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乐山市乐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乐山市乐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神经递质、氧气、尿素、抗体
B. 胃蛋白酶、DNA、脂肪、葡萄糖
C. 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蛋白、胆固醇
D. 氨基酸、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甲状腺激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环境的成分: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液)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详解】A、神经递质存在于组织液中,氧气、尿素、抗体都可以存在于血浆中,因此都可以是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
B、胃蛋白酶在消化道中,DNA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呼吸酶在细胞中,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A。
2. 民以食为天,某同学为了弄清早餐中的营养成分到达细胞的路线,借用了课本中的人体组织结构图进行说明,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中的液体均属于人体的内环境
B.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C. 如果图示为肺部组织,则甲侧比乙侧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低、氧气较多
D. 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上升,从而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是淋巴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乙是毛细血管动脉端,甲是毛细血管静脉端。
【详解】A、图中①②③分别是淋巴液、血浆和组织液,共同组成内环境,④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②血浆,再进入组织液③,B错误;
C、如果图示为肺部组织,乙是毛细血管动脉端,甲是毛细血管静脉端,则甲侧比乙侧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低、氧气较多,C正确;
D、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机体组织水肿,D错误。
故选C。
3. 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量为纵轴
B. 本实验每一组都进行了自身前后对照,不必再进行重复实验
C. 一次加一滴酸或碱,然后轻轻摇动,每加入5滴后再测pH
D. 生物材料的缓冲作用都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1、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不是处于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详解】A、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A错误;
B、本实验每一组都进行了自身前后对照,但为了保证实验准确性,仍需要进行重复实验,B错误;
C、本实验中,一次加一滴酸或碱,然后轻轻摇动,每加入5滴后再测pH,C正确;
D、生物材料的缓冲作用只通过体液调节,D错误。
故选C。
4. 在去年的12月9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授课。他们在执行任务期间会出现面部和上身浮肿、太空“晕车”等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太空站内维持一定的CO2浓度,以达到刺激呼吸中枢的目的
B. 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 航天员稳态的维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
D. 航天员面部和上身浮肿可能与微重力下全身体液的再分布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不能维持时,引起人体代谢紊乱。机体内的稳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节。机体或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负荷运转稳态就会失调。
【详解】A、CO2是呼吸中枢脑干的有效刺激,在太空站内维持一定的CO2浓度,可以刺激呼吸中枢,加强呼吸作用,A正确;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以保证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B错误;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依赖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综合作用,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C正确;
D、航天员面部和上身浮肿可能与微重力下全身体液的再分布有关,导致了面部和上身的体液含量高于在地球的时候,出现了轻微的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B。
5.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节律性控制与脑干有关
B. 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不受意识支配的
C. 下丘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调节呼吸的活动中枢
D.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胶质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
【详解】A、生物的节律性控制与下丘脑有关,A错误;
B、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不受意识支配,B正确;
C、下丘脑是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但具有调节呼吸的活动中枢是脑干,C错误;
D、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D错误。
故选B。
6.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吃梅和望梅都能够使人的唾液分泌增加。下列关于“望梅止渴”和“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望梅止渴”是在“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基础上形成的
B. 二者都能够使人体分泌唾液,但其反射弧是不完全相同的
C. “吃到梅子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 人长时间不吃梅可能会导致望梅时唾液分泌不会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详解】ABC、“吃到梅子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这一反射活动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的反射弧不完全相同,AB正确,C错误;
D、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人长时间不吃梅可能会导致望梅时唾液分泌不会增加,D正确。
故选C。
7. 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1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B. 图2③处膜外为负电位,而Na+浓度膜外小于膜内
C. 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 若将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重复实验,图2中③处值将会变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纤维在静息时膜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造成的,钾离子的外流是通过离子通道的被动运输。动作电位的形成是由钠离子内流造成的,也通过离子通道的被动运输过程。钠离子从神经细胞膜内运输到膜外,钾离子从膜外运输到膜内都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详解】A、据图分析,图示钾离子从B侧运输到A侧是通过离子通道完成的,所以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A错误;
B、图2③处膜外为负电位,Na+浓度膜外仍然大于膜内,B错误;
C、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错误;
D、若将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重复实验,导致钠离子内流增多,因此③处值将会变大,D正确。
故选D。
8. 术后伤口的强烈疼痛折磨着患者,图示为该过程中一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镇痛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镇痛机制详见图。下列芬太尼受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痛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中的感受器
