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武威三中九年级教研联片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1.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
A. 具有细胞结构
B. 能使动物和植物致病
C. 能够繁殖后代
D. 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据此解答。
【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能靠自身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即病毒能进行繁殖,所以病毒也属于生物,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 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运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它们都具有生长和繁殖的能力。生长是指生物体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繁殖则是生物体产生后代的过程,A符合题意。
B.病毒就是一种非细胞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而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不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发生在绿色植物和一些细菌中。这些生物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有机物和氧气。然而,并不是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例如动物和人类就不能,C不符合题意。
D.虽然许多生物具有运动能力,但也有一些生物是静止的或几乎不运动的。例如,植物通常被固定在土壤中,它们通过生长和发育来适应环境,而不是通过运动。此外,一些微生物(如细菌)也缺乏明显的运动能力,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在“藻类→草食鱼→肉食鱼→鲨鱼”食物链中,如果水质被有毒物质汞污染,那么体内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 藻类B. 草食鱼C. 肉食鱼D. 鲨鱼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据此在“藻类→草食鱼→肉食鱼→鲨鱼”食物链中,如果水质被有毒物质汞污染,那么体内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鲨鱼,最少的是藻类。
考点: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4. 图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链为④→③→②→①
B. ①是生产者,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C. ②③④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
D. 能量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增,④最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故该食物链为:①→②→③→④,A错误。
B.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所以,该食物链中,④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B错误。
C.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故②③④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C正确。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来说,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能量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减,④最少,D错误。
故选C。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食物链、生物富集等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5. 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却对人类生活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无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 草履虫的运动器官是鞭毛
C. 草履虫生物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 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纯利无害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详解】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异养,A正确。
B.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运动结构是纤毛,在水中旋转前进,B错误。
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C错误。
D.单细胞生物有引起人类患病,如有的细菌引起人类患病,有的对人类有益,如酵母菌可以酿酒等,D错误。
故选A。
6. 科学家为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难题,研制出了人造皮肤。人造皮肤需要对细胞进行培养,在培养瓶中无需添加的物质是( )
A. 葡萄糖B. 无机盐C. 纤维素D. 氨基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有水、氧、无机盐等无机物和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能量主要从食物中获得。
【详解】在培养瓶中培养人的皮肤细胞,要想让细胞活下去,需要提供细胞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无菌的、有氧的环境等条件,因此培养瓶需要加入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物质,而纤维素是大分子的有机物,细胞不能吸收利用。C符合题意。
故选C。
7. 日常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其目的一致的是( )
A. 农田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 冷藏蔬果——促进蔬果的呼吸作用
C. 田间松土——抑制根部的呼吸作用
D. 晾晒粮食——促进粮食的呼吸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详解】A.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目的是促进根部的呼吸,故A正确。
B.冷藏蔬果,原理是低温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故B错误。
C.田间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有利于根的呼吸,故C错误。
D.晾晒粮食可以减少水分,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8. 下列诗词中描绘的生物,对水的依赖程度最高的是( )
A.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D.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答案】A
【解析】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湖水中富含有机物,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
【详解】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意思是春天、日出时温度升高,利于藻类植物的生活,藻类大量繁殖,使得水出现绿色,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对水的依赖程度最高,A符合题意。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的应该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处,如井台上,矮小,呈绿色,B不符合题意。
C.山桃是被子植物,摆脱了对水的依赖;野蕨是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树林中,C不符合题意。
D.梅是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有发达的输导组织,摆脱了对水的依赖,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在孕妇身旁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有害物质从母体进入胎儿的结构是( )
A. 皮肤B. 子宫C. 胎盘D. 输卵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
【详解】A.皮肤,位于身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起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子宫有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B不符合题意。
C.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烟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胎盘、脐带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健康,C符合题意。
D.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从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需要的时间是( )
A. 7周左右B. 8周左右C. 9周左右D. 10周左右
【答案】B
【解析】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各有不同的功能。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雌性激素,输卵管,它具有输送卵细胞的功能,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也是定期形成月经的地方。
【详解】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B符合题意。
故选B。
11. 下图表示人体膈肌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A中,膈肌收缩,吸气B. 图B中,膈肌收缩,呼气
C. 图A中,膈肌舒张,呼气D. 图B中,膈肌舒张,吸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呼吸运动是呼吸肌(膈肌、肋间肌等)收缩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扩张与缩小过程,也是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提供原动力的过程。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图A)和呼气(图B)两个过程。
【详解】AC.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所以,图A中,膈肌收缩,表示吸气,A正确、C错误。
BD.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所以,图B中,膈肌舒张,表示呼气,BD错误。
故选A。
12. 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的路线是( )
A.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B. 鼻腔→气管→肺泡→肺部毛细血管
C.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部毛细血管
D. 鼻腔→咽→喉→支气管→肺泡→气管→肺部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
【详解】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随后进入肺泡,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由于肺泡内氧气的浓度比血液中的高,氧气便扩散到肺泡外毛细血管的血液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处;因此外界氧气进入人体的路线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部毛细血管。
13. 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重吸收作用发生在( )
A. 肾小球B. 肾小囊C. 肾小管D. 输尿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了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据此解答。
【详解】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原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故选C。
14.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们会大量出汗,为补充体内水分,最好饮用的是( )
A 纯净水B. 淡盐水C. 奶茶D. 鲜果汁
【答案】B
【解析】
【分析】排汗是排泄的一种方式,汗液中含部分无机盐,主要是钠盐。淡盐水含有含钠的无机盐,能补充因大量出汗而过多排出的无机盐,最好饮用淡盐水。
