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4198/0-17252012407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4198/0-17252012407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4198/0-172520124074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4198/0-172520124075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4198/0-172520124079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4198/0-172520124080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4198/0-172520124081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4198/0-172520124083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课件
展开层级一 “必备知识”梳理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的概念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1] 、最[2]______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2.建设主体功能区的重要意义建设主体功能区是[3]__________理念下提出的国土[4]_______________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5]_______________、有序开发。
3.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现状(1)适宜开发的土地[6]________。(2)[7]_________________分布不均。(3)生态环境比较[8]________。(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限制开发区域并非不允许开发限制开发区域只是限制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而不是限制所有的开发。各类主体功能区主要以提供主体功能产品为首要任务,并不排斥该区域发挥其他功能。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1.概况: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______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 铁路干线 地表水 综合性工业 居民收入水平
3.发展规划(1)空间格局:“一轴、两翼、三极、多点”。(2)发展方向。
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的原因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各自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1.重要意义(1)海洋是“能量的源泉”“未来的[20]_________________”。(2)陆地资源开发程度接近饱和,开发[21]_________________、建设海洋强国成为重要战略。
四、维护海洋权益1.海洋权益的概念: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及本国管辖的毗连区、[30]_________________,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2.我国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1]______平方千米。3.我国海域分布的众多岛屿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2)[32]_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4.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1)可以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2)能够巩固海防,打击海上[33]_______________、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
层级二 “关键能力”突破
知识点1 建设主体功能区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命题探究]例 (2023年河北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其中“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等11个省份,面积约205.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图甲示意长江经济带范围,图乙为长江经济带定位示意图。
甲 乙(1)请列举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进和落实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2)试为长江经济带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根据材料,简述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意义。
【思维过程】第(1)题
(1)广阔的国内市场;便利的水陆交通;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雄厚的产业基础;国家政策的支持。(2)构建和完善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产业交流和协作;建设和完善上、中、下游的城市群体系,加强城市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加强长三角经济带的生态保护。(3)有利于保护长江沿线的生态环境;促进长江全流域内的分工和协作,有利于推进产业转移;有利于沿江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增强流域内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核心归纳]1.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目的及地理背景
2.主体功能区的建设
3.综合分析我国的三大国家发展战略
[能力运用]考向1 主体功能区建设 (2023年吉林长春期末)《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湛江市主要划分出重点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粮食、糖蔗)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主体功能区。表为湛江市部分区县市社会经济指标表。据此完成第1~2题。
1.湛江市未划分出优化开发区域的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欠发达B.全市域不适宜大规模开发C.自然保护区与公园多D.资源环境承载力达到饱和2.湛江市各区县市对应的主体功能区是( )A.赤坎区——农产品主产区B.霞山区——禁止开发区域C.雷州市——农产品主产区D.徐闻县——重点生态功能区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优化开发区域是指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城镇化地区。湛江市四个区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生产总值较低,因此未划分优化开发区域,故A项正确。第2题,赤坎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不该为农产品主产区,应该为重点开发区域;霞山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因此不应该划为禁止开发区域;徐闻县粮食播种面积较大,可以作为农产品主产区,故不应该为重点生态功能区;雷州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耕地面积较大,可以划为农产品主产区,C项正确。
考向2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023年江苏扬州期末)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经济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据此完成第3~4题。
3.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将使( )A.北京城市职能减少,工业全部迁至河北B.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差距加大C.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D.河北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4.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B.保定等京津周边城市等级大幅提升C.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D.促进河北人口大量向京津地区迁移
解析:第3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但不会使北京全部工业迁至河北;在协同发展过程中,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差距会有所缩小;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河北城镇化水平会有所提高,农村人口会相对减少。第4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会使得河北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知识点2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与维护海洋权益[命题探究]例 (2023年山东济南模拟)海域使用率主要表示海域空间开发利用程度。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如图示意2019年青岛市海域使用率(单位:%)。据此完成(1)~(2)题。
(1)2019年,青岛市海域空间的开发利用特点是( )A.管辖海域开发潜力总体较小B.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C.市区管辖海域开发程度最高D.即墨区近岸海域使用率最高(2)作为青岛市中心城区的市区,其近岸海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A.开发深海生态养殖B.扩大围海造地规模C.以港口航运业为主D.发展临海重化工业
[核心归纳]1.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海洋权益的范围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
[能力运用]考向1 维护海洋权益 (2023年河南郑州期末)北部湾是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环抱的一个半封闭海湾。中越在该海域已划界成功,这是我国第一条海上边界线。读图,完成第1~2题。
1.北部湾最宽处仅180海里,中越两国在此处专属经济区重叠的范围有( )A.156海里 B.180海里C.168海里 D.6海里2.我国在北部湾专属经济区享有( )A.与领土同等的权利B.完全排他的主权C.管理、勘探、开发等权利D.与领海同等的权利
解析:第1题,领海宽度是12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宽度是200海里。北部湾最宽处180海里,180海里减去两国的领海宽度(共24海里),就是两国在此处专属经济区重叠的范围。第2题,沿海国对于本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管理的权利。
考向2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3.(2023年福建厦门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是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材料二 有人提议,从山东青岛的胶州湾到渤海的莱州湾,在胶莱河基础上拓宽、拓深,挖出仅次于苏伊士运河的“世界第二大人工海水运河”——胶莱人工海河。通航后可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如图为胶莱人工海河示意图。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环境与发展第59课时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环境与发展第59课时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自然资源,不平衡,产业结构,农产品,生态环境,世界遗产,发展差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模块人文地理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29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模块人文地理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29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最核心,主体功能,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差距,东中西,内河经济带,工业基础,区域协同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环境与发展第2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环境与发展第2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