的感受一起写下来。请其他同学也与自己的同桌说一说自己生活中与观点相关的事例,再把这个例子写下来。
    (同桌互说例子,写例子。)
    2.联系积累谈感受。
    师:除了生活中相关的事例,我们还可以联系日常的阅读积累,把书上读到的相关故事写下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谁想到了与自己的观点相关的阅读积累?
    生:我的观点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由陆鸿的故事想到了我读过的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凯勒小时候突发猩红热丧失了视觉和听觉,但她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优秀的作家与社会活动家。我以前读故事,觉得她家庭条件好,碰上了好的父母与老师,才获得成功,现在读到陆鸿的故事,我才知道,就算是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只要有海伦的精神,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海伦远而陆鸿近,但是陆鸿的故事让你懂得了精神的力量。
    生:是的,我相信海伦如果处于陆鸿的境地,她也一样能坚强不屈、取得成功。
    生:说到作家,我想起中国作家史铁生,他是后天残疾的,残疾之后曾经非常消沉,但他最终战胜自我、积极进取,成了著名的作家。
    生:我想到了《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司马迁受了宫刑,但他忍辱发愤,写下了《史记》这部千古名作,他的身上也有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师:三位同学的回答都很切题,不过,我们其实可以把思路打开一些,不必拘泥于身残志坚的故事,人生的苦难有很多种,身体残疾只是其中之一,面对其他苦难的时候,能够不屈不挠的人,其实也是和陆鸿一样的。
    生:说到不屈不挠,我想起了屈原,屈原一生正直爱国却不被统治者所重用,他经历了多次贬官和流放,却一直没有屈服,直到国破家亡,才投江自尽,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他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却是与陆鸿一样的。
    师:你的这个见解非常可贵,我们之前举的例子都是不屈不挠然后成功的类型,到屈原这里,却是一个最终失败的故事,为什么屈原失败了,你仍觉得他很可贵呢?
    生:我觉得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师:好一个不以成败论英雄。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并把联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生写自己的联想)
    3.对照标准,评价联想部分。(评价标准:所举事例能不能说明这个观点)
    任务七:总结升华,完成结尾
    1.引导总结。
    师:谁能用一句话再次强调一下这篇文章的观点?
    生:所有的磨难都是有意义的,只有迎难而上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师:你的题目是什么?
    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师:能不能尝试点一下题?
    生: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有的磨难都是有意义的,只有迎难而上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师:很好。其他同学也像这样给自己的文章写一个结尾。
    2.对照要点,交流点评。(点评要点:结尾与开头、题目表达的是否是同一个观点)
    3.补充资料,升华认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陆鸿可不是普普通通的老板,2019年6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2020年6月30日,他被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评为全省自强模范;2021年10月,他荣获了第八届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023年3月,他被评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他的故事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传遍了大江南北,给无数在困境中的人以巨大的鼓舞,让无数灰心丧气的人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希望通过今天的写作,我们也能获得一份精神力量,成为一个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人。
    相关教案

    小学人教部编版习作: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6095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习作:写读后感教案设计</a>,共2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拟题思路,写作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写读后感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95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习作:写读后感教案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唤醒真实情感,交流分享快乐,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习作:写读后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习作:写读后感教案,共2页。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