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平江县颐华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的本质是新制的Cu(OH)2,与还原糖混合能产生砖红色沉淀物
B. 鉴定组织样液中的脂肪需要制作临时装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要用75%酒精洗去浮色
C. 双缩脲试剂甲液、斐林试剂A液都是质量分数为0.01g/mL的NaOH溶液
D. 苹果、花生种子、鸡蛋清可分别作为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实验材料
2. 图甲表示分泌蛋白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物质X表示构成分泌蛋白的基本单位,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细胞膜
B. 图乙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无相互转换
C. 在人体细胞中,图甲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1种,a上合成的产物可能没有生物活性
D. 图甲、图乙所示变化能体现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 如图取甲、乙、丙、丁四支试管,加入同种淀粉,甲、乙、丙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相同浓度的唾液淀粉酶溶液,丁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一定浓度的盐酸,四支试管都在低于最适温度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绘出甲、乙、丙3支试管中产物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试管中的淀粉溶液量为甲>乙>丙
B. 若适当升高甲试管的反应温度,图中A点将上移
C. 乙、丙两试管所处反应温度为乙高于丙
D. 若给丁绘一条曲线,丁曲线应与横坐标重合
4. 某研究表明,癌细胞即使在O2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厌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氏效应”。下列有关人体癌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癌细胞产生的CO2只来自线粒体
B. 癌细胞中丙酮酸被乳酸脱氢酶还原为乳酸
C. 无氧条件下,癌细胞中丙酮酸分解时会生成少量ATP
D. 癌细胞厌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5. 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 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DNA分子数之比都为1∶2∶2
C. 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 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6. 黄莲是一种重要中药材,在重庆市某县有大面积种植。科研人员研究了光照对黄莲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测得黄莲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t1~t2时,光照强度增大,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增多,导致暗反应增强
B. 在t3时,黄莲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利用CO2的相对值为13
C. 在t3~t4时黄莲叶肉细胞间CO2浓度远低于空气中CO2浓度
D. 将黄莲由全日照转移至70%的全日照环境下,C3含量会显著增加
7. 研究发现微肥(指硼、锌、铁等微量元素肥料)对橡胶树的光合作用存在影响,由于微肥易被土壤固定而影响有效性,故大多采用叶面喷施。鉴于橡胶树叶片宽厚、细胞排列紧密、角质层厚的特点,微肥通常与促吸收剂联合施用,科研工作者研究了微肥与不同促吸收剂联合施用对橡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备注:①CK:空白对照(超纯水);②W;微肥;
③C1+W:促吸收剂1+微肥;④C2+W:促吸收剂2+微肥
A. 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是否添加微肥、是否添加促吸收剂及促吸收剂的种类
B. 微肥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且对叶绿素b的促进作用强于叶绿素a
C. 通过1、2、3组实验可得出“微肥和促吸收剂1均可直接提高橡胶树的蒸腾作用”的结论
D. 促吸收剂可提高微肥对橡胶树光合速率的促进效果,且促吸收剂2的效果优于促吸收剂1
8. 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结果如下图所示。若此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均进入减数分裂,且之后未发生任何变异。下列与上述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和AaBB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bb的细胞占1/4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有等位基因的分离
D.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有4种类型
9. 葡萄糖饥饿和缺氧压力使细胞中自由基(ROS)水平上升,进而使p—ATM/p—CHK2水平升高,p—CHK2使Beclin1磷酸化,阻碍Beclin1l和Bcl—2结合,从而诱导细胞自噬。包裹损伤线粒体的膜结构称为自噬体,其与溶酶体融合后可降解受损的线粒体,维持细胞稳态。实验表明,组织缺血后给小鼠灌注过量ROS会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从而导致小鼠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ROS可攻击线粒体的DNA和蛋白质,引起线粒体损伤
B. 当Beclin1和Bcl—2结合后,可诱导细胞自噬现象的发生
C. 自噬体中的线粒体水解产生的物质可为细胞内新细胞器的构建提供原料
D. 小鼠实验证明,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甚至个体死亡
