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11~20的认识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名称】第1课时 10的再认识
【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4页--7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10根一捆初识“计数单位”的同时,介入了计数器认识数位,深入地体会“计数单位”和“位置值”。
2.以“10和0~9这些数有什么不同”进行对比,区分“数字”和“数”。
3.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10的含义,体会“计数单位”和“位置值”。
[难点]掌握10的组成。
【课前准备】
[教师]教具:小棒、计数器。
[学生]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们正在举办联欢会,你知道儿童节的由来吗?跟同学说一说。
[教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事物,你知道它们的数量吗?选一种事物数一数。(课件出示73页主题图)
预设:我看到了小旗、小花、灯笼,还有好多小朋友们在跳舞,我来数一数。
[设计意图]创设“六一”儿童节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事物以及数量,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初识“计数单位”。
[教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预设:一共11人。
[教师]你是怎样数的?
预设:按照一定的顺序,1个1个地数出围成圆圈的小朋友数量,再数中间1个小朋友。
[教师]有没有更方便的数数方法呢?
预设:如果表演节目的小朋友中,所围成的一圈小朋友数量不变,就可以直接从10往后数。
小结:10个一组,数起来既方便又清楚。
[教师]你能把围成圆圈的小朋友的数量用小棒摆出来吗?
(学生动手摆,摆到9的时候提示学生停下来)
[教师]你们刚刚是几个几个摆的?
预设:一个一个摆,摆了9个一。
[教师]再添上一个是几?
学生操作,9个一再添1个一是10个一。
[教师]把10个一捆成1捆,变成了一个十,所以10个一是1个十。生活中还有很多类
似这样打包的方法,选取生活中的零碎物品,小组成员分类对物品打包,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打包方法。
汇报交流
预设:1列有10个小方块, 10个小方块摆1列。
1包有10个回形针, 10个回形针包1包。
[教师]你发现什么规律?
预设:10个一组成1个十, 1个十里面有10个一。
[设计意图]通过将10根小棒捆一捆,让学生感受计数单位“一”和“十”之间的联系。
2.体会“计数单位”和“位置值”。
[教师]仔细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件演示没有数位计数器上9到10珠子的变化)
预设:9个珠子再添上一个珠子就变成了10个珠子,10个珠子用左边的1个珠子代替了。
[教师]因为10是两位数,要占两个数位。(课件出示有数位的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10中的“1”和“0”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0”表示个位上一个也没有。
[教师]想一想0可以不写吗?
预设:不可以,0是要占位的。
[设计意图]借助计数器,让学生体会“计数单位”和“位置值”,知道“10”个位上的“0”是用来占位的,必须要写。
3.区分“数字”和“数”
[教师]想一想10和0~9这些数有什么不同?
预设1:0~9是用一个数字表示的。
预设2:10没有用新的数字,而是用1和0来表示的。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活动,我们重新认识了10,它不仅能够表示具体数量、数序、
分与合,还可以看作是1个计数单位,占据2个数位。
[教师]想一想下面哪些物品可以看作是1个十?
预设:一包彩笔可以看作是1个十。1个十是10个一,它有10支。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两个学生视角的好问题来引导学习和理解:一是以“10中的1和
0分别表示什么”来理解位值以及0的占位作用,二是以“10和0~9这些数有什么不同”进行对比,也无形中区分了“数字”和“数”。
三、跟进练习、巩固提升。
1.课堂练习
(1)教材第75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说一说生活中经常把哪些事物10个作为一组。
预设:10个鸡蛋1盒;10个衣服架一把;10片药一板……
(2)教材第75页做一做第2题。
指导学生从左到右有序的圈出10个,然后再数一数剩余的。
(3)教材第75页做一做第3题。
先数一数有几朵花,在计数器下面写出对应的数字,再根据数字画珠子,数位的数字是几,就画几颗珠子。
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集中交流评价。
2.变式练习:用红色涂出1个十。(课件展示)
明确:1个十就是10,需要涂10个图形。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思维训练。(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可以让学生用小棒10个、10个的摆一摆,1个十是10,2个十是20……
师生小结:有几个十就是几十。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10个一就是1个十。
“一”和“十”都是计数单位。
【课后作业】
1.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教学后记】
2. 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法
【课题名称】第2课时 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法
【课题名称】新授课 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6页。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3.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感受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
[难点]体会“十进制”,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课前准备】
[教师]教具:小棒、橡皮筋、数字卡片。
[学生]学具:学生每人20根小棒、橡皮筋2根、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十几的数吗?