【详解】皮肤中的汗腺能够分泌汗液,汗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氯化钠)等物质。皮肤是排泄的重要途径。运动员经比赛时会大量出汗,丢失体内的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需要及时得到补充,运动后最好是饮用淡盐水,不仅可以补充体内水分的不足,而且可以补充体内电解质的不足,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水盐代谢,B正确。
故选B。
15. 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
A. 哺乳动物B. 环节动物C. 软体动物D. 节肢动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动物。
【详解】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而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D正确。
故选D。
16.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等应用于食品制作
B. 青霉等应用于生产抗生素
C. 链球菌(细菌)引起人患手癣、足癣
D. 甲烷菌等应用于污水处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如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正确。
B、利用青霉菌生产抗生素--青霉素,正确。
C、真菌引起人患手癖、足癖,错误。
D、一些细菌如甲烷菌在无氧气的条件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正确。
考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17. 生物多样性是指( )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因此,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8.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 哺乳类是由古代爬行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C.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矮到高、由小到大
D.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里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受到突变、选择、迁移等的影响。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详解】A.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因此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A正确。
B.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哺乳类是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B正确。
CD.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形成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生物的进化趋势可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C错误,D正确。
故选C。
19. 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则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
A. 23条、23个B. 23条、无数个
C. 23对、46个D. 23对、无数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详解】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因此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有23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又因一条染色体是由一个DNA分子组成,所以生殖细胞中DNA的数目是23个。
故选A。
【点睛】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20. 下列各组疾病中,全部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A. 疟疾、埃博拉出血热B. 肺结核、侏儒症
C. 流行性感冒、近视眼D. 蛔虫病、冠心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详解】A.疟疾、埃博拉出血热都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属于传染病,A正确。
B.肺结核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属于传染病,侏儒症不属于传染病,B错误。
C.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近视眼是用眼不当形成的,不属于传染病,C错误。
D.蛔虫病属于传染病,冠心病不属于传染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共13分)
21. 植物细胞的结构中,有保护作用的是 __________。
【答案】细胞壁和细胞膜
【解析】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如图:
【详解】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可见,在植物细胞的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细胞壁和细胞膜。
22. 对我国植被资源破坏最大的是人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①. 乱砍滥伐 ②. 毁林开荒 ③. 过度利用
【解析】
【详解】对我国植被资源破坏最大的是人为的滥砍乱伐、慧琳开荒和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因此我国倡导大家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退耕还林,退耕还湖、还海等,植树造林。
23. 人体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调节之下, 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使各种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_________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_______________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答案】 ①. 神经系统 ②. 激素 ③. 小肠 ④. 肝脏
【解析】
【分析】人体的各个系统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又不能独立的完成各自的功能,例如人在运动时,需要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协调活动。
【详解】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
【点睛】在人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4. 动物对植物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动物能促进植物的_______和_______。
【答案】 ①. 繁殖(分布) ②. 分布(繁殖)
【解析】
【分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详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点睛】掌握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5. 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常见的方式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 ①. 扦插 ②. 嫁接(压条等)
【解析】
【详解】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
26. 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的__________进化而来。生物进化的历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爬行动物 ②. 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解析】
【详解】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因此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27. ___________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答案】化石
【解析】
【详解】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三、读图理解题(共7分)
28. 如图所示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由小长大起点是甲,由甲到戊的过程与细胞的____和____密切相关。
(2)细胞从图甲到图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数量先加倍,然后平均分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确保了新细胞与亲近细胞具有相同的该物质。
(3)b过程叫做细胞的____,图丁所示的结构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叫做____。与动物体相比,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
(4)图戊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上一般总是正面绿色深些,背面绿色浅些,这一特点与植物的____作用相适应。
【答案】(1) ①. 分裂 ②. 分化
(2)染色体 (3) ①. 分化 ②. 器官 ③. 系统
(4)光合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a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乙表示细胞数量的增加,b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c过程表示组织形成器官,d表示 器官形成植物体的过程。甲表示植物细胞,丙表示植物的主要四种组织,丁表示植物的叶,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小问1详解】
植物体是通过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长大的。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因而生物体也由小长大。图中的甲表示植物细胞,a的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戊表示植物体,因此,植物由小长大起点是甲,由甲到戊的过程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密切相关。
【小问2详解】
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小问3详解】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图中b的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图中丁是植物的叶,属于器官。植物体直接由器官构成植物体 ,因此,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小问4详解】
图戊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上一般总是正面绿色深些,背面绿色浅些。这一特点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相适应。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叶片的正面通常含有较多的叶绿体,且排列紧密,使得正面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叶片的背面则含有较少的叶绿体,且排列较为疏松,因此绿色相对较浅。这种结构特点有助于植物更好地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2024年甘肃省武威三中九年级教研联片二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三中九年级教研联片二模生物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读图理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甘肃省武威十七中教研联片九年级三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十七中教研联片九年级三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甘肃省武威十七中教研联片九年级三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甘肃省武威十七中教研联片九年级三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甘肃省武威十七中教研联片九年级三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十七中教研联片九年级三模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读图理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