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填涂考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32 Fe—56 C—59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化学与生活、科技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北斗系统导航卫星应用于生活各方面,如手机、汽车等,其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B. 主火炬燃料甲醇是以CO2为原料合成再生的,该合成法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C. 二氧化硫和NaClO都有漂白性,将两者混用漂白效果更好
D. 《新修本草》中有关于“青矾”(FeSO4·7H2O)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瑙璃……烧之赤色……”这里的赤色是析出了Cu单质
2.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1mlCl2通入足量水中,转移电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原子数大于NA
C. 1 ml·L−1NaHSO4溶液中含有数目为NA
D. 总质量为2.0 g的H218O和D2O的物质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3. 药物异搏定合成路线中的某一步反应如图所示(部分产物未给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分子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有8个
B. 有机物X可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C. Y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可用于生产肥皂
D. 1 ml有机物Z与足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消耗6 ml氢气
4. 化合物M结构如图所示,该物质是一种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真菌性髓膜炎、真菌性呼吸道感染及黑色真菌症。已知V、W、X、Y、Z为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基态W原子的最高能层无空轨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负性:B. 第一电离能:
C. M中、X、Y、Z原子共平面D. M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稀盐酸中
5.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向中投入固体:
B. 用浓氨水检验泄漏的氯气
C. 向沉淀中加入过量氨水使溶解:
D. 苯酚和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酚醛树脂:
6. 一定条件下,与反应合成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已知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中的元素被质量数更大的同位素替换时,反应速率会变慢。说明:过渡态中“- -”表示化学键未完全断裂或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历程中的两个反应均涉及氢原子的成键
B. 相同条件下,与发生上述反应,则其过渡态的能量比高
C. 该反应的
D. 与发生上述反应,只能获得1种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产物
7. 我国科研工作者开发了一种空腔串联反应器,为电催化还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转化方案,其原理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所含中子数为
B. 分子中含有键数为
C. 若途径1所得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则形成共价键数目为
D. 途径2生成标准状况下,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8. 元宵佳节松花江畔焰火璀璨,燃放烟花时发生:,同时在火药中会加入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能得到绿色的烟花
B.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 每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D. 燃放烟花对环境没有污染
9.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下列有关方案设计、实验现象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10. 某课题组设计一种固定CO2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Si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B. 经过步骤①,形成了新的化学键
C. 增大化合物X的量,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D. 该反应需要在无氧环境下进行
11. 为实现的资源化利用与电能储存,设计如图所示的三室隔膜电解装置(阴极室中注入溶有大量且含有少量水的有机复合电解液),该装置将还原为CO,同时得到副产物和碳酸氢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离子交换膜a为阴离子交换膜B. 阳极反应式:
C. 浓度:食盐水1>食盐水2D. 每通过2ml,消耗22.4L
12. 下列实验装置能用于相应实验的是
A. AB. BC. CD. D
13. 晶体世界丰富多彩、复杂多样,各类晶体具有的不同结构特点,决定着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氢化铝钠是一种新型轻质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为长方体。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杂化
B. 晶体中,与紧邻且等距的有4个
C. 若的分数坐标为,则的分数坐标为
D. 晶体的密度为
14. 已知SrF2为难溶于水、可溶于酸的盐。常温下,向SrF2浊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中-lgc(X)(X为Sr2+)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1表示-lgc(Sr2+)与lg的变化关系
B. Ksp(SrF2)的数量级为10-8
C. c点溶液的pH=3.2
D. b点溶液中存在:2c(Sr2+)+c(H+)=c(OH-)+c(F-)
二、解答题(共58分)
15. 钴广泛应用于电池、合金等领域。以含钴废料(主要含和,还含有等元素以及、碳、有机物)为原料制备钴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难溶于水。
