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广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 理
本试卷共7页,考试用时75分钟,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 (县、 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左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示意2010—2020年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增长类型。据此完成1~2题。
1. 广东、西藏、河南依次对应图中的 自然增长率/‰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2. 导致各省级行政区人口机械增长率出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自然因素
B. 政策因素
C. 经济因素
D. 年龄结构
都市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表示一个拥有特定人口规模的核心城市及与其有着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周边邻接地域组成的区域。 图2示意中美两国典型都市区不同圈层结构。据此完成3~4题。
3. 与中国相比,美国都市区不同圈层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A. 高收入群体主要分布于城区 B. 主要通勤方向为内向通勤
C. 远郊与城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D. 郊区生产生活独立性更强
4. 中美两国都市区圈层结构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城市规模大小 B. 城市发展阶段
C. 城市基础设施 D. 城市地域结构
北京798 艺术区位于北京朝阳区,紧邻机场高速和地铁,其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三分厂,该厂主要生产电子元器件及成品,厂房联栋并排,南侧屋顶为弧形墙体,北侧屋顶则为玻璃天窗。21世纪初,随着无线电器材厂的外迁,大量空置厂房被改造成画廊、艺术中心、酒吧和餐饮公司等。 图3为北京798艺术区某厂房外部及内部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
5. 推测在建设初期,厂房屋顶采取北侧玻璃天窗、南侧弧形墙体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强室内采光 B. 保证产品质量
C. 加快屋顶排水 D. 提高房屋稳定性
6. 该地将原空置厂房改造成艺术区的有利条件是
①交通便利 ②地租成本低 ③劳动力丰富 ④环境优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渭河平原水资源紧张,但渭河干流不适宜修建水库。为解决关中、陕北缺水问题,陕西省于2014年开始建设引汉济渭工程,将汉江水调往渭河流域。2023年7月,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成功实现向西安先期通水。 图4示意引汉济渭工程输水路线。据此完成7~8题。
7. 渭河干流不适宜修建水库的主要原因是渭河
①落差大 ②结冰期长 ③年径流量小 ④年输沙量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引汉济渭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 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B. 输水距离远
C. 沿线生态环境脆弱 D. 灌渠易淤塞
深积云是由空气强烈上升和下沉运动组成的复杂云体,水汽较为充沛,条件合适时可触发阵性降水。大气气溶胶指悬浮在大气中的液态或固态粒子,沙尘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热效应能促进深积云的发展。据此完成9~10题。
9. 沙尘气溶胶能加热深积云促使其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因为
①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增强 ②大气向上的长波辐射增强
③凝结核增加促使水汽凝结 ④大气对短波辐射反射增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沙尘气溶胶通过该机制增大降水量较常见于
A. 塔里木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四川盆地 D. 东南丘陵
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发育有独特的喇叭状河谷,向上游方向敞开。 由于地壳运动剧烈,周边山体常有石块崩塌进入喇叭状河谷。 图5示意该地喇叭状河谷的发育过程。据此完成11~12题。
11. 喇叭状河谷越向上游越宽,主要是因为上游
A. 岩层剥蚀速度慢 B. 流水下切能力强
C. 地表汇水面积大 D. 水体停留时间长
12. 在快速崩塌的背景下,喇叭状河谷能维持形态主要是因为
A. 风力侵蚀 B. 物理风化 C. 流水搬运 D. 重力搬运
莫尔格勒河地处大兴安岭西麓,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河岸以草原为主。通常情况下,土壤盐碱化现象出现在土壤表层,而莫尔格勒河局部河岸剖面中部盐碱层发育。图6示意莫尔格勒河局部河岸剖面结构。据此完成13~14题。
13. 盐碱层发育在河岸斜坡剖面中部而非上部,主要取决于
A. 降水强度 B. 河流水位
C. 植被覆盖 D. 日照时间
14. 莫尔格勒河为盐碱层直接补充可溶性盐类主要发生在
A. 1—2 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广东某中学的小珂同学于3月10 日上午在教学楼楼道内拍摄了一张窗户光影照片(图7),窗户的光亮部分投影到与窗户垂直的墙面上。毕业后,小珂同学回顾这张照片,却不记得具体拍摄时间。根据窗户光影的形状,小珂同学推测这张照片拍摄于日出后不久。 据此完成15~16题。
15. 小珂同学推测照片拍摄于日出后不久的依据是窗户光影
A. 长边较长
B. 紧邻窗户
C. 面积较小
D. 短边和长边近似垂直
16. 该楼道的窗户朝向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甘肃省静宁县地处黄土高原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其特产静宁苹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口感出众,极耐储存,上架期长。静宁苹果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坡地带,采摘期多在每年10月中下旬,采摘期前后时有降雪。2022年,静宁县苹果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成为“中国苹果规模化种植第一县”。 目前,静宁县苹果产业已进入集育苗研发、规模种植、物流储藏、 生产加工、 电商营销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远销到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一个苹果售价二三十元,苹果产业成为推动静宁县县域经济发展和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图8示意静宁县地理位置,图9示意静宁县最低气温及降水量的年内变化,图10为静宁县雪后苹果景观图。
(1) 简述静宁苹果品质出众的自然原因。(8分)
(2) 说明静宁苹果大量出口西欧的主要原因。(8分)
(3) 分析静宁县苹果产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苹果出口竞争力的作用。(6分)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大气氮沉降超过植物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时,会引发营养结构失衡,致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莫索气象站地处阿尔卑斯山南坡,海拔2901米,全年受到来自人口稠密的波河河谷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污染气体影响。观测表明,氮污染气体夏季借助来自亚得里亚海的气流,更易沿着波河河谷向上游传输; 冬季虽然传输频率较低,但单次输送的氮污染气体浓度更高。图11示意莫索气象站地理位置。
(1) 简述夏季氮污染气体沿着波河河谷到达莫索气象站并发生氮沉降的自然地理过程。(6分)
(2) 分析冬季单次输送到莫索气象站的氮污染气体浓度更高的原因。(6分)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奉先寺石像为河南龙门石窟的重要文物单元,位于伊河崖壁人工开凿的凹陷空间内,坐西面东,崖顶有厚达1~2.2米的松散堆积层,下渗能力强。渗水对奉先寺石像的保存威胁较大,夏季尤甚。与北壁相比,奉先寺石像所在凹陷空间南壁渗水更多。2021—2022年,龙门石窟大修工程对奉先寺石像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图12为奉先寺石像及周边景观图,图13示意奉先寺石像所在凹陷空间的地质构造。
(1) 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简述夏季奉先寺石像遭受渗水危害较为严重的原因。(6分)
(2) 与北壁相比,分析南壁渗水更多的原因。(6分)
(3) 为治理渗水对石像文物的破坏提出可行性措施。(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广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共7页。
这是一份2025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我国梯田撂荒最严重的区域是,广东梯田撂荒率高,主要原因是,图中表示夏至日晨线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