预设1:我是9月13日出生的,我的生日中有13。
预设2:我们组的作业本收齐了,正好是14本。
预设3:我看书时,书上的页码有17和18。
……
[教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十几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十几的数,自然地将生活与数建立起联系,感到数来源于生活,感知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11~20各数。
[教师](课件出示杂乱摆放的一把小棒)数一数有多少根?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我可以数出10根小棒,捆成1捆,接着数下去。
[教师]动手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预设:把10根小棒捆成1捆,共有2捆。一捆是1个十,合起来就是2个十,所以一共有20根小棒。
(1)认识11。
[教师]请同学们先数出10根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1捆,10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接下来该怎么数呢?
教师指导学生在1捆小棒的基础上再添加1根。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1捆就是1个十,再添1根就是11。
[教师]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1个“十”,读作“十”;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教师在黑板上贴卡片“11”,板书“十一”。
(2)认识12~19。
师:刚才我们已经数出了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学生会说出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12根小棒。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读作“十二”。
教师在黑板上贴卡片“12”,板书“十二”。
[教师]如果我们继续添加小棒呢?自己摆一摆,看看每次多摆1根小棒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导学生在12的基础上1根1根地继续添加小棒,学生边数边说:1个“十”和3个“一”,是13,读作“十三”;1个“十”和4个“一”,是14,读作“十四”;1个“十”和5个“一”,是15,读作“十五”……1个“十”和9个“一”,是19,读作“十九”。
教师依次在黑板上贴卡片“13~19”,并板书各数的读法。
[教师]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更清楚地看出是20根?
预设: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散着的小棒又够10根,把这10根再捆成1捆,就有2捆小棒,也就是2个十,即20,读作“二十”。
[教师]够10根就捆成1捆,这样表示数更清楚。
[教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1个十,再添加几根小棒,合起来就是十几。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小棒,经历数数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及对比中充分感知并理解数的组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三、跟进练习、巩固提升。
1.课堂练习:教材第76页做一做。
师生一起数数,并认读十几的数,说一说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数数、认数、读数的理解和记忆,在延伸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巩固数的组成,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2.变式练习。(变式训练第1-2题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从借助小棒数到抽象的填空巩固数的组成,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和记忆。
3.思维训练。(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巩固数的组成,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个位是几就读十几。
20里面有20个一。
【课后作业】
1.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后记】
3.认识数位、写数
【课题名称】第3课时 认识数位、写数
【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辨“11”活动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进一步感受位值制。
2.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掌握读、写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十位和个位,会看图写11~20各数。
[难点]体会位值制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教具:小棒、计数器。
[学生]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八、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数数。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1~20各数,同桌两人一起按顺序从11数到20,再从20数到11。
学生按要求数数。
2.摆数。
[教师]请你用学具摆出11,怎样摆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呢?
预设1:学生摆出1捆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1捆)和1根小棒。
预设2:学生摆出1摞小正方体(把10小正方体放1摞)和1个小正方体。
预设3:学生摆出1摞圆柱(把10个圆柱放1摞)和1个圆柱。
3.设疑。
[教师]我们能用小棒,小正方体、圆片表示出11,但是问题来了,现在只有2个颜色一样、大小也一样的小棒,小正方体、圆片,还能表示11吗?