10. 血型检测是亲子鉴定的依据之一、人类ABO血型与对应的基因型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IA、IB、i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B. A型和B型婚配,后代不会出现O血型
C. 从AB型可以看出,IA和IB应该是不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D. IAi和IBi婚配后代出现四种血型是自由组合的结果
11. 四幅图表示了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相关含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B. 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C. 图丙表示“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DNA混合后的数量变化
D. 图丁表示“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DNA混合后的数量变化
12. 植物通常将重金属储存、富集在液泡中,水稻中过量表达OsIRTI和OsIRT2基因使OsIRT1和OsIRT2蛋白增加,将大幅提高水稻对重金属镉(Cd)的转运效率,在Cd的隔离中发挥重要作用,水稻还会在根部液泡积累较高浓度的Cd,以阻止Cd被转运至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组织,科学工作者对正常水稻(WT)和缺失OsIRTI和OsIRT2基因突变体(以下简称突变体)中Cd在细胞中的分布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泡内有细胞质基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B. 与正常水稻相比,突变体细胞中的Cd含量下降
C. OsIRTI和OsIRT2蛋白是主动运输的载体
D. 水稻在根部液泡积累较高浓度的Cd,随时为光合作用备用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下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B. ⑤、⑥、⑦、⑧对应的碱基依次为A、G、C、T
C. 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①和②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 若该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则另一条链中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
14. 科研人员开展了芥菜和埃塞俄比亚芥杂交实验,杂种经多代自花传粉选育,后代育性达到了亲本相当的水平。下图中L、M、N表示3个不同的染色体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 两亲本和F1都为多倍体
B. F1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形成13个四分体
C. F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类型为LM和MN
D. F1两个M染色体组能稳定遗传给后代
15. 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让该植株自交,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隐性致死基因s只有纯合时才具有致死效应
B. 自交后代F1全部植株中一共存在6种基因型
C. 隐性致死基因s与R、r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F1黑果个体自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16∶5∶3
16. 某男子表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的变异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B. 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 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6种
D. 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出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7. 大熊猫是我国国宝,分类上属哺乳纲食肉目。体型似熊,但分布地区和喜食竹子方面同小熊猫相似。科学家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并绘制进化图,如图。
(1)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测定不同物种DNA片段中核苷酸的差异率,属于生物进化的______证据。大熊猫属于哺乳纲中食肉动物,可其食物中99%是竹子,这与它发达的臼齿有关,科学家是通过______证据判断大熊猫进化过程中臼齿出现的时期。(编号选填)
①直接证据 ②间接证据 ③微观证据 ④化石证据 ⑤胚胎学证据 ⑥比较解剖学证据 ⑦细胞生物学证据 ⑧分子生物学证据
(2)据图判断大熊猫与马来熊DNA片段中核苷酸的差异率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大熊猫与小熊猫的差异率。棕熊与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近。
第四纪大冰期,大熊猫的祖先——小种大熊猫从云南扩散至广西,广西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流,成为了生物的“避难所”,从而加剧了此地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小种大熊猫的食性从肉食性逐渐进化为植食性(吃竹子)。
(3)根据题意推测,下列关于小种大熊猫食性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种大熊猫的食性进化以种群为单位
B. 小种大熊猫在肉食性动物的生存斗争中处于劣势
C. 广西山地丰富的竹子起到了选择作用
D. 竹子引发小种大熊猫吃竹子的可遗传变异
(4)第四纪大冰期,有些物种惨遭灭绝。关于灭绝分析正确的是( )
A. 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B. 灭绝和新物种形成一样重要
C. 灭绝为新物种创造了食物条件D. 灭绝为新物种创造了生存空间