B.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到正
C. 芬太尼的作用是抑制Ca2+内流,进而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
D. K+外流与Na+内流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芬太尼作用于神经元细胞后,会促进钾离子外流,抑制钙离子内流,进而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不利于后膜钠离子的内流,从而影响动作电位的形成。
【详解】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中感受刺激的部位是痛觉感受器,大脑皮层不是痛觉感受器,而是形成痛觉的高级中枢,A错误;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发后膜兴奋,这一过程兴奋部位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到负,B错误;
C、据图分析,芬太尼作用于芬太尼受体,促进K+外流,引起膜电位变化,抑制Ca2+内流,从而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兴奋减弱,C正确;
D、K+外流与Na+内流过程是通过通道蛋白进出神经细胞,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
9. 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调定点的数值为37℃,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体温调节中枢会综合分析,根据体温与调定点的温差相应地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某些病原体产生的致热原会使温度感受器活动改变,调定点上移。如图为某同学受到病毒感染及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体温经历的三个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阶段Ⅰ,该同学的体温调定点大于37℃,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会增多
B.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C. 阶段Ⅲ,该同学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此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
D. 阶段Ⅱ,该同学的体温明显高于正常值,产热量、散热量都增加,且产热量>散热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图中看出:当受到病菌感梁时,身体产生内生致热源,使体温调定点处于过程中,这时身体会认为自己处在了体温过低的状态,于是就会打寒战(肌肉收缩产热)、面色苍白 (体表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甲状腺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体温就会迅速的飙高;第Ⅲ阶段时,体温下降,散热量增大,临床表现为大量出汗,此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并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
【详解】A、某些病原体产生的致热原会使温度感受器活动改变,调定点上移,因此阶段Ⅰ该同学的体温调定点大于37℃,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会增多,A正确;
B、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调节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
C、阶段Ⅲ该同学的体温调定点下移,散热量大于产热量,机体会大量出汗,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C正确;
D、阶段Ⅱ该同学的体温虽明显高于正常值,但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此时产热量、散热量都增加,产热量与散热量接近相等,D错误。
故选D。
10. 如图为人体血糖调节示意图,X、Y和Z表示相关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X为胰岛素,该激素的受体几乎遍布人体组织细胞
B. 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的信息分子有葡萄糖和Y
C. Z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
D. 与受体3受损患者相比,受体4受损患者注射胰岛素治疗效果更好
【答案】D
【解析】
【分析】1、胰岛素的作用: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等;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液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
【详解】A、据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X表示胰岛素,胰岛素可以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所以受体几乎遍布人体组织细胞,A正确;
B、下丘脑分泌的信号分子Y表示神经递质,葡萄糖浓度、神经递质和胰岛素等信息分子均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B正确;
C、Z是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来升高血糖,C正确;
D、受体4受损进而引起糖尿病的患者,胰岛素不能被组织细胞识别而发挥作用,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D错误。
故选D。
11. 下列有关课本中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作用于小肠黏膜
B. 沃泰默发现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不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C. 公鸡被摘除睾丸后一段时间再重新植入睾丸观察性状变化的实验,运用减法和加法原理
D. 制备胰腺提取物注射给由胰腺受损诱发糖尿病的狗,降血糖效果不显著,原因是胰蛋白酶破坏了胰岛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沃泰默、斯他林和贝利斯做了如下实验:
①稀盐酸→小肠→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血液→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去除通往该段的神经)→分泌胰液;
④(稀盐酸+离体小肠黏膜)提取液→血液→分泌胰液。
【详解】A、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刮下小肠黏膜制成提取液,彻底排除了神经的干扰,说明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A错误;
B、沃泰默发现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不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因为稀盐酸不能直接引起胰腺分泌胰液,B正确;
C、公鸡被摘除睾丸后一段时间再重新植入睾丸观察性状变化的实验,前者应用了运用减法原则,后者应用了加法原理,C正确;
D、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腺腺泡细胞能产生胰蛋白酶,蛋白酶会催化胰岛素水解,因此制备胰腺提取物注射给由胰腺受损诱发糖尿病的狗,降血糖效果不显著,原因是胰蛋白酶破坏了胰岛素,D正确。
故选A。
12.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饮食缺碘会影响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功能,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
B.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C. 性激素分泌增加可通过负反馈调节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D. 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醛固酮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答案】B
【解析】
【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详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TRH和TSH分泌增加,TSH可促进甲状腺发育,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A正确;
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组织,但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B错误;
C、性激素分泌增加可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C正确;
D、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产生,具有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D正确。
故选B。