预设:学生意见不一致,有人认为能,有人认为不能,请几个代表到前面来进行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1:我觉得2个颜色一样、大小也一样的小棒,小正方体、圆柱只能表示2,不能表示11。
预设2:我觉得可以把其中1个小棒,小正方体、圆柱看成10,另一个看成1。
[教师]是呀,长得都一样,怎么能让所有人都知道到底谁是10、谁是1呀?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继续学习11~20各数。
[设计意图]复习数数,用小棒摆出11,再让学生思考“2个颜色一样、大小也一样的小棒,小正方体、圆柱还能表示11吗”来引出新课。
九、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学习11~20各数的写法。
(1)十几的数的写法。
[教师]大家看,数学家们为我们制造了计数的工具(出示计数器)。这叫计数器。计数器上有好多的“位置”,从右边开始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板书: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教师]现在,你能用2颗同样的珠子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预设:学生说出在个位上放1颗珠子,在十位上放1颗珠子。
教师追问:个位上放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十位上放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0”)
小结:十位上的一个算珠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一个算珠表示1个一。位置不同,表示的数不同。
[教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11。写数的时候,如果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1个“一”就在个位上写“1”。
[教师]小组合作请你拿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拨数,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课件出示小棒,学生再计数器上拨数)
学生按要求操作,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小棒图:
[教师]这个数是多少?你能再计数器上拨出来吗?
预设:有13根小棒。个位拨3颗算珠表示3个一,十位拨1颗算珠表示1个十。
[教师]你能继续拨珠吗?
教学提示:一边拨珠子,一边读数,直到19。
[设计意图]结合小棒和计数器,逐步过渡到具体的数,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正确书写十几的数。
2.20的写法。
[教师]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0这个数吗?该怎么拨呢?(课件出示)
预设:学生说出在计数器十位上拨2颗珠子,个位上不拨珠子。[教师追问:为什么个位上不拨珠子呢?(因为十位上的2颗珠子就表示2个十)]
师:你能写出20这个数吗?为什么这样写?
预设: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写法:(1)不写0,写成2了;(2)10是在十位上写1,个位上写0,那20就是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写0。
[教师]比较两种写法,你认为个位上的“0”不写行不行?为什么?
预设:学生说出:如果不写20个位上的“0”,就只能表示2个一。0起占位作用。
[教师]想一想在计数器上2颗算珠可以表示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对个位上的0写不写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清晰地知道0的占位作用,加深对20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位的理解。
3.归纳写数的方法。
[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写出11~20这些数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预设: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在田字格里书写11~20各数。
[教师]11~20这些数我们都认识了,你们都会写这些数吗?在书写这些数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才能写得好呢?
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11~20各数。
[教师]在田字格里写一写这些数,看谁写得最漂亮。
展示学生书写的作业,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数,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跟进练习、巩固提升。
1.课堂练习。
(1)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1题。
引导学生结合计数器说一说数的组成,巩固和辨析数的写法。
(2)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表示出各数,重点说说20是怎么摆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组练习,继续在直观图的基础上读、写数,巩固对数位的认识和写数的方法,提高学生写数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序的认识。
2.变式练习。
(1)写一写。(变式训练第1题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结合小棒说一说数的组成,巩固和辨析数的写法。
(2)填一填。(变式训练第2题课件展示)
填空时学生如果感到困难,可以结合计数器来写数。可能有的学生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弄反了,可结合错例来进行指导。
3.思维训练。(课件展示)
借助计数器,用3颗珠子按顺序拨出4个数。3、12、21、30或者是30、21、12、3。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1.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2.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如果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0”占位。
【课后作业】
1.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3、4题;
【教学后记】
3.11~20各数的顺序
【课题名称】第4课时 11~20各数的顺序
【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8页。
【教学目标】
1.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3.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感受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难点]认识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教具:直尺。
[学生]学具: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抢红包游戏中,小红是“手气王”,抢到了最大的红包!想一想:小红抢到了哪个红包?