18. 鹌鹑的羽色属Z连锁伴性遗传。栗羽、黄羽和白羽是由Z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相互作用的结果。A和a与色素的合成有关,A为有色基因、a为白化基因。A与B共同作用产生栗羽、A与b共同作用产生黄羽。某校生物学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利用白羽(ZabW)、栗羽和黄羽的鹌鹑(均为纯合子)进行研究活动(注:ZABW、ZabW等均视为纯合子),回答下列问题。
(1)纯合黄羽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2)栗羽雄性与黄羽雌性鹌鹑杂交,后代F1全为_________羽。让F1的雌雄个体进行交配,F2中栗羽:黄羽=3:1,其中_________(性别)鹌鹑一半为栗羽、一半为黄羽,另一种性别的鹌鹑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3)利用题中所给材料设计杂交实验,验证这两对基因可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只考虑Z和Z之间的交叉互换),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
19. “棉粮争地”是自古以来农业生产上难以解决的矛盾,中国古代用于种植粮食的土地和种植棉桑的土地比例长期保持在100:20到100:30之间。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崔爱花等科学家对在棉田中间作其它粮食作物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棉田生产水平,缓解“棉粮争地”矛盾,下图展示了其部分研究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叶片净光合速率是以_____________来表示的,在单作状态下,玉米的最大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甘薯,同一时刻的胞间CO2浓度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甘薯。查阅相关文献表明,玉米的呼吸速率略小于甘薯。综合以上信息可以推测玉米固定CO2的酶催化效率_____________(高于/低于)甘薯。
(2)有人认为,间作会改变田间微环境,从而改变光合作用中CO2的供应速率,进而导致棉花间作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在9:00~12:00间明显大于单作玉米。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说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
(3)净光合速率在中午降低的现象叫做“午休”,直接导致甘薯午休的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CO2浓度)。12:00-13:00,甘薯的胞间CO2浓度上升,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 研究发现,基因ARC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产物能抑制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数量。该基因的表达会受到miRNA-223的调控。具体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过程①是在_________的催化下完成的。刚转录出的RNA尚未与模板链分离时可形成核酸杂交分子,该分子中含腺嘌呤的核苷酸有_________种。
(2)过程②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研究发现,用蛋白酶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当心肌缺血、缺氧时,细胞中的miRNA-223含量增加,可与__________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凋亡抑制因子合成量_______,导致部分心肌细胞凋亡并引发心力衰竭。
(4)据图分析,研发减缓心力衰竭的药物可考虑的思路有三种分别是阻断miRNA-223与基因ARC的mRNA结合;__________;清除miRNA-223。
21. 鱼鳞病(又名蛇皮癣)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严重的鳞状干皮或癣,现有一鱼鳞病患者家系图谱如图1,其中Ⅲ—1为性别未知的胎儿。图2是人体的X和Y染色体。(相关基因用A/a表示)
(1)据图1判断,鱼鳞病可能的遗传方式有_______
A.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图2的i区段上,该性状的遗传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伴性遗传
(3)经检测发现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图2的ii区段上,由此可进一步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
(4)若Ⅱ—1性染色体组成是XXY,分析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填“I—1”“I—2”或“I—1或I—2”)在减数第_______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
(5)已有研究发现,正常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之一高度螺旋固缩形成巴氏小体,在遗传性状表达上是失活的。有观点认为体细胞中形成巴氏小体的X染色体是随机的,据此分析鱼鳞病女性携带者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可能的情况有_______(编号选填)。
(6)鱼鳞病女性携带者中,有少数个体会出现鱼鳞病的较轻症状而表现为患病,结合以上信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组别
处理
叶绿素a/叶绿素b
叶绿素总量mg/g
净光合速率μml/(kg·s)
蒸腾作用mml/(kg·s)
1
CK
2.89
2.22
0.205
0.015
2
W
274
3.04
0.430
0.094
3
C1+W
2.64
3.29
0.915
0.178
4
C2+W
2.51
3.57
0.995
0.257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暑假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暑假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暑假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暑假入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