13.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菌酶主要由唾液腺、泪腺分泌,因此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 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溶酶体、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C. 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抑制白喉杆菌繁殖的过程,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
D. 不是所有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胸腺是T细胞产生、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答案】C
【解析】
【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3)免疫分子:各种抗体和细胞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详解】A、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的非免疫细胞产生,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免疫活性物质不包括溶酶体,B错误;
C、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抑制白喉杆菌繁殖的过程,在体外发挥作用,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C正确;
D、胸腺是T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脊髓是T细胞产生的场所,D错误。
故选C。
14. 下图表示桥本甲状腺炎的致病机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是免疫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B. 患者浆细胞会分泌针对甲状腺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
C. 甲状腺细胞的坏死/凋亡只是体液免疫的作用
D. 通过药物抑制相应的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有改善、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
【详解】A、题图中的该种免疫失调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识别甲状腺细胞,说明患者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针对甲状腺细胞表面抗原,B正确;
C、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结合图可知,甲状腺细胞的坏死/凋亡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的作用,C错误;
D、如果通过一定的药物抑制相应的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则可以影响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可改善、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作用,D正确。
故选C。
15. “百白破”疫苗由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及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接种。类毒素是指将细菌外毒素用甲醛等处理,脱去其毒性、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即仍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制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破伤风杆菌侵入机体后,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B. 类毒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被B细胞识别后能促进其增殖分化
C. 将“百白破”疫苗通过肌肉注射注入人体时,疫苗成分首先进入组织液中
D. 疫苗接种成功后,机体将产生一种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物质。原核生物侵入机体后,其可利用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病毒无细胞结构,侵入机体后需利用宿主细胞合成蛋白质。
【详解】A、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侵入机体后,利用自身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A错误;
B、类毒素属于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
C、肌肉细胞的生活环境是组织液,将“百白破”疫苗通过肌肉注射注入人体时,疫苗成分首先进入组织液中,C正确;
D、抗体具有专一性,“百白破”疫苗由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及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相当于含有三种抗原成分),接种疫苗后,将产生对应的三种抗体,D错误。
故选C。
16.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B. T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
C. 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T细胞发挥的作用相同
D. 免疫细胞能识别出“敌方”是因为病原体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
【答案】C
【解析】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2、细胞免疫过程:病原体侵入靶细胞后,被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这一变化信号,之后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他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A、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中都能产生相应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过程中快速发挥作用,A正确;
B、T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有辅助性T细胞发挥作用,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而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发挥作用,B正确;
C、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作为激活B细胞的第二信号,释放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故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T细胞发挥的作用不完全相同,C错误;
D、人体细胞膜表面及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都有各自的身份标签-作为分子标签来起作用的蛋白质,免疫细胞能识别 出“敌方”是因为病原体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D正确。
故选C。
17. 免疫系统在胚胎期尚未成熟,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模型动物探究免疫排斥反应的相关原理,其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子代A系鼠将对C系鼠的免疫识别能力会遗传给了其子代
B. 子代A系鼠体内的辅助性T 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肤细胞
C. 子代A系鼠不排斥C系鼠皮肤的原因是无相应的细胞毒性T细胞
D. 该实验说明子代A系鼠与C 系鼠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免疫过程: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此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A、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体内出现C系鼠的淋巴细胞,但是并没有使子代 A 系鼠的基因型发生改变,A错误;
B、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裂解靶细胞的功能,因此子代A系鼠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的皮肤细胞,B错误;
C、由图可知,子代A系鼠对移植的C系鼠的皮肤细胞不发生排斥反应,对移植的B系鼠的皮肤细胞发生排斥反应,说明B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原,而C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不是抗原,无相应的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作用,C正确;
D、由图可知,从C系鼠中抽取淋巴细胞注射给A系鼠,则A系鼠中具有来自C系鼠的细胞毒性T细胞,结果是子代A系鼠对移植的C系鼠的皮肤细胞不发生排斥反应,故可推测子代A系鼠不排斥C系鼠皮肤的原因是子代A系鼠的部分细胞毒性T细胞来自C系鼠,并不是有相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D错误。