预设:19元,因为19是最大的数。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这节课我们给这些数排排队!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合作交流,初步感知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师]你能把0~20这些数字宝宝按顺序排一排吗?自己动手排一排,看看哪个小组
排的又对又快。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预设:
从小到大:11、12、13、14、15、16、17、18、19、20
从大到小:20、19、18、17、16、15、14、13、12、11。
2.利用直尺,再次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
(1)课件出示标有0~10各数的直尺。
[教师]请你读一读直尺上的这些数。
学生齐读1~20各数。
[教师](圈出10)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10前面的数有0、1、2、3、4、5、6、7、8、9;10后面的数有11、12、13、14、15、16、17、18、19、20。
预设2:直尺上的数越往后面越大,越往前面越小。0最小,20最大。
预设3:10前面的数是一位数,10和它后面的数是两位数,两位数总是大于一位数。
3.通过提问活动,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序的认识。
[教师]16比17大还是小?19和18比谁大谁小?自己举例说一说谁比谁大,谁比谁小。13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18和20中间的数是几?和19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17离10近还是离20近?哪个数离19最近?哪个数离19最远?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指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学生模仿教师提问,并找其他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利用直尺、数字卡片等学习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读数、排序等活动,进一步从多种角度感知11~20各数,建立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这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课件出示)你会填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跟进练习、巩固提升。
1.课堂练习。
(1)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2题。
提示学生按顺序连线。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一说连成的小动物是什么?
(2)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组练习,加强学生对数序的认识。
3.变式练习。(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根据数字排列顺序填数。
3.思维训练。(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数数时,要求从一个数数起,就从这个数开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11~20各数的顺序
从小到大:11、12、13、14、15、16、17、18、19、20
从大到小:20、19、18、17、16、15、14、13、12、11。
【课后作业】
1.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6题;
【教学后记】
5.练一练
【课题名称】第5课时 练一练
【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9-80页。
【教学目标】
1.学生正确地数出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掌握20以内的数的数序和大小,能够正确地读出11到20各数。
3.掌握读、写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难点]掌握读、写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1~20这些数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一)10的再认识
[教师]通过10的再认识,说一说你对10有哪些新的认识?
预设1:数数时,10个一就是十。
预设2:“一”和“十”都是计数单位。
预设3:10是最小的两位数,数数时,10个为一组的数比较方便。
(二)11~20的认识
[教师]对11~20这些数,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预设1: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预设2: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预设3:11~20各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依次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在这个顺序中,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会填空吗?
预设:学生会说出1捆就是1个十,再添4根就是14,所以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14。2困就是2个十,合起来是20。
教学提示:明确“一”和“十”都是计数单位。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1题。
教学提示:圈出10只后,再数一数,引导学生说出先数出“十”的好处。
2.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2题。
教学提示:让学生独立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
3.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3题。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 。
4.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4题。
教学提示:学生能很容易说出每种物品的数量,引导学生说出数的组成。
5.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5题。
教学提示:可以和同桌以问答的形式相互说一说11~20的组成。
6.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6题。
教学提示:先数一数,再根据题目要求解答。有的学生把左、右弄反了,可以让学生在做题之前先写出“左”和“右”。
7.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交流后汇报。
教学提示:先按照顺序填数,在说一说数的组成,连一连。
8.变式训练第1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学生能很容易说出每种物品的数量,但是读数写汉字和写数写数字学生容易混淆,需要多次强调。
9.变式训练第2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明确谁和谁比,符号开口向大数,尖尖对小数。
10.变式训练第3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可以借助计数器,让学生动手拨一拨。
11.思维训练:(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先写出比10大比20小的数有11、12、13、14、15、16、17、18、19。再判断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是多少,最后要检查答案是否合理。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数数时,10个一就是十。“一”和“十”都是计数单位。
11~20各数的顺序从小到大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在这个顺序中,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
【课后作业】
1.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教学后记】
6.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题名称】第6课时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1页。
【教学目标】
1.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初步了解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方式,经历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过程,能根据图意列出三道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3.在操作、探索、交流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三道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师]教具:计数器、小棒。
[学生]学具: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谁能读出计数器上的数?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第2页课件展示)
预设:学生说出15、 13、 18 、20。
[教师]同学们已经学过10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根据计数器写数的活动及10以内的加减法,为学习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打下基础。
二、探索算理,掌握算法
1.探究10加几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1例4情境图。
[教师]你能根据图意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预设:根据以前的经验,学生会列出10+3=13(或3+10=13)、13-10=3、13-3=1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师]10+3等于13,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1:可以从10往后数3个数,就是13。
预设2: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
预设3: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0+3=13。
预设4:个位上0+3=3,与十位上的数合起来是13。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3)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
预设:学生可能有以下发现: 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0加几就是十几。
[设计意图]掌握10加几的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然而能力强的孩子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为此安排发现规律环节,满足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的要求,实现知识再创造。
2.探究10加几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1)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师]我们知道一共有13根小棒,右边有3根,要求左边有几根要怎样列算式呢?
