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学校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116209/0-17250309574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学校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116209/0-17250309574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学校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116209/0-17250309574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学校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学校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茶经》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采B.拍C.焙D.封
2.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钢B.玻璃C.玻璃钢D.有机玻璃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氯化镁:MgClB.三个硫酸根离子:
C.两个氦原子:2HeD.一氧化碳:C
4.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A.量取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
C.制取氢气 D.干燥氢气
5.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道尔顿C.张青莲D.屠呦呦
6.刚玉是一种由氧化铝(Al2O3)结晶形成的宝石。氧化铝属于
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有机物
7.2024年5月1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已成功试航。福建舰航母飞行甲板的钢板表面镀镍,可以防腐和增加硬度,图为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镍属于金属元素B.图中n的值为16
C.镍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D.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g
8.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民间有插艾草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中矢车菊黄素的化学式为C18H16O8。下列关于矢车菊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360 g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菊花素中含有42个原子
9.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Water fr Peace”(以水促和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水是良好的溶剂,能将有机合成材料溶解掉
D.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就变成纯水
10.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A.AB.BC.CD.D
11.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单质
D.反应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我国内陆盐业资源丰富,《天工开物》记载了多种卤水制盐的方法与过程,其中一种制盐示意图如图所示。原文节选“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顷刻结盐,色成至白”。回答下列小题。
12.根据图,判断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井卤”即为卤水,属于混合物
B.铜釜是一种容器,属于金属材料
C.“火井”中可燃物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无机物
D.“曲竹”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13.上述方法制得的NaCl中会含有少量KNO3。根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NO3、NaCl都属于盐类
B.溶解度:KNO3>NaCl
C.将卤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净的NaCl
D.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14.下列物质的鉴别与除杂的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AB.BC.CD.D
1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与简答
16.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很多蕴含着浓厚的化学知识。造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北宋诗人曾对“敲冰纸”写下“寒溪浸楮春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的赞美诗句。该造纸的部分生产情景如图:
(1)“寒溪”是制得质量上佳纸张的重要原因。因为冬天气温低,水中可溶性杂质溶解度变 ;河面上结的冰层使水与 隔绝,水中细菌、藻类等微生物较少,水质极佳。
(2)“楮”指树皮,树皮属于 (选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舂捣”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
(3)“帘”是带筛网的捞纸工具,“举帘”工作原理与实验室中 (填一操作名称)相似。
(4)人们常采用喷洒二乙基锌Zn(C2H5)2溶液的方法来保护纸质文物: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乙烷(C2H6)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灭火的原理,分析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纸质图书或档案失火的主要原因: 。
17.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胃的化学性消化功能: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胃壁上有一种特殊的腺体,能分泌胃液。盐酸是胃液的一种成分,它能使胃液保持激活胃蛋白酶所需要的最适宜的pH,它还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水解,以及具有杀死随食物进入胃里的细菌的作用。此外,酸性环境还有助于小肠吸收铁和钙。
胃有很强的消化功能,靠的是胃内的盐酸、胃蛋白酶和黏液。胃液的pH可以达到0.9~1.5,足以把金属锌溶解掉。胃蛋白酶能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黏液能把食物包裹起来,既能起到润滑作用,又能保护胃黏膜,使它不受食物引起的机械损伤。但黏液中的糖蛋白有的含糖量很高,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它们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胃里的盐酸、胃蛋白酶和黏液联合起来,几乎可以消化一切食物。
(1)胃液的pH为 ,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吸收的铁和钙是指 (填“单质”或“元素”)。
(2)金属锌溶解在胃酸里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文中提到的营养素有蛋白质、水、无机盐、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还应有 。
(4)治疗胃酸过多可以服用含 (填化学式)的胃药。
三、实验题
18.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及性质检验
ⅰ.仪器B的名称是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图-1中 组合(填字母),与图-2的发生装置具有相同的优点。
ⅲ.用图-2装置制备CO2并验证其性质。烧杯中的现象是 ,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检验CO2时,将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填“b”或“c”)端连接橡胶管a上。
(2)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与应用
