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课时5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课时5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01
    课时5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02
    课时5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03
    课时5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04
    课时5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05
    课时5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06
    课时5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07
    课时5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08
    还剩3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课时5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课时5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集训·命题前瞻,热考主题·技法有招,主干知识·多维拓展,汉武帝,儒学为主,正统地位,财政收,建安文学,南朝骈文,解题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儒学(1)汉代:________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唐代:儒学复兴运动①原因:儒学的__________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②时间:唐朝中期。③内容:韩愈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
    2.道教(1)兴起:东汉末年,是中国本土宗教。
    3.佛教(1)传入:两汉之际。
    (3)曲折:反佛斗争①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影响到政府的____________。②概况:南朝无神论思想家______是反佛最杰出的代表;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③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并未从根本上遏制佛教的发展。
    易错陷阱正确认识从“三教合归儒”到“三教并行”(1)“三教合归儒”不是三教相互融合而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2)唐代出现了“三教并行”的局面,但并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只是体现了三教融合、并存的特点。
    二、文学艺术1.文学(1)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开始,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__________、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__________、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2)唐代: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分别被誉为“诗仙”和“______”。
    知识补遗社会变迁对唐诗发展的影响(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3)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的由盛转衰。
    3.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唐朝物质经济的高度发达,庶族地主构成的新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教育的深入普及发展再加上唐朝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都对“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使参与和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精英文化被广大群众接受,而通俗文化也相应地提升了水平,所以唐朝的文化显示出空前活跃的氛围。——摘编自唐伟《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试论唐朝文化的普及》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空前活跃的原因。(1)经济繁荣,为文化活跃提供物质保障;(2)庶族地主地位上升,成为唐代文化活跃的主要新兴力量;(3)教育的深入发展,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4)统治阶级政策开明,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宽松。
    四、中外文化交流1.中外佛教文化交流(1)从东汉到北朝,中亚、______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2)东晋的______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3)唐朝的高僧______前往天竺取经。(4)唐朝高僧______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授佛法。(5)日本、新罗等国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高僧空海回国时带走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
    2.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1)唐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____________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3)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____________等港口城市定居。
    以图解史中华文化圈的形成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一方面促进了唐代经济的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唐代文化的对外传播泽被东西,影响深远,推动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有利于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一、魏晋至隋唐文化的时代特色【主题阐释】  一、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  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异;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存在南北差异,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  2.体现民族大交融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佞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释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无不打上佛教的烙印。  4.科技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5.文化交流促进了大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二、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
    【素养提升】 (2020·江苏高考·T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二、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主题阐释】  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交往范围广泛。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与欧洲、非洲也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  (2)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  (3)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
      (4)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  (5)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影响  (1)促进了唐朝经济进一步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各国土特产输入中国,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等输入中国;外来宗教在中国广泛传播。  (2)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3)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如新罗、日本、天竺等。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佛教、道教的社会影响  1.同佛教和道教有关的建筑和艺术得到发展。如印度的文学、声韵、音乐、舞蹈、建筑、绘画、雕塑、医学等,亦伴随佛教同来,对中国固有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佛教建筑亦使中国建筑增加了不少新的成分,如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三大佛教石窟。  2.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但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寺院经济发展,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威胁封建统治。