预设:求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就是从总数里去掉右边小棒的根数,用减法计算,13-3=10。
[教师]我们知道一共有13根小棒,左边有10根,要求右边有几根要怎样列算式呢?
预设:求右边有多少根小棒,就是从总数里去掉左边小棒的根数,用减法计算,13-10=3。
[教师]13-10=3、13-3=10这两道算式,你是怎样算的?
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预设1:我用想加法,算减法,因为10+3=13,所以13-3=10。
预设2:我是看图计算的,13去掉3还剩10,去掉10就剩3。
预设3: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3-10=3、13-3=10。
预设4:13往前数3个数就是10。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去掉3个一还剩1个十,13去掉1个十还剩3个一。
(2)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
预设:学生可能有以下发现: 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3.探究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1)十几加几的计算。
课件出示计数器。
[教师]你能说出计数器上的数吗?
预设:计数器的十位上有1个算珠,个位上有1个算珠,表示11。
[教师]观察计数器上珠子有什么变化?
预设:个位上又拨了2个算珠。
[教师]你能根据拨珠过程写出算式吗?
预设:表示11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添了2个算珠,可以列加法算式。学生列出算式11+2=13。(教师板书:11+2=13)
[教师]你是怎么算出结果的?
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预设1:用数数的方法。从11开始再数2个,12、13,所以11+2=13。
预设2:用数小棒的方法。先数出10根,捆成1捆,再摆1根,然后再加上2根,一共是13根。(教师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实际操作)
预设3:拨计数器。十位拨1颗珠子,个位拨1颗珠子,个位再加上2颗珠子,所以是13。
预设4: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再加上2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就是13。
引导学生回答:用数的组成可以帮助计算,1个十和1个一,再加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
(2)十几减几的计算。
课件出示计数器。
[教师]现在计数器上的数是多少?
预设:计数器的十位上有1个算珠,个位上有3个算珠,表示13。
[教师]观察计数器上珠子有什么变化?
预设:个位上拨走了2个算珠。
[教师]你能根据拨珠过程写出算式吗?
