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精品课后作业题
展开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是( )
A.处于中、高纬度 B.多濒临海洋
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山地、丘陵
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干热B.⑥—高冷C.⑦—冷湿D.⑧—湿热
【答案】1.B 2.A
【解析】1.②大部分位于低纬,排除A;四地都位于沿海地区,B正确;③④地区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①②两地为发展中国家,排除C;四地主要分布与沿海平原地区,排除D。综上所述,选B。
2.⑤位于北非,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热,A正确;⑥位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B错误;⑦位于南极洲,气候冷干,C错误;⑧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D错误。综上所述,排除BCD,选A。
【点睛】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10°N-50°N的沿海平原地区。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植被B.水源C.地形D.矿产
4.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
A.气候和地形B.地形和经济C.气候和科技D.地形和科技
【答案】3.C 4.A
【解析】3.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C正确;植被、水源、矿产会影响人口的分布,但不是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4.黑河一腾冲一线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人口稠密,所以黑河一腾冲一线形成的基础是气候和地形,A正确;经济和科技会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所以不是黑河一腾冲一线多年基本保持不变的形成基础,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水热条件好,人口密集;降水少,冬季寒冷,人口稀疏。地形——丘陵平原为主,人口稠密;高山高原为主,人口稀疏。水源——水资源较充足,人口稠密;水资源短缺,人口稀疏。土壤——土壤肥沃,耕地多且集中,人口稠密;土地贫瘠,耕地少,人口稀疏。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大城市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落后,城镇少,人口稀疏。交通和通信——交通便捷,通信发达,人口稠密;交通闭塞,人口稀疏。社会历史——开发历史悠久,社会稳定,人口稠密;开发历史较短,人口稀疏。
下图为加拿大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加拿大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南部多北部少B.西部多东部少C.中间多四周少D..均沿河分布
6.哈德孙湾沿岸人口稀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B.水源C.矿产D.交通
【答案】5.A 6.A
【解析】5.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埃特蒙顿、蒙特利尔、多伦多等南部城市,北部和中部地区地区人口密度基本都在1人/km2以下,A正确;西部地区人口密布少于东部地区,B错误;中间人口密度较低,C错误;北部河流附近人口密度较低,所以D选项说均沿河分布,描述错误,D错误。故选A。
6.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片信息可知,加拿大哈德孙湾纬度较高,全年气温尤其是冬季温度较低,宜居度较差,A正确;由图可知哈德孙湾水源充足,应该分布较多人口,故水源不是哈德孙湾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B错误;哈德孙湾附近有银矿资源分布,同时也有铁路分布,这两个要素均是有利于人口分布的,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水源、气候、交通、矿产资源、经济、历史、政治等。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读部分世界人类大陆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乙处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发达B.自然条件优越
C.城市发展水平高D.工业发展较早
8.丁处只形成人口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
A.地处沿海,气候湿热,人烟稀少
B.水稻种植业发达,形成人口孤岛
C.环境条件差,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密集区
D.自然条件优越,形成人口孤岛
【答案】7.B 8.C
【解析】7.根据轮廓和位置可判断乙处位于南亚,南亚是世界上古老文化中心之一,人类在此居住历史悠久,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B正确;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A错误;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C错误;工业发展较晚,D错误。故选B。
8.丁处形成人口孤岛,说明其周围地区人口稀少,A错误;该处深居亚欧大陆内部,环境条件较差,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密集区,C正确,D错误;气候干旱,难以发展水稻种植业,B错误。故选C。
【点睛】世界人口的2/3集中分布在1/7的沿海、低平、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特别是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区。
分析下表有关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9.根据表中各国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10.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
A.自然因素B.开发历史的长短C.政治经济因素D.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
【答案】9.D 10.A
【解析】9.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由其地理位置、发展历史基础、资源状况(包括人口)、发展方式、国家政策、开放程度等因素综合影响,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商低,人口只是其中一个方面,A错误。从表格信息可看出,人口数量少,经济未必发达,如蒙古;人口密度大,经济未必落后,如日本;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越发达,如巴基斯坦。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D正确,BC错误。所以选D。
10.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和经济、交通、政治等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它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A正确;开发历史的长短、政治经济因素、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都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地球上的人口分布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与自然界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产物,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然而,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工具的更新,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支配作用逐步加强,人的动物学特性也逐步消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增多,社会性不断增强。人类的各种有目的的活动同样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所以社会经济条件也必然影响人口的分布。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图为世界人类大陆示意图(左)和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①代表的人类大陆是( )
A.东亚和东南亚B.南亚C.欧洲D.北美东部
12.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北半球中、高纬度B.沿河、近海平原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度D.内陆高山地区
【答案】11.A 12.B
【解析】11.根据世界人类大陆示意图中信息可知,①代表的人类大陆是东亚和东南亚,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12.根据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B正确,ABC错误,所以选B。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生产力发展水平、开发历史、政策等。
重庆市城口县位于大巴山腹地。选取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子,构建人居环境适宜性指数模型,并依据人居环境适宜性指数(HEI)大小将城口县村落划分为不适宜区,临界适宜区、一般适宜区、较高适宜区、高度适宜区5类。下表为城口县村落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统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3.城口县村落主要分布在( )
①高度适宜区②较高适宜区③一般适宜区④临界适宜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4.高度适宜区村落占比最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属于禁止开发区域B.水资源短缺
C.地势崎岖陡峻D.以城镇聚落为主
【答案】13.B 14.D
【解析】13.从表中可读出,临界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比高度适宜区和较高适宜区的的村落面积大、数量最多、且占比多,可判断出该县村落主要分布在临界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③④正确、①②错。③④正确,故选B。
14.高度宜居地更适宜人类居住,不可能是禁止开发区,A错;水资源短的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不可能是高度适宜区,B错;高度适宜区最适合人类居住,地形平坦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而崎岖陡峻的地区人口少,C错;城镇化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较好,经济发展较快,交通更加便利等,适宜人类居住,因此高度适宜,且城镇建设用地占主要部分,分布村落较少,D正确;故选D。
【点睛】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简单的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显然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 )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
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D.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
16.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发展程度B.自然地理环境
C.地域开发程度D.国家发展政策
