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8页,共4大题、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为试题卷,不能答题,答题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 人体生长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到1岁左右的婴儿期,第二个高峰期就是青春期。以下选项中与青春期的身心发育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心肺功能增强B. 出现第一性征
C. 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D. 身高突增
【答案】B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因此,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详解】AD.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包括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心肺功能增强等,AD正确。
B.两性在生殖器结构方面的差异是各自性别最根本的标志,称为“第一性征”,又称主性征;同样可显示两性差异的生殖器以外的男女身体的外形区别则称为“第二性征”,又称副性征。第一性征在出生时就基本完备了,B错误。
C.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特点包括独立意识增强,心理方面逐渐变得成熟起来,C正确。
故选B。
走进历史博物馆,我们能看到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徜徉在博物馆,能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索自然,热爱科学。让我们随着导游的步伐,学习并思考完成下面小题吧
2. 现代人的第一个阶段是地猿群,导游讲解到地猿是由一类古猿进化而来的。这类古猿是( )
A. 长臂猿B. 大猩猩C. 森林古猿D. 猕猴
3. 导游强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虽然相似,但也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其体现在( )
①运动方式不同;②生殖方式不同;③脑发育的程度不同;④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2. C 3. C
【解析】
【分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2题详解】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地猿群也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可见,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题详解】
①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主要是爬行,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①正确。
②现代类人猿和人类都是哺乳动物,生殖方式相同,都是胎生,②错误。
③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 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可见脑的发育程度也不同,③正确。
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因此它们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不同,④正确。由此可见,ABD错误,C正确。
故选 C。
4.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下列有关人的生命诞生和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精子
B ②表示卵巢
C. ③表示受精卵的形成,需要发育10个月以上胎儿才能发育成熟
D. ④过程有细胞分裂和分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卵巢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详解】A.睾丸产生的生殖细胞是精子,①表示精子,A正确。
B.卵巢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②表示卵巢,B正确。
CD.③表示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形成;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由此可见,C错误,D正确。
故选C。
5. 小明的奶奶生病到医院做了手术,多吃什么食物更有利于伤口恢复?( )
A. 谷类食物B. 新鲜的瓜果和蔬菜
C. 动物肝脏D. 鸡蛋和牛奶
【答案】D
【解析】
【分析】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各不相同。
【详解】A.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麦芽糖、淀粉都属于糖类;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糖类,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新鲜的瓜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不符合题意。
C.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能预防夜盲症、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等,C不符合题意。
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鸡蛋和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小明的奶奶生病到医院做了手术,多吃鸡蛋和牛奶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更有利于伤口恢复,D符合题意。
故选D。
6. 消化液是由消化腺分泌的辅助消化的液体,它能有效的促进消化,维持人体所需的营养。下列消化液中,对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 )
A. 肠液和胰液B. 胆汁和胰液C. 唾液和胃液D. 胃液和肠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
①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
②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③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多种消化酶,对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有消化作用,A正确。
B.肝脏分泌的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只能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对淀粉、蛋白质无消化作用;胰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对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有消化作用,B错误。
C.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消化成麦芽糖,对蛋白质、脂肪无消化作用;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对淀粉、脂肪无消化作用,C错误。
D.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对淀粉、脂肪无消化作用;肠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对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有消化作用,D错误。
故选A。