②(焦亚硫酸钠)常作食品抗氧化剂。
③常温下,部分氢氧化物沉淀的如表所示。
④氧化性:。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取”时硫酸不宜用浓盐酸代替,其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其他条件相同时,“氧化”过程中,氧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氧化率与的关系如图2所示(不考虑的情况)。
“氧化”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在此条件下,实际消耗的双氧水远大于理论用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除镁”可以通过调节代替加入,请你评价:___________(判断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4)工业上也可利用图3装置实现制备。
①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生成时,室1中溶液理论上减少___________g。
②相较于直接电解溶液,图3中“三室两膜”装置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
(5)钴一种氧化物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钴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晶胞中原子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_。[用含和π的代数式表示,已知:晶胞中原子空间利用率]
16. TiCl4是制备金属钛的重要中间体,某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在实验室制备TiCl4(夹持装置略),反应方程式为:。
已知:
请回答:
(1)装置A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a名称是_______。
(2)装置B中冷凝水进口是_______(填“c”或“d”)。
(3)完善线框中装置排序_______。
A→D→_______→_______→_______→F
(4)仪器b中的固体X可以是_______。
A.MnO2 B.KMnO4 C.CaCl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加热E装置前,应先进行装置A中反应或打开k通一段时间CO2
B. 装置D中长导管起平衡气压和判断装置是否通畅的作用
C. 装置D中盛有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D. 该实验中存在的缺陷是没有进行CO的尾气处理
(6)测定所得TiCl4的纯度:取1.000gTiCl4粗产品加入烧瓶,向安全漏斗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装置如图),待充分反应后,将烧瓶和漏斗中的液体一并转入锥形瓶中,滴加几滴K2CrO4溶液做指示剂,用0.8000ml/L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液20.00mL。常温下,,。
①实验中使用安全漏斗的目的是_______。
②依据上述数据计算所得产品纯度是_______。
17. 正丁烷催化裂解为化工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相关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随着温度变化的三种趋势如图1中曲线所示。能用来表示反应Ⅱ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x”、“y”或“z”)。
(2)某温度下,向密闭的刚性容器中通入发生反应Ⅰ、反应Ⅱ,保持温度不变,正丁烷、丙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①内___________。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的压强是反应前的___________倍。
③反应Ⅱ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④时,降低温度,丙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对应图2中的曲线___________(填标号)。
(3)采用选择性膜技术(可选择性地让某气体通过而脱离体系)可提高的选择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时向正丁烷中混入一定量的水蒸气以减少积碳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这样操作的原因___________。
18. 次甲霉素是一种常用抗生素,其中间体化合物G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注:Ts—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TsCl可活化羟基,则D→E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5)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6)芳香族化合物I是H的同分异构体,1ml化合物I与Na反应最多生成(标准状况下),且化合物I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3组峰,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2,4,7-辛三醇为原料合成(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比较Cu和Fe的金属性强弱
取同浓度的①、②溶液,滴加同浓度氨水
①先沉淀后溶解,②沉淀后不溶解
金属性:Cu<Fe
B
检验己烯中的碳碳双键
取少量己烯,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振荡
上下两层均无色
己烯中含碳碳双键
C
比较配离子的稳定性
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加2滴,然后再加2滴硫氰化钾溶液
溶液由黄色变血红色
与形成的配离子更稳定
D
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将2mL 0.1ml/L 溶液(A)浸入0℃水浴中、2mL 0.05ml/L 溶液(B)浸入50℃水浴中,再同时滴加0.1ml/L稀硫酸2mL
B溶液比A溶液先出现浑浊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A.制备氨气
B.制备乙二酸
C.证明碳酸酸性比硅酸强
D.检验气体中含和
开始沉淀
0.3
2.7
7.6
7.2
9.6
完全沉淀
1.2
3.2
9.6
9.2
11.1
物质
熔点/℃
沸点/℃
性质
TiCl4
-25
136.4
高温时能与O2反应,与HCl不发生反应。易水解成白色沉淀,能溶于有机溶剂。
云南省普洱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云南省普洱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云南省普洱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云南省普洱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