17.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 )
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人口流动
C.移民搬迁,优化人口配置D.加强经济扶贫,资源优化配置
【答案】15.D 16.A 17.D
【分析】15.读图可知,江苏省北部人口密度小于南部;沿海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中部密度小于东南部;总体东南部人口密度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江苏省沿江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人口分布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地区,故经济发展程度是人口分布格局稳定的主因,A正确。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地域开发程度和国家发展政策是一直变化的,但是江苏省南部的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所以不是主导因素,CD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由题意可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差异,故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D正确。其它三项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江苏省的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江苏省南部地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苏南地区包括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 ,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2013年GDP总量达到了3.64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率超过70%,所有县(市)都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其中7个县(市)进入前十。
下图表示人口密度与海拔、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8.下列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左图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②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③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④左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右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9.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
①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②随着年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③在1000米以下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降低;1000米以上,人口密度降速变慢④在1000毫米以下随年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提高;1000毫米以上增速变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A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②图中C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③图中E点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④图中D点可能位于东北平原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18.B 19.C 20.A
【解析】18.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两图的纵坐标应为人口密度,世界上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总体而言,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左图中的横坐标表示海拔。降水极少的地区,气候干旱,多为荒漠或无人区,人口密度小,随着降水的增多,人口密度显著增大。但随着降水的进一步增多,由于气候过湿,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密度的增长又趋于减缓,所以右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年降水量。②③正确,①④错,故选B。
19.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随着海拔的升高,人口密度并非均匀递减,在1000m以下的地区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降低,在1000m以上的地区,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降速变慢。人口密度也并非随着年降水的减少而均匀增加,在1000毫米以下的地区,随年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提高,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人口密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加,增速变慢。①②错,③④正确,故选C。
20.图中A点的海拔约为4000m,可能位于青藏高原; C点海拔接近于0米,不可能位于四川盆地;E点年降水量极少,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D点年降水量介于1500~2000毫米之间,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不可能达到如此之大。①③正确,②④错,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①地形:平原和低山丘陵区,人口较密集;而高山与高原人口较稀疏。②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分布较多区,大多气候适宜。如热带地区,大多在高原地带(海拔高,气温凉爽)。③河流:人口最早大多聚集在河流附近(水路交通便利;用水方便;河流附近土壤有可能肥沃)④淡水资源:淡水资源丰富地,比如河湖众多,可以解决生产与生活用水。所以干旱区的人口分布大多依水源呈点、线、片状分布。⑤土壤:土壤肥沃,便于从事农业活动。⑥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工业活动,会吸引人口集聚,同时资源的开采,也易形成矿业城市。⑦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发地,人口数量少。比如河流人口多分布在地势较高区域,低洼处人口较少。
(2)社会经济因素:①水陆交通:交通便利处有利于人口集聚,人口较多。②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早,经济水平较高,人口多。③工农业基础:工农业发展水平好,则人口密度大。④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高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为显著。⑤政治因素、宗教、习俗、政策等:同种信仰、习俗相同、政治信仰相同的人易于聚集在某一区域。
21.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根据上述资料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图芬兰的人口分布,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并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影响芬兰人口分布的原因。
(3)试分析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
【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气候温和地区多,气候寒冷地区少;沿海平原多,内陆山地少。
(2)南部气温较高的地区人口多,北部气温较低的地区人口少。南部降水较多的地区人口多,北部降水较少的地区人口少。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人口较多;内陆山区,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3)政治,首都赫尔辛基位于南部,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达);交通,南部临海,交通便利。
【分析】本题以芬兰为区域载体,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等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图可知:整体来说,芬兰人口分布不均;具体表现是南部多,北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多,丘陵山地少;90%人口分布在较低纬度、气候温和地区,气候寒冷地区少。
(2)结合上题和所学知识: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等。北部纬度高,气温较低,加上受极地气团影响,冬季严寒,人口少;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适宜居住,人口多;沿海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较多;内陆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3)由材料可知:“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可知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主要有:赫尔辛基是首都,具有政治优势,且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位于南部沿海,交通便利。
国家
日本
巴基斯坦
蒙古
澳大利亚
面积(万平方千米)
37.8
79.6
156.6
768
人口(万人)
12500
14000
236
1766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331
176
1.5
2.3
适宜性分级
面积/km2
比例/%
村落数量/个
村落占比/%
不适宜区(6≤HEI≤26)
422
13.92
994
16.45
临界适宜区(26<HEI≤35)
873
28.80
2045
33.84
一般适宜区(35<HEI≤44)
886
29.23
1941
32.12
较高适宜区(44<HEI≤54)
601
19.83
805
13.32
高度适宜区(54<HEI≤94)
249
8.22
258
4.27
鲁教版 (2019)第一节 人口分布优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428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人口分布优秀复习练习题</a>,文件包含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练习2原卷docx、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练习2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一节 人口分布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一节 人口分布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图推测,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是,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精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精品一课一练,文件包含11人口分布同步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11人口分布同步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