预设:表示13的计数器的个位上去了2个算珠,可以列减法算式,13-2。
[教师]你是怎么算出结果的?请你继续用手中的学具小棒、计数器操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1:用数数的方法。从13倒着数2个,12、11,所以13-2=11。
预设2:用数小棒的方法。3根小棒拿走2根还剩1根,一捆没动,所以是11。(教师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实际操作)
预设3:拨计数器。个位上原来有3颗珠子,拿走2颗,还剩1颗,十位上有1颗,所以是11。
预设4: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去掉2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和1个一,就是11。
[教师]十位和个位都是1了,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引导学生回答:1个十和3个一,去掉2个一,就是1个十和1个一,两个1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4.介绍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师:每个加法和减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名称。在加法算式里,加号前面的数叫作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作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作和。在减法算式里减号前面的数叫作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作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作差。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渗透位值制,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打下基础。
三、跟进练习、巩固提升。
1.课堂练习。
(1)教材第81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对比算式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2)教材第81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设计意图]练习安排了解决问题,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能很快地口算出结果。(教师追问: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变式训练。
(1)算一算(变式训练第1题课件展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能很快地口算出结果。(教师追问: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按顺序排一排。(变式训练第2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先计算,再根据得数从大到小给算式排序。
(3)填一填。(变式训练第3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根据加、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
(4)摘桃子。(变式训练第4题课件展示)
明确用加法计算,加数+加数=和。
3.思维训练。(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用可以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计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计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时,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
计算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时,十位上的数不变,只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课后作业】
1.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1、3题;
【教学后记】
7.解决问题
【课题名称】第7课时 解决问题
【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2页。
【教学目标】
1.能用数数与画图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第几和第几之间有几个的问题。
2.通过数一数、画一画,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观察、比较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数数与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
[学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星期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游玩。同学们需要排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82例6情境图。
1.阅读理解。
[教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学生收集信息:小悦排在第10,小宇排在第15。(板书两条信息)
[教师]第15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说明小宇排在队伍的第15个,他前面有14个人。
[教师]谁来把题目的信息完整地说一遍?
预设:小悦排在第10,小宇排在第15。小悦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教师]“之间”是什么意思?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就是在小宇的前面,小悦的后面。
[教师]小悦和小宇之间有多少人包括小悦吗?包括小宇吗?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求小悦和小宇之间有多少人,不包括小悦,也不包括小宇。
2.分析解答。
师: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你可以写一写、画一画,关键是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收集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
预设1:画图的方法。
教师按照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从两幅图中我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小悦和小宇之间有4人,你觉得哪一种画图的方法更好呢?(引导学生说出:从小悦开始画比较简便)
预设2:写数或数一数的方法。有的从1写到15,再找出10和15之间有11、12、13、14,得到小悦和小宇之间有4人;有的从10写到15,再找出10和15之间有11、12、13、14,得到小悦和小宇之间有4人。
教师按照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引导学生说出:从10开始写比较简便)
预设3:列式计算的方法:15-10-1=4。(如果学生中没出现这种算法,可以不展示)
[教师]为什么要减10?减1又是什么意思?(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图示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3.回顾反思。
[教师]我们来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读懂题目,明确相关的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可以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板书:画图、数数),做完后还要进行检查。只要你善于观察,积极动脑,生活中很多问题就能解决了。
4.想一想(第14页课件展示)
[教师]谁来读一读这道题?说一说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预设:乐乐家有17个苹果,吃了一些,还剩7个,问吃了多少个?
[教师]怎么解决呢?
预设:用苹果总数减去剩下的数量就是吃的苹果数量。列算式是:17-7=10(个),乐乐两天一共吃了10个苹果
[教师]检查一下结果符合题意吗?
预设:我用17个苹果减去吃掉的,10个,17-10=7,刚好是剩余的7个苹果,所以结果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感受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数数、画图、推理等策略的指导与归纳,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跟进练习、巩固提升。
1.课堂练习:完成教科书P83“做一做”。
教师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可能用写数或数数的方法,得出东东和玲玲之间有3人;也有的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还有的学生用列算式的方法:8-4-1=3。
2.变式训练。
(1)(变式训练第1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变式训练第2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利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3.思维训练。(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利用画图的方法,关键时让学生明白今天看的包括第10页和第19页。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课后作业】
1.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2、4题;
【教学后记】
8.练一练
【课题名称】第8课时 练一练
【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3-84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
2.结合解决问题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掌握10加几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计算方法,并且会解决一些排队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一)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师]计算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你都学会了哪些方法?