故选C。
18. 下列有关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蛋白质
B. 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
C. 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极性运输
D. 生长素主要分布在分裂旺盛的部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直可以进行,而横向运输会受到光照的影响,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同样重力也会影响根和茎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分布。
2.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的果实和种子等处。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
【详解】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吲哚乙酸,A 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B正确;
C、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会发生极性运输,因为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C错误;
D、生长素能促进生长,其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D 错误。
故选B
19.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油菜素内酯均属于植物激素
B. 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对环境的适应需要多种激素共同参与
C. 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不易结合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
D. 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后又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脱落酸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详解】A、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油菜素内酯都是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都属于植物激素,A正确;
B、不同植物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相互作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对环境的适应需要多种激素共同参与,B正确;
C、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不易结合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缩短,C错误;
D、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会影响乙烯的合成,生长素浓度过高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高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20. 矮壮素是农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具有抑制细胞伸长,使植株变矮、茎秆变粗、叶色变绿等功效。农业上适量使用矮壮素可提高坐果率,这与脱落酸的作用效果相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麦田中使用一定浓度的矮壮素,能使小麦的光合作用增强
B. 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物质
C. 在调节株高方面,矮壮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D. 矮壮素进入植物体内后会很快被相应酶降解而失去功效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们把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成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很多,从分子结构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如吲哚丁酸:另一类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如α-萘乙酸(NAA)、矮壮素等
【详解】A、矮壮素使植株变矮、茎秆变粗、叶色变绿,说明其能够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A正确;
B、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些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按分子结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另一类是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但分子结构完全不同,B错误;
C、矮壮素可使植株变矮,赤霉素可使植株增高,二者在调节株高方面的作用相抗衡(拮抗),C错误;
D、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物质,植物体内缺少降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酶,故矮壮素进入植物体内后难以被降解,因而作用更持久、稳定,D错误。
故选A。
21. 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无法正常合成ABA)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赤霉素和脱落酸在调节植物茎的生长发育方面起协同作用
B. 根据结果可知,ABA缺失突变体比野生型更能适应干旱环境
C. 根据结果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可以抑制幼苗的茎生长,同时促进根的生长
D. 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升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干旱缺水条件下,脱落酸抑制茎叶的生长,同时促进根的生长,说明脱落酸的这种作用,有利于植物适应缺水环境。
【详解】AC、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干旱条件下,脱落酸(ABA)对幼苗的作用是抑制茎叶的生长,同时促进根的生长,进而起到了降低水分散失,增加水分吸收的作用,有利于植物抵抗干旱;赤霉素能促进茎的生长,故赤霉素和脱落酸在调节植物茎的生长发育方面起拮抗作用,A错误,C正确;
BD、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可以促进植物叶片气孔关闭,且图中结果显示野生型在干旱环境中茎叶生长更缓慢,而根部生长更快,叶片蒸腾速率会降低,由此可见,更能适应干旱的环境的是野生型植株,BD错误。
故选C。
22. 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培养液的锥形瓶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当酵母菌总数为a(K值)时,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关于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及种群数量变化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显微计数时,先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会导致计数结果偏高
B. 该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数量为a/2时,种群增长最快
C. 若将酵母菌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培养条件不变,则K值为2a
D. 若将培养液的量改为5mL,接种量与培养条件相同,则K值小于a
【答案】C
【解析】
【分析】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2、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详解】A、应该先盖玻璃片再加计数悬液,因为盖玻片和计数板之间的凹槽形成的狭缝空间的体积是固定的,加液体时靠虹吸作用将液体吸入;如果反之,则盖玻片可能由于已加入的液滴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其未能严密的盖到计数板表面上,使计数室内的体积增大,从而使计数结果偏高,A正确;
B、由题意可知,酵母菌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说明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当种群数量为a/2时,种群的增长最快,B正确;
C、K值与环境条件有关,酵母菌的K值与酵母菌的接种量没关系,因此培养条件不变,K值也不变,仍为a,C错误;
D、若将培养液的量改为5mL,酵母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和空间减少,接种量与培养条件相同,则K值小于a,D正确。
故选C。
23.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倍数一直增大