ⅰ.碳捕集:采用物理方法—“冷甲醇洗法”。通过加压降温用甲醇捕集废气中的CO2.若将CO2从甲醉溶液中分离出来,需进行的操作是 。
ⅱ.碳利用与封存:将超临界CO2注入地下孔隙,将原本难以开采的游离石油“挤出”,驱油的同时将CO2封存。石油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资料:超临界CO2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强下,CO2处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状态。
下列对超临界CO2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填字号)。
a.与CO2的组成不同 b.不可燃、不助燃 c.与干冰相比,分子间隔不同
四、科学探究题
19.生态富民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创新采用了“渔光互补”发展模式,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渔光互补的工作模式、鱼塘水的成分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了解渔光互补模式
【信息检索】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到“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发电,下方的水域则用于水产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展模式。
【分析交流】
(1)光伏发电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任务二:检测分析鱼塘水质
【听取介绍】同学们来到“XX渔光互补示范园”参观,据专家介绍,水产养殖过程中需保证合适的水温、溶氧量和酸碱度。
【检测水质】
(2)同学们用 对鱼塘水的酸碱度进行了检测。
【小组讨论】
(3)同学们继续测定了不同时间段内鱼塘水的pH,并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相应图像。同学们分析,鱼塘水中溶有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pH应该减小,但从清晨到中午,鱼塘水的pH却逐渐增大,其原因可能与水中藻类的 作用有关。
任务三:探究鱼塘水的成分
【教师指导】老师告诉同学们:①鱼塘底部塘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易使水质酸性增强;②该鱼塘养殖鱼虾,需定期投入CaCl2为鱼虾补充钙质。
【猜想假设】同学们猜想:该鱼塘水呈酸性,且含有CaCl2。
【进行实验】
(4)
【反思评价】
(5)步骤②中产生白色沉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有同学对实验结论提出了质疑,理由是 ,同学们改进方案后重新进行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任务四:展示项目研究成果
【成果分享】
(7)同学们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到“渔光互补”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效生产模式,他们设计了板报进行宣传,请你与他们共同完成板报内容 。
五、综合应用题
20.化石燃料对人类社会非常重要。
(1)石油、天然气、 是常见的化石燃料。
(2)《梦溪笔谈》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烟甚浓”是由于石油 造成。
(3)石油综合利用过程中会产生炼油碱渣,要将碱渣中的 Ca2+转化为 CaCO3垢除去,如图为不同pH值时水中碳酸化合物的形态,控制pH在 (填字母)以上有更好的处理效果,理由是 。
a.4.5 b.6.3 d.10.5
(4)天然气常用作燃料,将天然气转化为其他含碳化合物是其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甲醇(CH3OH)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i.甲醇属于 (“有机物”或“无机物”),甲醇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ii.从微观角度解释,天然气能被压缩的原因是 。
iii.转化炉主要生成合成气CO和H2,写出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将低浓度的 CO、H2回流到压缩机的意义是 。
21. 铜铝双金属材料可用于降解含硝基苯的工业废水,制备该材料的流程如图:
(1)上述流程中,除去铝箔表面氧化物的操作为 (填“酸洗”或“水洗”)。
(2)废水初始pH对硝基苯降解的影响如图所示,pH为 时效果显著。
(3)用H2也可还原硝基苯(C6H5NO2)为苯胺(C6H7N),反应为,制得的苯胺,理论上消耗H2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金属材料“化学镀铜”过程中利用了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强”或“弱”),化学镀铜过程中,固体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农技师给缺钾的大豆施钾肥
钾属于活泼金属
B
营养师帮运动员制作富含蛋白质的套餐
蛋白质属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C
工程师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
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反应
D
建筑师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碳酸钙坚硬且不溶于水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H4和H2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B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取样后,加水溶解,测溶液温度
D
除去KCl中少量的KClO3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加热
编号
A
B
C
D
实验
方案
实验目的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之一“需要接触O2”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鱼塘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 。
溶液变成红色
鱼塘水呈酸性
②另取少量鱼塘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足量 溶液。
,一段时间后产生白色沉淀
且含有CaCl2
参考答案:
1.C
【详解】A、采茶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烘焙加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好变化,符合题意;
D、封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钢为铁和碳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玻璃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玻璃钢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玻璃布、带、毡、纱等作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作基体材料制成,故属于复合材料,故C符合题意;
D、有机玻璃是一种塑料,属于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属于合成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A、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化学式为:MgCl2,不符合题意;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不符合题意;
C、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氦原子表示为:2He,符合题意;
D、每个一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A.量取浓硫酸,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地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样容易造成酸液飞溅,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将长颈漏斗下端浸入液面下方,形成液封,防止产生的氢气从长颈漏斗口逸散,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气用浓硫酸干燥时,气体的进出为长导管进短导管出,故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5.D