      4.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范缜的《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  5.道教一度成为农民阶级斗争的武器。  6.推动中西交流:为了传播和追求佛教之真理,出现了一股西域高僧来华和中土高僧西行的历史性潮流。例如,法显为了求法而经西域至天竺,又由水路回国;又如鸠摩罗什、菩提达摩等人或由陆路,或由水路来华,使中国和印度、西域之间的交通发展迅速。玄奘去印度求佛法;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  7.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又使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素养提升】 (2019·全国Ⅲ卷·T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
    【真题体验】角度一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唐代儒学的发展1.(2021·湖北选择考·T3)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  )A.道家的无为而治B.史学的通古贯今C.儒家的伦理纲常D.理学的格物致知题眼:“在乎行教化”“‘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杜佑认为治理国家的核心在于教化民众,尤其注重“礼”,即用儒家的伦理纲常治理社会,故选C;无为而治与“在乎行教化”不符,排除A;史学的贯通古今与“‘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不符,排除B;宋代理学才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角度二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2.(2020·天津等级考·T2)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题眼:北朝民歌《木兰诗》的流传特点
    【解析】选C。结合题中信息可知,北宋时期收录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既包含了花木兰的英雄事迹,又加入了唐代对军功的奖赏,这体现了文学作品在传承中的纳新,C正确。替父从军、英勇杀敌的花木兰的故事的变迁不能体现出政治制度的变迁,A错误,排除;《木兰诗》早在北朝时就已经出现,B错误,排除;该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错误,排除。
    3.(2020·全国Ⅰ卷·T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题眼:阎立本《步辇图》的特点
    【解析】选C。阎立本的《步辇图》是唐朝人物画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唐朝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具有史料价值,故选C;吐蕃不属于西域地区,与西域风情无关,排除A;《步辇图》属于人物画,与表达文人意趣的文人画、反映市井风情的风俗画无关,排除B;阎立本的《步辇图》再现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风格,排除D。
    角度三 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考查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4.(2021·天津等级考·T2)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锺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  )A.书法实用性加强B.书法流派的统一C.竹简木牍的应用D.纸张使用的推广题眼: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的条件
    【解析】选D。结合题中关键信息可知锺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各具特色,体现出书法艺术的个人风格的不同,而二者之所以能够具备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勤奋练习以及廉价纸张的普及是分不开的,D正确。题意强调的是书法艺术的审美性和独特性,而不是实用性,A错误,排除;锺繇和王羲之书法作品各具特色,体现的是书法艺术的异彩纷呈,B错误,排除;竹简与纸张相比后者更有利于书法艺术性的形成,C错误,排除。
    角度四 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考查唐朝的书法艺术5.(2021·浙江6月选考·T5)唐代书法在风格上兼容南北,达到一个新高度。其中,由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他们自创一格的“书法字体”属于(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草书题眼: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欧体、颜体、柳体【解析】选C。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都是唐代的楷书大家,故选C。小篆是秦代的官方字体,隶书盛行于汉魏时期,草书不符合上述书法家的书法字体特色,故排除A、B、D。
    6.(2020·全国Ⅲ卷·T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题眼:“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讲求书法的个性【解析】选B。结合题中关键信息“笔法之意”“而得其神”等可知张旭的草书既有框架结构又有挥洒自如的个性,即灵动性,B正确。张旭擅长和材料描绘的都是草书的艺术风格,其字型追求的是挥洒自如而不是规矩严整,A错误,排除;张旭强调的是形神的自如而不是繁杂,C错误,排除;舞剑属于张扬而不是内敛,D与题意相反,排除。
    【新题预测】1.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在鼓励禁欲生活方式的同时,他们宣扬说有一子在寺院出家,其家族十代人都会得到解救。这表明佛教(  )A.成为主流意识形态B.崇尚“清谈”的社会风气C.呈现出本土化趋势D.追求三教并行的目标【解析】选C。据材料“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 ‘无为’”可知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且自汉代以来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一直是儒学,排除A;崇尚“清谈”是魏晋玄学提倡的,排除B;据所学佛教并不追求三教并行,排除D。
    【加固训练】  在书法创作上,唐人崇尚严谨法度,如颜真卿创作的《麻姑仙坛记》,既有儒家之严谨又不失道家率真自由之趣;大批士人出身的经生涌现,随即诞生了独具佛家色彩的书法艺术形式——抄经体。这反映了唐代(  )A.三教融合的文化趋势B.人才培育机制的健全C.书法艺术创作的繁荣D.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析】选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三教合流,材料内容反映了儒学、道教、佛教对唐代书法的影响,体现了当时三教融合的文化趋势,故A正确。B、C、D材料均未涉及,排除。
    2.隋朝大儒王通,在处理儒、释、道三者的关系时,提出了“三教合一”的主张,也就是“儒、释、道三教合归儒”。其本质是(  )A.弘扬儒学B.否定儒学正统C.传播佛教D.倡导思想多元【解析】选A。面对儒学受到佛、道冲击的局面,隋朝的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三教合归儒”的主张,本质是为了复兴儒学,故选A;儒学家是为了复兴儒学,而非否定儒学,排除B;既然是“儒、释、道三教合归儒”自然就是为了弘扬儒学而非佛教,排除C;由“儒、释、道三教合归儒”可见,不是为了倡导思想多元,排除D。
    3.有学者认为,从开元末至安史之乱爆发之前,诗歌创作有三个趋势是明显的:一是超脱现实,清高隐逸,这一趋势由张九龄、孟浩然开其端;二是正视现实,抨击黑暗,以王昌龄、李白、杜甫为代表;三是愤世嫉俗,崇儒复古,以萧颖士、元结等为代表。这反映出(  )A.文学创作受社会环境的影响B.文学作品有预测战争的功能C.诗歌是社会进步的真实反映D.唐朝政治、经济全面走向繁荣
    【解析】选A。从材料“一是超脱现实,清高隐逸”“二是正视现实,抨击黑暗”“三是愤世嫉俗,崇儒复古”可知,不同风格的诗歌是对社会现实的不同认识,反映出社会环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故A正确。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不具有预测战争的功能,故B错误;诗歌带有个人的主观看法,不能作为社会的真实反映,故C错误;诗歌创作的趋势不能反映唐朝政治、经济走向繁荣,故D错误。
    4.南朝著名画师张僧繇在安乐寺为梁武帝画龙,梁武帝发现其所画四条龙都没有眼睛,遂问其原因。张僧繇回答说:“点睛即飞去。”大家不信,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该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  )A.追求娱乐教化B.注重写意传神C.意在借物抒情D.渴望俗世认可【解析】选B。材料“点睛即飞去”表明该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注重写意传神,故选B。其他三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
    相关课件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7讲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第7讲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江苏专用),共60页。

    第3讲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考点复习: 这是一份第3讲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考点复习,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巩固,随堂对点练习,王羲之,颜真卿,顾恺之,吴道子,敦煌莫高窟,齐民要术,唐本草,史料多维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