B.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人的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 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1、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加种群数量。
2、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A、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倍数一直保持不变,A错误;
B、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自然环境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
C、自然因素影响群落的演替,人的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正确;
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如鹰可以捕食兔子和狐狸,狐狸捕食兔子,鹰和狐狸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D正确。
故选A。
24. 生物群落内的生物是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的表皮往往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B. 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可以抵抗干旱
C. 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体积小数量多,适合弱光生存
D. 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在夜间吸收CO2,有助于减少白天水分散失
【答案】C
【解析】
【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的生物有不同的特征。荒漠中的生物有耐旱的特征。植物有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动物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它们以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在夜晚才开放。骆驼刺植株才几厘米高,但根可长达15m。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草原耐寒旱生的多年草本植物占优势,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抵抗干旱;动物大多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森林中树栖和攀援的动物种类多,阳生植物多居上层,阴生植物生活在林下,有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的特点,以适应林下的弱光环境。
【详解】A、荒漠中的爬行动物如蜥蜴表皮有角质鳞片,这样的结构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荒漠生活,A正确;
B、草原中的植物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使叶片狭窄,而且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可以减少水分散失,抵抗干旱,B正确;
C、森林中的阴生植物有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的特点,以适应林下的弱光环境,C错误;
D、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是白天高温环境下气孔关闭,到了夜间气孔才打开进行气体交换,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了水分的蒸发,D正确。
故选C。
25. 下列关于群落类型和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森林生物群落相比,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相对复杂
B. 荒漠里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有利于保存水分
C.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 群落演替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后,就不会再有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的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荒漠中,一眼望去,只见沙砾裸露,植被极度稀疏。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
【详解】A、与森林生物群落相比,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与森林生物群落相比,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相对简单,A错误;
B、荒漠中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这样有利于保存水分,B正确;
C、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有一定的土壤条件,不需要经历苔藓阶段,C错误;
D、群落演替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后,某些非优势种依然可以改变,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尿在肾中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引起尿意。尿液的排出受神经系统支配,婴幼儿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但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请回答问题。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赖的是____(填结构)。兴奋在此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要慢,其原因是____。
(2)在夜间,婴幼儿的遗尿现象属于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而成年人却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是因为____。
(3)下图是抗利尿激素((ADH)对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作用示意图。
ADH的合成部位是____。据图分析,ADH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细胞从管腔中重吸收水分,该现象发生的机制是ADH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膜上的ADH受体结合后,通过M蛋白促进囊泡向细胞膜转移,增加了____。
(4)研究发现,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据此推测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____增加/减少/不变)。
【答案】(1) ①. 突触 ②. 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
(2) ①. 非条件 ②. 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对脊髓排尿反射中枢能有效地调控)
(3) ①. 下丘脑 ②. 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
(4)增加
【解析】
【分析】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突触传递具有单向性。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小问1详解】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赖于突触,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所以兴奋在图2结构中传递的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要慢。
【小问2详解】
婴幼儿的遗尿现象没有经过大脑皮层处理,属于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说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控制。
【小问3详解】
ADH在下丘脑合成并分泌,从图中看出,ADH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膜上的ADH受体结合后,通过M蛋白促进囊泡向细胞膜转移,增加了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
【小问4详解】
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如果乙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则尿量增加。
27.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人体的主要免疫调节方式,通过两种免疫调节方式对外来病原体清除,图中A~G代表免疫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健康的机体离不开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除了免疫防御还有____。
(2)体内的APC细胞有____。B、G细胞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