【详解】A、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不符合题意;
B、道尔顿发现了原子论,不符合题意;
C、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符合题意;
D、屠呦呦受此启发发现了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奖,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氧化铝是铝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选B。
7.D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铬,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8=2+8+n+2,n=16,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6,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8.A
【详解】A、矢车菊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错误;
C、矢车菊黄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16):(16×8)=27:2:16,碳元素质量比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该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 一个矢车菊黄素分子由18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8个氧原子构成,1个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9.A
【详解】A、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是良好的溶剂,但不能将有机合成材料溶解掉,故选项说法错误;
D、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仍含有多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A、钾肥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等,所以给缺钾的大豆施钾肥与钾属于活泼金属无关。A符合题意;
B、由于蛋白质属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所以营养师帮运动员制作富含蛋白质的套餐。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反应,所以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不符合题意;
D、由于碳酸钙坚硬且不溶于水,所以可选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A。
11.A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A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
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乙、丙三种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均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2,故D错误。
故选:A。
12.C 13.B
【解析】12.A、“井卤”即为卤水,卤水中含有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正确;
B、铜釜是一种容器,由金属铜制成,属于金属材料。B正确;
C、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C错误;
D、“曲竹”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即纤维素来源于“曲竹”,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13.A、KNO3、NaCl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类。A正确;
B、比较物质溶解度大小要指明温度,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KNO3和NaCl溶解度的大小。B不正确;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将卤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净的NaCl。C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14.C
【详解】A、分别点燃,甲烷和氢气燃烧,均能发出淡蓝色火焰,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B、加入足量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铜,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C、取样后,加水溶解,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D、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B
【详解】A、该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两瓶中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得出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不符合题意;
B、虽然两种物质温度不同,但由于一个烧杯中是酒精,另一个烧杯中是水,不符合控制变量的原则,无法得出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符合题意;
C、一支试管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另一只试管中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氧气接触,生锈,可以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接触O2”,不符合题意;
D、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都与氧气接触,但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白磷能燃烧,这是因为在热水的加热下铜片的温度接近80℃,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1) 小 空气(或氧气)
(2) 天然 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3)过滤
(4)
(5)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
【详解】(1)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寒溪”是制得质量上佳纸张的重要原因,因为冬天气温低,水中可溶性杂质溶解度变小;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河面上结的冰层使水与空气(或氧气)隔绝,水中细菌、藻类等微生物较少,水质极佳;
(2) 树皮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楮”指树皮,树皮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舂捣”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3) “帘”是带筛网的捞纸工具,能将固体与液体分离,“举帘”工作原理与实验室中过滤相似;
(4)根据“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乙烷(C2H6)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金属氧化物为Zn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液态二氧化碳气化能隔绝氧气,且能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图书馆内图书起火时,可以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其中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精密仪器等火灾。
17.(1) 0.9~1.5 元素
(2) 置换反应
(3) 糖类 维生素、脂肪
(4)(或)
【详解】(1)由文中内容“胃液的pH可以达到0.9~1.5,足以把金属锌溶解掉”可知,胃液pH为0.9~1.5,故填:0.9~1.5;
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吸收的铁和钙是指元素,故填:元素;