7. 今天考试,妈妈为小红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肉、清蒸鱼、鸡蛋。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你认为还要添加下列哪项使这份食谱更合理?( )
A. 馒头B. 排骨汤C. 素炒豆角D. 牛奶
【答案】C
【解析】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要保持平衡。
【详解】午餐中:米饭主要提供糖类,红烧肉、清蒸鱼和鸡蛋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 可以看出,这份午餐缺少了蔬菜和水果类食物,因此在营养搭配上不够均衡。选项中:A馒头主要提供糖类,与午餐中的米饭重复;B 排骨汤主要含有蛋白质、无机盐和水分;C素炒豆角是蔬菜的一种,能够提供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平衡整体营养结构;D牛奶主要提供蛋白质和无机盐,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 肺炎常由病毒、细菌等感染或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引起,常用治疗方式之一是雾化给药,即利用设备罩住患者的口和鼻,将药液雾化成小液滴让患者吸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雾化药物只对咽部起作用B. 雾化药物只能通过鼻腔吸入
C. 雾化药物经呼吸道进入肺部D. 吸入雾化药物时,膈肌舒张
【答案】C
【解析】
【分析】雾化给药是指通过雾化器将药物以微小颗粒形式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效果的药物。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达到快速缓解呼吸道症状的效果。
【详解】A.雾化药物以微小颗粒的形式随气流吸入呼吸道,可到达肺部,故其作用部位包括呼吸道和肺,不只对咽部起作用,A错误。
B.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的器官,雾化治疗的药物可经鼻吸入,也可经口腔吸入,B错误。
C.雾化药物会随着呼吸,直接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于肺泡,常用于缓解治疗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C正确。
D.吸气时,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因此,吸入雾化药物时,膈肌收缩,D错误。
故选C。
9. 急性喉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多表现为咽喉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喉梗阻,有窒息死亡的危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喉是主要的发声部位,喉炎可引起声带充血,从而影响发声
B. 患者喉部黏膜分泌的黏液增多,黏液可以杀死一部分侵入的细菌
C. 若患者出现喉痉挛和喉梗阻现象,可通过人工呼吸对其进行急救
D. 慢性喉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鼻炎、气管炎、中耳炎等相邻器官炎症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工呼吸是指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采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
【详解】A.喉是发声器官,发音时声带向中线移动,声门闭合,肺内呼出的气流冲动声带而产生基音,再经咽、口、鼻共鸣,由舌、软腭、齿、唇构语,从而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语言。因此,喉是主要的发声部位,喉炎可引起声带充血,从而影响发声,A正确。
B.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中含有杀菌物质;因此,患者喉部黏膜分泌的黏液增多,黏液可以杀死一部分侵入的细菌,B正确。
C.若患者出现喉痉挛和喉梗阻现象,应首先想办法保证呼吸道通畅,而不是进行人工呼吸,C错误。
D.慢性喉炎若不及时治疗,病菌会入侵相邻器官,可能会引发鼻炎、气管炎、中耳炎等,D正确。
故选C。
10.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其主要原因是( )
A.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B. 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C. 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D. 有利于保护声带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详解】人的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的动作无所适从,导致食物“呛”入食管的事故发生,因为人的右支气管一般短而粗,左支气管细而长,所以食管会落入右支气管,严重时可患吸入性肺炎。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组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1.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研究肥胖的成因及解决方法,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同龄且健康的A、B、C三个品系的小鼠,每个品系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饲喂等量的常规饲料和高脂饲料。
步骤二:在适宜环境中饲养8周,禁食12h后,检测脂肪细胞体积相对值(反映小鼠的肥胖程度),结果如下图1。
步骤三:从图1中选择最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小鼠品系,检测所选品系小鼠细胞内与脂肪代谢相关的激素敏感脂肪酶(HSL)、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和甘油三酯水解酶(TGH)的含量,结果如下图2。
(1)人体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肥胖的主要物质是脂肪,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内消化成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后,才能被小肠吸收。
(3)图1三个品系小鼠中,最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_________品系小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又选取肥胖小鼠,进行为期8周的跑台运动实验,以探究运动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表中第三组的处理方式“?”处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肠 (2) ①. 甘油 ②. 脂肪酸
(3) ①. A ②. 小鼠脂肪细胞体积相对值高,且差值明显,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的研究对象
(4) ①. 运动 ②. 加强运动可以减少肥胖小鼠体重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与此相适应,小肠有着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面积大;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小问2详解】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小问3详解】
据图1柱状图可见:A品系实验组脂肪细胞体积相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B品系脂肪细胞体积相对值一样;C品系脂肪细胞体积相对值变化不明显。可见最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A品系小鼠,原因是小鼠脂肪细胞体积相对值高,且差值明显,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的研究对象
【小问4详解】
①为了与第二组形成对照,第三组的方式为肥胖、运动。
②据表中的数据可知,肥胖加运动比肥胖不运动的体重低,因此说明加强运动可以减少肥胖小鼠体重。