(3)当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会启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抗该病毒,上图中细胞A被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一个信号来自抗原的直接刺激,另外一个信号来自____。
(4)科学研究表明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对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下降。T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分泌抗体的能力降低的原因是____。
【答案】(1)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2) ①. 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②. 辅助性T细胞 ③. (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3)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4)T细胞活性下降使B细胞活化受到的信号刺激减弱,同时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减少,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为B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C为细胞毒性T细胞,D为浆细胞,E为记忆B细胞,F为记忆T细胞,G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小问1详解】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故免疫系统的功能除了免疫防御还有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小问2详解】
体内的APC细胞有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B、G细胞的名称分别是辅助性T细胞、(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小问3详解】
细胞A为B细胞,B细胞被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个信号来自抗原的直接刺激,另外一个信号来自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小问4详解】
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具有重要作用,T细胞活性下降使B细胞活化受到的信号刺激减弱,同时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减少,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T细胞活性下降会引起机体分泌抗体的能力降低。
28.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农作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可选用图中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哪些植物生命活动同时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举两例):____。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____。继而根据图中的①②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____。
(3)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和根的生长情况,该实验的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是____。
(4)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____法(填“浸泡”或“沾蘸”)处理插条。
【答案】(1) ①. Ⅱ ②. d ③. 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
(2) ①. 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②. 顶芽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3) ①. 乙烯浓度 ②. 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
(4)浸泡
【解析】
【分析】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使用生长素类似物时,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浸泡法,若类似物浓度高,则用沾蘸法。
【小问1详解】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既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能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该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均同时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小问2详解】
②③组均保留顶芽,②组加2mgL的细胞分裂素,而③组没有,②组的侧芽长度高于③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①组摘除顶芽,侧芽长度最长,可知顶芽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小问3详解】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对照组为取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
【小问4详解】
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浸泡法,若类似物浓度高,则用沾蘸法。
29. 如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模型,图乙表示①种群和②种群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J”形曲线出现的前提条件是____,图甲中出现阴影部分表示的是____。若不更换培养液,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图甲中曲线____最相似。
(2)若调查发现图乙中①种群t3时种群数量为200只,则理论上种群①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为____只;t4-t5时间段②种群数量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图甲中ab时间段,曲线Ⅲ所代表的种群出生率____(填“大于”“小于”或“约等于”)死亡率;若图甲种群为东亚飞蝗,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可使东亚飞蝗患病)的生长,b点变化为干旱,则b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用图中标号Ⅰ、Ⅱ、Ⅲ表示)。
(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可以采用____法调查酵母菌的数量。若曲线III表示统计结果,则发生b点之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三点)。
【答案】(1) ①.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②. 因环境的阻力(在生存斗争中)所淘汰的个体数 ③. Ⅲ
(2) ①. 400 ②. 不变
(3) ①. 约等于 ②. Ⅰ
(4) ①. 抽样检测法 ②. 营养物质消耗、代谢废物积累过多、pH降低
【解析】
【分析】1、J形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S形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率最大。
【小问1详解】
“J”形曲线出现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物种竞争等理想条件。阴影部分是J形曲线和S形曲线的种群数量差值,表示环境阻力所淘汰的个体数。若不更换培养液,则营养和空间均有限,曲线先呈S型,最后由于pH变化及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种群数量会下降,因此与曲线Ⅲ符合。
【小问2详解】
①种群t3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为K/2值,所以理论上种群①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为400只。在t4-t5时间段②种群λ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
【小问3详解】
图甲中ab时间段,曲线Ⅲ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可使东亚飞蝗患病)的生长,b点变化为干旱,则b点后东亚飞蝗的天敌减少,因此数量增加,对应曲线Ⅰ。
【小问4详解】
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b点后由于营养物质消耗、代谢废物积累过多、pH降低等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减少,所以种群数量呈曲线III。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仪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