(2)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3)由文中内容“黏液中的糖蛋白有的含糖量很高,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它们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可知还提到了糖类,故填:糖类;
人体六大营养素为”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故填:维生素、脂肪;
(4)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可服用弱碱性的可食用药物治疗,如、,故填:(或)。
18.(1) 锥形瓶 CaCO3+2HCl=CaCl2+H2O+CO2↑ AD 气球飘起 c
(2) 降压、升温 不可再生 bc
【详解】(1)ⅰ.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
ⅱ.图-2的发生装置可以通过抽动铜丝,使液体和固体接触和分离,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目的;图-1中AD组合,与图-2的发生装置具有相同的优点,将固体放在多孔塑料板上,通过打开或关闭弹簧夹,控制液体和固体的接触和分离,进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ⅲ.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可观察到烧杯中充有空气的气球飘起;检验CO2时,为了使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气体应该长进短出,则将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c端连接橡胶管a上;
(2)ⅰ.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减小而减小,通过加压降温用甲醇捕集废气中的CO2,若将CO2从甲醉溶液中分离出来,需进行的操作是降压、升温;
ⅱ.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在短期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a、超临界CO2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强下,CO2处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状态,与CO2的组成相同,故错误;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超临界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故正确;
c、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超临界CO2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强下,CO2处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状态,与干冰相比,分子间隔不同,故正确;
故选:bc。
19.(1)物理变化
(2)pH试纸或pH计
(3)光合
(4) 紫色石蕊试液 碳酸钠溶液(合理即可) 先产生气泡
(5)CaCl2 +Na2CO3=CaCO3 ↓+(合理即可)
(6)鱼塘水中含有的钙、镁离子会和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
(7)改善水质,减小污染
【详解】(1)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能量形式的转化,物质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物理变化;
(2)鱼塘水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
(3)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藻类植物会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利用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使鱼塘水的酸性减弱,导致pH增大,其原因可能与水藻的光合作用有关;
(4)①结论是鱼塘水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取少量鱼塘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②鱼塘水含有CaCl2,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另取少量鱼塘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Na2CO3溶液,与酸性物质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故现象是先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产生白色沉淀;
(5)步骤②中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 +Na2CO3=CaCO3 ↓+2NaCl;
(6)有同学对实验结论提出了质疑,理由是鱼塘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钙、镁离子会和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7)在“渔光互补”模式中,水面上方的光伏板可以减少水面接受的光照强度,从而抑制藻类的过度生长。藻类的过度繁殖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适当抑制藻类生长有助于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渔光互补”起到了改善水质,减小污染的生态效益。
20.(1)煤
(2)不完全燃烧(或不充分燃烧)
(3) d 此时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占总浓度比率高,能更充分地与钙离子形成碳酸钙沉淀而被除去
(4) 有机物 3:1 分子之间有间隔
(5)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详解】(1)煤、石油、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故填:煤。
(2)石油是含碳、氢元素的物质,含碳、氢元素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时,碳、氢元素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微小的炭黑颗粒等物质。所以“烟甚浓”是由于石油不完全燃烧造成。故填:不完全燃烧。
(3)石油综合利用过程中会产生炼油碱渣,要将碱渣中的 Ca2+转化为 CaCO3垢除去,控制pH在10.5以上有更好的处理效果,理由是。故填:d;此时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占总浓度比率高,能更充分地与钙离子形成碳酸钙沉淀而被除去。
(4)i.甲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物质类别属于有机物;甲醇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4)=3:1。故填:有机物;3:1。
ii.气体能被压缩的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故填:分子之间有间隔。
iii.转化炉主要生成合成气CO和H2,则合成塔中一氧化碳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5)将低浓度的 CO、H2回流到压缩机的意义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故填: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21.(1)酸洗
(2)2或12
(3)解:设制得93kg的苯胺,理论上消耗H2的质量是x
答:理论上消耗H2的质量是6kg。
(4) 强 增大
【详解】(1)铝箔表面的氧化物是氧化铝,氧化铝可与酸反应,所以流程中除去铝箔表面氧化物的操作为酸洗;
(2)由图可知,pH=2和12时,硝基苯降解率较高,效果显著;
(3)解析见答案;
(4)由图可知,“化学镀铜”的原理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Al2(SO4)3,该过程中利用了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由可知,化学镀铜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增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学校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学校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学校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新疆部分学校中考素养第三次模拟检测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