预设: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1个十。
[教师]你能快速、正确的计算出这些题目结果吗?(第4页课件展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解决问题
[教师]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点数的方法,也可以用画一画得到结果。这道题
你会用我们学过的两种方法解决吗?(第6-7页课件展示)
预设1:我用数数法,从15写到19,再找出15和19之间有16、 17、 18三个数,所以第15棵树和第19棵树之间有3棵树。
预设2:我用画图的方法,画○表示树,画出第15棵和第19棵树之间的树,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第15棵树和第19棵树之间有3棵树。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算一算,再连线。
预设:对于“10+8”与“8+10”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明确:不用计算就知道它们的
计算结果相等,因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其他的算式,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2题。
教学提示:指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连一连,再比较。
预设:学生能一一对应地连线,数出松果的数量比松鼠多4。
3.教材第84页练一练第3题。
教学提示:学生独立计算,说一说计算方法。
4.教材第84页练一练第4题。
教学提示:教师指导学生用画图或者数数的方法完成。
5.教材第84页练一练第5题。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预设:这道题还是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可以一步一步提
问:推迟1天是星期几?推迟2天是星期几?推迟3天是星期几?让学生从简单的情形开始逐渐探索出问题的答案。)
6.教材第84页练一练第6题。
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订正。
预设: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计算。再引导学生汇报先算什么,结果是
多少,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
7.教材第84页练一练第7题。
教学提示:第一行比较简单,第二行提示学生先计算再比较大小。
8.教材第84页练一练第8题。
教学提示:要帮助学生理解从第10页读到第14页,包括第10页,也包括第14页,引
导学生数一数,也可以借助数学书的页码数一数。(教师可以追问:这道题与例6有什么不同?明确求中间有几人,不包括两端的人,但从哪一页读到哪一页,包括两端的两页。)
[设计意图]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指导
学生明确解决问题要经历的三个一般步骤与思路。
9.变式训练第1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一图三式,一幅图写一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写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再列
式计算。
10.变式训练第2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填未知数,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或想减法算加法进行计算。
11.变式训练第3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要帮助学生理解4天后是指从15号开始的第4天,15,16,17,18,也就是18
号。
12.思维训练:(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明确同样的水果表示的数相同。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1.从教材83页练一练中选取;
【教学后记】
9.整理和复习
【课题名称】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5页。
【教学目标】
1.会熟练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个位”和“十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3.熟练地计算简单的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经历将分散获得的知识综合起来的过程,初步感知整理的方法,感受复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审题意识、倾听习惯和交流能力。
[难点]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第四单元了。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呢?和10以内数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回忆一下,也可以翻开课本看一看。
预设:学生会说到“10的再认识”“11~20的认识”“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等。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出示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帮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复习重点。
二、知识梳理
(一)10的再认识
(1)知识点回顾:
[教师]通过10的再认识,说一说你对10有哪些新的认识?
预设1:数数时,10个一就是十。
预设2:“一”和“十”都是计数单位。
预设3:10是最小的两位数,数数时,10个为一组的数比较方便。
(二)11~20的认识
[教师]对11~20这些数,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预设1: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预设2: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预设3:11~20各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依次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在这个顺序中,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
预设4:10~20每个数都用两个数来表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三)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师]计算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预设1:计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时,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预设2:计算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时,十位上的数不变,只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预设3: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的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预设4: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教师]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知识,太厉害了,那你们算算再过13年小象多少岁?
预设:小象今年4岁,再过13年,就用13+4=17岁,所以再过13年小象17岁了。
[教师]你还学到了哪些知识,画一画、写一写吧!
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回顾本单元知识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把所学知识点整理下来,构建知识网络,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
1.看图写算式(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一图四式,一幅图写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再列
式计算。
2.算一算(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学生独立计算,说一说计算方法。
3.小鸭子回家。(连线)(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学生独立算一算,再连线。
4.填上合适的数。(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填未知数,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或想减法算加法进行计算。
5.我会填(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解决问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吃了10块后还剩3块,要求原来做了多少块蛋糕就是用吃掉的加上剩下的,列算式是10+3=13块,所以妈妈原来做了13块蛋糕.