12. 下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_______模拟人体的膈肌,序号_______模拟人体的胸廓,序号①模拟人体的_______,序号③模拟人体的_______。
(2)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_______(呼气或吸气)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_______(收缩或舒张),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增大或减小)。
【答案】(1) ①. ④ ②. ② ③. 气管 ④. 肺
(2) ①. 吸气 ②. 收缩 ③. 增大
【解析】
【分析】图1中气球缩小,模拟了呼气过程;图2中气球扩张,模拟了吸气过程。题图中:①模拟气管,②模拟胸廓,③模拟肺,④模拟膈肌。
【小问1详解】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由胸廓围成的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因此,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①玻璃管模拟的是气管,序号②玻璃钟罩模拟的是胸廓,③气球模拟的是肺,④橡皮膜模拟的是膈肌。
【小问2详解】
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 由题图可见,图2中气球变大,模拟的是人体在吸气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收缩,膈肌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13. 试管婴儿最初由英国产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和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合作研究成功,该技术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轰动。1978年7月25日,全球首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2011年11月27日,上海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诞生。试管婴儿作为一种现代辅助生育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下图表示试管婴儿的产生过程,据图分析下列相关问题。
(1)女性卵巢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子受精的场所是___________,胚胎发育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3)胎儿生活在半透明的液体即____________中,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4)试管婴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的___________排出,称为自然分娩。若需要剖腹产则需要麻醉后,借助手术器械剖开___________,取出婴儿。
【答案】(1) ①. 产生卵细胞 ②. 分泌雌性激素
(2) ①. 输卵管 ②. 子宫
(3) ①. 羊水 ②. 胎盘 ③. 脐带
(4) ①. 阴道 ②. 子宫
【解析】
【分析】人的生殖过程: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此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图中:1是输卵管,2是子宫,3是卵巢,4是阴道。
【小问1详解】
卵巢是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小问2详解】
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子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结合分析可知,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小问3详解】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小问4详解】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经过大约38周后,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分娩意味着新生儿诞生。若需要剖腹产麻醉后,借助手术器械剖开子宫,取出婴儿。
14. 近期支原体肺炎高发,主要症状为干咳和发热。人体在发烧的时候,体温升高,消化功能减弱。同学们为探究高温是否会抑制消化酶的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请结 合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1)本设计使用唾液进行实验,是因为唾液中含有_________酶。
(2)本实验中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
(3)将表格中的实验处理补充完整: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是利用了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特性。
(5)上述实验的合理假设是高温会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淀粉酶的作用。
(6)若假设成立,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唾液淀粉##淀粉 (2)作对照
(3)2毫升1%淀粉溶液 (4)遇到碘液会变蓝色
(5)抑制 (6)液体变蓝色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出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本设计使用唾液进行实验,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小问2详解】
探究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探究条件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因此,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温度,该实验中1号试管放在37℃水中水浴,其作用是作对照。
小问3详解】
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其它的实验条件应该都相同且适宜,这样可以避免其它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A 处应加入的液体是:2毫升1%淀粉溶液。
【小问4详解】
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色,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色。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是利用了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色的特性。
【小问5详解】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所以上述实验的合理假设是:高温会抑制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小问6详解】
若假设成立,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应为液体变蓝色,因为高温抑制了淀粉酶的活性,不能将淀粉消化,淀粉遇碘溶液变成蓝色。组别
小鼠数量
处理方式
小鼠体重(g)
小鼠体长(cm)
第一组
10只
正常,不运动
25.19
9.33
第二组
10只
肥胖,不运动
31.86
10.08
第三组
10只
肥胖、?
28.32
9.73
处理方法
实验组号
1号
2号
加入液体
2毫升1%淀粉溶液
A
预热5分钟
37℃水浴
沸水浴
加入唾液
2毫升
2毫升
保温10分钟
37℃水浴
沸水浴
冷却后进行淀粉检测
滴加2~3滴碘液
滴加2~3滴碘液
实验现象
液体不变蓝色
?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共14页。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