[设计意图]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指导
学生明确解决问题要经历的三个一般步骤与思路。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填未知数,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8.解决问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要帮助学生理解4天后是指从15号开始的第4天,15,16,17,18,也就是18
号,同理得出那天是星期六。
9.变式训练(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要帮助学生理解第11和第17之间不包括11和17,所以列式计算的时候用
总数17去掉前面的11,还要再去掉第17,17-11-1=5人
10.思维训练(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明确同样的水果表示的数相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1.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教学后记】
10.练一练
【课题名称】第10课时 练一练
【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6-87页。
【教学目标】
1.会熟练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个位”和“十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3.熟练地计算简单的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认、读、写11~20各数及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难点]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快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1~20这些数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一)10的再认识
[教师]通过10的再认识,说一说你对10有哪些新的认识?
预设1:数数时,10个一就是十。
预设2:“一”和“十”都是计数单位。
预设3:10是最小的两位数,数数时,10个为一组的数比较方便。
(二)11~20的认识
[教师]对11~20这些数,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预设: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教师]你能举例说一说数的组成吗?
预设: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1个十和8个一组成18。
(三)11~20各数的写法
[教师]11~20的数你会写吗?
预设2: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四)11~20各数的顺序
[教师]11~20各数的顺序时怎样排列的?
预设:11~20各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依次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在这个顺序中,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
(五)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师]计算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你都学会了哪些方法?
预设1:计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时,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预设2:计算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时,十位上的数不变,只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六)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你知道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吗?
预设1: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的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预设2: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问答的形式回顾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培养学生
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86页练一练第1题。
[教师]请你先估一估这些物体大约有多少个,再很快地数出来。
预设: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估一估,再数一数。数的时候学生可能“1个1个地数”,还可能“2个2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还可能先数10个,再看还有几个。
[设计意图]在数数中,巩固数序,丰富数数经验,逐步建立数感。
2.教材第86页练一练第2题。
教学提示:先说一说15 、18 、20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明确几个十就在十位画几颗珠子,几个一就在个位画几颗珠子。
3.教材第86页练一练第3题。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直接在图上数一数。
4.教材第86页练一练第4题。
教学提示:先计算出所有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得数大小,按照下一步的得数比上一步大1的要求走一走,最后判断小猴吃到了什么水果。
5.教材第86页练一练第5题。
教学提示:学生可能用数的组成来填未知数,例如7和3组成10;12分成10和2;11再添上2就是13。
6.教材第87页“数学游戏”。
教学提示:小组4人合作完成 “数学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7.教材第87页“你知道吗?”。
教学提示: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了解单数和双数。
8.变式训练第1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主要考察数的组成,带领学生回顾11~20数的组成,再填空。
9.变式训练第2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先写出计数器上的数,再比较数的大小,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
10.变式训练第3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先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说清楚图意,再列算式解答。
11.变式训练第4题:(课件展示)
[教师]谁来读一读这道题?说一说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预设:小明家有18个苹果,吃了一些,还剩8个,问吃了多少个?
[教师]怎么解决呢?
预设:用苹果总数减去剩下的数量就是吃的苹果数量。列算式是:18-8=10(个),小明两天一共吃了10个苹果。
[教师]检查一下结果符合题意吗?
预设:我用18个苹果减去吃掉的,10个,18-10=8,刚好是剩余的8个苹果,所以结果是正确的。
12.思维训练:(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画图解决问题。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数数时,10个一就是十。“一”和“十”都是计数单位。
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课后作业】
1.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教学后记】
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11~20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sx/tb_c405290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1~20的认识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名称,课型、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四 11~20的认识11~20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sx/tb_c405290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四 11~20的认识11~20的认识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名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a href="/sx/tb_c382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